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评论的性质与思维特征

新闻评论的性质与思维特征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评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于新闻报道。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评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是一个属于“新闻的”文体,而且在于,它是人们进行普遍的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

新闻评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于新闻报道。它之所以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因为人们不仅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新闻事实本身,也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其产生的原因及发展方向。

新闻评论的重要功能在于,帮助人们通过新闻媒体对于公共事务进行意见交流——这些意见交流往往由新闻报道而促发。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评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是一个属于“新闻的”文体,而且在于,它是人们进行普遍的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

现代社会,新闻话题本身是人们观念冲突和意见交流最经常的媒介。所以,我们应该更开阔地认识和理解新闻评论,它在“意见表达”的这样一个本质上,与别的意见表达方式并无根本的不同,只是新闻事件这个议论对象和新闻媒体这个传播渠道使新闻评论这种意见表达和传播方式可能比其他的方式产生更强的效果。也可以说,新闻评论在这个层面上的特性,其实是意见表达的各种文本的共性。

无论中外,新闻评论自始至终都是媒介竞争中的核心产品,是媒介提升自身的品牌、品质的最主要诉求方式之一。随着新闻评论的复兴与媒体竞争的开展,我国报纸评论版蓬勃兴起,成为近几年我国报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新闻评论从复兴走向繁盛的标志。

新闻评论历来就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大众传播媒介发挥舆论导向功能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30多年里,我国的新闻评论打破沉闷,逐步走向复兴、繁荣。时代的进步归还了新闻评论在大众传播中本应有的地位,使新闻评论由政治说教本位回归至新闻解读本位,评论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评论品种逐渐增多,可读性逐渐增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媒介诸多评论知名专栏和知名评论员的涌现,以及电子媒介在新闻评论样式和手段上的不断创新,新闻评论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而报纸评论版的出现更是新闻评论大发展的重要表现。

改革开放是我国新闻评论得以复兴的社会大环境,社会结构的转型和言论自由度的提升,使人们的思想不再单一,价值取向走向多元化,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新闻信息的获取,更表现为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闻现象的观点和看法的强烈渴望。同时,随着社会转型而产生的不同阶层的利益群体都有着各自的表达需求,即一种强烈的“倾诉”欲,当前媒介的大众化发展和Web2.0技术之后的网络媒体,使倾诉的欲望有了更多实现的途径。有学者言:“新闻评论的复兴和趋于繁荣是这个时代赋予思考者的历史酬劳。”新闻评论正是在时代的召唤和读者的需求中得以复兴,得以强化,而新闻评论集结的版面形态正是顺应了评论强化的趋势,是社会生活演变与读者需求使然。

同时,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日益深化,使媒体之间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报纸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都处在强烈的竞争状态。20世纪末至今,媒体之间的竞争由比拼独家新闻、信息量,已经发展到比拼独家评论、思想的制高点,使媒体进入了在更高层次上展开全面竞争的新阶段。

在信息爆炸时代,媒介市场的发展、媒体数量的增加以及信息环境的开放,使得各家媒体要想靠拼抢新闻独占鳌头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上的竞争已经敌不过网络媒体,新闻报道不再是媒体最有力的竞争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许多报纸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争抢读者群,纷纷把扩版、增加信息容量作为竞争的主要策略。但随着媒介竞争的激化,信息量的比拼导致报业之间恶性的同质化竞争,单纯比拼信息量的策略不仅不能满足媒体竞争的需要,而且给媒介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困扰。而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的发展,又让报纸媒体的新闻时效性受到强烈的冲击,尤其是网络媒体对新闻的实时更新,更是重新定义了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时效性的含义。

在对新闻时效性的追逐上,网络占据了毋庸置疑的优势地位,网络的便利性和免费性等特征,也改变着人们获取新闻的传统习惯,相当多的受众出现对网络新闻的消费习惯和依赖心理。因此,谋求新的竞争策略,形成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追求报道的深度和提供丰富独到的观点便成为参与媒介市场竞争的核心策略,而新闻评论就是实施这一策略的有力武器。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已经深入渗透到了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网络与传统媒体共存的媒介时代中,整个社会的舆论空间在逐步扩大。网络评论随之兴起,社会进入了一个“公民写作时代”或“全民评论时代”,由此使得评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今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逐渐走向媒介融合的更开阔的媒介生存环境之下,媒体的新闻评论如何应对众声喧哗的网络评论的冲击,并且能够保持传统优势得以胜出,从而提升媒体品质,增强媒体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全新课题。

二、当代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新闻传播的环境已经发生全然的改变。

从社会环境上看,在全球一体化、世界多极化、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向着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快速渗透的大趋势之下,中国的经济变革与社会发展进程呈现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社会生活的变化频率日益加快,各个区域和行业的发展速度都超出了人们的预想,社会现状不断改变。二是社会各个领域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相互作用日益深刻。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发生的具有新闻意义的变动,其影响力往往会超出行业与地域的范围,对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广泛影响。

从公众环境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教育的普及、文化的繁荣,公众的职业分工、经济水平、文化背景、价值标准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局面。新闻传播面对的公众群体,已经是一个拥有不同政治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情感方式的复杂群体。

从技术环境看,信息数字化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深刻改变了公共信息传播的形态和模式,使新闻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水平。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闻传播业的运行格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的出现,则加速推进了新闻传播的全球化进程,加剧了媒体行业的世界范围的竞争。

当代中国,已经被多样文化背景、多种经济结构、多元利益关系所覆盖,所支撑,所驱动。这样一个多元化社会运行模式所生成的无限活力与复杂矛盾,在给社会带来巨大推进力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频繁的震荡。人们在体验和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发展,为其兴奋为其荣耀之际,也在感受和经历着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各种磨难,为其痛苦为其忧虑。

新闻媒体应该担负社会进程观察、社会进程描述、社会进程监督和社会进程建设的重大社会责任。由于今天中国社会变革时期和转型时期所呈现出的种种复杂性,中国新闻界社会责任的担当过程无疑变得更为艰难。

中国正在走向一个繁荣、开放、多元的社会,“新闻评论复兴”便是得益于这种环境,同时也要承担起站在这个特殊时代的新闻社会责任。众所周知,过去,由于社会结构封闭,造成人们的思想单一,价值取向单一。正如新京报评论部主编王爱军所说:“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一些落后的观念需要摒弃,更多新的理念需要树立;而旧观念并不肯自愿退出历史舞台,开启人们的心智、以先进理念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社会的每个细胞,促整个社会形成对国家未来发展路径的共识,就成为时事评论无可推卸的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