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仫佬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仫佬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仫佬族古歌、仫佬族刺绣技艺、仫佬族舞草龙、仫佬族走坡节、仫佬族煤砂罐制作技艺、仫佬族婚俗等6项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06年5月,仫佬族依饭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仫佬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_中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文物补充研究

近年来,该县多次组织专家对本县民间文化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生存现状等资源进行专项调查,其内容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5项。经过申报,截至2014年,广西罗城县围绕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挖掘整理了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015项,建立了县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确定65项第一批县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中仫佬族依饭节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仫佬族古歌、仫佬族刺绣技艺、仫佬族舞草龙、仫佬族走坡节、仫佬族煤砂罐制作技艺、仫佬族婚俗等6项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仫佬族依饭节:依饭节是仫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仫佬语称“喜乐愿”,“做依饭”、“敬依饭公爷”、“还祖先愿”等。主要流行于广西罗城东门、四把等地。逢辰丑未之年的冬至前后举行,以仫佬族人居住区域“冬”为单位(仫佬族以血缘聚居,同姓为一家族,族内分“冬”),在各自的宗祠里举行“依饭道场”。活动时,在公共祠堂前搭起彩门,摆上供品,口中念念有词,边诵经边舞(持碗舞、持香舞等)。近现代以来,依饭活动被注入了演新戏、唱新歌、进行体育比赛和经贸活动等内容,成为仫佬族人民感恩、庆丰收和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仫佬族依饭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依饭节,有很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是为纪念白马姑娘的传说。据说古时候,仫佬山乡群兽猖獗,特别是兽王神狮,凶猛异常,不仅伤人畜,还毁灭庄稼。正当仫佬人陷入困境时,力大无比的白马姑娘,射死了神狮,解救了仫佬人,并从神狮口中夺回了谷种,送还给人们。又用芋头、红薯做成黄牛、水牛帮助人们犁田耕地,教仫佬年轻人习武灭兽。从此,仫佬山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纪念白马姑娘的功绩,每逢闰年立冬日,人们便以“冬”为单位,集资轮流主持聚会,久而久之,形成依饭节。

关于依饭节的来历,还有其他传说。其一,传说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间,得到监牢守卫梁、吴二人同情,趁深夜放出始祖。但当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后。危难关头有一白衣姑娘,牵白马前来相救。始祖骑马腾空而去脱离险境。始祖发迹后不忘梁、吴二人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将获救之日为“依饭节”。其二,传说宋代天禧年间仫佬山乡遭外敌入侵,梁、吴二人带领乡民鏖战抗击,不幸英勇牺牲。宋徽宗于嘉熙四年特封梁、吴二人为官,并建龛堂,每逢亥、卯、未年,必定要奉请他们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依饭节祭祀除含“驱鬼除疫、祈求吉祥”之意外,还特别强调“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一般在公共祠堂举行,仪式由师公主持,为期一至三天。仪式前,祠堂门前要搭彩台,堂中央摆一方桌,桌上放祭品。祠堂祭堂门上贴有“依饭三年乐一举,轮成万户庆子仓”等相似内容的对联。门楣剪贴红、黄、绿、蓝彩纸九张,分别书写“奉神”、“集福”、“庆贺”、“依饭”等字样。堂前用松枝扎成三门,堂中设坛,坛前烧香点烛,陈列供品。祭祀前,将36位神灵画像挂于堂壁,面具摆放于祭坛桌上。选最长最饱满的糯稻谷穗,用彩带扎起,悬于墙上。堂屋中央的大桌上摆满用芋头、红薯制成的水牛、黄牛模型,摆上五色糯米饭,其周围摆上芝麻、黄豆、八角、沙姜等12种农作物,以及鸡、鸭、鱼、猪心、猪肝等12种祭品,以示六畜兴旺、农渔牧丰收,不忘神恩祖德。整个仪式由两位师公任司仪,其中一人身着红法衣,头戴面具,脚蹬草鞋,专做各种请神敬神的动作,称为“跳师”;另一人着便装,专唱请神敬神的经文,称为“唱师”。仪式内容依次为开坛、请圣、点牲、劝圣、唱牛哥、合兵、送圣等七个程序。每个程序都伴有歌舞,其中以请圣、唱牛哥、合兵几个程序最为重要,舞蹈动作以古代流传下来用于祭祀的罡步为主。依饭活动时一师公念经“请神”,另一师公扮“神灵”,头戴面具,身穿法衣,边舞边唱,一直请完三十六位“神”。唱词为劝人去恶向善的“十劝歌”,内容为教人尊父母、敬师长、睦邻里、诚实为善、信誉行商、勤俭持家、奉公爱国等等,较全面地揭示了仫佬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追求完美人生的理想。依饭节的祭神仪式结束后,族人一起宴饮、唱歌、耍龙舞狮,最后要将谷穗和耕牛模型分送给各家各户。

仫佬族依饭节师公的传习活动多在家族和亲戚间进行,一般不外传。该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梁殿甫说:仫佬族依饭节活动在“文革”期间曾被中止,但从1982年恢复至今一直兴盛不衰。梁师公现收两侄子为徒,是“依饭道场”仪式的下一代传人。梁殿甫表演的舞蹈动作洒脱、收放自如:“依饭舞的全部动作都有严格的程式规范,师公不得擅自增删与即兴作舞,我们所表演的舞蹈全部由父辈传授,未做过任何变动。”四把乡双寨村中寨屯每三到五年举行一次依饭活动,举行时间均在农历立冬日或立冬后某日,节日长度一至三天。由公推或轮流担任的“头首”(负责人)负责节日的组织与筹备。活动仪式在宗族祠堂或“头首”家设祭坛举行,届时有三至五位师公主持仪式。各地过依饭时间各有不同,罗城东门镇罗姓仫佬族逢农历闰年的立冬日过节,每五年举行一次;四把乡谢姓仫佬族每逢丑、辰、未、戌年的立冬日过节,每三年一次;大梧村和四把乡吴姓仫佬族每逢卯、未、亥年立冬后的头一个未日过节,每四年一次。其他姓氏与上述略同。

近年来,仫佬族聚居区的各级组织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庆典活动、各种新闻媒体的宣传,使得仫佬族依饭节的知名度有了进一步提高。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已于2009年和2013年分别举办了两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仫佬族古歌

仫佬族古歌是仫佬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流传唱诵的民歌总称。仫佬族古歌形成于元末明初,主要传唱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人们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走坡等活动中传唱的民间歌曲。其内容丰富、词句优美、语言生动、形式多样,主要分为“开坛歌”、“古条歌”、“走坡歌”、“口风歌”、“礼俗歌”,以及其他歌曲。开坛歌主要是晚上设立歌坛时所唱的歌,包括开坛、闹坛、劝唱、坐坛等内容。古条歌多为叙事歌,长的数百句,短的数十句,由若干七言四句歌组成,多在婚礼闹新房时演唱;走坡歌为即兴吟唱的山歌,以情歌为主,也有劳动歌、苦歌、仪式歌等;口风歌为讽刺歌曲,歌词文雅、语调温和的称“正口风”,多用于劝诫;歌词较粗野,辛辣且幽默的称“烂口风”,多用于讽刺坏人坏事。如《唱罗城》《水泡天门歌》《刘三姐》《八寨赵金龙》《朱买臣》等[8]

据统计,目前流传较广的仫佬族古歌有600多首。2009年,仫佬族学者龙殿宝、吴代群主编的《仫佬族古歌》一书荣获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奖项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9]。该书出版,具有历史性、民俗性、艺术性等价值。2010年,仫佬族古歌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仫佬族刺绣技艺

刺绣是仫佬族妇女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已有500多年历史。仫佬族刺绣图案丰富多彩,花、鸟、虫、鱼,寓意深远,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间草木,手工精悍别致。分为平绣、剪纸绣和马尾绣三种,马尾绣用料考究、工艺繁杂,制作时先取4根马尾做芯,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紧紧缠绕在马尾上,使之成为类似琴弦的绣花线。再将白丝马尾芯的绣线绣制在已经描绘好的花纹轮廓上。再用彩色丝线编制成扁形彩线,填绣在花纹的轮廓中间部位。最后按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刺绣工艺绣出其余部分。一般仅制作马尾芯的绣花线要花上数月时间,马尾线绣品古色古香,华美精致,结实耐用。

仫佬族刺绣品有背带心、帽子、服装、围裙、腰带、绣花鞋、床头套等,其图饰有太阳、双鱼、祥云、麒麟等各式古朴庄重的图案。绣制品以背儿带为主,制作时将一块四方形的绣片先绣好,再把这块绣片缝制到背袋上。通常背带芯为30厘米见方,绣片为正方形、大红布。刺绣和图案一般用烟盒或比较硬的卡纸剪成,完全靠记忆和想象创作,随手将纸盒和剪刀在手中转来转去,就剪出形象惟妙惟肖、线条柔美的各式图案,有凤凰、抽象的太阳、月亮、蝴蝶、蝙蝠等等。图案剪成后,用糨糊到绣片上,然后用各色丝线,按剪成的硬纸壳样式绣到里面,被绣到里面的、有厚度的硬卡纸,起到突起的半浮雕、半立体的效果。所绣的两只凤凰,叫双凤朝阳,有锦绣前程的喻义;两只凤凰一左一右,抽象的光芒四射的太阳,以及皎洁的月亮,象征着日月同辉,反映出了一种美学的追求;背带芯的图案,是蝴蝶,也说是蝙蝠,谐音为“福”;石榴的仔比较多,象征多子多福。仫佬族认为,背儿带是用来背孩子的,从小就应该给予孩子一辈一辈美好的希望,希望小孩的成长过程阳光灿烂,家族多子多福。背儿带的绣制,传达了仫佬族人对孩子、对下一代、对年轻人的人生观、自然观、生态观、道德观,以及人格的教育。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双寨村中寨屯,全屯1000余人,200户仫佬族人家的女性,无论老幼,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刺绣,手艺比较好的有80多人,村里最老的刺绣工80多岁,最年轻的8岁就开始学习。村民谢秀荣自幼深得祖上真传,绣花鞋、民间嫁娶的“上轿鞋”、仫佬族官服等各色绣品,都能在她的手上再现。2010年,罗城县四把镇双寨村仫佬族刺绣技艺被列入广西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四把镇双寨村村民谢秀荣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仫佬族刺绣技艺传承人,在罗城首个仫佬族非遗文化传习基地传承技艺[10]

3.舞草龙

舞草龙是仫佬族人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通常在农历春节活动时举行。舞草龙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草龙为稻草编制的,形状似布龙,有龙头、龙身、龙尾,龙身分六节、九节或十二节。其制作方法是将禾秆草编成一条较长的帘,长度由编者自定。草帘的尾部分成三个叉,尾部略有上翘,形如龙尾。草帘的一头反折成两只上翘的角,形如龙角,整个貌似龙头。草帘中部每隔约200厘米扎一小捆椭圆形禾草,穿上一根竹竿做龙身。龙头前扎一个圆形的草团做龙宝。再分别在龙首、身、尾部扎上些彩纸作龙鳞装饰。传说舞草龙最早见于罗城小长安乡地州屯,因村里的青少年看见大人做布龙闹春节,觉得很有趣,在没有布料的情况下仿效大人用禾秆草编织龙,大年三十晚上舞龙游村。春节期间他们敲锣打鼓舞着草龙挨家挨户拜年。一次,在夜间舞龙时不小心点燃了草龙,年轻人舞着“火龙”,十分有趣。大人们看了也忍不住参与舞火龙。渐渐地,舞草龙变成全屯的活动。

一次,地州屯的舞草龙队到罗城县城拜年,全城老少都跑来看这只草制的龙,并烧炮祝贺。等回到地州屯时,草龙烧的只剩下龙嘴巴了。草龙出现在罗城县城的这一年,雨水充沛,收成颇丰,人们争相转告说是因为草龙到海龙王那里带来了甘露,从此全县境内盛行舞龙。并且每年春节舞草龙后一定要拿到河边烧掉,让河水把草龙带给海龙王,以祈求海龙王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为纪念地州屯首先发明草龙,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地州舞龙嘴”的俗语,即舞到最后是剩下草龙嘴了。而那些用布制龙的舞龙队,在春节舞龙活动结束后,也要以草龙代替布龙,象征性地在河边烧掉,以求吉利。如果平常村里出现不吉利的事或灾害时,也要扎草龙到河边烧掉[11],求龙神保佑,消灾避难。

2010年,“仫佬族舞草龙”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仫佬族走坡节

走坡节是仫佬族青年男女对歌交友的传统节日,主要流传于广西罗城、柳城等地区。称为“走坡节”,是因三五成群的男女青年相约在附近的绿荫山坡上对歌传情而得名。又因是青年人寻找终身伴侣的日子,也叫“后生节”(后生即青年男子)。走坡节多在春、秋农闲时节举行。春季走坡选在春节至元宵节间的一段时间,秋季走坡多选在中秋节前后的一个赶圩的日子里。走坡活动,古有惯例,不发通知、出布告,坡会的日期和场所,相对固定。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为媒,谈情说爱,少则几十人,多的几百人,上千人不等。最大的走坡场是东门、乔头、小长安三乡交界的花源洞和四把乡龙潭边的新印坡。每到走坡时节,青年男女便三五成群身穿节日盛装,头戴草帽,从各村各寨汇集到坡场来。唱歌传情,互唱互答,有邀请歌、盘问歌等。如果男女双方有情有义,便会接唱倾诉爱慕之情的“谈情歌”;如双方感情更进一步加深,进而会唱“初结歌”,表示初步认定对方为自己的意中人。对歌结束时,要唱“惜别歌”、“相约歌”,表示年轻恋人依依惜别、难分难舍,盼望再相见,并互赠信物,男方送女方月饼称“同年饼”,女方送男方的鞋子称“同年鞋”,也称“鸳鸯鞋”,意为成双成对,共结同心。故有“八月十五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的歌相传。恋爱关系确定后,后生便要请媒人前往姑娘家求婚。仫佬族走坡唱歌传情,都很讲究礼貌,互相尊重,以诚相待,显示了仫佬族人民纯朴善良的精神风貌。

1984年1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后,为了尊重民族意愿,决定将中秋节定为仫佬族的“走坡节”[12]。此后,每年这一天,仫佬族男女青年按照传统习惯走坡唱歌外,政府还组织群众,搭建歌台,邀请各地歌手举行对歌比赛,为走坡节增添了新的活动内容。节日期间还举行舞龙舞狮、文艺演出、斗鸡、抢花炮等活动。

2012年,仫佬族“走坡节”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5.仫佬族煤砂罐制作技艺

煤砂罐是仫佬族日常的炊具,也是精美的工艺品。广西罗城县境内,煤炭储藏量丰富,有“百里煤乡”之称。据记载,早在宋朝初年就开发煤矿。清代,还设有官办煤矿。此地煤质多属无烟煤,煤层浅,硬度大,热能高,每公斤高达八千卡。煤对仫佬人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采煤成为仫佬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用煤的文化更是独特。

相传煤砂罐的制作技艺已有500多年。罗城的煤含硫量高,铁锅铝锅用不了多久就腐蚀坏了。在长期的劳作生活中,仫佬族人发现煤砂罐具有抗硫作用,不易被腐蚀,坚固耐用,百年不坏。且用煤砂罐煮的起食物隔夜都不馊。煤砂罐制作的基本步骤是:粉碎煤块白泥、和匀加水、揉成泥团、磨盘操作、制坯、烧制、上釉等。使用的原材料包括小煤渣、白泥(含一定比例的铝)一般的普通泥巴、沙泥(防止粘手不方便操作)、涩泥、黄泥、牛泥。小煤渣又分烧过后的煤炭(老称之为末煤灰)和未烧的块子煤碾碎的煤渣。牛泥也叫黏土,有一定的黏性。制坯时坯子上段和下段所使用的原材料也有区别。上段是使用白泥、黄泥、牛泥、涩泥和块子煤灰渣按比例调和而成。下段是使用白泥、黄泥、沙泥和烧过后的煤渣灰分别按比例调和。煤矸石、白泥制成的坯,要放到煤窑里烧三天三夜,再和入松树枝烧釉,半干的松枝燃烧后冒出的青烟,给煤罐釉上一层黑亮的釉壳,光彩夺目,乌黑发亮。煤砂罐可煮饭、蒸的糯米、熬酒,炎夏时节,煤砂罐盛放的食物可以三天不馊。煤砂罐的种类多样,有用作沤猪潲、烧热水的高罐,煮饭的瓮口罐,篾耳罐,炒菜用的横柄扁罐、双耳扁罐,烧茶用的牛头罐,蒸糯饭用的饭甑罐、装酒的壶罐,酿酒用的酒甑罐等等,各式各样,造型丰富,适用于各种生活需要,品种达到20多种。

尽管现在各种金属锅品种丰富、价格便宜,仫佬人还是离不开用了几百年的煤砂罐。2012年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6.仫佬族婚俗

婚礼是仫佬族最隆重的礼俗,结婚的对象不仅限于本民族,与周围壮族、汉族均可通婚。同姓不通婚,族内不可通婚,否则为族规不容。其传统婚礼由说媒、订婚、结婚三个部分构成。

仫佬族青年男女通常要通过走坡对歌,相互了解,结成“同年”后,连成“姻缘”。男方相中某一女子后要请媒人前往女方家询问,征得女方家长同意后交换生辰八字,先将八字押在香炉底下,三、六、九日早,在此期间如果不发生鸡乱叫、打烂器具等意外迹象,便可进行“合八字”,八字不相克即可订婚。订婚时媒人与双方商定,男方带上猪肉八斤、阉鸡一对、两壶酒、财礼钱若干前往女方家订婚。有的地方男家留下女方八字后,请媒人送三斤猪肉到女家报信,称为“回六合”,算是完成订婚。订婚后,由算命先生选择黄道吉日作为婚日,然后另择吉日上街为女方购衣料缝制新衣。婚礼前男家委托媒人到女家商议财礼。婚前一个月,男方必须“解礼”,即遣媒人携带猪肉四斤和半数财礼金以及所择的各项吉日(新娘嫁妆布料的开染日、开剪日、迎亲日等)通知女家。有的地方于婚前20天,将全部财礼银送去女家,称为“过礼”。接亲那天,男方接亲队伍到达女方家后,新郎的亲属和伙伴抬着礼物到女方家,答对女方的“拦门歌”后,才能牵出新娘。女家设酒宴款待接亲客,请房族、姻亲、送亲客作陪。酒宴后,女家挑选男女二位青年歌手,陪伴接亲客的男女二位歌手开设两处“歌堂”,聚集村中的青年男女作陪,男客女陪,女客男陪,一唱一和,直至天明。歌曲主要的是互相奉承歌、古条歌(即故事歌)、相互诘难的盘歌。也有的地方女家不设歌堂。第二天,新娘由穿戴一模一样的“送嫁十姐妹”陪同,带着陪嫁礼物走向新郎家。新娘进门时唱《新娘入屋歌》《拜堂歌》,以唱歌的形式向主家贺喜。晚上,宾客和女方亲友自发举行盛大的歌会,男方和送嫁的对歌,对唱的歌曲有开坛歌、古条歌、口风歌、游村歌、游乡歌、谜语歌和唱花歌等,相互对唱,通宵达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