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明代版刻图典》序

《明代版刻图典》序

时间:2022-05-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明代版刻图典》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以后,首先遇到的就是如何迅速恢复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发展社会生产,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大问题。之所以有一批元末的刻书铺子,到明代仍然旧店新张,继续经营刻书业,与明朝的这些政策是有非常密切关系的。为此,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藩王进行教育和防范。故明代藩府刻书,非但数量大,而且质量高,在整个明代社会影响极深。

《明代版刻图典》序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以后,首先遇到的就是如何迅速恢复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发展社会生产,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大问题。由于元朝统治者和蒙、汉地主阶级的压榨、剥削与摧残,元末农民的生活是极其痛苦的;元末各地的连年战乱,更使得社会秩序极度混乱;而沉重的租税与徭役,又造成农民大量逃亡,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民生凋敝。如何尽快扭转这种社会局面,实现田野辟,五谷丰,人口增的社会理想,是摆在明王朝执政者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因此,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以后,首先与民休息。他说:“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见《明实录·洪武实录》)根据朱元璋的这个指导思想,明王朝先后采取了蠲免税粮、兴修水利、奖励垦荒等一系列措施。据记载,到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全国垦田总数已达八亿五千多万亩,修治塘堰四万多处,河道四千多处,坡渠堤岸五千多处,整个农业生产基本改观。与此同时,又从整顿民政入手,首先整顿户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部分地区首先试行均工夫图册,用以平均徭役负担。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又推行户帖制度,用以核实户口,作为征调赋役的依据。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又采纳户部尚书范敏的建议,实行黄册制度。同时,还从地政入手,派人到各府州县主持监督丈量土地,实行鱼鳞图册制度。这种民政黄册制度与地政鱼鳞图册制度的实施,对于打击豪强地主,平均赋税徭役,减轻农民负担,安定社会秩序,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在明初六七十年间,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并逐渐繁荣起来。

明朝初年,对手工业者也实行了新的政策。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明朝政府下令改变工匠的服役制度。规定居住在都城的工匠,称为住坐匠,每月为官府服役十天。不上工的每月只须纳顶工银六钱即可。居住在外地的工匠,分班轮流到都城服役,称为轮班匠。一般每三年轮流到都城服役一次,每次三个月。后来还规定轮班匠也可以纳银代役。工匠在服役以外的时间,可以自己从事生产,产品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明代对工匠实行的这些政策,较之元朝是不小的调整与进步,因而激发了工匠的生产积极性,手工业也逐渐发展了起来。

农业和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不但构成了明朝政权巩固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也是其他一切事业,如文化、教育、科学以及刻书出版等事业发展的前提。其中特别是工匠政策的调整,则直接关系到包括刻书工匠在内的切身利益。之所以有一批元末的刻书铺子,到明代仍然旧店新张,继续经营刻书业,与明朝的这些政策是有非常密切关系的。

伴随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造纸业与造纸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仅据《天工开物》记载,明代对于造制竹纸、皮纸等各种纸张的选料、配料、工艺等,都有了较为细密的方法,并对印书用纸更有了较细的考究。“印书纸有太史、老连之目,薄而不蛀,然皆竹料也。若印好板书,须用绵料白纸无灰者,闽浙皆有之。而楚、蜀、滇中,绵纸莹薄,尤宜于收藏。”(见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1页)纵观有明一代遗留下来的图籍,多用竹纸、绵纸印造。竹纸虽薄且易老化,然为虫蛀者绝少。绵纸莹洁,有如玉版,韧性极强,的确宜于收藏。明代造纸技术的提高,为刻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有一千几百年的历史。其间历代的更迭都提供了成败得失的丰富经验。明王朝要想使自己的政权不断得到巩固并长治久安,就不能不认真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这些历史经验。特别是元朝来去匆匆的历史教训,对于明王朝来说,更是殷鉴不远,它不能不做深刻的总结。明朝大批御制、钦定、敕纂之书的出现并由内府刊行,绝大多数都是总结这些历史经验,用以巩固现行政权的产物。内府刻书之盛,影响全国刻书事业的发展。

明王朝继承的是元末社会的乱摊子,加之北方少数民族始终为患,使得明王朝对于编修刊刻舆地志书也显得十分积极。这类书的编刻,对于明王朝来讲,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国防等方面,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封建社会的藩王问题,历来是封建君主十分棘手的问题,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有名的藩王作乱。朱元璋是个子嗣较多的封建皇帝,藩王问题就更显得突出。分封而不之国,虽有西汉武帝时的经验,但也有弊病。分封之国,又容易酿成势力,犯上作乱。为此,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藩王进行教育和防范。如藩王之国前除了赐给封地和厚赠之外,还要送给很多书。这些书除了主要是训诫的内容之外,在明代特有的现象是还要送给一些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一系列文学著作,用以陶冶他们的性情,消弭他们的政治野心。“洪武初年,亲王之国必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其意盖为“教导不及,欲以声音感人,且里俗之言入耳乎!”(见明李开先《张小山小令后序》、清梁清远《雕丘杂录》卷一五)正反映明朝初年的上述事实。对待藩王之国,朱元璋还有一项特殊的“封赠”,这就是为每个亲王都选派一名高僧,随其左右,开讲经论,宣传教义,使其慈悲为怀,免除争权夺利的恶念。朱元璋的这些措施,尽管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毕竟有一些藩王是对学问文章产生了兴趣,对释教崇信不疑,对镌书刻经亦很倾心乐为。故明代藩府刻书,非但数量大,而且质量高,在整个明代社会影响极深。

到明朝中叶,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农民倾家荡产,流亡城镇,给手工业造成廉价劳动力,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城镇和城镇居民大大发展。当这些城镇居民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立即就会对文化精神生活提出相应的或更高的要求,于是戏曲、小说等平民文化作品便大量产生并版行于世。“今书坊相传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南人喜谈如汉小王光武、蔡伯喈邕、杨六使文广;北人喜谈如继母大贤等事甚多。农工商贩,抄写绘画,家蓄而有之。痴呆女妇,尤所酷好。好事者因目为《女通鉴》,有以也。甚则晋王休征、宋吕文穆、王龟龄诸名贤,至百态诬饰,作为戏剧,以为佐酒乐客之具。有官者不以禁杜,士大夫不以为非,或者以警世之为而忍为披波助澜者,亦有之矣。意者其亦出于轻薄子一时好恶之为,如《西厢记》、《碧云》之类,流传之久,遂以泛滥而莫之救欤!”(见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第333页)此段描述,正是明代社会小说戏曲普遍流行的真实写照。

朱元璋只是粗通文墨,又出身行伍,但他却很懂得“武定祸乱,文致太平”(见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的道理。因此,早在他戡定四方,争打天下的时候,“即开学校,延师儒,俾勋贤之子弟,凡民之俊秀,莫不从学”。(见明黄佐《南雍志》卷二二)待他登上皇帝宝座以后,更加重视文治的作用。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尝谕国子生,称“古之学者,文足以经邦,武足以勘乱,故能出将入相,安定社稷”。透露出他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文武双全的人才。同年十月他诏谕中书省,称:“联恒谓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今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见明黄佐《南雍志》卷一)自此,全国各府州县先后设立儒学。他规定各地学校“一以孔子所定经书诲诸生。若苏秦、张仪,由战国尚诈,故得行其术,宜戒勿读”。并称“政治在于善俗,善俗本于教化。教化行,虽闾阎可使为君子;教化废,虽中材或坠于小人”。他还特别关心北方的教育,称“近北方丧乱之余,人鲜知学,欲求多闻之士甚不易。得今太学诸生中年长学优者,卿宜选取,俾往北方各郡分教,庶使人之务学,贤才可兴”。到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又“命丞相往国子学考校老成端正、学博经通者,分校天下。令郡县广其生徒而立学焉”。(见明黄佐《南雍志》卷一)

与重教兴学相关联,朱元璋还特别重视举贤招隐,称:“自古圣帝明君,建邦设都,必得贤士大夫相与周旋,以成至治。今土宇日广,文武并用。卓荦奇伟之士,世岂无之!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士伍,非在上者开导引拔之,则在下者无以自见。自今有能上书陈言、敷宣治道、武略出众者,参军及都督府俱以名闻。若其人虽不能文章而识见可取,许谒阙面陈其事,吾将试之。”(见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同时还营造礼贤馆于应天,给招聘来的贤能之士以优厚的待遇。一时“陶安、夏翊、刘其、章溢、宋濂、苏伯衡等,皆在馆中”。(见清鄂尔泰、张廷玉《明纲目前纪》卷上)

朱元璋这一系列重教育、拔人才、聘贤士的政策,对于促进整个明代社会的文化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也为刻书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当然,明代刻书事业之所以蓬勃发展,还因为它对刻书实行了特殊政策。“洪武元年八月,诏除书籍税”,并于同年“命有司博求古今书籍”。(见清龙文彬《明会要》卷二六)明代这一政策的推行,对刻书出版事业无疑是个极大的刺激和解放。故明代上自朝廷内府、六部、诸王藩府,及至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各府、州、县及其儒学,都以刻书为风尚。下至南北两京、福建、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大中城市,则书铺如林,书溢市肆。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数以百万计明代官刻私雕的书籍存世流传,其与明代推行的这条政策有直接的关系。清代康熙时曾免除人头税,使中国人口很快繁衍起来。明代洪武时免除书籍税,则书籍的雕印出版也很快发展起来。足见政策的作用之大。

技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明代在传统雕版印刷技术继续发展的同时,套色印刷技术、套版印刷技术、饾版拱花套印技术也被创造了出来,从而将雕版印刷技术推向了极致。非但如此,还使活字印刷技术,特别是铜活字、木活字印刷技术普及开来。中国印刷技术的三变,两变都发生在明朝。如何反映明代刻书业的兴旺发达和技术上的创新,过去有人写过书,也有人搞过图录,但都不够全面不够系统。赵前同志供职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已有二十年。二十年来于全面掌握版本学知识技能外,长期潜心明代刻书研究。今天他调动多年学识积淀,从内府、官刻、藩府刻、私刻、坊刻、套印、活字印七个方面,全面遴选明刻明印精品,而后按七个板块分列,每个板块中的每幅图版依时间先后部居。遴选有见识,文字说明见功底,体例思维见严密。在该《图典》付梓之前,见到了原稿。展观之余,深感这是有心人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赵前同志请序于我,我虽无资格,却愿弁言,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