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把握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整体目标

把握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整体目标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把握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整体目标“度”首先强调主体行为对整体目标的适用。对于有声语言大众传播而言,一个行为的正确与否和程度如何,就是这个行为在这个处境中的适宜性及功效所起的作用。

一、把握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整体目标

“度”首先强调主体行为对整体目标的适用。没有整体目标,主体行为就失去了总体关照,失去了评价的标尺,度的衡量也就失去了参照。而仅仅立足于一句话、一段辞的“度”,可能对于传播的整体目标并无什么适切之处,甚至会因为“小聪明”而出现“以辞害义”的现象。

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生命活力的整体目标应当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代表、传播和建设先进文化,强调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注重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表现力、感染力、创造力、生发力,优化传受主体的媒体生存状况,推动主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可以说,整体目标的实现就是和谐的实现,就是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生命活力的价值所在,就是“度”的把握中最需要把握的因素。对此,传播主体应深刻认知、时刻牢记、化入内心、落到实处,要正其心,明其意,一以贯之。把握了这个“度”,有声语言大众传播就有了目标,就不会迷失方向,就有了品位的底线,就有了传播的格调,生命活力就有了施展的天地,就有了发展的潜能,就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就具备了积极的意义。把握了这个“度”,传播主体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获得了创作的自由。

在把握整体目标时,还应注意以下两个具体问题:

1.结果的适宜性和阶段的适宜性

由于时间的过程由大量的连续过程构成,某种行为可能适宜于某些阶段而不适宜于另外一些阶段。再者,因为每一个阶段自身都是复杂的,行为可能适宜于某个阶段的某个因素,而不适宜于这个阶段的其他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阶段的适宜性显然要高于因素的适宜性,结果的适宜性显然要高于阶段的适宜性。对此,要分清轻重和主次,不可因局部的需要而丧失了整体效果。

一般来说,导向意识、责任意识是首要的,主体性是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语言的表达则是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从责任承担到创造性表达,这一走向是带有决定性和必然性意义的。尽管总体上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并统一于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之中,但是一旦被人为的割裂,片面强调责任,人的创造性将会被抑制,主体性将会被压抑,传播会因“质胜于文”而失去吸引力。片面强调创造,脱离责任的轨道,“语言的创新”反而会成为社会的“毒品”。或将这一层级和方向进行倒推,那么,这一反向的关系则变成了反映性的、可然性的,这时,就会出现阶段的适宜性和整体适宜性之间的对立。

在大众传播实践中,往往有人为了追求局部的新鲜刺激、展现自己的“语言智慧”,局限于整体中某一阶段甚至某一阶段中的某一因素而轻重易位,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试举一例,下面是福建东南台《娱乐乐翻天》节目中主持人的一段话:

接下来我们这条是关于费翔的。嗷!一个真正的“万人迷”!什么叫“万人迷”呢?当然就是有一万个人以上去迷。其实呢,我就是觉得人一定要混血才会漂亮。比如现在的很多模特儿包括演员啊,像Mikel啊,以及包括一些在国际上很流行的一些著名的演员其实都是混血。巴主播其实也是混血,但只是民族混血:满、蒙、回、汉四族混血。但是我跟你讲,没有外国血统根本就没用!只有有外国血统的时候才会……才会那样……才会帅,才会有一万个以上的人来迷他![11]

真是令人“拍案惊奇”的一段“真知灼见”!主持人也许是想通过这一段话来对不同的消息进行过渡和串联,同时表现她“超强的临场发挥能力”和“独到的视野和思想”,但是这样“不过大脑”、不计后果的串场纵然是天衣无缝,也因为导向错误、信口开河已然令整期节目“伤筋动骨”,甚至令整档节目品位下降!

2.适宜性与功效性

适宜与不适宜不只是吻合与否、统一与否,还要接受效用如何的衡量。我们在考虑一种行为的后果时,既要考虑到其在既定阶段的适宜性,也要考虑到其在既定阶段和整个过程中的功效性。对于有声语言大众传播而言,一个行为的正确与否和程度如何,就是这个行为在这个处境中的适宜性及功效所起的作用。

适宜性与功效性之间存在着多种可能:既适宜又有功效;只适宜而功效不大;不适宜无功效;不适宜而有功效。

在既适宜又有功效的情况下,有声语言大众传播较好地履行了其传播责任和社会责任,贯彻了传播意图,传播富于活力并激活和促进了传受双方的生命活力;在不适宜无功效的情况下,有声语言传播无法履行所应承担的责任,达到预期的目的,传播主体在滥用话语权的同时不能有效地展现和增强自己的生命活力,而接受主体也因此浪费了时间而无所收获;在只适宜而功效不大的情况下,传播主体可能只注重于传播形式的流畅、连贯、新颖而忽视了意义的建设,或者只关心个人的发挥和表演而忽视了受众的存在,或者只关注阶段性的功效而破坏了整体目标,这样的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看似生动鲜活,却缺乏感动的力量和生长的潜力;不适宜而有功效的情况,往往是传播主体为了追求整体的功效,在传播过程中或采用逆向思维、“惊奇手段”,或采用藏拙内敛、“抛砖引玉”的手法,看似异于常态,但是却形成了传播的整体和谐,取得了良好功效,生命活力也在整体和谐中得以生成。

和适宜性一样,功效也存在着阶段性的功效和整体性的功效。

如果把功效的整体性与阶段性和功效性与适宜性的多种可能组合起来,就会出现极为复杂的情况,对此,我们不进行条分缕析的追踪与描述,我们需要把握的原则仍然是:适宜与功效是不可分的,适宜是为了功效的适宜,没有功效的适宜对于大众传播没有意义;功效是在适宜中出现的,有功效的“不适宜”在更高层次的整体中也是适宜的;最后,整体的功效大于阶段性的功效。

可见,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不能只停留于“语言的狂欢”的层面上,而是要立足于整体,有效贯彻传播的意图和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