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枸杞生长的故乡

枸杞生长的故乡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枸杞生长的故乡中宁县东临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西依沙坡头区,南接同心县,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左旗。1949年9月18日,中宁县人民政府成立。2004年2月成立中卫市后,归属中卫市管辖。近年来,中宁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态势。中宁县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县”,荣膺全国枸杞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枸杞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枸杞制品出口外贸转型示范县。
枸杞生长的故乡_浪漫沙都—中卫

枸杞生长的故乡

中宁县东临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西依沙坡头区,南接同心县,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地处黄河两岸,距首府银川市140公里,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现辖5镇、6乡、1个红梧地区管委会,12个城镇社区,114个行政村,7个农林牧渔场。县境东西宽约50公里,南北长约60公里,县域总面积4367.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1.4万。

img28

中宁地处银川至六盘山、银川至沙坡头两条旅游路线的交汇地带,包兰、宝中、太中银3条铁路,石中、中郝、中营、中固、中盐5条高速公路和109国道、101国道、201省道穿越而过,是贯通西北的“旱码头”和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得黄河灌溉之利,盛产枸杞、红枣、粮油、瓜果、畜禽等产品,是全国枸杞、商品粮、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在中宁县境内设眴卷县。西魏时设鸣沙县。北宋时期属西夏辖。元改鸣沙县为鸣沙州,属宁夏府路。明、清时属中卫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成立中宁县,以宁安堡为县治。1949年9月18日,中宁县人民政府成立。1954年宁夏并入甘肃省,中宁隶属甘肃省银川专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归属自治区管辖。1972年后属银南地区。1998年银南撤地设市,属吴忠市管辖。2004年2月成立中卫市后,归属中卫市管辖。

img29

中宁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物产丰富。发源于六盘山脉的清水河和黄河洪泛区交汇的神奇土地孕育了中宁枸杞,中宁枸杞素有“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之美誉。

中宁山川秀美,风光旖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古老的历史文化与浓郁的穆斯林风情相互融合,形成了逶迤壮观的明长城、石空石窟、牛首山寺庙群、泉眼山古今水利工程、黄河文化城、南河子公园等名胜古迹和人文景点,星渠柳翠、余丁早春、石空灯火、牛首佛光、黄河古渡、芦沟烟雨,历史上就十分有名。石空大佛寺创建于唐朝,随山形而凿石窟,以九间没梁洞而闻名于世,是古丝绸之路——灵州道上的珍贵文物,也是宁夏佛教的知名寺院,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观光考察,旅游度假。

中宁县主要历史遗迹有胜金关、宁舟宝塔等。

胜金关位于中宁北山南麓,卫宁平原中部的丘陵地带。北面山峦起伏,沙丘纵横。南面是滔滔的黄河水,像一条白色的玉带蜿蜒东下。包兰铁路穿行在山河之间,关城下面有一座隧道,洞口陡峭的石壁上镌刻着“胜金关”三个遒劲、端正的大字。这里山河阻隔,路通一线,自古是兵家扼守的雄关要隘,也是著名的古战场。

宁舟宝塔简称舟塔,坐落在中宁城西舟塔村柳青渠北岸的河沟边。始建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是为纪念北魏刁拥军在该地设置的码头,于码头修建的一座砖塔。

近年来,中宁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态势。201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亿,增长15%,经济增速居川区县市前茅;投资总量逆势上扬,连续两年趋百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亿元,跻身西部百强县。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6亿,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30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0元,增长15.9%。实现农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5.5%。

img30

锦宁120万吨铝镁合金一期项目达产达效,华夏特钢30万吨镍铁建成投产,宏岩矿业15万吨特种铸件一期项目调试运行,嘉盛公司硅铁矿热炉余热发电项目如期并网发电,隆基公司5000吨单晶硅产能达标,天元锰业20万吨金属锰二期项目部分投产,万隆100万吨稀土彩钢板一期、巨科80万吨铝材深加工、瀛海天祥日产3500吨水泥熟料项目以及中广核、北京天润、宁夏发电集团等风电项目进展顺利。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0亿元,增长78.6%;实现增加值33亿元,增长32%。

中宁县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县”,荣膺全国枸杞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枸杞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枸杞制品出口外贸转型示范县。

img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