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保账户个人信息维护

社保账户个人信息维护

时间:2022-03-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实现社保战略目标的需要“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彰显社会文明进步。3.建设服务型社保经办机构的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保险经办管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总体目标,加快建设服务型社保经办机构。
服务经济发展_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研究(上卷)

江苏省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谭国明 姜瑜

近年来,苏州市社保中心在大力推进城乡保障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在全面实现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居民、普惠各类人群的同时,努力开展以“创新模式提效能,优质服务惠民生”为主题的社保管理服务品牌建设,加快实现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的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将社保服务向基层、向农村、向社会各类人群延伸扩展,建立完善城乡一体、普惠均等、快捷方便、公平可及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让苏州人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一、苏州社保经办管理事业发展的阶段特点

社会保障事业与人民群众生活幸福、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苏州市社保中心以创新的思路理念、扎实的经办基础、务实的工作作风进取的思想意识,实现了社保经办事业在高平台上的快速发展,“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社保经办体系在保障百姓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苏州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进入攻坚阶段,“三区三城”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更高要求,在这样一个经济转型、体制转换、机制转变、观念转化的历史新时期,作为社会建设基础的社保经办管理事业面临着新的任务与挑战,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发展阶段特征是加强和创新社保经办事业的前提和基础。

1.社保经办管理服务对象,呈现数量的急剧扩张

从制度框架上,由保障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为主向社会各类劳动者延伸,灵活就业人员、20世纪60年代精减下放人员相继纳入社保体系;从覆盖范围上,参保对象由城镇从业人员向社会非从业人员扩展,老年居民、少年儿童、大中小学生全部纳入社保体系;从保障区域上,逐步实现从城镇保障为主向“统筹城乡、覆盖全民”转变,被征地农民、农保人员享受基本社会保障。

2.社保经办管理服务内容,呈现质量的飞跃发展

历经多年发展,社保经办管理服务从征缴结算到综合管理,从单一经办到全方位多层次服务,服务内容实现质的飞跃。养老保险,从发放养老金到为各类退休人员提供社会化管理服务;医疗保险,从疾病保险向“预防保健、健康保险”发展,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结付水平的基础上探索破解“看病难、报销烦”的社会问题,在苏州大市范围解决异地就医的难题;医疗救助,在“普惠全民”的基础上升级为“特困特惠”,“保费减免、实时救助、年度救助、专项救助”四位一体的救助体系撑起了健康的“保护伞”;工伤康复,从预防突发性事故向康复治疗纵深发展;生育保险,实施妇女病免费普查,惠民工程惠及千万育龄妇女

3.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模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伴随着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的建设完备,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从单一到全面,从默默无闻到社会关注,从政出多门、分而治之到五险合一、规范经办,融合了“一体经办、基层经办、合作经办、网上经办、自助经办”立体化多层次的经办模式。在积极倡导社保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平化、可及化的前提下,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保经办管理模式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现阶段社保经办事业特点的分析,不难看出,社保事业自身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创新社保经办管理,不仅是各级政府提出的民生为本的战略任务,更是推动社保经办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时代和职责赋予社保人的神圣使命。

二、创新社保经办管理的重要性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社会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明确了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保经办机构是民生保障的基层职能部门,只有通过创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获得事业发展的长久动力,才能妥善解决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深层次问题,才能贯彻执行好党委政府赋予的民生保障的任务,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才能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实现社保战略目标的需要

“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彰显社会文明进步。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就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五有”相关论述中,“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与社保部门有着直接关系。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客观上要求社保经办部门站在民生保障的基层前沿,进一步在解放思想上取得新突破,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新成效,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飞跃,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交办做的、人民群众期盼做的、社保机构应该做的任务抓紧做实做好,常规工作要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创新工作要自加压力创造条件做好,为实现“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宏伟目标作出积极的不懈的努力。

2.强化社保经办管理职能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社会事业面临着四项更高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城镇化加速,对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对加快实现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下要充分履行社保机构基本职能,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基层群众,就要求社保机构必须静下心来,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入研究破解制约社保经办水平和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破解制约社保经办管理创新的决定因素,探索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团结协作、科学规范、有利于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地为参保群众“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

3.建设服务型社保经办机构的需要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保险经办管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总体目标,加快建设服务型社保经办机构。在履行社保经办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社保经办机构不仅是一个政府部门,更是传递民生福祉、体现温暖关爱的窗口,透过社保经办管理服务,人民群众更直接、感性地了解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感受到民生政府、服务政府的建设。对于社保经办机构而言,经办管理的过程就是公共服务过程,要秉持“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切实通过科学优质的管理、方便快捷的服务、创新高效的模式服务基层、服务人民。

4.实现社保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要实现社保事业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履行好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的重要职责;坚持“发展”的第一要义,积极拓展事业发展空间;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实现社保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要求,我们必须勇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用创新的举措破解难题,努力创造出更多鲜活经验,坚持用前瞻性的眼光、发展性的思路、突破性的举措,指导实践、解决难题、检验成效,切实把社保事业科学发展的成果转化为造福人民群众、提高民生福祉的实事举措,转化为提升社保经办能力、创新社保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创新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是一项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是长时期内社保经办机构要发挥聪明才智,付诸努力实践的重大课题。

三、苏州社保创新经办管理的成功实践

苏州社会保险主要业务考核指标连续12年名列全省前茅,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单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苏州市“文明单位”,“人性化服务、规范化的管理、信息化的手段”的苏州经办管理特色为社保经办同行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多年来的创新实践,为苏州社保经办事业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丰富了实践、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经办基础。

1.“覆盖全民的社保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苏州社会保险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全民保障的社保经办体系初具雏形。“覆盖范围全员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完善,由基本医疗保险、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医疗救助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建成,《工伤保险条例》贯彻实施,生育保险实行社会化管理,失业保险稳步推进。齐全完备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为社会各类人群都找到了合适的参保方法,从政策层面解决了全民保障的难点问题。与此同时,社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也不断延伸,老苏州人、新苏州人甚至是洋苏州人都拥有社保卡,从新生囡囡、少年学生到耄耋老人,都是苏州社保管理服务的对象,“全民保障”家庭遍地开花,从经办层面实现社保服务全覆盖。截至2012年3月,苏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46.1万人、439.6万人、320万人、320.8万人、286.7万人,遥领全省各市之首。在实现全民保障的基础上,社保待遇水平全面提升,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苏州市区企业退休人员月度人均养老金达到1947元,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个人现金负担率从2001年医疗保险启动之初的40.2%,逐年下降至2011年末的22.54%。截止2011年末,苏州市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住院大病医疗费用医保基金结付率已达90.9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用结付比例达75.04%,社会保障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城乡一体的社保经办体系”建立健全

按照“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总体思路,苏州社保中心建立完善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社保经办机构,每个社区都设有专职的社保工作人员,形成了纵连四级机构、横贯五大险种的网格化社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社保中心按照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思路,自行研发设计了“苏州市区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和“苏州市区社会保险社区管理服务平台”,整合社会保险所有经办业务环节,将社保服务触角延伸到城市每一个角落,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经办体系。同时,中心充分调动各方社会资源,加强与财政、地税、公积金中心、医院、银行、邮政等单位的合作,形成了机构经办为主体,合作经办为辅助的模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居民医疗保险申报缴费、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申请、被征地农民业务申报等都通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直接完成;社保服务的网点扩展到银行、邮局,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费均可在银行网点就近办理,遍布全市的4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划卡就医提供了便利。

3.“科学规范的社保经办流程”全面详实

社保中心以夯实内部基础管理为出发点,编印出版了《规章制度》、《业务规程》、《业务环节》等刊物,有力地推动了社保经办的科学规范发展。从2006年开始,中心编印《业务环节》,形成横贯五大险种全部“收支管”业务,纵连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机构的标准化工作链。经过每年一次的调整细化,业务环节由最初的678个增加到936个,标志着社保经办范围拓展、经办内容深化和经办能力提高;制定《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规章制度汇编》,共计68项管理制度,包括行政、业务、财务、审计等方面,用制度促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使社保经办机构的“数据流”、“基金流”、“信息流”相互独立又紧密衔接,人员、科室、职责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监管;全国首创制定印发《业务规程》,共计12个部分、149项、708条、10.7万字,涵盖了社保业务经办的全过程,反映了我市统筹城乡、覆盖全民、五险合一的经办模式和特点;编印《苏州市社会保险财务统计报表制度》,共计75张表,31745字,分报表制度、报表目录、调查表式、统计指标口径解释四个章节,对各险种报表的每一个统计指标进行定义、规范和解释,在源头上控制报表质量,有效推进我市财务统计工作精细化、标准化发展;启动“苏州市区社会保险政策业务查询平台”,打造社保人的“电子辞典”,按照“业务所需、平台尽有”的原则,设有“政策法规”、“政策与业务专刊”、“政策沿革台账”、“办事指南”等几个栏目,为社保人提供“一站式”、“无纸化”业务查询。

4.“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平台”延伸到家

多年来,苏州社保中心积极致力于打造一个立体覆盖、层次多样、公共便捷的社保服务平台,为参保人员了解最新的社保资讯提供快捷的方式和便利的渠道。中心依托社保信息系统,成功建设了“中心网站、触摸屏查询系统、社保通短信服务、168声讯查询电话、LED大屏显示系统”五合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结合各时期社保政策出台调整以及经办流程优化,及时发放社会保险对账单、宣传活页、问答手册等纸质媒介,提供现场咨询、自助打印等服务,让参保职工“放心参保、明白缴费”,营造“透明社保、阳光服务”的参保氛围。中心积极营造社会化宣传大格局,在扩大社会保险受众率和知晓率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保政策知识的需求和了解,巩固好“《社保园地》、《苏州社会保险》、社保中心网站”“一报一刊一网站”的主要宣传阵地,保持与部、省、市各级媒体良好合作的关系,确保苏州社保重点工作、阳光政策、经办措施等能及时传递到百姓身边。据统计,平均每年中心网站点击量达157.5万人次、168声讯电话拨入58514个、触摸屏查询32859次、编印《社保园地》12期、《苏州社会保险》36期。在此基础上,中心突破传统宣传模式,将社保宣传推上社会公共平台,利用位于市商贸中心察院场的大型社会电子显示屏、公交移动电视和每周五定期播出的苏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率“老年社保”版块,推出全新的宣传渠道。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公共场所大型电子显示屏、公交汽车移动电视等新渠道、新载体,制作专栏节目,发布公益广告,循环播放电视短片,以增强社保宣传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大宣传”格局,实现“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报纸有文字、网站有信息”宣传全覆盖,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最新的社保信息。

5.“温暖贴心的社会化服务”关爱银龄

苏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启动以来,依托“两级政府、四级机构”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完善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格局。多年来,苏州市各级退管工作人员本着“关爱银龄、情暖人间”的工作热情,唱响“四季歌”,打造了“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春秋旅游、重阳祝寿、免费体检”一系列品牌活动,为老人营造了温暖贴心的退休新生活。在开展好社会化管理常规工作的同时,在有效提高老人养老保障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的基础上,社会化管理服务转向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引领社会文明风向的更高层次迈进,从客观上有力推进老人们参与公共事务、服务社会建设的进程。2007年、2010年,苏州市成功举办了两届“姑苏老年之星”评选,通过老人们无私奉献捐资助学、热心投身社会公益、艰苦创业回馈社会的感人故事,集中展示了苏州市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多年来的成果,体现了新时期退休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高尚品德和健康风采,大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了社会文明新风尚。

6.“快速便捷的社保e化模式”提升效能

社保“e化”经办服务大厅是苏州市社保中心为提升经办效能而创新实践的新型社保公共服务体系,包括“网上申报、网上转移、网上异地就医结算、网上资格认证、网上属地管理、网上待遇支付”六项社保主要经办业务。社保“e化”经办服务大厅依托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专网,通过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支撑构建完善“网上业务交换平台”,对苏州各市(县)、区社保经办机构而言,通过对网上业务平台的访问操作,即可完成网上平台与自身社保业务系统的有机衔接,实现社保业务网上异地经办。对参保单位而言,访问网上平台客户端口,即可完成业务申报、数据查询等社保业务,实现传统柜面经办模式与现代网上经办模式的有机统一,便捷高效。“网上申报”全天候在线:参保单位在家里或是单位,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办理人员增减、年度缴费工资申报、数据查询等社保业务。参保单位鼠标一点,立即上传数据并即时返回办理结果,经办效率大大提高。截至2012年3月,苏州市区加入网上申报系统的单位有2779家,涵盖职工43.4万,成功操作记录193.22万条。社保关系“网转”大市漫游:全市9个统筹区转移社保关系全部通过网上业务平台交换数据,参保人员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手续无需来回奔波,开创了“人员未到,标准化数据先到”的先河。截至2012年3月,大市范围办理社保关系异地转出89074人次,办理异地转入74420人次。“网上就医结算”坚冰消融:在全省率先完成医疗费用联网结算,苏州九个统筹区就医费用网上结算,“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的费用结算方法,有效保障参保职工权益。在“看病难、报销烦”问题频频见诸报纸媒体的时候,苏州社保已经为解决这个难题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截至2012年3月,大市异地就医申请5705人次,结付费用11366人次,医保基金结付1593.27万元。“网上属地管理”人性关爱:全省首创信息系统、管理服务同时到位的网上属地化管理模式,彻底打破了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地区和条块管理限制,让异地居住的企业退休职工享受到居住地同等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网上属地管理”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异地居住老人的社区归属感,而且大大丰富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社区成了老人们“贴心的家”。截至2012年3月,全市共有20567名退休人员纳入网上属地管理系统,同城同待遇,退休人生精彩纷呈。“网上资格认证”无声有情:通过网上业务交换平台,社区退管协管员根据居住地退休人员信息,主动上门慰问服务,资格认证无声有情。彻底简化了原先模式下,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先到社区或派出所开证明,再寄信到退休地社保机构的认证过程,资格认证人性高效。“网上待遇支付”安全便捷:按照“整体规划、由易到难、分步推进”的步骤,实施社会保险待遇网上支付试点,到账后还会发送免费提示短信,为参保职工安全便捷的领取社保待遇提供新渠道。截至2012年3月,支付社保待遇485笔,共计455万元。

四、创新社保经办管理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抓好了,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就会变得更加坚实”。中央、省、市各级政府都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就规划目标和重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创新社保经办管理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1.创新社保经办管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从政治环境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制度,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这是社保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从经济环境看,经济形势发展持续走好,这为社保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法制环境看,《社会保险法》贯彻实施,大大提升社会保险的法律地位,为开展社保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从经办环境看,苏州社保经办事业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既有创新效能的成功实例,又有理论研究的探索实践,这为社保事业的深层次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工作基础。从社会环境来看,民生保障事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百姓聚焦的热点,人民群众关心社保、关注社保,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保事业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来,这为社保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2.进一步创新社保经办管理的思考

实现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的创新发展,其核心要求在于提升经办执行力,将社保政策制度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关键举措是提升“便民、利民、惠民”的社保经办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内在要求是弘扬“忠诚、实干、创新、奉献”的社保精神,最终实现“保障百姓权益、实施全民保障,推进城乡统筹、化解历史矛盾,促进社会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体现公平公正”的总体目标。结合当前实际,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围绕一个目标、拓展两个平台、增强三种能力、协调四种关系、抓好五项实事”。

(1)围绕一个目标:围绕建立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覆盖范围全员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目标。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纵深推进的今天,社保事业要发挥好社会秩序“稳定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社会公平“调节器”的作用,更要成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经济社会转型,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能级的制度保证。

(2)拓展两个平台:一是依托“3+X社会保险社区公共平台”,进一步推进社保业务经办前移下沉力度,强化基层社区社保经办机构的服务职能、扩大服务范围,方便参保群众,让家门口的“社保中心”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二是依托社保“e化”经办管理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快社保经办模式创新发展的力度,在完善“网上申报、网上转移、网上异地就医结算、网上资格认证、网上属地管理”五网业务功能,拓展使用范围的基础上,积极试点社保待遇网上支付,便于参保职工安全便捷的申领社保待遇。

(3)增强三种能力:一是学习调研能力。创新是社保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决定性因素就是干部职工的德才素质,因此,要切实把学习视为立足之本、发展之基。要围绕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实际,努力地学政治、学政策、学科学、学技能,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把社保中心建设成为与时俱进的一流团队。二是贯彻执行能力。执行力,是贯彻落实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布置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要实现创新发展,提升执行力是重中之重。社保经办机构承担着“依法执行、效能经办、科学管理、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责,是社保政策的执行者、经办服务的提供者。只有坚强有力的经办执行,才能把社保的惠民政策转化为便民利民的实事举措,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送进千家万户。三是依法经办能力。要切实将《社会保险法》作为社保经办工作的最高行为准则,牢固树立“精确管理、服务至上”的原则,履行好法律规定的基本职责,增强依法经办、依法执行的思想意识,推动社保事业进入法制化经办新阶段。

(4)协调四种关系:一是社会保障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经济发展是社保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保事业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利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保事业发展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因此,必须坚持社保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从而实现社保事业在更高水平、更大力度、更广领域的发展,进而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是社保经办顶层设计与基层基础力量的关系。社保经办管理的顶层设计思路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纲领,是航标灯、引路石,必须按照《社会保险法》要求科学制定社保经办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方向、落实措施。同时,随着社会改革的纵深推进,社区越来越成为社会管理的重心,社保经办服务的基础。在“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社区不仅成为人民群众的空间载体也是寻找认同感、归属感的心灵载体。因此,要加大社区基层社保管理服务力量的建设,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形成“上下配合、整体联动”的运行模式。三是社保经办管理硬件设施与软件投入的关系。创新社保经办管理需要硬件投入也需要软件开发。从硬件设施讲,当前苏州社保中心“小马拉大车”现象严重,以2009年度为例,全国社保经办人员人数和参保人数平均比例为1∶6359,而苏州经办机构队伍人数与服务参保对象数量之比高达1∶23261,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要创新管理,势必要做好机构场地、人员编制、设备到位、资金保证等硬件投入。同时,也要通过舆论报道、公益宣传的方式,引导社会各界对社保经办事业的正确认识,引导人民群众建立对社保事业、社保文化、发展阶段、经办特征等知识的理解和认同,为创新社保管理服务提供软环境。四是社保经办部门自身努力与整合社会资源的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事业,首先需要全体社保人的锐意进取、奋勇拼搏,这是事业发展必不可缺的内因。但同时,也必须借助外力推进,整合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发展壮大社保障事业,离不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离不开人大政协积极呼吁、离不开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理解支持,离不开百姓热情参与,这是社会保障事业向前发展的外因,缺失不可。

(5)抓好五项实事:一是以“全民保障”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保障一体化建设。按照建立完善“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社保体系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人人享有社会保险”的目标任务,加快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积极推进全市农村劳动年龄段参保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障;推进新农保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新农合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体系;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地区、人群之间的待遇差距,确保城乡各类参保人员平等享有参保权利,均等享有公共服务。二是以“科学规范”为重点,加快实现社保经办管理标准化建设。继续做好社会保险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结合新时期社保经办的新要求新标准,进一步完善业务环节、业务规程梳理修订工作,明确社会保障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加强社保经办机构的内控管理。三是以“金保工程”为重点,加快实现社保经办管理信息化建设。切实把金保工程作为创新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的突破口和试验田,站在重构和优化社保业务经办流程、有效提升社保经办能力的角度加快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将人性化与规范化、信息化与标准化相结合,完善优化现有业务经办模式和操作流程,调整并整合经办资源和机构职能,实现既涵盖现状、又破解症结、更促进发展的综合性目标。四是以“公平可及”为重点,加快社保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以“公平可及”为目标,将现场服务、基层服务、网上服务、自助服务、空间服务、信息服务更加紧密的融合并相互补充,进一步延伸并拓展社保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社保服务的品牌形象。五是以“专业精干”为重点,加快社保经办人员队伍建设。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觉悟高的社保工作人员队伍是推进社保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基础,要通过竞争上岗、干部聘任、交流轮岗等方式,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以此来适应社会进步、事业飞速发展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