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媒介批判意识”到“新媒介交往能力”

从“媒介批判意识”到“新媒介交往能力”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新媒介交往能力是新媒介素养的核心。由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到新媒介交往能力,传统媒介素养开始向新媒介素养转向,媒介素养研究也在发生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范式转型。传统媒介素养是新媒介素养的基础,新媒介素养是传统媒介素养的扩展和提升,两者是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

二、新媒介素养:从“媒介批判意识”到“新媒介交往能力”

纵观世界范围内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无论是最早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英国,还是最早将媒介素养列入国家正式课程体系的加拿大;无论是媒介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还是媒介产业较为落后的中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初衷和核心都是为了抵制以影视文化为代表的流行文化对受众的负面影响,培养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提高受众的主体意识,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服务自我。英国媒介素养研究专家大卫·帕金翰(David Puckingham)将这种传统总结为“保护主义”的传统(5)。直到今天,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思路依然如此,即使有些国内学者已经提出了“网络素养”的概念,但是其理念依然是传统媒介素养概念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依然将受众尤其是青少年视为受媒介信息危害的“易感人群”,其“受众是网络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受害者的立场”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仍然是要“拯救青少年于网络世界的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现在看来,无论是新媒介的传播形式,还是媒介文化,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本质性变化,受众也不再是受众,而已经成为参与式媒介的生力军和参与式文化的创造者。换言之,传统媒介素养教育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已经荡然无存。如果在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主流媒介的时候,当青少年坐在电视机前的时间越来越少而花在游戏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者还依然无视数字革命的存在的话,媒介素养教育将会远远落后于现实的发展,造成教育与现实之间的时代错位。因此,现在需要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进行重新思考,面对新的媒介时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媒介素养(new media literacy)?

何谓新媒介素养?它的主要内容和关注重点是什么?关于这一点,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美国新媒介联合会(new media consortium)在2005年发布的《全球性趋势:21世纪素养峰会报告》中曾给21世纪的新媒介素养下过一个定义,所谓新媒介素养指的是“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能力,对这种力量的识别与使用能力,对数字媒介的控制与转换能力,对数字内容的普遍性传播能力,以及轻易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6)。可见,这个定义主要强调的是个体所应该具备的媒介文本的解读、(再)创造以及传播能力。然而,通过前面对参与式文化的分析,我们知道虚拟的网络社区并不是一个“个体”的概念,而是一个集体的概念,是一种由诸多正式或非正式会员共同创造的文化样式,因此,仅仅从个体的角度对新媒介素养进行界定尚不能完整地表达其意义,也不能很好地与传统媒介素养进行显著性的区隔。鉴于此,詹金斯认为,“新媒介素养应该被看作是一项社会技能(social skills),被看作是在一个较大社区中互动的方式,而不应被简单地看作是用来进行个人表达(personal expression)的技巧”(7),“年轻人需要在社会网络中工作的技能,需要通过集体智慧来提炼知识的技能,需要通过对文化差异的妥协来管理不同社区的技能,需要通过对不同数据之间的冲突的整合来整体性地认识周围世界的技能”(8),简言之,“这些都是一些年轻人正在通过参与式文化学习的技能,也是年轻人必须学习的技能,如果他们想要平等地参与到明天的世界中去的话”(9)

詹金斯进一步将青少年应该具备的新媒介素养总结为11大核心技能(10)

(1)游戏能力(play),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与周围环境进行试验的能力;

(2)模拟能力(simulation),解释与建构真实世界进程的动态模型的能力;

(3)表演能力(performance),利用替代性身份来达到即兴创新目的的能力;

(4)挪用能力(appropriation),进行有意义的采集与再加工媒介内容的能力;

(5)多重任务处理能力(multi tasking),在事先毫无准备的状态下,具有迅速监测周围环境并能抓住事件关键细节的能力;

(6)分布性认知能力(distributed cognition),具有与那些能够扩展我们智商的工具进行富有成效的互动的能力;

(7)集体智慧能力(collective intelligence),为了完成共同目标而与其他人共享知识、交换想法的能力;

(8)判断能力(judgment),具有评价不同来源信息的可靠性与可信性的能力;

(9)跨媒介导航能力(transmedia navigation),具有处理不同媒介形态的故事与信息流的能力;

(10)网络能力(networking),具有寻找、整合以及传播信息的能力;

(11)协商能力(negotiation),具有在不同网络社区间穿梭的能力,具有识别和尊重不同观点的能力,具有理解与遵循替代性规范的能力。

以上11项新媒介素养的核心技能是在参与式文化环境中青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不仅仅是青少年,这些技能是任何一个想要在网络社会中生存的人都应该掌握和具备的。与传统媒介素养强调“受众个体”对信息的批判能力有所不同,新媒介素养的11项技能,几乎每一项都在强调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每一项都在强调个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如果将这些技能概括起来,其核心精神就是在参与式的文化背景下,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个体应该具备的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来替代,即新媒介交往能力,也就是利用新媒介来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可见,新媒介交往能力是新媒介素养的核心。由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到新媒介交往能力,传统媒介素养开始向新媒介素养转向,媒介素养研究也在发生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范式转型。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强调新媒介素养的时候并不是要否定或者舍弃传统媒介素养,而是在传统媒介素养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媒介素养要求。传统媒介素养是新媒介素养的基础,新媒介素养是传统媒介素养的扩展和提升,两者是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