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口号交际的语义分析

口号交际的语义分析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受众而言,对语形、语法和指称对象的理解同样会造成其对发布者意图的误判。(二)口号交际口号作为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同样符合言语交际基本模式:从个人言语交际来看,口号发布者的意图和意象通过口号表达出来,并为受众接收、翻译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做出反应。这三者是口号交际所特有的优势。
口号交际的语义分析_塑造中国形象:东方智慧引领世界

二、口号交际的语义分析

(一)言语交际基本模式

原始人“咿咿呀呀”地相互交流开始,语言就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意愿的有效方式。概括地说,说话者通过语言向受众传达某种信息,并能够产生特定的效果。言语交际的基本模式是:通过一定的构思和创作,说话者以“言语”的方式表达他希望达成的特定意图,并通过一定的媒介传播给受众;在一定的语境之下,受众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译解出此言语中包含的特定含义,体会、揣测、理解和判定发布者的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完成一次互动。如图6-4所示:

图6-4 言语交际基本模式[1]

注:图6-4中,“意图”指发布者希望通过言语交际使受众产生的某种预期反映;“意思”是在“意图”的基础上,在特定语境和语形、语法规则下使用的指称对象的含义;“话语”是发布者最终外显出来的文字、言语和肢体动作等。“话语'”指特定言语交际场合受众接收到的言语、文字、表情和肢体动作;“意思'”是受众根据特定的语境和对语形、语法等的理解,对指称对象进行的解读;“意图'”是受众对言语发布者意图的判断。

在第一章“国家形象的形成过程”中,我们曾谈到由于受到各种干扰,国家形象信息传播会有失真的现象。同样,在言语交际基本模式中,也会出现发布者意图与受众理解的意图不相同的情况。这是因为:

(1)发布者采用的语形、语法和指称对象或表达出来的话语、文字、肢体动作并不能充分彰显其意图,如我们很少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在庄重肃穆的场合发表言论,也很少使用令人作呕的意象指称美好的东西,更不会故意说出一段乱码,让别人去猜测。相反,人类早期便注重对表达方式的训练,以期言必有中,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如古希腊时期的“修辞学”极为盛行。

(2)对于受众而言,对语形、语法和指称对象的理解同样会造成其对发布者意图的误判。

(3)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私人经历、受教育程度、世界观等的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尽相同,因而发布者和受众之间“意图”理解不一致也算正常现象。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文化对理解一致性的影响尤其关键。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认知图式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言语体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民族的认知图式的语言绝不是文本间的语符翻译、简单解码的过程,这是因为不同的语言体系中有着过往经历所存储的细胞记忆。

①“意象”指称的意义不尽相同,如“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善变化、兴云雨、利万物的象征,而西方的“龙”(dragon)则是每个月都要吃掉一个美丽少女的恶魔。

②文化语境不同,事实上,语言交际只是文化即时语境的投影,它不仅是语言的沟通,更牵涉到沟通双方的心理距离、文化认同、历史积淀等,所以当我们喊出“振兴中华”这样激情澎湃的口号时,外国人根本不理解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和走过屈辱悲愤的近代史的我们是何种心境。因而,文化横亘在语言交际之间,是语言交际基本模式的潜在底图。

(二)口号交际

口号作为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同样符合言语交际基本模式:从个人言语交际来看,口号发布者的意图和意象通过口号表达出来,并为受众接收、翻译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做出反应。但由于口号的简明通俗、节奏美感等形式特点及时代性、不平衡性和权威性等内容特点,口号交际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言语交际。

一般而言,由权威发布的、下里巴人式的口号能够传播至社会的底层并得到他们的响应。而对于多数国家而言,底层是社会的多数和主体,这意味着口号本身能够获得多数人的理解和遵从,再加上口号所具有的鼓动性,一经发布,很容易形成大范围的社会动员,这是长篇累牍的文章、家长里短的日常交谈、吃力难懂的肢体语言等交际形式所不具备的。

例如,1854年2月,湘军奉旨剿匪,曾国藩发表《讨粤匪檄》,洋洋洒洒千字有余,力陈“洪匪”之祸患,强调道统之重要,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知识分子,但从动员能力上来看,远远不及太平天国的“天下一家,同享太平”和“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那样抓取人心,所以太平天国初期才能越打越壮大。

由此可见,如果说语言交际面临“文化鸿沟”的阻隔,存在较大的传播失真可能的话,那么口号的简短通俗、易于传播、来源权威和鼓舞动员等特征使得它天然具有降低甚至消弭这种隔阂的潜力。民众可能不会去精研马克思如何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历史命运,但一旦高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几个字的时候,想必所有人都会为之一振,并有加入其中的冲动。同样,能够对抗“共产主义的‘幽灵’”的并不仅仅是柏拉图的鸿篇大作或约翰·密尔《论自由》的小册子,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反而是“自由”、“民主”、“平等”等字眼更能够激励人心。

当然,这并不是说口号交际一定能够保证传播信息“高保真”,因为不同的人可能对“自由”等口号的理解并不一致。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

(1)口号交际更容易传播,具有一定跨文化的潜力。

(2)口号交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动员力。

(3)口号交际更容易达成共识,虽然不同的人对“自由”及如何获得和确保持续拥有自由莫衷一是,但至少能够在“自由”这个基本面上达成一致。

这三者是口号交际所特有的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