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邯郸县焦志庙取水,求雨风俗

邯郸县焦志庙取水,求雨风俗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取水求雨取水求雨是最隆重的求雨风俗,据人们传说也是效果最好的求雨方式,因此,在旧时人们对这种求雨方式最为重视。三天后便正式取水。取水人来到圣井岗,全体磕头,大会首焚香,然后把三位神像放回原位。如果下了雨,集资唱戏以示祝贺;如果不下,可再延长三天。2.焦志庙取水在邯郸一带除到圣井岗取水以外,还有一部分人到焦志庙取水。黑龙洞取水,形式繁简不一,近者形式较繁,远者形式简便。

(一)取水求雨

取水求雨是最隆重的求雨风俗,据人们传说也是效果最好的求雨方式,因此,在旧时人们对这种求雨方式最为重视。

1.圣井岗取水

圣井岗供奉的是九龙圣母神,九龙圣母前有一眼水井,此井大雨不溢,久旱不干,从打成至今日,一直这样,如今深井遍地,砖井几乎全都干涸了,但此井仍然泉水盛旺,清冽甘甜。水井的这个特点,更增加了九龙圣母的神秘色彩。所以供奉取水的人就更多。

圣井岗取水规模很大。取水前,大会首召集众人计议,一旦决定取水,就要先搭神棚,准备安置神灵居处。神棚长丈五宽一丈,高八尺,内设供桌、香炉、灯台等。圣井岗虽然供奉圣母娘娘,但请神并不请圣母娘娘,而是请开路神三郎爷,圣母的九子九龙王,猴爷孙大圣。请的办法如同旧社会请官吏,用抬轿抬回。三位神灵请入神棚,第一件工作就是安五脏。安五脏的办法是把神灵后部打开,把蝎子、蚰蜒、长虫、蛤蟆、麻雀放进去。然后供奉三天,每天三烧香,并向神灵说明旱情,希望三位神灵报告圣母娘娘。

三天后便正式取水。这次取水有两项任务:一是把请来的三位神灵送回原庙,二是把水取回。这天早饭后,三声炮响,取水民众便浩浩荡荡向圣井岗出发,这时八面锣二十面大鼓在前引路,声音振天动地,其后是三乘大轿,分别抬了三位神仙,轿顶饰有柳条圈,圈上系铃,随着振颤,悠扬作响。据说铃声避邪,可防妖魔混入。轿后是大会首,此时,大会首光背赤脚,只穿一件裤衩,手举小杌子,杌子面中有小孔,放一小瓶是为取水瓶,他旁边有一人,手拿弓步尺,量一弓步尺磕一个头,赤日炎炎,大地火烫,十几里地,一路跪到圣井岗,待到达时,两膝已是血肉模糊,但凡被选为大会首的,都有些英雄气概,虽两膝流血,仍神色坦然,并以此向神灵表示虔诚。大会首后有三匹高头大马,中间一匹骑的是水官,两边是守护人员。与大会首相比,他们三人要轻松得多,马后便是两人抬的一张方桌,这是备供水牌用的,桌后才是全村民众。凡参加取水的人,都要戴嫩柳枝编的帽子,并手举香火表示虔诚。

取水人来到圣井岗,全体磕头,大会首焚香,然后把三位神像放回原位。

圣井岗有人专门接待取水人员,取水人到来,有人引导取水人磕头烧香,有人去下井掏牌,并用双耳小瓷瓶灌水。水牌掏出来,放在方桌上,供奉起来,小瓷瓶灌了水,交于水官,水官接水以后,在两位护送人员护送下,一刻不停,打马飞奔回村,据说,一停就有被别的神灵截去的危险。在回家的路上,大会首仍举着小杌子,杌子面中仍有一小瓶水,这是假的,真瓶早已送回。据说,这是以假乱真的战术,怕别的神灵在半路截水。

旧时取水是农村的重大活动,一村取水,村村响应,待取水回来,邻村的人也可在庙外磕头焚香,静等取水队伍回来。

取水人回来,把水牌供奉在神棚中,把水瓶挂在神棚上大会首上香三天。如果下了雨,集资唱戏以示祝贺;如果不下,可再延长三天。下雨后,取水村庄需按原样再制一块铁牌,连同原水牌一同送还。

2.焦志庙取水

在邯郸一带除到圣井岗取水以外,还有一部分人到焦志庙取水。焦志庙在玉路村,相距虽远,但取水方式较简便,因此,到那里取水的人还是不少。

取水必先选水官,水官的标准是诚实,正直,不耍滑头选出水官后,就由跟洞会首出面,组成一个取水班子,这个班子叫跟洞班子,跟洞班子人的多少,要看离焦志庙远近。跟洞班子一班三人,一个背水瓶的、一个拿单刀的、一个提马灯的,一班走四十里路程,接力传递,需要几班,就组织几班人邯郸县南文庄到焦志河取水是六班人,所有的人一起出发到牛叫河丢一班人,到午汲丢一班人,到冶陶丢一班人,到窑则丢一班人,到索堡丢一班人,到焦志庙再丢一班人。焦志庙这班人由五人组成,除一个背水瓶的、一个拿单的、一个提马灯的以外,还有跟洞会首和水官。因为路途遥远,去的路上可以住旅馆,可以休息,可以吃饭,而且不必一步一磕头。取水的人先到焦志庙,水官在那里领一个像酒壶一样的瓶子,然后由一个跟洞和尚带领到焦志洞去取水,跟洞会首和其他三人留在焦志庙。焦志洞距焦志庙也有三四十里,跟洞和尚把水官引到焦志洞口,就让水官独自进洞取水。据传,焦志洞很深,洞中有水有石,行走十分艰难,需走三四个小时方能取到水。水官取到水回到庙上,先把瓶口焊住,再把瓶交给第一班人,第一班人接了水瓶,昼夜不停,往回赶路。到了下一站,路口早有人迎接,见水来了,先磕头,起来接了水瓶边走边背到身上,又是昼夜不停往家赶。到了最后一站,家中早有探马来探,见取水人到了,打马回家报讯,家中人立即迎水,十面鼓二十面锣一起敲打,全村男女老少站在道旁迎接。迎水不只是一村的任务,周围村庄都要参加,十里长路,两旁挤满迎接的人群,锣鼓震天,人群攒动,铁炮轰鸣,人们都是一副虔诚的心态。人们把神桌抬出,放在村头,在上面烧着香,人在桌前磕着头,水瓶来了,放在神桌上抬走,放入神棚。取来水要在初一、十五煎瓶,所以取水一般都把日子计算好,在初一或十五前赶回来,好在这两个日子煎瓶。据说,只要一煎瓶,天立即就下雨。

3.黑龙洞取水

黑龙洞在滏河源头,其洞甚大,站立洞口,伸手摸不着洞顶,其洞甚深,不知有多远。近人深入探测渐深渐小,后分为两支,一支西北,一支西南,往西北者进百米左右,有乳石,可滴水,黑龙洞取水即在此处。

黑龙洞取水,形式繁简不一,近者形式较繁,远者形式简便。近者先在本村龙王庙烧香,祭拜,然后抬了黑龙王、苍龙王、三郎神前来取水。水官,跣足赤背,会首和水官一起带领取队伍前来取水,所有取水人都戴柳条帽。黑龙村的人对前来取水的人一律敲锣打鼓表示欢迎。队伍来到黑龙洞,分两队人马同时进行,水官和会首先到黑龙王庙里烧香磕头,祭拜毕,由住寺和尚带领前去黑龙洞取水。黑龙洞深,且高低不平,石块时突时洼,因洞渐深渐小,又必须爬行,所以走这段路很艰难。见了那块乳石,点香烤薰,乳石即滴水,他们把水接到小瓷壶里。一般接十滴,据说十滴就可降一场透雨,少了解不了旱,多了要淹。取水出来,由水官交给接水人。接水人接到水,把它挂在脖子上,飞快回家,半道绝不停留,据说停在哪儿下在哪儿。到家后先供奉,后煎瓶。水官出来以后,穿了鞋、衣裳,用同样的小壶到黑龙洞前灌一壶水,挂到胸前,准备带队回家。

黑龙洞取水和他处还有不同,这里有黑龙戏水的习俗取水人抬了黑龙王、苍龙王、三郎神来到黑龙泉,山下泉水喷涌,积水一泓,这时黑龙王和三郎神见水以后都争相跳进水里,只有苍龙王站在岸上观看。黑龙王和三郎神跳到水里以后就舞了起来,他们时而狂奔,时而跳跃,时而停在水面不动,观看的人时时为他们喝彩。

水官和会首要带领队伍回家,这时,黑龙王贪恋戏水,抬黑龙王的人多次努力想上岸回家,但每次走到岸边,黑龙王又强制他们退回水里,回到水里再舞一阵,这样多次上,多次退,多次舞,最后抬龙王爷的人急了,就用柳条抽龙王,让他上岸,但他仍不上岸,于是抬黑龙王的人就偷偷往浅水处走到浅水地方,然后偷偷上岸抬回家中。

回去时,水官和会首可大摇大摆回去,因他们带的是假水,不怕半路截去,所以回去的路上比较自在。下雨后,一般要还愿,还愿办法:唱戏,烧香,给龙王庙送些礼钱。义井有二十四龙王,他们那里下了雨,就抬二十四龙王。大营要举行花会,抬龙王,踩高跷,驾太平车,他们不仅在本村搞,也到黑龙庙来搞,声势很大。

远处取水比较简单,水官要跣足赤背,和会首步行而来取水方式和本地一样,只是没有抬龙王爷一项内容。取水后把水交给接水人,接水人三人一班,五十里一站,人不歇脚一路赶回家中。回去时,水官穿了鞋衣和会首带了假水回去其形式和近处取水相同。

在这里补记几句黑龙神的来历。

相传有个姓胡的人,因举家反朝廷逃到固野姥姥家,于是改姓姥姥家的姓氏为苗,起名叫苗龙,苗龙在姥姥家务农度日。一年大旱,到了六月二十三还没有下雨,山里人本来就穷,再加年旱歉收,家家都有饿死人的。一天,苗龙独自散步来到断头崖,见一个孩子把他娘扔到了崖下,用石头砸死。苗龙义愤填膺说:“我是个人,要是神,非把他抓了不行!”

苗龙说罢,一声巨雷。三人都不见了,接着乌云满天,下起了大雨。雨后,黑龙洞就流出了汹涌的泉水。人们说,苗龙从那时就成了黑龙神,因此,人们应就在这里盖庙,并在六月二十三祭祀黑龙神。

(二)抬爷求雨

抬爷求雨比取水求雨要简便得多,它一般都在本村进行,所以可以避免长途跋涉之苦。抬爷求雨也各有不同,下边叙述几种抬爷求雨的形式。

1.曲周麻庄抬爷求雨

麻庄村东有龙王庙,抬爷就是抬龙王爷。

麻庄抬爷也是先选水官,水官的标准也是诚实、正直、不撒谎。水官选出以后,由大会首先到龙王庙给龙王爷烧香,然后把它抬到罗圈椅上,由四人抬着,龙王爷请出后,大会首就要组织好游行队伍。队伍最前头是龙王爷,龙王爷后是水官,水官赤背光脚,只穿一件裤衩,头戴柳条帽,双手举着水瓶,此瓶半尺高,直筒,上有撇边,原是出嫁闺女所用。水官旁边有三位催水人,他们都手提大壶,准备往瓶中充水。其后便是群众队伍,凡参加者都必戴柳条帽,光脚。一切准备就绪,由大会首喊:“喇嘛!”众人齐呼:“阿弥陀佛!”一声过后,三支枪发出三声巨响,游行开始。此时龙王在前,水官在后,催水人便不停地往蹲瓶中充水,这叫催水,水顺着水官的头颈满身向下流去。队伍边走边喊:“喇嘛——阿弥陀佛。”

游完街,把龙王抬到神棚。神棚由箔子围成,门朝南,不盖顶,把龙王抬进神棚,让它晒在太阳底下,意思是让龙王知道天旱之苦。龙王送进神棚,全体参加者跪在神棚外,由会首带领喊:“喇嘛——阿弥陀佛。”连跪三天,如果不下雨,再加三天。如果下了雨,就要夸官,夸官的办法是唱戏、起花会,麻庄的花会很盛大,有八面鼓、十六面锣、拉花车、踩高跷、骑驴、划旱船、小唱等等。

这项活动不只一村搞,常是几村联办。麻庄常和小连寨同搞。求雨那天,小连寨人力物力大力支援,小连寨人来到麻庄,麻庄人就像待亲人一样待他们。此时的麻庄,家家备饭户户待亲。小连寨人不用问姓问名,随意走进哪家,都像待亲戚一样待他们。雨后庆贺,也和求雨这天一样。

2.南文庄抬爷求雨

南文庄抬爷求雨七天为一期。天旱之后,由会首们商量是否抬爷求雨,一旦确定要抬爷,他们就把龙王和太鬼抬出先在太阳下晒三天,然后游乡三天。游乡时会首们走在队伍前头,约五六人,每人打一面蓝旗,之后是抬爷队,抬爷只抬太鬼爷,不抬龙王爷,龙王爷仍晒在原地,但要抬龙王爷一个牌位跟在太鬼爷后头。太鬼爷就是开路神。抬爷的人必是年轻力壮的男子汉,分为三四班人,抬爷活动是原始舞蹈和巫术跳神活动的结合。抬爷者一班为四人,太鬼爷就坐在椅子里,以木雕成。抬爷的人必须整齐步伐,不停地狂舞跳动,那颤悠的扁担,使太鬼爷不停地上下跳动,一班人累了,另换一班人,走完一个村,再走一个村,南文庄一般要走徐庄、苗庄柴庄、北文庄几个村。抬爷队后就是群众队伍,这是由男性组成的队伍。凡参加抬爷者都要戴柳条帽。抬爷队经过的村庄各家各户门口桌子上都有碗和水以供抬爷人饮用。边走边喊:“喇嘛——阿弥陀佛。”

3.黄粱梦抬九爷求雨

黄粱梦抬九爷也是抬九龙王,黄粱梦的九爷有自己独居的神庙——九爷庙。黄粱梦的九爷是用木头刻制而成。

黄粱梦抬九爷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抬爷前必须先给九爷安“五脏”,所谓五脏就是五种动物,即蛇、蝎、青蛙、蚰蜒鸽子,何以要用这五种动物?有两层意思:一是凑成“五”这个数字,二是这五种动物都有下雨的征象,农谚曰:“青蛙呱呱叫,长虫(蛇)过路雨来到。”“鸽子叫,蚰蜒跑,蝎子出洞地反潮。”把这五种动物给九爷安上,说明九爷五脏就有了下雨的功能和愿望,这就必然要下雨。所以九爷的五脏不能长有,刻制九爷时没有五脏,天旱求雨安上,下足雨赶紧去掉,不然就要造成水灾

安装五脏需在更深夜静时进行。先把九爷抬到神棚内,装好五脏再抬到神桌上供奉。从这时起,大会首就要在神棚门口守护,全村人都来给九爷烧香磕头,求九爷赐雨。

大会首一方面让全村人供奉九爷,一方面又跟他讨价还价:前三天下透雨,唱大戏,换新袍;前三天不下雨,便把神棚拆去暴晒三天。后三天下了透雨,只唱大戏,不换新袍。下了小雨,只换新袍,不唱大戏。何去何从,任九爷选择。据传六天内常会下雨。

(三)请神降雨

请神降雨是一种更原始的宗教活动,粗犷中含有残酷,但我们的先民确实这样做过,因以录之。

1.黄粱梦捉马狴

捉马狴是一种请神降雨的宗教活动。天旱不雨,取水,抬爷概不管用,人们就会设坛求神降雨。坛设在村外的广场上,高约两丈,坛设好,请来和尚道士日夜诵经。大会首带领全村百姓跪在坛下求神灵快快降临。和尚道士诵经所请神灵是村中或一方主神,期限三天,三天过后,神灵就会降到人间,附到一个人身上,此人是谁,预先不知,一旦附到谁身上,这人立刻改变常态,神志不清,口吐神言,一举一动,都如所请某神,这时就表示马狴已经捉到。

马狴是一方神灵,所设坛位就是马狴的神位,这时,马狴毫不客气向自己的坛位奔去,和尚道士看到,大声宣布:“某某神灵驾到!”百姓闻声,匍匐在地,不敢仰视。马狴穿过人群跳上台去,坐入主位,以主宰一切的神灵口气,命令龙王下雨。据百姓传言,不过三天准有大雨。

久旱遇雨,百姓大喜,又是上供,又是唱戏。此时,马狴神就用刀把自己的肚子扒开,用净水洗肠,表示他已了却尘缘洗毕死去,他就成为一方神灵。马狴神一死,村中百姓立即为他盖庙,并永久供奉。

此俗在柳林桥也有,相传柳林桥东大庙后面曾埋着三四个这样死去的人。

2.南文庄九爷劈刀

久旱不雨,在南文庄也有求神降雨的风俗,他们一般求的是九爷。相传,求九爷前,先给九爷烧香磕头,说明旱情,然后敲锣打鼓,等待九爷降临。九爷是神,他本身不能现出形体,他必须附在一个人身上,通过这个人表现他的思想,这个人当地叫码儿,九龙爷附住谁并不固定,大家只敲锣打鼓等待,到一定时候,会有人跑进来,自称是九爷。会首们立即将此人围住,问:“你既是九爷,主管行云布雨,那问你:“我们这儿啥时下雨?”九龙爷就要回答几时能够下雨。听了回答,会首们又说:“你既是九爷,九爷会劈刀,那你给我们劈劈刀,让我们看看你是不是九爷。”

九爷听后,便接过刀来,直把大刀舞得风雨不透,耍了两手绝活儿,大家真的相信他是九爷了,于是把他当神供奉起来,等待下雨,如果到时真的下了雨,要唱戏、烧香给九爷穿新衣,最后敲锣打鼓送神归位。神走后,那人又恢复为平常人。

3.南文庄请祖师码儿降雨

请祖师码儿降雨,可单独进行,也可附在抬爷之后进行如果单独进行,那就不请别的神,单请祖师码儿降雨。如果不单独进行,一般是附在抬爷之后,眼见抬爷无望,天仍不能下雨,就请祖师码儿问几时能够下雨,怎样才能下雨等等。

4.南泊村妇女扫佛爷

天大旱时,妇女也可求雨,在邯郸南泊村一带妇女求雨风俗是选十二名寡妇、九个闺女共二十一人组成求雨队伍。她们求雨方式是扫佛爷,每人拿一把秫秸苗苕帚,从头到脚把佛爷扫一遍,边扫边唱:

扫扫佛爷头,  下得泊街流。

扫扫佛爷面,  下得没头儿站。

扫扫佛爷膀,  下得爽爽响。

扫扫佛爷腿,  回去淌大水。

扫扫佛爷脚,  下得双脚没处搁。

据说这样扫一遍就能求来雨。

以上求雨风俗是劳动人民战胜旱灾的一种愿望,在他们的实践中虽有碰巧下了雨的,但毕竟是大多数不能实现,因此,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这种愿望是唯心的,并逐渐放弃了这种做法,现在基本上没人再求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