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1]一、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养成”这个词内含着“手段—目的”或“条件—结果”的关系结构。因此,强调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未成年人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因此,在中小学阶段要着重强调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自理、学会健体”。这几个“学会”是和养成教育紧密相连的,只有真正抓好了养成教育,打基础的任务才能完成。强调养成教育,也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
关于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_巨变中的中国青年

关于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1]

一、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养成”这个词内含着“手段—目的”或“条件—结果”的关系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养”规定“成”是“生成”、“长成”、“构建成”,决不是“规定成”“约束成”或者“制造成”。后者意味着是可以用条文、规则强制学生而“成”,其表现形式是服从,甚至是屈从;而前者主张只要学生对自我发展需要有所醒悟、领悟、觉悟,就可能自主习养而“成”,这种“成”的表现形式是自觉与自为。因此,在“养成”与学生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把“养成”解读为“悟养而获得自觉与自为”。养成教育通俗地说,就是青少年行为好习惯的训练与习得之过程。

从上述意义说,德育就是养成习惯。所谓习惯,是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习惯成自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习惯。”在自然状态不假思索、不用意志去控制的形成的就是一个习惯,是一个习惯的表现形式,这是一种力量的所在。这提示我们:(一)习惯是一种很自然的、不加思考的就去做了,这就是习惯。用心理学观点表达,行为就是一种习惯,除了手术以外,可以说一切行为都是习惯,人是通过行为来表现习惯的,行为怎么样,就是一个人的习惯怎么样。比如早上早起,第一次早起,一般需要作意志上的努力或他人督促,但坚持几个月乃至几年之后,就习以为常。每天清晨,自动早起,不按时起来反倒觉得浑身不自在、心里不踏实。一个勤劳成习的人,突然让他闲着没事干,他甚至会生病的。(二)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自觉、下意识地重复同一动作所致,另一种则是通过有意识地练习达到的。(三)习惯是通过行为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化修养,是一种精神面貌与文化修养的具体表现,同时,也反映了人的气质、风度或者反映了人的素质的综合表现。

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未成年人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习惯,这正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也是当前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只有注重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打下坚实基础。

二、养成教育是基本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世纪状况提出的

总的来说,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是有希望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现在的未成年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习惯,缺乏艰苦磨炼,加之由于受社会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等,在部分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上存在不少亟待解决问题。如对某些社会现象是非、美丑辨别不清,崇拜西方,追求高消费和时髦的生活方式;缺少吃苦耐劳精神,挑吃挑穿,互相攀比,追求享乐,不愿参加义务劳动,崇拜大款、明星,追求将来当大官、挣大钱,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不尊重师长,说脏话假话,乘公共汽车、火车不给老、弱、病、残让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注社会和他人及同学的责任感,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一些青少年迷恋色情、凶杀、迷信的书刊、影视、录像、上“网吧”“迪吧”,夜不归宿,欺小凌弱,模仿不良行为,甚至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等。上述不良行为虽然是少数的,但如不及早引导教育,认真加以纠正,日积月累,就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影响家庭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德育在教育中始终占重要地位的国度,我们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仍不尽人意?原因可能错综复杂,但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多年来养成教育的缺乏。一段时间以来,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于用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对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养”。而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古希腊的哲人就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性或制约中寻求”。实际上,一个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道德判断之类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习性使然。比如说,谁都知道,闯红灯、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明知故犯?习惯了。因此,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是其品德、人格的体现;国民的行为习惯,就是一个国家道德水准的体现。很难想象,假货泛滥的地方能有诚信不欺的社会风尚,一个偷窃成性的孩子将来会是个廉洁奉公的人。因此,强调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未成年人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当前未成年人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健身习惯、卫生习惯的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我们的有些工作调子很高,但脱离学生的实际;有的工作只重形式,不求实效;还有我们对养成教育在落实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等原因。

强调养成教育,是从基础教育的任务出发而提出的。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因此,在中小学阶段要着重强调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自理、学会健体”。这几个“学会”是和养成教育紧密相连的,只有真正抓好了养成教育,打基础的任务才能完成。

强调养成教育,也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养成教育不仅是德育范畴的内容,而且也包含着智育、体育诸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面貌、政治观念、道德品质三个方面。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他的道德行为来表现的,而道德行为是和一个人的道德习惯紧密相联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习惯主要包括: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的习惯;能针对不同的要求,采取多种方法的阅读习惯;乐于和善于思考、总结的习惯;勤于自学的习惯;善于观察、乐于动手的习惯等。身体心理素质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使学生养成健体的习惯及卫生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将终生受益。所以,不应把养成教育仅仅理解为贯彻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容,而应把它提高到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上去认识。

三、未成年人是道德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德性需要培育,培育德性即德育。人的德性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德性主体,以此作为生成道德个性和德性主体的重要资源,重视德性的认知教育和德性的“灌输”。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养成教育,不仅指在课堂上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德性,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成为道德自律、活的智慧。在这里,学校的教育是重点,家庭的熏陶不可忽视,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的锤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

(一)习惯养成教育抓得越早越好

我们的教育不能等孩子上了大学,走向社会,再回过头来强调“节约粮食、尊敬师长”之类的要求,那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而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学校要健全规章制度和进行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烙下良好的印痕。教育学家陈鹤琴曾说过:习惯与人生的关系,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的,就将得到很多益处,一生受用不尽,习惯就是要小时候养成的,长大以后养成好习惯就困难了。陈鹤琴还这样举过婴儿例子:“小的婴儿如果抱在手里睡,不到一个星期,他就不愿意睡在小床里了,如一把他放到小床上他就会两只眼睛瞪着。”他认为习惯要从孩子抓起。如孩子要养成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话,嘴里有东西的时候不要讲话,否则既不卫生又不礼貌;要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物归原处的习惯等。如果小时候的习惯养成好的,长大以后就会成自然,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如果小时候的习惯没有养成,长大以后再纠正就困难多了,所以习惯养成的教育要抓早抓好,要从小事抓起,很多理论上都讲到习惯养成基本上都在人生的头几年,幼小的时候养成习惯可以终生得益。

(二)好的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因为人的道德形成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也不是一个停滞的过程。由于外界的影响或是意志薄弱,在“转化”“形成”过程中,时时会出现“旧病复发”、“失范的情况”,这就需要强化检查督促,引导学生自觉锻炼方可化铁成钢,逐步增强自我控制的力量,形成好的习惯,从而使其一种品德最终成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调查发现,时下小学生最缺乏的是独立的能力。小孩子入小学,小学老师反映最缺乏的五种能力:注意力、规则意识、任务意识、与人交往的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实验研究证明,孩子注意、稳定性的研究,小班就是3~4分钟,中班到大班有一个飞跃,男女孩子有一些性别差异,但是到了大班,男孩子的增长幅度比女孩子的增长幅度来得大。这就是用意志来控制自己行为的这种注意力有很大的发展,所以这要靠培养的,不是让他自由成长。

当前,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忽视了“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的获得。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孩子从小学、初中、高中再上大学,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竞争如此激烈,为了孩子前途着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尽早多学点东西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实际上,过早地给孩子灌输书本知识对孩子将来的学习未必就有好处,早期的孩子还是培养他们的能力、兴趣、爱好等最为重要。

现在全国都很重视学生的德育问题,我认为德育问题说到底就是习惯养成问题。从小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成恶习,将贻误终身。错过了最佳时期,再想改掉恶习,更是十分困难。我们以往的教育常常是更注重分数,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成绩不错,但起码的做人规矩都不懂,前两年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及刚发生不久的马加爵杀人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这应该引起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反思。

(三)小学阶段,是未成年人优劣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

古人言:“七岁看一生。”可见小学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小学生缺乏是非观念,辨别能力不强,哪些行为是值得效仿、发扬的,哪些习惯是该摒弃的,思想上不清晰。这就更需要我们教育者能旗帜鲜明地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榜样人物的英雄行为,模范事迹,不凡的表现,能感染、鼓励和促进学生用榜样人物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言行,巩固原有的品德认识,发展新的道德品质。榜样人物像一面镜子那样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自己,引起自己内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情感的变化,自觉克服自身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习惯,抵制不良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他是为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难受地逐渐消失。”因此,培养关心他人、惜老怜贫、富有同情心的品质是养成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

四、养成教育的若干方法与途径

(一)德育不是“运动战式”的应急教育,德育应始终坚持生活化

我国的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生活化,学校的德育应把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重要位置,就在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之中。指导学生做到在校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文明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贴近学生的内容,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提升学生及校园的文明层次。如走路的文明、集会的文明、洗手间里的文明、餐厅里的文明、宿舍里的文明、书屋里的文明、倒垃圾的文明、校园公益劳动的文明,从衣着看修养、与国旗第一次相遇时、与人打招呼的学问等。使学生确实感到德育有用,德育就在身边。

(二)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行为养成过程应引入行为情境

情境的第一标准是真实。这与传统的“伪造”情境、创设情境有本质区别。真实是行为养成的生命。实践时要求师生从自身及他人、个体与群体等不同角度去感受、去体会。这一环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实践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生生间平等的对话、思辨、讨论,创造性地形成对行为的理念。这种理念既可能是规范本身,也可能是规范的修正。养成教育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师生的行为表现上,而同时行为又会慢慢地改变人们的行为观念。这种改变可能是养成教育效果不佳的反映,也可能是规范本身缺陷所导致的结果。因此,经过一段时日的实践之后有必要组织学生再作一次由师生共同参加的反思,强化理念或修正规范,使师生的行为更有效。

(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信念→行为”应成为养成教育的总体心理模式过程这一模式既不同于“规范→规范”的知识性养成观,也不同于“规范→行为”的行为性养成观。知识性养成观片面地把道德知识的传授与获得看成是道德教育的全部内涵,把德育教学化,从而导致学生知行的严重背离;行为性养成观片面地追求德育行为,夸大行为的地位,把行为凌驾于知、情、意,甚至是道德观念之上,从而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虚”“假”化。唯有在信念支撑下的行为才可能是牢固而持久的,才可能是一种内化了的自觉的行为。信念是在实践过程中,由知、情、意、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实践是产生信念的必由之路。行为是信念外显的载体。一个人行为中的某种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反映了他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质。

(四)习惯养成有赖于坚持训练和方法培养

卢俊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脱离现实,把现实理想化是当今养成教育的最大问题。这是造成养成低效的主要原因。当前我们养成教育必须回归现实,直面现实。就是要根据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道德观;就是要把社会的真实搬入课堂,并在其中进行教育。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道德认识)、情(道德的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的内化统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诲之以做人的道理,动之以真诚的情感,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的行为。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因对象、背景、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和有所先后。对未成年人来说,不但要突出“行”这个要素,而且要从“行”的培养入手,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五)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科学地设计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模式,提高养成教育的效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复杂的认识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它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理论所不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一种帮助和促进作用。

1.支架式教育模式。支架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每个学期的行为养成训练重点,如“做一个守法自强的人”,教师在确定若干条“如何做一个守法自强的人”的明确目标后,通过协调任课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寻找各种途径,选择各种教育形式,协调行动,促成学生本人思想的内化,以达到教育的预期目标。

2.抛锚式教育模式。抛锚式教育的理论核心是:教育活动要建立在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比如两位学生因为一点小事吵闹,最后竟大打出手,并且谁都认为自己占着理。在处理此事时,就应先冷处理再热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等两位学生都心平气和了再处理;所谓热处理,就是等两位学生有了一定认识以后,抓住此事,趁热打铁,作为一个思想教育的契机,组织同学就此事进行大讨论,以提高明是非,增友谊的效果。定位在这件真实的事情上,让学生讨论同学间遇到类似事情该如何处理,并以此事为中心,设计讨论以下一些问题,组织学生发言或辩论,以提高教育效度。

3.随机进入式教育模式。建构主义随机进入式教育模式的理论核心是,在教育中要注意对同一教育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育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言之,学生可以随意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式学到同样的内容,达到同样的教育效果。在教育学生学习尊师礼仪时,就可运用随机进入式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自选一种形式搜集材料,完成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的目的。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搜集随机抽签到的有关资料后,小组内讨论、排练,后汇集,举行一次尊师为主题的主题班团活动等。

总之,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细致的塑造灵魂、培养人的社会工程,贯穿于教育、训练、养成的全过程。学生的每一种美德或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所养成,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和教育过程,我们要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去认识,持之以恒地把它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

(2004)

【注释】

[1]本篇系本书作者在中国福利会与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共同主办的“养成教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论坛上的大会演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