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应佛印禅师之邀,苏轼与参寥重上匡庐_

应佛印禅师之邀,苏轼与参寥重上匡庐_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应佛印禅师之邀,苏轼与参寥重上匡庐_离开筠州返回九江,家人尚未到达。神交已久的佛印禅师年前离开庐山归宗寺,任润州金山寺住持,最近回庐山办事,仍住归宗寺,派专人捎信邀请苏轼同游庐山。苏轼与他一见如故,两人相对溪上,听泉鸣空谷,恍如闻众佛齐诵八万四千偈颂,心神俱爽。一天,苏轼与佛印同游,路遇一座古碑,上有一篇数百字的文章,不觉停步细读。其中署名为圆通禅院可遵和尚的一首诗歌引起了苏轼的注意。

应佛印禅师之邀,苏轼与参寥重上匡庐_

离开筠州返回九江,家人尚未到达。神交已久的佛印禅师年前离开庐山归宗寺,任润州金山寺住持,最近回庐山办事,仍住归宗寺,派专人捎信邀请苏轼同游庐山。苏轼闻讯,即与参寥重上匡庐。佛印,又名了元,字觉老,他才思俊迈,风韵飘然,博览群书,过目不忘,是当时名动朝野的人物,佛印之号,即为神宗所赐。苏轼与他一见如故,两人相对溪上,听泉鸣空谷,恍如闻众佛齐诵八万四千偈颂,心神俱爽。

一天,苏轼与佛印同游,路遇一座古碑,上有一篇数百字的文章,不觉停步细读。游罢归来,苏轼问佛印身边众多同游的侍者:

“你们之中有谁能记得今天所读的那一篇碑文?”

众侍者相顾错愕,无人答话。唯有一位名叫自顺的侍者从容出列,将这篇匆匆读过一遍的碑文背诵出来,准确性达十分之七,苏轼大为惊叹,连忙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回答道:“自顺。”(www.guayunfan.com)苏轼说:“逆则烦恼,顺则菩提。”(菩提,梵语。意译正觉,即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

从此,丛林佛界都盛称自顺为顺菩提。

庐山黄龙峰北麓是著名的庐山汤泉,涌出的泉流像刚刚煮沸的开水一样烫,汤泉旁边另有一条冷泉,两股泉流汇聚于下面的水池便为冷热适宜的温泉。用温泉水沐浴,祛病延年,益处多多。苏轼乘兴前往,在温泉水中尽情浸泡一番,随后便漫步池边,看壁上留题的诗句。其中署名为圆通禅院可遵和尚的一首诗歌引起了苏轼的注意。其诗为:

禅庭谁作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

直待众生尘垢尽,我方清冷混常流。

苏轼对其中表现的心忧众生的无私超度精神很欣赏,但认为“我执”太重,道性高深的佛徒当以平等心看待大千世界中的一切,于是一时兴起,也作一首,题于石壁之上:

石龙有口却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

苏轼的诗作很快便传到了圆通禅院,可遵和尚还在禅院中。他平时虽好作诗,但为人粗鄙,自以为能,喜欢卖弄才学。现在听说苏轼竟然欣赏他的诗,不禁得意非凡,连忙追踪前往,途中又听人纷纷传诵苏轼新作的《栖贤三峡桥》诗,更是心急火燎,要赶上前去与苏轼“唱酬”。

苏轼与佛印、参寥正兴致勃勃赏玩山景,忽听身后有人气喘吁吁地高叫:

“苏学士请留步!”

大家停步回头,佛印认出来人正是可遵。只见他一头大汗,小跑而来,尚未站定,就迫不及待地说:

“山中盛传学士《栖贤三峡桥》诗,贫僧偶有一绝,正宜题在此诗之后。”说完便朗声诵道:

君能识我汤泉句,我却爱君三峡诗。

道得可咽不可漱,几多诗将竖降旗。

苏轼见可遵气质鄙俗,举止轻狂,心中早有几分不悦,耐着性子听他读完这首歪诗,更觉此人沽名钓誉,俗不可耐,后悔落笔轻率,惹来这等无聊之辈,便急忙令轿夫起驾赶路,不予理睬,围观者无不拍手称快。可遵讨了个没趣,竟大言不惭地说:

“苏子瞻自护其短,见我的诗好,所以嫉妒而去。”

然后自己跑到栖贤寺,想将他的“绝句”题在壁上。栖贤寺的和尚们正忙着磨石刻写苏轼的题诗,早有快嘴的人将刚才的事情绘声绘色地说给他们听了,可遵一来,大家便你一言,我一语,痛痛快快地挖苦他一番,将他赶了出去。这件事一时在庐山传为笑谈。

一天,参寥、佛印都各有事情,苏轼屏退随从,独自出游,信步来到白鹤观。据陈舜俞《庐山记》:

庐山峰峦奇秀,崖穴深邃,林泉茂美,为江南第一。白鹤观复为庐山第一。

——转引自清·查慎行《苏诗补注》

它位于五老峰前,观中“长松荫庭,风日清美”(《观棋》)。时逢中午,观中人大都闭门昼寝,一片寂静,古松流水之间不时传来棋盘落子的轻脆声响,苏轼独步庭中,恍如闯进了司空图的诗境之中,他后来写道:

司空图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于味外。“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此句最善。又云“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吾尝游五老峰,入白鹤观,松荫满地,不见一人,唯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也。

——《书司空图诗》

从白鹤观出来,已是下午两三点钟。观前流水叮咚,清澈可爱,苏轼沿溪漫步,走了不远,忽见一块巨石兀立溪中,上有“醉石”二字,据石上碑文所记,白居易曾在这块大石上醉卧。苏轼跃过溪水,坐在石上遐想一番,提笔写道:

眉山苏轼来游庐山,休乐天醉石之上,清泉潺潺,出林壑中,俯仰久之,行歌而去。

这条溪水的上游即是白云庵,苏轼的至交好友李常和他的哥哥李莘年少时曾在这里读书。兄弟俩出仕为官之后,将九千多卷藏书留在庵中,以便更多的人能够使用,庵中人即将这间书屋称为“李氏山房”,苏轼知密州时,曾应约作《李君山房记》。苏轼称赞李氏兄弟藏书于僧舍而不藏书于家,从而使书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用,“此仁者之心也!”今天游历至此,怎能不进去参观一番?他翻阅着友人曾经精读过的书卷,揣想着他们兄弟二人当年同窗共读的情形,心中颇有感慨,提笔画了一幅枯木图,留在庵中作为纪念。庵中长老又拿出李常新近从京城寄来的诗作,请苏轼欣赏,其中有两句格外触动苏轼的心事:他很羡慕李常有这么好的归隐之处,将来能像谪仙李白一样,脱帽散发,无拘无束地在五老峰下优哉游哉。想到这里不禁又题诗一首:

烦师为扫山中石,待请归时欲醉眠。

偶寻流水上崔巍,五老苍颜一笑开。

若见谪仙烦寄语,匡山头白早归来。

——《书李公择白石山房》

正当苏轼在山中流连忘返之际,忽有僮仆来报,苏迈已带领全家抵达九江。虽然前后两次约有半个月的时间徜徉山间,却仍有不少名胜古迹未能游遍,其中位于北香炉峰下的东林寺和西林寺似乎是不可不去的。所以苏轼最后一站便直奔这两座相距甚近的东晋古寺。

东林寺规模极大,其间水石深怪,古迹无数,三门之内有一条小渠,名为虎溪。这里原是东晋高僧慧远的道场,他曾在这里组织佛教史上著名的“白莲社”,弘扬净土宗教义,除了僧人,尚有许多社会名流参加,成员多达一百二十三人。慧远“德行淳至,厉然不群。卜居庐阜,三十余年,不复出山”(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每次送客以虎溪为界,即使是皇帝召见也辞而不赴。唯有一次例外,陶渊明、陆修静两位当代高士前来拜访,彼此十分投契,边走边说,不知不觉过了溪桥,林间伏虎长啸不止,慧远这才发现打破了数十年的规矩,三人相视大笑。这段故事虽与史实不合,却是历代文人心驰神往的山林佳话,曾有《三笑图》流传。这天夜里,苏轼就住在寺中,卧听虎溪淙淙的水声,遥想慧远的高风逸调,不胜钦敬。

第二天,在东林寺长老常总和尚的陪同下,苏轼又游览了西林寺。半个多月的游玩即将告一段落,虽然不再像刚来时一样,觉得庐山不可亲近,却依然觉得它千变万化,神秘莫测,他心中时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同一座山峰,同一种景物,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得到的印象竟截然不同,庐山是一部读不完、看不倦的好书,它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临下山之前,他在西林寺壁上题诗一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寺壁》

这首哲理诗,是苏轼游山观感的总结。他从庐山奇妙的景物特点中,引出一个认识事物的道理:身在其中,不一定认识事物的全貌和本质。从不同的角度只能看到山的局部,局中人反而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和全貌,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跳出一己的局限,摆脱自我的成分,才能获得客观全面的圆融观照。由此,他反观自己的生活道路,对于生活中某些问题的认识有了更为深入的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