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八大报告精彩回放|幸福来敲门

十八大报告精彩回放|幸福来敲门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举世瞩目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报在大会期间精心策划推出的“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专题报道”,全面报道了大会召开盛况、深入解读了报告内容、集中反映了百姓心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来的结果,就是共同富裕的问题。

举世瞩目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报在大会期间精心策划推出的“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专题报道”,全面报道了大会召开盛况、深入解读了报告内容、集中反映了百姓心声。特点是,成就宣传,浓墨重彩;特色栏目,形式新颖;系列评论,集中发声。受到广大读者和我省代表团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高度赞扬。

■策划时间

2012年11月8日—17日

■策划简介

举世瞩目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报在大会期间精心策划推出的“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专题报道”,全面报道了大会召开盛况、深入解读了报告内容、集中反映了百姓心声,受到广大读者和我省代表团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高度赞扬。

第一,成就宣传,浓墨重彩。本报精心策划推出“民生陕西”特别报道,分4期以每天两个彩色通版的形式,先后刊发了“民生情铺就幸福路  陕南更富足”、“民生工程绘就惠民新画卷”、“经济发展成果惠泽陕北大地”等报道,讲述省内各地市10年10件惠民实事、书记市长感言,在十八大召开期间,对我省各地10年来的民生工程,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

第二,特色栏目,形式新颖。自11月8日起本报推出的互动栏目“三秦好声音”,由社长兼总编薛晓燕等报社领导亲自担任主持人,每天邀请3位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官员和群众代表作为嘉宾,重点就十八大报告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畅谈感受,讨论座谈,以生动的语言、新颖的形式,成为十八大报道期间,本报最具特色、最受读者喜爱的一个精品栏目。

第三,系列评论,集中发声。十八大报道期间,本报先后在一版“点金”栏目推出“热烈庆祝 以幸福的名义”、“热烈掌声献给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激扬全民福祉”等系列评论员文章。“声音”版集纳的“微博集萃”、“基层声音”等内容,也集中反映了各地群众对十八大的体会和心声。

围绕十八大报告,本报还重点推出了“解读”版,先后对十八大报告中的“八大关键词”、“收入10年翻番”、“建成小康社会”、“三个公平”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解读。

除此之外,前后方记者还围绕陕西代表团开放日、我省代表讨论十八大报告、各地群众收看十八大开幕式盛况等内容,进行了充分报道。以图片为主推出的“影像”版,聚焦“十八大上的陕西表情”、“神圣一票”,也给读者以直观的现场感。

整个会议期间,本报共刊发十八大报道稿件140余篇,照片170多幅,版面73块,无论重视程度、报道声势、版面规模还是报道特色,都是近年来所少有的。我们以共产党员的高度党性,以党的新闻者的满腔热情和聪明才智,圆满完成了十八大期间的宣传报道任务,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报道精选】

热烈庆祝以幸福的名义

本报评论员

今天,无疑是中国民众沸腾的日子,承载着亿万人民幸福期盼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

今天,必然是历史坐标上一个熠熠生辉的日子,代表着中国核心力量的中国共产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个新的辉煌时代来临了!

饮水思源。忘不了10年前的盛会,更记着5年前的兴奋——当幸福来敲门,我们是怎样的欢欣鼓舞。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强国复兴、惠民富民。神奇的发展胜景,精彩的富民故事,丰富温暖着3600多个日子里十三亿中国百姓的生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殷实起来的百姓,记住了执政党的这片赤诚。幸福水长,党恩山高,我们由衷地爱和敬。

今天,幸福再敲门。积累了丰富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中国,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绘制新蓝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深水区”改革做出部署,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促进社会公平,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八大将要回应的这些热点,正是百姓所思所想所期盼解决的问题。国盛在于民生,民生连着民心,已经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信任的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在今后的10年带给我们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更加幸福光明的未来。

以幸福的名义,我们热烈庆祝盛会召开;以幸福的名义,我们携手共创中国道路新辉煌。

刊发于2013年11月8日

“三个自信”源于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

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11月10日下午,陕西日报社副社长、三秦都市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薛晓燕作为“三秦好声音”互动栏目主持人,邀请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石英,省委党校科社部副主任、教授李晓燕,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分别就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体制自信”展开讨论。

国强民富彰显“道路自信”

石英:十八大召开当天,我收看了胡锦涛总书记作报告的电视直播,又通过从报纸上学习报告内容,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一个整体,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道路自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以人为本,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让老百姓共建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实现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的“八个必须”(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既解决了我们接下来怎么干的问题,同时概括了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中国道路的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来的结果,就是共同富裕的问题。因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来源于实践的自信。来源于30多年来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实践;来源于坚持党的领导,科学发展的实践;来源于人民内心的热情。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国家在逐渐强大,现在的中国不能和以前同日而语,就是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道路自信”的成果。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种“道路自信”明白地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几十年成功实践是理论自信的源泉

李晓燕:我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和研究20多年了,我认为“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同等重要的,是不可分割的。

改革开放以来,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这是第一次在党的重大文献中提到“自信心”问题。看直播时,我也捕捉到这个概念,精神为之一振,我觉得我们早就应该有这个理论自信了。

在党的十七大,胡总书记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时至今日对这句话我依然感慨,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们第一次敢直面,或是说第一次敢用肯定的语气,讲中国的发展,讲中国发展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自信是抓手。在世界上众多政党中,最重视理论思维,最重视对自己成员进行理论武装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所以我说,重视理论思维,善于和敢于进行理论创新,正是我们党的特色和优秀品质,这首先源于党是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的,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造就了在成立之日起,就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其次,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扎根于中国当代这个土壤,用科学理论和当下实践相结合,从道路层面探索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救中国,从理论层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90多年艰苦探索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科学的,能解决当代中国在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对它应该有足够的信心,有坚定的信念,“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理论自信”源于什么?首先这一理论体系扎根中国的土壤,源于中国的实际,直面中国的问题,寻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式的解决办法。

其次是源于10多亿人民的成功实践。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基本的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中国人民几十年的成功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道路探索和理论形成的源泉。

第三是源于党自身的优秀品质,源于我们90多年成功的探索。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自信,需要成功来激励。经过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社会成为了一个富裕、民主、进步、人民满意的社会,所以说,理论自信,源于我们的成功。

最后一点就是源于世界的认同。外国媒体、外国政要和民众,不管有没有来过中国,都对中国的发展是认可的,这也是我们自信的来源。

回望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我们的理论是正确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不坚持呢?中国短短几十年走过了西方上百年的路程,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可靠的。对于因“时空压缩”而带来的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和面对,要增强战胜的勇气,而不是消极颓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人崇尚的精神,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奋斗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学习中增强自信心。

伟大成就得益于制度的优越性

刘发奎: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度自信”,有深刻含义。我觉得,如果说理论是行动指南,道路是实现途径,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就是根本保障,我从4个方面,理解这种“制度自信”。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初,我党就高度重视制度的设计,解放思想,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成果,并不断在实践创新中总结完善。小平同志曾强调“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帷幕,30多年后,这个制度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粮食和农民收入,连续9年实现了增产增收。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实现民主团结。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证明:民主就能产生智慧,团结就是力量,民主团结是解决发展中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灵魂,越来越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从十六大到十八大这十年,我们先后经历了非典、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有了制度,可以集中有限的人、财、物,从容应对紧急事态,办几件在这个发展阶段想办而办不到的大事,显示出这种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一次次的灾难考验反而让我们民族更加团结。

最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这十年里,我们实践科学发展,关注民生,建设法治政府,加强反腐倡廉,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推进医疗、文化、法律、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建立起了世界上保障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得益于制度的优越性。

文/本报记者 薛晓燕 郭天刚 李永利 宋雨

图/本报记者 沈继军

刊发于2012年11月11日A4版“三秦好声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