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巴的“伦巴”“哈巴涅拉”“萨尔萨”等舞曲

古巴的“伦巴”“哈巴涅拉”“萨尔萨”等舞曲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巴的“伦巴”“哈巴涅拉”“萨尔萨”等舞曲_现代拉丁美洲文化古巴的音乐和舞蹈是很难分开的。早期的“伦巴”由非洲黑奴传入古巴。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比才和德彪西等都曾采用“哈巴涅拉”舞曲的旋律。古巴的“博莱罗”对墨西哥等拉美国家有较大的影响。“萨尔萨”很快风靡了许多拉美国家以及美国。古巴街头美丽的女郎在乐队的伴奏下跳起萨尔萨舞

古巴的“伦巴”“哈巴涅拉”“萨尔萨”等舞曲_现代拉丁美洲文化

古巴的音乐和舞蹈是很难分开的。几乎每一种节拍为2/4的歌曲经过轻微的节奏交替后,都能转换成各种舞蹈音乐,如“伦巴”(rumba)、“哈巴涅拉”(habanera)、“曼博”(mambo)、“恰-恰-恰”(cha-cha-cha)、“丹松”(danzon)、“康加”(conga)、“博莱罗”(bolero)、“松”(son)和“萨尔萨”(salsa)等。这里分别介绍一下以上几种古巴主要舞曲的起源和特点。

“伦巴”是古巴黑人的一种舞蹈。早期的“伦巴”由非洲黑奴传入古巴。后在城市发展为以松舞为基础的交谊舞形式的伦巴。20世纪30—50年代逐渐传入欧美各国。1930年后,伦巴的节奏被爵士音乐所吸收。“伦巴”舞曲多为2/4拍,中速,切分音突出。舞时男女舞伴互不接触,胯部和肩膀动作突出;舞步简洁,每小节跳三步,两下快侧步,一下慢进步。“伦巴”也是古巴岛上一切即兴的、无拘束的黑人歌舞的统称。伴奏主要采用沙球、响棒、康加鼓等打击乐器。传统伦巴速度中庸,每分钟为40至50拍,通常为4/4拍,后来也出现快速的2/4拍的伦巴。

“哈巴涅拉”是古巴的一种舞蹈,于19世纪30年代在古巴形成,以首都哈瓦那命名,又名为“土生白人乡村舞蹈”,是对舞。关于“哈巴涅拉”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由早期西班牙殖民者传入,另一种认为它是由非洲黑人传入。19世纪下半叶“哈巴涅拉”在古巴盛行,后传到安的列斯群岛和欧洲。美西战争期间,这种舞蹈在美洲极为流行,舞曲用2/4拍,中速,节奏型多样。其特点是多为手臂和臀部动作。后来不少古巴和拉美新的舞蹈形式都源于此,如阿根廷的探戈舞。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比才和德彪西等都曾采用“哈巴涅拉”舞曲的旋律。

“曼博”最早是一种受到古巴马坦萨斯省“康加-伦巴”影响的歌舞,它为哈瓦那带来了一种新的、强烈节奏,是1938年由奥雷斯特·洛佩斯(Orestes Lopez)首创,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十分流行。后来的“曼博”又受美国爵士音乐和摇摆乐的影响。“曼博”舞曲的节奏感强,气氛热烈。演奏“曼博”音乐的乐队一般规模较大。乐队中有铜管、萨克斯管、钢琴、贝司等摇滚乐队中的常用乐器,也加入沙球、响棒、康加鼓等拉美打击乐器。音乐的构成常以固定低音及和弦序列为基础。(www.guayunfan.com)“恰-恰-恰”,又译“查-查-查”,古巴的一种舞蹈。20世纪40年代末由恩里克·霍林(Enrique Jorrín)首创。50年代末期,对“曼博”弱拍舞步进行节奏创新,并将其引入“恰-恰-恰”舞,使“恰-恰-恰”舞在小节的最后两拍中快速换步。该舞采用2/4拍或4/4拍,节奏感强。“恰-恰-恰”是一个拟声语,指的是舞蹈中的跺脚声。

“丹松”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古巴土生白人舞蹈。1789年海地革命爆发后,不少法国殖民者和海地人移居古巴,带来了法国的舞蹈康特拉丹塞(contradanse)、小步舞等,古巴的“丹松”舞是将康特拉丹塞舞与古巴的舞蹈和节奏相结合而成。这是一种集体舞蹈,男女成对分别排成两行面对面跳。“丹松”舞曲一般由A、B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大约为8小节,并加以反复,第一部分为慢速,第二部分节奏加快,十分活泼,体现了古巴本地的特色。

“康加”既是一种起源于非洲的鼓,又是由“康加”鼓伴奏的一种舞蹈和舞曲。最早是古巴的非洲黑奴在节日时跳的一种舞蹈,后来在20世纪初被引入古巴的狂欢节。“康加”舞蹈队一边跳,一边随游行队伍行进。伴奏的乐器除“康加”鼓外,还有低音大鼓、小号、长号、萨克斯管和中国的唢呐(由华侨传入)等。

“博莱罗”(bolero)最早从西班牙传入古巴,但古巴的“博莱罗”舞蹈和舞曲与西班牙的“博莱罗”有很大的不同。古巴的“博莱罗”最早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圣地亚哥市,创始者是著名的游吟歌手何塞·桑切斯(Jose Sanchez,1856—1920年)。西班牙的“博莱罗”一般多为3/4拍,而古巴的“博莱罗”一般为2/4或4/4拍。古巴“博莱罗”的曲调一般比较忧伤、缓慢,主要用吉他或钢琴伴奏。古巴的“博莱罗”对墨西哥等拉美国家有较大的影响。

“松”(son)是古巴最重要的音乐歌舞体裁,它对古巴和拉美一些国家的舞蹈音乐影响很大。“松”源于非洲和西班牙的舞曲,但具有古巴的特色。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下半叶古巴的东部地区。这是一种热情欢快的歌舞曲,其音乐结构是:前奏;句子多少不等的歌曲或歌谣;叠歌和器乐过门的交替进行,同时穿插舞蹈;一段歌曲或歌谣;尾声。“松”多为大调式,曲调上、下行起伏较大,动力性强,多数结束在“do”音上。“松”的题材内容广泛,表演即兴性强。常用邦果鼓(bongo)、沙球(maracas)、吉他、曼多林、钢琴等乐器伴奏。

“萨尔萨”(salsa)在西班牙语中意即调味汁,这里是指火辣、火热的歌舞。正如古巴“萨尔萨”王后塞莉娅·克鲁斯(Celia Cruz)所说:“‘萨尔萨’是古巴音乐的另一个名称,它包括了‘曼博’‘恰-恰-恰’‘伦巴’‘松’……也就是在同一名称下的各种古巴节奏。”因此,“萨尔萨”舞可以说是一种混合舞,它将古巴的各种舞蹈混在一起跳,显得有张有弛,有生气,又欢快。大约到20世纪70年代,“萨尔萨”才用来专指一种新的歌舞体裁。“萨尔萨”很快风靡了许多拉美国家以及美国。萨尔萨的伴奏乐器以拉美打击乐器为主,如沙球、响棒、康加鼓、邦戈鼓等。基本节奏型与曼波、恰恰相似,但萨尔萨中的一种两小节节奏型却独具特色。传统的萨尔萨音乐,经常由一个不断反复的固定动机构成的曼波段落而组成。

古巴街头美丽的女郎在乐队的伴奏下跳起萨尔萨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