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从历史书籍中找证据_竺可桢的故事

从历史书籍中找证据_竺可桢的故事

时间:2022-08-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从历史书籍中找证据_竺可桢的故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竺可桢是怎么知道的呢?竺可桢又从周朝一本叫《书经》的书里发现了关于梅树的记载。唐代有一本名叫《梅妃传》的书,书中的“梅”字吸引住了竺可桢。而竺可桢凭着他那锐利的眼睛和不懈的精神,硬是从几千首诗中,把这首有地点、有物候观测依据的诗挖掘了出来。为了找到这样一个例证,竺可桢至少翻阅了六部史书或者诗歌集。

从历史书籍中找证据_竺可桢的故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生动的画卷:娇花嫩草遇到狂风恶雨,纷纷凋落,而刚劲的梅花却迎着狂风暴雪,傲然怒放。尽管酷寒在悬崖上结下百丈冰柱,妄图阻止春天的步伐,但是,春天是无法阻挡的。你看,那骄傲的寒梅,不是正以其刚劲俊俏的花枝和浓艳的芳香,预示着无限美好的春天吗?

梅花不仅有不畏暴雪严寒的优秀品质,还有刚劲俊俏的花枝和浓艳的芳香,更是一年中最早开放的花,因此受到人们的爱戴。千百年来,不仅是劳动人民喜爱它,还有诗人和文学家写诗作文,歌颂它、赞美它。(www.guayunfan.com)

了解竺可桢的人都知道,竺可桢也非常喜爱梅花。他的日记里、笔记本里、资料卡片上,摘抄了许多关于梅花的诗、词和文章。不过,竺可桢喜爱梅花,除了崇敬她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之外,还有一点与众不同——他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把这些诗、词、文章当成重要的文献资料,用以研究气候变化。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他有了一个新发现,那就是几千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梅花从南方延伸到了北方。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81年,是周朝中期,当时的黄河下游几乎到处都有梅花。竺可桢是怎么知道的呢?周朝中期,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一部杰出的诗集《诗经》。竺可桢花了很多时间,从头到尾翻阅了《诗经》,发现一共有五处提到了梅花。有一篇叫《秦风》的诗里这样写道:“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是个地名,指陕西省西安市南边的终南山。那里有什么植物呢?诗里说:那里有梅树。

周朝难道只有终南山一个地方有梅树吗?当然不是。竺可桢又从周朝一本叫《书经》的书里发现了关于梅树的记载。《书经·说命篇下》中写道:“若作和羹,尔唯盐梅。”

这是什么意思呢?中国有句俗话说:“开门五件事,柴米油盐醋。”商周时期,中国还没发明出醋,还不懂得怎么使用醋,但是有一种代用品,那就是梅子。梅子是梅树的果实,可以做调料用。当时的人把梅子视为生活必需品。因此这里讲:要是做羹吃,必须用盐用梅子。那么,如果本地没有梅树,就没有梅子的广泛来源,人们又怎么可能用梅子做调料呢?

竺可桢翻阅了唐朝的许多诗文、史料之后发现,在唐朝时,梅树从南往北搬了家。因为从7世纪中期开始到8世纪初,中国的气候日渐变暖,就连唐朝的都城长安也遍布梅树。普遍到什么程度呢?唐代有一本名叫《梅妃传》的书,书中的“梅”字吸引住了竺可桢。他发现里面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唐玄宗有个叫江采苹的妃子,住的地方种满了梅树。每当梅花盛开时,这里花团锦簇、香飘四溢。因为江采苹住的地方以梅树的繁茂出名,又是皇帝宠爱的妃子,因此人们就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梅妃。

那段时间,长安南郊一个叫曲江的地方也种了许多梅树。这一点竺可桢是从元稹的一首名为《和乐天秋题曲江》的诗里发现的,诗里这样写道:

长安最多处,

多是曲江池。

梅杏春尚小,

芰荷秋已衰。

这一文一诗,形象地告诉人们,当时的气候是相当温暖的。但是,竺可桢更好奇的是,到了宋朝,梅树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到了宋朝,梅树又搬家了。这是因为,梅树虽然比较耐寒,但如果温度低于维持生命的最低界限的话,它也是会死亡的。为了生存,它就要迁往温暖的南方。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寒冷的时期,这段时间,梅树纷纷南迁。通过史书记载可以得知,南宋时期,在长安和洛阳,梅树已经少得可怜,就连这些少得可怜的梅花,也不是自然生长的,而是花匠辛苦栽培的。为了度过漫长的冬季,花匠还要给梅树穿上稻草做的“衣服”来御寒。宋朝著名诗人苏东坡看到唐朝以前的诗人,多次写到黄河下游处处都能见到梅花,十分羡慕。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写了一首诵杏花的诗,并且说可以把杏花当成梅花。诗中如此写道:

关中幸无梅,

赖汝充鼎和。

看看这位大诗人多么风趣,他说:幸好关中(即西安附近的关中平原)没有梅花了,拿你杏花冒充一下,也不会被人发现吧!这首诗在苏东坡的诗作里算不上著名的诗,要在几千首诗中把它找寻出来,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而竺可桢凭着他那锐利的眼睛和不懈的精神,硬是从几千首诗中,把这首有地点、有物候观测依据的诗挖掘了出来。

宋朝还有位名叫王安石的诗人,他在世的时候,北方已经看不到梅花了。他写过一首诗嘲笑到南方去的北方人,错把梅花当成杏花。诗中这样写道:

北人初不识,

浑作杏花看。

诗人们在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天气变冷了,梅树也搬家了。

用梅树搬家来说明气候发生了变化,可谓既巧妙又具体。为了找到这样一个例证,竺可桢至少翻阅了六部史书或者诗歌集。而这长年累月的知识,又是翻阅了几本书呢?

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竺可桢还讲到橘子搬家、荔枝搬家……为了找到这些例证,他翻阅了多少史书、史料,耗费了多少心血,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