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创新能力

社会创新能力

时间:2022-03-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以来,创意城市和社会设计又成为城市更新改造和社区建设,以及区域经济振兴、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城市转型发展及提升社会创新能力的创新模式,在日本得到广泛认同并应用于城市发展实践,给我国许多启示。
社会创新能力_日本社会观察2015

刘 平(1)

[摘 要]日本政府将发展创意设计作为促进自主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通过持续实施“G”(Good Design)标识制度和“创意设计优良企业”评选等奖励表彰措施,以及开展“感性价值创造”国民运动、支持中小企业采用创意设计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以来,创意城市和社会设计又成为城市更新改造和社区建设,以及区域经济振兴、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城市转型发展及提升社会创新能力的创新模式,在日本得到广泛认同并应用于城市发展实践,给我国许多启示。

[关键词]创意设计;社会设计;创意城市;自主创新

近年来,创意产业乃至创意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产业界关注的一个亮点,尤其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创意产业所表现出来的优于一般产业的抵御金融危机能力及其发展速度,更加引人瞩目。创意产业并不是产业分类中的一个产业门类,而是文化、艺术、技术等创意元素融合于各个产业领域的融合性产业。各国对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分类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创意产业能够创造高附加值、保持高于GDP增速的增长率,而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创意设计及其所带动的创新活动。创意产业主要依靠创意设计将文化、艺术、技术等创意、创新元素融入、渗透于各个产业领域,并转化、体现在各种产品和服务上面,提高其附加值。

日本在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并没有像英国那样明确地提出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和公布创意产业分类。但实际上,以动漫、游戏等为代表的内容产业在日本已经相当发达,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意义的日本创意产业。除此之外,日本的工业设计能力和水平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工业设计是创意设计的一种形式,是将文化、艺术、技术等创意、创新元素融入、转化为制造业领域的产品从而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据美国工业设计协会的调查,美国企业工业设计平均投入1美元,创造的销售收入为2500美元;日本日立公司的统计材料显示,该公司每1000日元销售额中设计所发挥的作用约占51%,技术与设备改造的作用仅占12%[1],可见设计的作用巨大。日本政府极为重视促进发挥创意设计的作用,会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竞争环境以及时代的变迁来制定促进创意设计的战略和措施,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

此外,近年来,创意城市作为城市更新改造和社区建设以及区域经济振兴、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城市转型发展的创新模式,在日本得到广泛认同并应用于城市发展实践。日本文化厅于2007年创设了“文化艺术创意城市文化厅长官表彰奖”,旨在表彰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产业振兴和观光旅游产业发展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积极发挥地区文化特色,应用文化艺术的创造力进行跨界融合,政府与市民共同参与或政府与企业、大学合作共建创意城市取得显著成效的城市,截至2013年,共计已有28个城市和市级区获奖。在城市层面,如神户、名古屋等,一方面通过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设计之都”,充分发挥“创意设计”这一地域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实现城市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振兴,另一方面,还将设计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发动全社会参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案设计,使创意设计真正走入市民生活,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参与创新,提升社会创新能力,促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其制造业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为了快速发展,获取短期利益,许多日本企业采取了仿造、仿冒欧美名牌商品的做法,并大量出口到欧美,导致贸易摩擦和欧美国家对日本仿冒产品的抵制,直接影响了日本产品的声誉和出口。当时,日本外相访问英国时甚至遭到当地记者拿着英国制造的真名牌和日本的仿冒产品进行质问。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政府提出要遏制仿冒、仿造名牌商品行为,必须鼓励自主创新,促进设计产业发展,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和加强本国企业的设计创新能力,依靠创意设计努力塑造自主品牌和世界名牌。为此,日本政府在出台禁止仿冒商品出口法规的同时大力提倡和奖励优秀设计,鼓励企业采用创意设计,制造精品,有效遏制了仿冒行为和仿冒产品的泛滥,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培育出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使日本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令世界对日本产品刮目相看。

近年来,面对亚洲各国和地区,尤其是中国大陆、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急速提升,日本企业面临极大挑战。日本政府认识到,在新的竞争形势下,要保持和提高日本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新举措,促进日本企业提高创新水平。为此,日本政府提出要将感性价值(即通过创意设计使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产生共鸣、感触、心动,获得精神满足和享受,由此所创造的商品或服务的附加价值)作为产品性能、安全性、价格这三个价值中枢之外的第四价值中枢,开展感性价值创造活动,促进创新,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日本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要促进创意设计发展,培育自主品牌,首先必须使广大消费者和产品生产者理解和认同创意设计的理念及其在品牌塑造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品牌意识,让消费者偏好设计感强且品质优良的品牌商品,让企业认识到创意设计是打造自主品牌的有效捷径,也是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日本政府基于这样的认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普及、宣传和鼓励创意设计。

日本政府将表彰奖励优秀设计及其企业作为促进创意设计发展的最主要措施首先加以考虑和实施。在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实施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有效的就是由当时的通商产业省(后改名为“经济产业省”)创设的“优秀设计奖”(Good Design),又称为“G”标识制度,即在全国范围内评选设计出色的产品给予表彰奖励,对获奖产品授予“G”标识,表示该产品是获得国家“优秀设计奖”(Good Design)的产品。近年来,为进一步鼓励企业进行创意设计并培养创意设计人才,宣扬创意设计对于塑造品牌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作用,又设立了“设计与企业论坛”组织及“创意设计优良企业奖”,对在创意设计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进行表彰。

1.国家级“优秀设计奖”(G标识制度)

这项高级别的表彰奖励活动自1957年开始每年举行,一直延续至今,获奖产品累计已超过35000件,日本几乎所有著名企业或品牌都曾获得过该项奖励,有些是多次、连年获奖,像佳能、东芝松下、索尼、精工、西铁城、先锋、山水音响、丰田汽车、本田汽车、夏普、三洋、日立等等[2]。这一奖励制度对于培育日本的自主品牌、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G”标识制度实施之初以家具、装饰品和日用品为主进行评选,后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电器产品以及汽车也被列入评选对象。基于“一切生活领域和产业领域都离不开设计”的认识[3],其评选范围现在已经扩大到所有的工业产品以及产业、社会发展相关领域,如信息、通信、医疗、教育、环境、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等,并且其他国家的产品也可参与评选,使这一奖项成为世界知名的设计大奖。后陆续增设了“通用设计奖”(奖励能够广泛应用的设计)、“生态设计奖”、“互动设计奖”、“中小企业优秀设计奖”、“持续畅销设计奖”(15年持续畅销的商品)、分领域进行评选的“部门奖”等。

“G”标识制度的宗旨不仅在于鼓励日本企业制造出自主创意设计的产品,使“优秀设计”的理念得到普及和社会认同,更注重促使日本企业通过工业设计精益求精地制造精品,杜绝粗制滥造,从而提高大众的生活品质,同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升级。为此,在“G”标识制度实施10年之后的1967年,“G”标识的评选制定了质量检验标准,引入了质量检验制度,使其超越了单纯的设计奖励而向着设计优良的高品质商品大奖的方向转变。“G”标识逐渐演变为具有设计魅力和有创意的高品质商品的一种标识。具有设计魅力与个性、品质优良,正是品牌商品的共同特征。据日本工业设计2007年9月所做调查结果显示,一般消费者对“G”标识的认知度已经达到了87%,在实际购物时选择有“G”标识商品的消费者占47%[4],日本实施的“G”标识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自主品牌的诞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优秀设计奖”的评选遵循人性化、实在性、创造性、魅力度、伦理性等五个原则,也是从这五个方面进行评审。从获奖产品中还要评选出最佳金奖15个,授予“经济产业大臣奖”,再从中评选出一个“优秀设计大奖”产品,授予“内阁总理大臣奖”(2007年开始)。获奖产品或项目通过媒体和互联网(近年开始实行)向全世界公布,并举办获奖产品展示会,每年还要出版发行一部介绍获奖产品的“优秀设计年报”,在年报中,每位评委都必须对其最中意的一件获奖产品进行点评。

2.“设计与企业论坛”及其“创意设计优良企业”评选

2003年10月,由企业界、设计界、教育界及其他各界领袖人物200多人组织成立了“设计与企业论坛”,财团法人日本工业设计振兴会负责具体运作,不定期举办设计研讨会、讲座,由论坛成员企业或获奖企业经营者、设计师担任研讨会和讲座的主讲人,主要传授和交流有关创意设计的经验、体会以及案例,研讨会和讲座不仅限于东京、大阪这样的大都市,在一些地方城市也经常举办,平均每年举办20多场。此外,还开展“创意设计优良企业”评选活动,表彰在创意设计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对象主要是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计划在3年之内评选出100家企业(实际评选出75家),授予“创意设计优良企业”称号。表彰对象不仅在创意设计方面出色,而且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创意设计,创造和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并将经营哲学与企业活动有机结合,具体体现在创意设计的产品或服务中,使消费者对其提供的新价值产生同感和共鸣。这样的企业不仅创意设计优秀,其整个的企业活动也富于创意和创新性,因此被称为“创意设计优良企业”。

开展“创意设计优良企业”评选活动的宗旨是通过表彰创意设计优良企业来树立引导今后企业发展方向的典范,并向社会广泛宣扬它们的经营理念和设计优良的产品、服务,使社会认同它们就是在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能够成为日本新一代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典范。被授予“创意设计优良企业”称号的企业大多生产与大众生活相关的用品,包括服装服饰、家具、眼镜、文具、体育、保健医疗、休闲、旅游、兴趣爱好用品、食品或提供相关服务。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日本极为注重创意设计,融入大众生活、走进大众生活,而不仅是只为高端消费人群等特殊人群服务的理念。

3.“儿童设计协议会”与“儿童设计优秀奖”

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存在探究和体验的冲动,因此他们常常做出成年人无法预见的一些事情和行为,但是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行为所存在的潜在危险性缺少认识,如果他们所生存的环境及他们周围的物品在设计上不考虑他们的这些特点,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导致一些预想不到的事故、危险,给儿童的安全、健康成长带来影响。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满足了温饱、具有一定程度的富裕度以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尤其会更加关注儿童的生活、成长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和更加细致的关怀和照顾。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具有这样认识的日本企业联合经济产业省于2006年发起成立“儿童设计协议会”,2007年该会成为经济产业省认证的“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即非营利组织(NPO),并设立“儿童设计优秀奖”。至2008年4月,该组织已经有超过70家企业、团体、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部门加入。该组织主要负责实施“儿童设计优秀奖”的评选,组织、举办有儿童参与的有关儿童设计的活动,除此之外,还对儿童事故、儿童身体特性测定、儿童居住和保护环境、身心两方面培养下一代的程序等进行研究并向会员企业提供相关信息,在会员企业中开展有关儿童设计的普及、教育活动。

“儿童设计优秀奖”旨在促进能够创造儿童安全、健康成长居住环境的设计得到普及和推广,表彰那些能够给儿童带来安全感、有利于生养和哺育幼儿的设计以及能够开拓儿童的创造性和未来的设计。评选由工程学、医学、设计领域的专家和消费者组成评审委员会,每年评选、颁奖一次,不仅用品、设备方面的设计作品可以参评,内容产品和系统产品、企业及地方政府的相关项目和措施也可以参评。评选对象包括商品设计、建筑和空间(住宅、设施和景观)设计、交流活动设计、科学技术研究设计。奖项为一个“儿童设计大奖”、若干金奖和上述4个部门奖。其中,金奖包括安全设计奖、合作共创设计奖、感性创造设计奖、生态设计奖、社会教育设计奖以及婴幼儿设计奖。对于获奖的产品或项目授予专门为“儿童设计优秀奖”设计的标识。

近年来,面对亚洲各国和地区,尤其是中国大陆、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产业竞争力急速提升,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了极大挑战。日本政府认识到,在新的竞争形势下,要保持和提高日本企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新举措,促进日本企业提高创新水平。为此,日本政府提出要将感性价值作为产品性能、安全性、价格这三个价值中枢之外的第四价值中枢,充分利用日本的优势,高度重视和促进创意设计发展,开展感性价值创造国民运动,提高日本的产业竞争力和国民生活质量。

当国民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提高生活品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和精神享受必然成为消费者的新需求,而仅仅停留于向消费者提供价廉质优、功能卓著又安全可靠的商品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也不能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在这个阶段,商品或服务提供方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精神追求、趣味、个性依靠新技术和创意设计巧妙地融入商品或服务之中,使不可视的这些东西变为可视的、可感觉得到的具象表现,向消费者倾述,打动他们,让他们通过商品或服务对此产生共鸣和感动,获得精神满足和精神享受,使他们对这样的商品或服务爱不释手,产生持续购买的欲望,从而创造出稳定的消费层,在为消费者创造附加价值的同时提供方也能够获得高附加值,这就是“感性价值”。

日本政府提出要让企业、消费者都认识、体会到在商品或服务之中存在这样的“感性价值”,这种价值能够形成除了功能、安全性、价格这三种价值中枢之外的第四价值中枢,企业通过构建这第四种价值中枢,能够创造并获得高附加值,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感性价值创造与技术创新是驱动产业创新和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两者的融合能够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商业模式,唤起和创造新的潜在需求,开拓国际市场。日本政府要求日本企业充分利用日本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和独特性,发挥日本传统工匠利用天然素材,打造手感和触感俱佳的产品,对消费者的感触要仔细体会,形成对事物的敏感性,用精细加工手法生产或提供能够创造感性价值的商品或服务,同时还要培养消费者的敏锐感性,使他们愿意购买具有感性价值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感性”的社会再生产,即实现“感性循环”运动[5]

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07年5月提出将“感性价值创造”作为国家战略加以重点实施,并将2008年到2010年的三年定为“感性价值创造年”,加大力度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感性价值创造运动。这是日本政府继“G”标识制度之后采取的又一具有重大影响的促进利用创意设计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性举措。

1.开展“感性价值创造”全民运动

一是成立“感性价值创造论坛”,联合从事能够体现日本感性价值创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业、服务业、设计、装饰、时尚、内容产品、传统工艺品等产学官各界,在全国举办各种研讨会、展示会。在2008年至2010年,“感性价值创造年”集中开展“感性价值创造运动”,以“感性与技术的融合”为主题,举办“感性价值创造活动展”,为那些具有实证性、先驱性的成功案例提供一个发表、展示的场所,促进最终产品制造企业与原材料供应企业之间开展共创活动。

二是创设“感性价值创造数据库”。数据库由“原材料数据库”“加工法数据库”“设计师数据库”组成,汇集能够用于感性价值创造、发挥“倾述”作用的原材料和工匠技法以及将二者连接起来创造新价值的设计师的数据,同时开设“感性价值创造”电子平台,使消费者能够通过网络来接触感性价值商品并与设计者、生产者交流心得感受,促进共创。

三是开展合作共创感性价值活动,即促进设计师的创意设计、中小企业或传统工匠的技术、加工法与商品零售商的促销手段相结合,合作进行新产品开发和促销活动,共同创造感性价值。

四是鼓励赋予传统工艺品新的感性价值。加大支持措施力度,鼓励采用传统技术、技法制造的传统工艺品通过附加感性价值从而创造新产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五是促进公共采购商品关注设计性。在政府采购等公共采购中,对于部分商品要将设计水平列入评价项目;同时,对于创意企业的产品,采购时其设计费可以另外计算。

2.促进关于实现感性价值的经营学方法论和人体工程学研究

要使创意设计能够创造并实现其“感性价值”,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赢得消费者的青睐,需要创意与科学结合,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设计,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进行设计,而不是想当然地进行设计,设计出来的新产品也要通过适当的手段进行市场化,即将设计成果转化为市场适销的商品。一般来说,很多设计师具有设计才能,但缺乏经营管理的知识和才能,很多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人又缺少设计的知识和将设计应用于商品开发的理念。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日本政府提出要促进经营学方法论和人体工程学研究以及将其应用于设计领域,具体措施主要有三条:

一是创设适宜于感性价值创造的设计和时尚管理学科目。鼓励将设计和时尚管理学科引入各类大专院校、商学院的学科设置或开设专门讲座,为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搭建平台。

二是构建“创意办公室”。产、学、官合作,开展“创意办公室推进运动”,深入开展办公室经营学、工程学和社会学研究,通过举办研讨会、展示会,促进不同领域、各种知识的融合,充分发挥员工的感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创意能力,激发他们的知识创造热情。

三是开发感性价值计量方法,开展人体工程学研究。对计量工程学、感性工程学、信息科学、设计学和知识管理学等在日常服务、产品中的应用加以知识化和模型化分析研究,同时开发人类生活行为,如消费倾向、生活节奏、老人和儿童的日常行为、驾车行为等的计量方法和分析方法并使之标准化。

3.发掘和培育能够创造感性价值的人才

实施集中培育国际型创意人才支持措施,即在艺术、工程类大专院校和商学院开设设计(时尚)管理学科或讲座,同时积极举办设计、时尚、内容产品竞赛,及时发现感性价值创造人才,为年轻有为但缺少资金举办个人作品展的创意人才提供发表作品的平台和场所,并促进获奖作品进行国际性宣传和不同领域人才之间的交流。

4.加强感性教育,宣扬本地文化魅力

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对儿童实施感性教育,借助大自然、音乐、艺术等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创造性、感性和交流沟通能力。日本政府鼓励和支持为实施感性教育而进行的先期性工作,同时也支持各地方通过举办电影节、音乐节、戏剧节等活动宣扬当地的文化艺术魅力,培育感性价值创造的土壤;促进各地方的公共文化设施向创意人才开放,为他们提供作品展示和进行创作活动的场所;充分利用国际机场以及机场通往市区的交通工具,展示日本的感性价值;在全国推进设立设计师与企业、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设计活动的“设计点”,在健康与环保领域开发先进地区,积极实施由大学、地方政府和市民共同参与的感性与技术融合以及感性价值共创示范项目。

日本政府之所以提出通过促进创意设计发展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是基于对设计与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关系所进行的深入而实际的调查研究的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设计对品牌塑造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打造自主品牌的捷径,而品牌塑造则是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而促进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的有力手段。经济产业省召集大学教授等专家专门组建了“战略性设计利用研究会”,对设计在品牌塑造中的作用进行调查研究。该研究会对品牌塑造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以及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主要关注点、品牌的决定因素与品牌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特别对设计与品牌的关系和消费者个人给予品牌的实际评价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基于调研数据的分析研究提交一份《灵活利用战略性设计,提高产业竞争力40条建言》报告书。报告书在分析日本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在品牌塑造及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获取品牌所带来的特别价值,以及政府为鼓励它们利用设计来塑造品牌并提升竞争力的40条具体政策建议。这些建议主要从采用战略性设计塑造品牌的支持措施、设计策划和开发支持措施、建立和完善设计信息基础设施、强化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具有实际能力的人才、加强国民意识观念的培养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6]。此外,民间研究机构也受托进行了相关调研,提交了《设计效果测定调研报告》《设计与竞争力调研报告》等。

这些研究和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关注点根据商品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像服饰类商品,消费者最关注的是设计因素,价格、性能(功能)、品牌名等因素依次排列在关注点的第2~4位;而耐用消费品和生活日用品消费者最关注的则是功能,价格、设计、品牌名基本上排列在关注点的第2~4位[7]。有一点是共通的,无论哪种商品,除了价格、功能以外,消费者还很关注设计和品牌,而设计的关注度比品牌更高。

日本政府在实施奖励措施的同时,还在资金、政策方面以中小企业为对象进行扶持,支持它们利用地方特色、自身优势,通过创意设计来塑造自主品牌,进行企业间的协作,创造畅销商品,赴海外参展以扩大自主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开拓海外市场。

1.自主品牌的培育支持措施

要使创意设计提升产品附加价值的作用得到体现并持续发挥,就必须打造自主品牌,使创意设计的产品及其商标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品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资源或技术优势的产品,通过创意设计,最有可能被打造成既能够表现“日本特色”又能够为世界消费者所认同和接受的“日本名牌”商品。日本政府的中小企业厅通过日本商会和日本全国工商联合会实施了“日本名牌”培育支持措施,主要从资金上支持具有资源或技术优势的地方中小企业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制定品牌战略、新产品开发及赴国内外参展的项目。资助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资助制定品牌战略,主要资助为制定品牌战略所进行的地方优劣势分析、聘请专家进行市场调查或举办研讨会等以确定品牌理念和基本战略,每个项目资助金额为500万日元(约相当于30万元人民币);二是资助树立自主品牌,主要资助立足中长期目标树立自主品牌的项目,如聘请设计师和品牌顾问、新产品开发和创意设计开发、国内外参展等。最长可资助3年,资助率为所需经费的2/3以内,资助限额为每个项目2000万日元左右(相当于120万元人民币)。2004年、2005年、2006年度分别有30个、31个、67个项目获得资助。

2.中小企业新型协作支持措施

为鼓励和支持不同领域的中小企业之间或不同领域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学、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共同构建合作联盟组织,有效发挥其各自的技术、诀窍等优势,创造高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开展创意设计的产品化、市场化活动,由各地方政府的经济产业局负责实施资金资助。资助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产品化、市场化为目的,由两家以上不同领域的中小企业或联合其他大企业、大学、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组成的协作体;二是由两家以上不同领域的中小企业合作开展新的产品化活动,获得了根据中小企业新事业促进法有关规定认定的企业代表人。资助率均为所需经费的2/3以内,第一种的资助限额为2500万~3000万日元(相当于175万~210万元人民币),第二种为500万日元(约35万元人民币)。

3.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创造畅销商品支持措施

主要资助各地方中小企业、团体、公益组织等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如产地独有的技术、农林水产品、观光资源等)来进行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和市场化以及产品市场开拓所进行的活动。试制品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市场开拓、改进类设计展示会参展等所需经费的一部分都可向当地经济产业局申请资助。资助率为所需经费的2/3~1/2。

4.中小企业赴海外参展支持措施

由半官半民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实施,主要支持中小企业出口产品和赴海外参展。中小企业或管辖中小企业的地方公共团体、行业组织等赴海外参展由日本贸易振兴机构选定或举办的展示会时,可申请补助部分参展经费(1/3以内)。对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重点鼓励出口的纺织服装、具有高度创意设计的消费品出国参展,资助率提高到1/2以内。

原有的专利法、商标法、合同法等法规虽然在知识产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有些尚未获得专利权、没有进行商标注册或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创意设计所带来的知识产权,仅仅依靠原有法规尚不足以得到有效保护,而成为发展创意设计的障碍,也可能阻碍创意设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例如,未被委托方企业采用的设计方案却被委托方企业擅自使用,或者预定采用的设计方案在样品制作过程中被第三者窃取而让竞争对手企业领先实现商品化并推向市场等。为此,日本政府出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禁止与他人商品外观类似的商品的流通行为以防止他人仿冒商品外观设计,从而达到保护设计知识产权的目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经营秘密”条款不仅适用于设计师与购买设计的企业之间签订的有关设计合同所引致的纠纷,同时也适用于没有合同关系的竞争对手企业或第三方间接获得设计方案的人与设计师之间发生的关于设计的纠纷。

反不正当竞争法具体规定以下行为都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

一是商品形态模仿行为。商品形态指“商品的内外部形状及与之相结合的图案、色彩、光泽和质感”[8]。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模仿他人商品形态的商品进行转让、展示和进出口。

二是不正当利用他人商品标识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商品标识不仅包括商品的商标、商号,只要商品形态具有能够区别于其他商品或能够被识别的独特特征,或者通过长期持续的独占性地使用以及短期强有力的宣传之后其商品形态已经具备与商标(品牌)同样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就可以作为商品标识得到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使用、转让、展示、进出口与他人商品标识同样或类似的商品标识的商品行为。

对于违反该法的行为,规定了处罚条款,包括要求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恢复信用。不过,除此之外,日本还将严重的违法行为纳入刑事处罚对象,近年又加强了处罚力度。例如,竞争对手企业悄悄窃取属于“经营秘密”的设计方案并将其产品化后向市场销售的行为,企业内部员工违反规定,不正当复印企业作为“经营秘密”的设计方案,离职后用于自己经营的项目的行为,以及企业管理者或员工将本企业作为“经营秘密”的设计方案向竞争对手企业公开以获取金钱的行为,都适用于刑事处罚。对于这些属于“经营秘密”条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处以10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0万日元(约60万元人民币)罚款。

设计本是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及文化艺术资源,对客体的内容、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仅从设计本身的分类来看,它可以划分为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等,但这些都属于“小设计”,是设计产业的细分行业。

国际上,在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许多城市,面对超老龄化社会、医疗福利、环境、交通、教育、食品安全等领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思维方式已经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迫切需要创新性思路和创新的方法,因此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大设计”。“大设计”包含了广泛的社会化设计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性思维方式,而不再是单纯的一种方法、技能或产业。“大设计”还是一种依靠社会力量,从制度、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创新性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和方法的理念,它所服务的对象是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幼、病、残,也不管是外国人、外地人还是本地人,要让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而不是仅仅让少数对个性化产品、高端产品有需求的人享受设计成果。参与设计的也不仅仅是专业设计师,而是整个社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设计”的设计者,这使“大设计”发展成为既服务于全社会从而使全社会受益,又是全社会都能够参与的社会设计。以人为本,以人的行为作为设计的基础,关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问题、生态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成为当今社会设计的基本理念。

“设计之都”神户市在日本率先提出“大设计”理念,即“设计”不仅仅是外观形状和颜色的设计,更是能够解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规划、政策制度、体系及机制、思维方式及方法的设计。神户重点关注如何将设计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以及振兴经济、解决社会问题,积极实践社会设计,通过全民参与社会设计,促进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从而探寻更为有效的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法。

在此,本文以神户市为例(2),对日本如何实施社会设计、提升社会创新能力进行考察。

神户市于1995年遭遇7级“阪神大地震”,地震灾害后遗症成为该市的一大社会问题。在建设设计之都过程中,将设计运用于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尤其是解决地震灾害后遗症问题,成为神户市设计之都建设的一大特点。同时,人口老龄化、交通、环境、儿童及青少年教育及其课余生活、食品安全、医疗保健等都是神户乃至全世界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

“设计具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带来协调和秩序的力量;设计具有以美感和共鸣撞击人们的心灵,从而激发社会幸福生活运动的力量”。“设计之都的创意主体是每一个市民,因为只有切身感受到社会问题所带来的烦恼和不安的市民才能够真正抓住社会问题的本质,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质性设计方案”。基于这样的认识,神户市组建了“神户设计创意中心”(Design and Creative Center Kobe/KIITO),与“社会问题与设计”民间组织合作,参与并策划实施了“解决社会问题的设计”(issue+design)项目,提出要激发市民的创造潜力来解决社会问题,将“社会设计”作为神户设计之都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一环重点推动实施。

“解决社会问题的设计”项目的推动机制由“发声—点子—行动”三个步骤构成。首先,通过一年时间广泛征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发现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发声);其次,通过举办研讨会和设计竞赛等活动,发动市民想办法、出点子并加以充分讨论和提炼,形成设计方案(点子);接下来,由市民、政府、企业三方共同努力使最终形成的方案变成可操作的项目,并落地实施(行动)。

项目不仅包含针对本地社会问题的对策设计,还包含针对全日本乃至全世界所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的对策设计。2008年以来已经实施的社会设计项目有五大类:一是针对地震灾害后遗症问题的对策设计;二是针对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生活及儿童课余生活问题以及终身未婚者不断增多问题的对策设计;三是针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淡薄和压力大问题的对策设计;四是食品安全流通以及促进自行车通勤的对策设计;五是推广普及社会设计的培训方案设计。这些对策设计方案面向神户市内外的企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广泛征集,没有年龄、性别、职业、国籍的限制,设计作品可以是产品、服务、场所、机制、政策、空间、建筑物、区域规划、区域开发建设、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多种形式。

按照日本的划分标准,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率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成为“老龄社会”,超过21%就是“超老龄社会”。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率在2010年已经达到23%,列世界第一。现代社会中,很多中老年人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而患上生活习惯病,而这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城市化以及现代生活方式使原有的社区浓密的人际交往机制丧失,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渐趋淡薄,独居老人越来越多,造成许多老人不仅在精神上感到无依无靠,心理健康也出现问题,忧郁症、躁郁症的患者,甚至自杀者不断增多。日本每年有近2.7万名老人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孤独离世。如何让老年人幸福地安度晚年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一大课题。

为此,神户市在2011年举办了“超老龄社会对策设计竞赛”,分为生活习惯病的预防、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心理健康等三个主题和自选主题,面向社会征集对策设计方案。由设计师、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相关人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初选,最终由评委和市民投票决定获奖方案。一个月内征集到250个参赛设计方案,最终有6个获奖,每个奖金10万~30万日元(约合0.6万~1.8万元人民币)。获奖设计作品在神户设计创意中心(KIITO)网站上公开发布,任何企业、个人都可以无偿使用,以促进设计方案尽快项目化、产品化。

例如,作为“无缘社会”(指人际关系淡薄的现代社会)对策设计方案而获奖的“友爱病历卡”提出由学校组织小学生每周到老人集中的医院、诊所等为老人问诊一次,2~3人一组对一位老人,详细询问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填写病历反馈记录,然后将记录交给医生,医生阅读后做出专业性点评,送学校老师,老师按照医生点评批改后发还给学生,学生再对记录和修改意见进行分组讨论。这个方案既可让小学生学到日常的健康管理常识,从小培养其关心照顾老年人的意识,又能使老年人通过与“小医生”的交流得到关爱和精神安慰,增加人际交流渠道,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作为“心理健康”对策设计方案而获奖的“烦恼储蓄存折”提出由政府机构建立和营运一个专门“储蓄”烦恼的网站,使用者可登录网站将自己的烦恼事以文字形式输入,系统自动将其换算成U币(该网站专用于表示烦恼数量的货币)金额,作为“存款”以银行存折的形式显现出来;使用者如遇值得高兴的事情,也以文字输入,系统自动换算成U币,作为“取款”金额加以扣除,余额是扣除高兴事情后余下的烦恼换算成U币后的值。根据自己设置的公开可见范围,使用者之间可以共享烦恼信息,对于烦恼储蓄余额较大的人,网站营运方会会同专门的心理医疗机构、心理咨询人员采取干预措施,定期做心理辅导等疏导排解,预防其发展成为心理疾病。这个方案使烦恼积蓄较多的人能够将一些不能轻易讲出来的烦恼以文字形式轻松地诉说,避免留在心里成为心结,并可在输入排列各种烦恼的同时对自己的烦恼加以整理和反省,再以数字化、共享的形式加以明确,实施帮助的人也更易把握被帮助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共同找到解决办法。

此外,针对老年人缺乏人际交往渠道的问题,着眼于很多老年人经常使用敬老卡在非上下班高峰期间乘公交车出行,而往往会在公交站候车较长时间(尤其是一些较偏远的线路),设计者设计了“社交公交站”,将仅具有等候公交车、上下车功能的公交车站改变成老年人能够进行社会交流与交往的场所。设计的核心是针对有条件的公交车站,仅对硬件进行简单改造,从而扩展其使用功能。例如,增设长椅,摆放一些花盆,可使等车的老年人坐下来谈话交流,同时允许在此售卖自家菜园里种植的蔬菜、自制咖啡饮料等,提供一个老年人可阅读书报、进行棋艺交流等简单的文化娱乐活动的空间。具体的社交和文化娱乐内容则由公交站周边社区的老年人自愿报名申请、自己携带到公交站。这不仅使公交车站变得更富有人情味,消除了等车时的枯燥乏味和焦虑不安,同时还增加了老年人的社交渠道和社交活动场所。

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是我们面临的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儿童们如何度过快乐的课余生活也是全世界都不得不面临的社会问题。日本跟我国一样,很多儿童从小学开始,除了要面对老师、家长对学习成绩要求的压力,还不得不听从家长的安排就读许多课外补习班。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儿童们最渴望增加的时间中“睡眠”排第一位,“发呆”列第三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儿童们学习的紧张和缺少自由悠闲的课余生活。针对这一问题,设计者从儿童们的课余学习、交流、玩乐、上学放学途中、身心等与儿童们的课余生活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提出了许多给人以启发的设计方案。

例如,“幸福的放学后食堂”设计针对双职工家庭的儿童放学后吃饭难、无人照看、无人交流的问题和社区独居老人的吃饭难问题,提出由社区、街道开办“放学后食堂”,社区老人和上学的儿童均可购买饭卡到食堂就餐,菜谱每日变化。这个方案让儿童和老人同去社区食堂吃饭,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讲讲话,有助于消解儿童和老人独自一人吃饭、没人讲话的孤独感,有利于老人和儿童的身心健康。

此外,“逆境体验主题公园”设计则可让被家长过度保护、溺爱而习惯了顺境生活的孩子们体验各种逆境状态,从而得到心理锻炼,利于其心智成长。例如,主题公园中的“月球登陆模拟车”体验被设计成按照指示操作无论如何也不能着陆,意在使孩子们懂得社会上其实存在很多错误的教导;“连排车”体验证明不管如何努力跑在最前面,结果都只能全员同时到达终点,意味着努力并非一定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没有出口的迷宫”体验表明并非所有事情都能够找到答案;“冤罪”体验证明有时人们不得不承受有口难辩的冤屈。

食品安全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时时牵动消费者神经、受到普遍关注而又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其实日本也一样,虽然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比较严格,但还是有不少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时常被媒体曝光。那么,设计是否能够为解决这个问题找到办法呢?在神户的社会设计项目中得到评委最高评价且获得金奖的“本地蔬菜采购券”方案设计为解决食品安全流通问题提供了一个颇有创意而又实际可行的方案。神户市已经计划将此作为密切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的社会实验项目加以实施。

其实,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很多时候是由于产地距离遥远,信息不透明、不公开,流通环节又太多,造成食品“来路不明”,消费者与生产者不能见面和直接沟通,缺乏建立信任的基础。“本地蔬菜采购券”的设计宗旨就是让消费者能够直接了解生产者的详细信息并有机会与生产者直接见面、沟通,而且能够方便地购买到自己所了解的生产者生产的新鲜蔬菜和其他生鲜食品。

这个设计方案是利用遍布市区的便利店、食品店等已有店铺,向消费者销售“本地蔬菜采购券”,消费者购买采购券后通过专门网站或在便利店等处查询本地蔬菜及其他农产品和生产农家的详细信息,输入品名、生产农家编号、联系方式等进行预订,在指定日期之内凭券自己前往便利店等代理店铺取货,或在采购券上注明的期限内,根据网站、便利店等发布的蔬菜采摘信息前往蔬菜种植地采摘。采购券上注明每种蔬菜的采摘日期和期限,一般为双休日和节假日,采摘地选在距离消费者最多半天可开车来回的郊区农村,采摘还可与农业观光体验活动结合。

这个设计方案的特点,一是农产品能够保证其“来路”明确;二是消费者在农产品品种、购买时间和方式上的选择余地都很大;三是按需采摘和运送,没有库存,运输也不需花费很长时间,保证新鲜;四是采取消费者到24小时营业且遍布市区的便利店等代理店铺自提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上班族消费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购买本地农产品;五是有利于本地农产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发展农业体验观光旅游,农家还可借此掌握市场信息;六是采购券的制作、专门的网站经营、农产品和采购券的销售结算、农产品的采摘和运输等与生产农家和便利店等代理店铺的联系全部由一家专门的企业负责经办,责任明确,容易监管,能够更好地保证服务质量。

日本政府最初出台措施鼓励发展创意设计,旨在遏制仿冒名牌,培育自主品牌,鼓励日本企业自主创新,制造精品,创世界名牌。为此,政府主要采取表彰奖励措施,即创设国家级“优秀设计奖”(G标识制度),普及创意设计理念并得到公众、企业的认同。广泛而持久地实施G标识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企业自主品牌的培育和高质量精品的生产,使“日本制造”摆脱了粗制滥造、仿冒商品的形象,树立起精致耐用、安全方便的新形象,从而促进了“日本制造”向“日本创造”的转变。当“日本创造”的高质量已经得到世界认可,而个性化、艺术化、高附加价值商品成为时代和消费者的新需求,世界范围内以发展创意产业满足这些新需求的趋势日益强烈之时,日本政府顺应时代的变化,提出了开展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感性价值创造”运动,依靠创意设计构建第四价值中枢,以进一步提高日本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以及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其实,日本的“感性价值创造”战略就是世界各国广泛实施的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日本的侧重点在于依靠创意设计和技术创新两个引擎,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近年来,日本面对新兴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韩国以及我国)的企业的奋力追赶,危机感大增,认为仅仅依靠创意设计和技术创新已经无法为日本企业在与新兴国家企业的竞争中获胜带来先机,日本企业有必要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全球性需求中寻找新的商机,通过诸如欧美企业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实施的“开放式创新战略”,即传统的企业价值创造型经营模式向共有价值创造(Creating Shared Value/CSV)型经营模式转型,使企业层面的创新活动和价值创造活动扩展到整个社会,使全社会参与创新并从中受益,让企业与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创新并创造新的共有价值,从而提升社会的创新和创造活力。“社会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应运而生的。

日本实施的促进创意设计、社会设计的举措向公众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即设计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发动全社会参与设计,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进而使大众能够享受更精致、更安全、更方便、更舒适、更有品位和更高层次的生活;同时也向企业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即设计是自主创新、塑造自主品牌的捷径,是提升企业乃至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今天,我国正面临与当时的日本部分类似的情形,如何摆脱部分行业仿冒商品的泛滥和粗制滥造,如何制造精品,如何培育自主品牌和世界名牌,如何建立自主创新体系,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型,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从日本的经验中我们能够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

2010年以来,我国在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开展了“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的评奖工作,各级政府和产业、行业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举办了各种评奖活动。但是,至今尚缺少像日本的“G标识制度”那样的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与普通大众生活紧密相关的国家级设计类奖项。创意设计推动产业自主创新,促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作用尚未凸显,有待创设级别更高、影响更大、领域更宽、更融于大众生活的国家级设计奖励表彰制度,树立典范,并广为宣传,促使开发设计和使用优秀创意设计精品这一观念得到企业、社会的普遍认同,促进通过自主创意设计创造民族品牌和国际品牌,生产精品,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和品位,并使全社会受益,成为企业的追求。

2014年2月,我国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育市场需求,激发创意和设计产品服务消费,扩大文化消费规模。这说明在国家层面已经关注到创意设计对于扩大文化消费规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实际上,正如日本的经验所显示的,创意设计通过与各个产业的融合及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融合,能够在包括文化消费的许多产品和服务消费领域中发挥促进扩大消费规模的作用。这需要传播并形成创意设计的消费文化,以提高消费者对创意设计产品与服务及其消费价值的认知水平、认同程度和欣赏水平,让创意设计成为大众普遍赞赏和追求的一种消费的价值取向。

正如日本的经验所显示的,创意设计其实并非全是“高大上”的东西,获得“G标识”的很多好设计(如电饭煲、CD机等家用电器产品以及信息、通讯、医疗、教育、环境、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等领域的设计)都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因此,着眼于大众的日常生活,通过创意的制度设计、规划及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社会设计等手段,使创意设计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活动,如居住、教育、社交、休闲、购物、娱乐、旅游、体育活动及其空间、环境、设施、用品、服务等,使其创意化、审美化、多样化、便捷化,从而使有着各种不同年龄层次、教育背景、生活方式的男女老幼消费者都能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接受创意设计带来的文化审美的熏陶,享受创意设计带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便利性和满足感,进而产生对创意设计的喜好,激发其对创意设计的主观能动的消费意识,从而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消费市场的发展能够带动更多的设计创新。

深入、科学的调查研究是制定政策措施的有力依据,也是提高创意设计水平的基础和有效手段。我国现阶段关于创意设计的作用和效果的研究还很不深入,量化分析也很欠缺,设计和时尚管理学、人体工程学的应用研究以及人类行为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创意设计人才大多缺乏管理经验和管理才能,懂管理的管理人才又缺少创意设计的基础知识,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充分应用创意设计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打造自主品牌的紧迫意识,这些都不利于创意设计的应用和发展。笔者建议借鉴日本的经验,政府主导、鼓励进行这些方面的深入、量化的分析研究,并促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设计,同时在与艺术、设计相关的大专院校开设创意设计及设计管理、时尚管理专业,在商学院等管理类院校开设创意设计管理专业,大量培养既懂创意设计又懂设计管理的人才。

举办丰富多彩的国际创意设计竞赛和国际创意交流活动能够发现和宣扬优秀创意人才、创意作品,引进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和经验,促进本土创意设计水平提升和开拓国际市场。我国现阶段这方面的国际交流活动开展甚少,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尽完善,仿冒行为时有发生,即使举办设计方面的国际竞赛和展示活动,国外的一流作品、一流创作者也不太愿意参加。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创意设计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不正当竞争,是开展国际交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实际上,许多尚未形成法律意义上的知识产权的设计方案的设计者的权益也需要得到法律保护,如日本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保护非专利知识产权的补充性法规加以实施,我国虽然也出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但非专利知识产权的权益保护仍然是一个瓶颈性问题,时常引起国际性纠纷,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与国际接轨。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申办几个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设计大赛或创意设计活动,创设一两个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创意设计大奖,对于提升我国创意设计水平和开拓国际市场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企业一般具有资金和人才优势,拥有专门的设计部门或者有实力花钱委托设计;而广大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方面都普遍存在困难,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地区性传统工艺品、食品和生活用品生产厂家,他们可能拥有独特的传统工艺、技术,但缺乏创意设计和创新思维,无法使他们的产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也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实际上,如果在他们的产品中融入现代设计,采用高科技材料,很可能会创造出富有创意的、符合现代人审美意识的高附加值新产品。因此,出台专门的政策措施支持这些中小企业采用和实施创意设计,将传统技术或技术创新与创意设计融合,使其大部分都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那么我们就能够期待整个行业,甚至产业的创意设计水平及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对于创新者个人的扶持,日本主要通过资助创意设计者个人出国参展、全民参与型社会设计方案征集以及各种设计展会、竞赛活动举办和建立创意设计展示、交流平台等措施进行扶持。这些措施,尤其是资助出国参展,对于开拓设计者的眼界和丰富创意灵感、学习国外领先设计理念和方法、向海外宣传展示本国的创意水平、开拓国际市场都能够发挥实际而有效的促进作用,值得我国借鉴。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于2014年7月推出的“创客星球”电视众筹及互联网网络众筹节目就是一种新的尝试。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和网络,向富有创意点子和创造力的创客们无偿提供资金众筹及创意设计产品销售平台,是一种切实可行而有效的扶持方式。

神户市的社会设计项目并没有惊人的大发明、大创造,普通市民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致观察和点点滴滴的切身体验,从生活者的角度出发,发挥小创意,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设计。乍一看,都是一些细微而不起眼的设计,但是这些设计中有很多确实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或者给人以某些启发、联想,从而激发别人也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实际问题。以小创意、小设计寻求解决办法,聚沙成塔,点滴细微的设计不断积累、汇聚,最后就形成“大设计”了。此外,通过发动市民参与社会设计活动,不仅激发了市民的创造潜力和创新活力,也使市民能够从中受益,切实解决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和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很有必要加以借鉴。我国也面临许多社会问题,如环境、交通、老龄化、食品安全、青少年教育等,仅靠政府和少数精英学者是很难找到有效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激发社会创新,发动全社会参与社会设计,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性方案可以成为一种选择。

(本文部分内容发表于《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2期、《东方早报》2014年4月1日)

1.张立:《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的工业设计思考》[J],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8期,第79页。

2.日本産業デザイン振興会:《“Good Design Award”ウェブサイド》,http://www.g-mark.org/。

3.日本工业设计振兴会:《G标识与消费者》[EB/OL],http://www.g-mark.org/aginfo/agi_10.html。

4.日本工业设计振兴会:《G标识与消费者》[EB/OL],http://www.g-mark.org/aginfo/agi_10.html。

5.日本经济产业省:《感性価値創造イニシアティブ:第四の価値軸提案(概要)》[R],2007年5月22日,第4页。

6.戦略的デザイン活用研究会:《デザイン、ブランド確立への近道》[R],2003年6月,4~13。

7.日本经济产业省:《デザイン·ハンドブック》[R],2008年9月,第67页。

8.日本经济产业省:《デザイン·ハンドブック》[R],2008年9月,第86页。

————————————————————

(1) 刘平,日本福冈大学商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创意经济、创意城市。

(2) 资料来源于issue+design组织网页(http://issueplusdesign.jp/abou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