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情感与表达的一致性

情感与表达的一致性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情感与表达的一致性与所有语言作品一样,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也要解决内在情感和外在表达的关系问题。如同主体仅有良好的意愿、纯正的动机,而缺乏把它们表达出来的能力,就不可能达致预期的目的一样,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也是如此,传播主体的真挚情感、传播愿望,传播群体的传播目的设置,都要通过主体的有声语言传播行为加以展现和实现。

四、情感与表达的一致性

与所有语言作品一样,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也要解决内在情感和外在表达的关系问题。

周亮工《尺牍新钞》卷12录侯玄泓《与友人论诗书》论及“情”与“声”的关系时有曰:“诗之为‘用’者‘声’也,声之‘所以用’者‘情’也……情盛而声自叶……六季三唐,刻镂组绘,南北二宗,披猖率野,声情交叶,什无二三……数十年以来,声盛者情伪,情真者声俗,两家之说戛然不入,而其不谐真乐,则同终成两伪而已矣。”[5]这里所讨论的实质上是文学创作的内容与形式问题,诚如侯玄泓所描述的,内容与形式之间本应是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但是,在现实中却往往存在偏重一方而各执一端的情形。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中也不鲜见,有人浮在表面,注重声音的技巧、言辞的浮华或姿态的新奇而忽视内在情感的真挚和真诚;有人认为“思想就是一切”,认为只要有思想,语言必然具有魅力,否认或者忽视语言的能动性和表现力,语言粗率、僵硬,缺乏美感。这种现象,用“声盛者情伪,情真者声俗”来概括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虽然表现不同,但实质却都是“不谐真乐”而“终成两伪”!

如同主体仅有良好的意愿、纯正的动机,而缺乏把它们表达出来的能力,就不可能达致预期的目的一样,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也是如此,传播主体的真挚情感、传播愿望,传播群体的传播目的设置,都要通过主体的有声语言传播行为加以展现和实现。《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必须是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中生成的,只有内容,而不诉诸于鲜活、生动的形式,就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会“行而不远”;只讲形式,而没有深厚的思想感情作为内在基础,就会虚假浮泛,即便因为一时的新奇引起了别人的些微兴趣,也终会因为缺乏内在的力量而失去其吸引力。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毋庸置疑,生命是完整的……作为生命的自我存在也向往着成为完整的,只有通过对生命来说是合适的内在关联,生命才是完整的。”[6]可见,生命的整体性内涵与和谐的整体性内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