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生涯”回眸

新闻“生涯”回眸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徐 强徐强,中文系1996届本科毕业生,就读期间曾任校报记者。东师校报记者团成立30年,我荣幸地受邀参加了座谈会。进了大学,“新闻生涯”迈入新里程。东北师大校报记者团纳新,我和同班同学高中华相约报名。参加工作后,因仍未走出东师校园,因此和校报的缘分迄未断绝。所有这些,都是拜“准新闻生涯”所赐,特别是东师校报所赐。

徐 强

【工作简介】

徐强,中文系1996届本科毕业生,就读期间曾任校报记者。大学毕业后在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任教,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理事,中国翻译家协会专家会员。著有《汪曾祺年谱长编》,译著有《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故事与话语》《叙事学》《故事的语法》《叙事术语评论》等。

【难忘记者团】

东师校报记者团成立30年,我荣幸地受邀参加了座谈会。会上简单回顾了个人的新闻“履历”,发现自己虽在新闻界外,但和新闻的缘分委实不小。

如果黑板报也算一种“报”,那我的办报生涯要从小学四五年级算起。乡村小学那间土屋教室后墙小小的水泥黑板上,老师手写了大字标题,遣我定期用彩色粉笔抄写些趣味习题之类。所谓“初心”,一定在那时萌动了吧。

初中开始“独立办报”,是教室外山墙上那块全校最大、最显眼的壁报,每半月左右用一两个午休时间,和同学岳云文踩着桌子写写画画,无师自通地学会手写各种美术字,摹仿过各种题图插画。初二时岳云文辍学参军,很快当上了连队通讯员,我不断收到他转寄的新闻讲座之类东西,那是军报发给他们的培训材料。他做梦都想当一个真正的记者,无疑是受他远大理想的感染,我也异想天开做起记者梦。

那几年,许多大学特招写作尖子,文科爱好者往往以他们为偶像,我也不例外。最崇拜学生“名记”、学通社社长胡劲军,他靠写作上了复旦新闻系。他在文章中提到通读《现代汉语词典》收获很大,我也马上效颦,居然通读了小半本,后来半途而废。

进了高中,自然仍是当仁不让的“主笔”,把一块活动黑板报命名为“文化早餐”,开始在内容上独创出新,策划、组稿、撰稿,述评校园内外时事,每周两期在早操后往食堂前一亮相,往往吸引大家围观品评,自我感觉良好,虚荣心得到巨大的满足,仿佛离“无冕王”近了一步。

进了大学,“新闻生涯”迈入新里程。东北师大校报记者团纳新,我和同班同学高中华相约报名。通过了考试,拿到了一张塑封卡片式“记者证”。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意味着获得了一纸正式的“名分”。同样“史无前例”的还有,此后每采写一篇小稿,都会正式地变成铅字面世。本科期间,在校报上发过些新闻“豆腐块”,在“静湖”文艺副刊写过少量散文,参加过当时由校报主导的几届校运会广播撰稿工作。为了进修新闻业务,在图书馆不成系统地阅读了新闻史论著作、名记者传记与作品集,翻阅各种现代名报合订本,坚持读报、集报、剪报,搜罗到报头二百多种。对“报”的这些兴趣,自然和校报工作的濡染有不可分的关系。

由校报学生记者起步的正式新闻生涯,逐渐延续到校外。1993年和1995年,受团省委之邀,我先后和同学孙暖、陈耀辉合作,采写了连续两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宋涛、孙岩)的报告文学,后都收入正式出版的报告文学集中,并被多家转载,是迄今文字生涯中的难忘经历。

参加工作后,因仍未走出东师校园,因此和校报的缘分迄未断绝。我丝毫不认为给“级别”较低的校报撰文就可以草草出手。相反,因为意识到在校报上的文章会让自己的学生看到,为了不影响作为“写作”课教师的形象,更得加倍认真对待它。十几年来,差不多每年都在校报发表几篇文字,在党委宣传部所发起的其他项目中也积极参与撰稿,使我和校报同仁结下了很好的工作关系和私人友谊,这是我的一笔财富

留校任教使我永久作别了萦回经年的“记者梦”,但“报人”经历还是在自己的文学教学与研究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比如,编辑经历使我养成文章美学的观念,写文章时格式力求规范、美观,且一直要求学生“做一个体贴读者的作者”;牢记新闻职业“三分想、六分走、一分写”的信条,每下笔前力求材料核实,不辞多多走访,例如做汪曾祺行实研究过程中,采访过的亲朋故旧、当事人、知情人就达三百余人;新闻史阅读开阔了研究视野,对报史资料的稔熟,使自己的人物行实研究得到极大助益。新闻写作的“采访”技能转化为文学写作中的“采风”习惯,不仅自己一直坚持,教学生写作,也必强调采风、示范采风……

所有这些,都是拜“准新闻生涯”所赐,特别是东师校报所赐。所有这些,都值得我深深感激。

【寄语】

见证并书写进行时态的东师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