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的特征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的特征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农耕文化传入后,吉林传统节庆带有农耕文化与游牧渔猎文化的复合性。农历五月十三,是民族传统的雨节。清明原是农事节气,经长期流传,演变为祭祀节日。吉林民俗,清明这天家家上坟烧纸祭祖。吉林一些地方俗称清明节为“寒食”。清明扫墓或植树,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不忘祖业,后继有人的优秀传统,历来得到人们的重视。吉林省在清明时,有插柳和给小孩吃鸡蛋的习惯。吉林朝鲜族,旧时在寒食节这天上坟扫墓,并在坟四周植树。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的特征_吉林省民俗节庆

一是源自于游牧渔猎的生产方式,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例如:木把节,农历三月十六日,是长白山地区独特的民俗纪念日。相传这天是老把头生日,故亦称“老把头节”。

长白山地区独特的经济地理条件与社会历史原因,自清中叶以来,出现了一批以山林为生计的关内(山东、山西等地)移民群体。这些人先是进入长白山采参、打猎、继而从事采松籽、伐木材、捕貂等业,并且在山里开垦种地,渐渐形成了一个生产方式不稳定却又都依附于山林的劳动阶层。木把节就是这些在山区伐木、打猎、控参、采集等谋生者的节日,即山里人的节日。

三月十六日这天,山里人举行庄重祭奠仪式,纪念山神爷。传说,山里居民还尊奉老虎为“山神爷”,并设立小庙,供奉牌位,以祈求平安。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是把这天看成是纪念最早入山采参并牺牲在山里的“老把头”生日。老把头何许人,传说不—。最早的有王姓、柳姓诸说,皆不可考。据旧志记载和口头传说,老把头是山东莱阳县一个姓孙的(名叫孙良)挖参人。此人于清初(一说于清末)来闯关东,是汉族较早入山采参者。因为迷路,于某年三月十六日饿死在长白山里。传说他死前在石上写下一首诗:

家住莱阳本姓孙,

隔江跨海来挖参,

三天吃个蝲蝲蛄,

你说伤心不伤心,

家中有人来找我,

沿着古河往上寻,

入山再有迷路者,

我就当作引路神。

这些传说,反映出最初闯入深山求生者的艰苦历程,表明人们对前辈用生命为后人开路者的敬仰。更由于人们入山危险,祈神求助的心理便把老把头奉为保护神,把他想象为慈祥的白胡须老头,专在人们危难时出现,解人困厄。三月十六这天,山里人抬着猪羊到窝棚或工房附近的“老爷府”(三块石头搭成的小庙)去烧香许愿,求神保佑。被称为山神爷的老虎此日也与老把头一起受到供奉。除此之外,就是在平时,只要木把或挖参人进山,就要在住处东面用三块石头盖个小庙,插草为香,祭奠老把头。他们认为,这样做后进山就可以胆子壮些,也可以不迷路,不出危险,从中得到神佑的精神安慰。

二是农耕文化传入后,吉林传统节庆带有农耕文化与游牧渔猎文化的复合性。例如:雨节。农历五月十三,是民族传统的雨节。这天,各地群众赶关帝庙会,祭关圣君。吉林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的农谚。相传,关羽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关帝,掌管人间风雨。五月十三这天,是关公单刀赴会的日子。关公要磨快了刀,才好只身赴宴。磨刀就要用水,所以这一天就要下场磨刀雨。由于时令的关系,端午节到五月十三这几天总要下雨,于是就产生了下“磨刀雨”的奇迹,并定此日为雨节。出于人们信天的观念已经淡簿,今日此俗多作为故事流传。

农历三月初为清明节。古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原是农事节气,经长期流传,演变为祭祀节日。这也是与清明前一天的寒食节结合起来的结果。吉林民俗,清明这天家家上坟烧纸祭祖。寒食节本是纪念晋国介之推的,至隋唐时,民间把寒食和清明合成一个节日,就把寒食祭坟扫墓的活动作为清明节的主要内容了。吉林一些地方俗称清明节为“寒食”。

清明扫墓或植树,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不忘祖业,后继有人的优秀传统,历来得到人们的重视。清明天气渐暖,野草初萌,即将开始农耕。人们也要借此机会到郊外野游。于是形成自古以来的踏青和野游习俗。吉林省在清明时,有插柳和给小孩吃鸡蛋的习惯。

吉林朝鲜族,旧时在寒食节这天上坟扫墓,并在坟四周植树。祭时只烧香叩头,摆供品,不烧纸。每叩拜一次,向灵碑前酹酒一杯。也有在家设灵牌、像片举行祭奠的。60年代以来,逐渐以清明节取代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