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湖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3-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湖北省中小企业中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毕竟只是少数。
湖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_湖北发展研究报告

三、湖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很小,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企业为数不多,制约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仍很突出,特别是在自主创新观念、体制、机制、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1.企业自主创新氛围不浓,创新环境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湖北省经济发展重投入,轻产出;重外延,轻内涵;重粗放,轻集约,这种状况至今仍没有根本性改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识。据湖北省统计局资料,在连续几年的“体制创新,行政提速,信用湖北,优质服务”环境创新工程中,企业家对湖北省法制、政策、信用、市场环境的满意度连续两年没超过65%,其中企业对融资环境始终达不到60分的“基本满意”要求。一些企业家认为,如果创业的基本环境不具备,也就无从谈起创新环境了。湖北省科技进步环境指数不仅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指数,仅居全国第25位,而且在中部六省中,也只高于江西居第5位(见表4)。从企业内部看,不少企业存在着不愿搞(小富即安思想)、不敢搞(怕担风险)、不能搞(实力弱且不具备条件)创新的现象。总之,围绕全面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完善体制催生创新动力、健全机制激发创新活动方面,湖北省仍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

表4 中部六省2005年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表

img3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技部.《2005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

2.企业本身实力有限,缺乏开展自主创新的基础性条件。

自主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即企业必须成为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研发主体。目前,湖北省中小企业中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毕竟只是少数。其根本原因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本身实力有限,尚不具备自主创新所必需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缺乏形成主体地位的物质基础。大多数中小企业利润少,负债多,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产品技术含量低,能耗大,市场竞争力弱。尤其是缺乏具有研发能力的人才,即能够与市场相结合开展技术创新的人才,能够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的企业家。因此,尽管湖北省中小企业数每年在不断增加,但具有长久生命力或持久性发展的企业不多,成长性不强。

3.企业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不畅,抗风险能力差。

2004年,湖北省金融机构信贷流向中小企业1075.49亿元,企业平均贷款量只有53.77万元。其中,用于技术改造贷款为94.58亿元,占当年全省中长期贷款量的4%。据十堰市企调队对全市200家中小企业的跟踪调查,85%以上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82%以上企业认为需要银行贷款,而最终能获得贷款的企业不到20%。信用担保公司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担保公司资金规模普遍偏小,全省信用担保公司资金规模多为1000万元左右,按1∶7的一般担贷比例,一家担保公司最多只能提供7000万元左右的贷款,根本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目前,湖北省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造成大多数企业没有资金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甚至有些企业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无法批量生产。据有关中小企业反映,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取得突破,但因缺乏资金不能批量生产。此外,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性长、风险大,尽管各级政府在科研中试、成果转化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但由于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由企业承担,大多数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由此带来创新的动力不足、顾虑较大。

4.企业整合市场资源的能力弱,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

湖北省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目前仍处于探索和初建阶段,无论从服务内容还是服务手段上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是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息平台。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通道不对称,不畅通。在信息的内容、手段、时效等方面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二是缺乏有效利用、资源共享的科研服务平台。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尤其需要优质的资源和良好的科研服务,有关部门虽然作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目前的问题是,整合资源的力度不够,为企业服务的区域技术研发机构发展不平衡,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三是缺乏技术交易平台。目前,湖北省技术项目通过技术市场交易的数量很少,交易不透明,成本高,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5.企业的政策环境不够宽松,相关政策有待落实配套。

国家已经出台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配套政策,这些政策对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现有政策没有落实,二是缺乏适合本省实际的配套政策。就落实国家政策而言,主要是加大有关政策的落实力度,包括财政投入政策,税收抵扣政策,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权利质押业务试点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政策,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政策等。就湖北省配套政策而言,需要完善的包括科技进步投入政策,政府“一站式”服务制度,技术改造报批与审核制度,人才、技术、资金跨区域自主流动与合作制度,省域产业配套与支持政策等。此外,相关部门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不够协调一致,尚未形成合力,组织保障有待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