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富非所望不忧贫_关于唐伯虎的事迹

富非所望不忧贫_关于唐伯虎的事迹

时间:2022-04-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富非所望不忧贫_关于唐伯虎的事迹人生在世,钱是万万少不得的。然而,钱财对于唐伯虎来说却算不得什么。因此,唐伯虎的生活状况陷入空前的拮据中)。七峰山上还留有唐伯虎的诗画。第五首到第八首则完全恢复了唐伯虎的本态,是一种虽然穷但志气志向不能丢的样子。历史上的孙育与唐伯虎的关系不错。大水使唐伯虎日子分为艰难,而随后而来的危机则使他陷入了更大的财务危机中。

富非所望不忧贫_关于唐伯虎的事迹

人生在世,钱是万万少不得的。然而,钱财对于唐伯虎来说却算不得什么。尽管他时常因为缺钱,在贫穷与饥寒中度过。但他胸中的那颗天才之心却始终在跳动,即使他遭受天灾人祸,生活极端清贫之下同样如此。这就是天才和俗人的区别:天才无论受到多么大的折磨,都不会改变天才的特质——敏感、倔强、自傲、敢于挑战一切。

正德十年(1515年)唐伯虎从南昌逃回家乡后过了一段时间的舒心日子。

但一年多后,苏州、松江等地发生大洪水,使得唐伯虎的日子又有些不好过了。

正德十三年(1518年)年底唐伯虎迎来了一个较为痛苦的日子,十二月初八他接到了首任妻子徐氏家里的一个噩耗——岳母吴儒人病逝了。听到这一消息,21年前的丧妻之痛再次涌现,为此,他写了《徐氏岳母吴儒人墓志铭》。

而更令人痛苦的是,这一年江苏部分地区下了一个多月的雨,南京、苏州都发生了洪涝灾害,这使他的生活状况雪上加霜(那时,他肯定不知道,更艰难的时刻还在后面等着他。水灾之后便是大饥荒。灾荒刚过,又一场“人灾”来了,那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南巡。因此,唐伯虎的生活状况陷入空前的拮据中)。(www.guayunfan.com)在唐伯虎经济比较宽裕不为生活烦忧的时候,姿态是很高的。例如,他曾写诗《卖画》:

金丹不炼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当他的生活比较困窘的时候也会写一些哭穷的诗。

就在明武宗南巡之前的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49岁的唐伯虎就对孙育(字思和)哭过一次穷。

孙育乃是三国孙权的后人。元代时,孙权的后人有一支迁到了七峰山的严庄。传到明朝的成化、弘治年间,这一支孙氏族人越来越壮大。其中孙统因为长子孙方做了御史,次子孙育做了中书。家大业大的孙统便在七峰山建在了亭台楼阁。孙育在父兄的基础上又增建了更多的斋榭轩馆,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严庄孙园。因为为官,又是文人,所以,上至首辅(相当于丞相)杨一清、“江南四大才子”共同的伯乐王鏊,下到四大才子都和孙育相识。七峰山上还留有唐伯虎的诗画。

1518年,唐伯虎画了一幅《丹阳景图》并寄奉送诗8首叫穷,求助意思很明显。

十朝风雨苦错迷,八口妻孥并告饥;

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

肯嫌斗粟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抱膝腾腾一卷书,衣无重褚食无鱼,

旁人笑我谋生拙,拙在谋生乐有余。

白板长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

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邻解皇都第一名,猖披归卧旧茅衡;

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

青衫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

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鸣鸡,燎釜朝厨愧老妻;

谋定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儒生作计太痴呆,业在毛锥与砚台;

问字昔人皆载酒,写诗亦望买鱼来。

第一首是对贫穷的展示。第二首明显在向主人孙育张口:“兄弟,该给钱了。不能让我白画吧!”第三首则是自嘲,世人笑话他没有谋生的技能,但他一边手捧着书本一边说:“我一边自娱自乐一边赚钱多好!”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孙育肯定不会少给。第四首则是对自我兴趣的展示,毕竟他和孙育是朋友,不能跌了身份!第五首到第八首则完全恢复了唐伯虎的本态,是一种虽然穷但志气志向不能丢的样子。

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以孙育的背景,看完这些诗后,即使从朋友角度也会对唐伯虎有所帮助。

历史上的孙育与唐伯虎的关系不错。交往也并不止一次。正德十五年(1520年),唐伯虎也曾到七峰山游玩。

正德十五年(1520年)三月初三,唐伯虎、祝允明等人来到江边嬉戏用以消除一年的不祥之气,这被称作“修楔”。孙育请才子们题诗。唐伯虎的题诗为:

七峰山上多石壁,虎踞龙蹲兼卧立。

有时斜叠波涛文,藓固苔封半干湿。

主人乘兴恣登临,不速长携三五客。

台阁山林半相襟,一时热浪皆文墨。

梯高蹑险不肯辞,淋漓每洒加扛笔。

深镌浅刻动锥凿,从此长年费功力。

我也从旁记姓名,太岁庚辰年正德。

虽然汗漫一时事,百年转眼成旧迹。

试听夜深风雨中,应有鬼神惊且泣!

除了上述诗外,还有《把酒对月歌》(全名为《月下饮孙氏印月楼把酒对月歌》)、《题严庄图》(落日山逾碧,巍亭景自幽。沧江寒更急,客兴自中流)、《题孙氏白云山房》(七峰山势倚天东,山馆山腰复道通。雪浪翻江檐映白,霜风堕井砌留红。栏杆绕出林梢上,帘幕低垂水影中。敢为写图并咏句,髫年投契主人翁)等6首。

2010年孙家人在族谱中,发现了一首没有正式发表过的的诗,其名曰:《宴孙氏抱瓮园见梨花大开立成一律》。

漏寂长门九十春,月溶芳苑万枝银。

园东蛱蝶迷游子,墙里秋千笑丽人。

钻火绿榆寒食近,插天青旆酒家新。

酷怜浅红巫山面,梦里襄王恐未真。

这首诗的落款时间是“正德庚辰年的三月”。也就是正德十五年(1520年),那一年唐伯虎51岁。

大水使唐伯虎日子分为艰难,而随后而来的危机则使他陷入了更大的财务危机中。原来宁王多年来一直阴谋造反,他在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发兵叛乱。在北京的明武宗朱厚照,生来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性子,一听宁王造反立刻兴奋地御驾亲征。尽管宁王的叛乱七月便被王守仁击败,武宗并没有因此停下南下的脚步。

武宗的主要目的地是扬州,因为那里有琼花。传言琼花之美,竟然可以令隋炀帝不顾一切地修造京杭大运河以便赏花。所以,朱厚照决定去扬州看看。

这一下可苦了南巡路上各处的百姓。爱好搜罗美女的武宗走到哪里祸害到哪里,看到当地官员的妻女好看收了,看到村姑大姐朴素天然收了……上面这么做,底下的人也有样学样,四处为非作歹。在全国百姓看来,这群人就像是乌云,走到哪里都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恐惧。

苏州百姓纷纷将自己的女儿好好打扮了一番,皮肤白的抹成煤炭黑,貌似杨贵妃者全都弄成了看似猛张飞。扬州的百姓为了防止女儿被武宗掠进宫,纷纷到大街上抢女婿。最有名的事件就是“金秀才一日三被抢”。

然而武宗没有去成他想去的扬州,在走到清江浦时,武宗意外落水受寒,因病不得不回了北京。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回到北京不久的武宗驾崩了。

他这一死,全国老百姓心里恐怕都想点了鞭炮庆祝。唐伯虎作为百姓,肯定不敢随便议论皇帝,但从嘉靖改元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唐伯虎和全国老百姓一样都很高兴。皇帝死的当年是不能改元的,因此,1522年嘉靖皇帝改元,唐伯虎作了一首诗祝贺,其内容非常明显的在数落明武宗,希冀嘉靖皇帝能够一扫乌云:其诗曰:

世运循环世复清,物情熙皞(音“浩”)物咸亨,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黄道中天华阙迥,紫微垂象泰阶平,区区蜂蚁诚欢喜,鼓腹歌谣竞此生。

毫不夸张地说,唐伯虎多亏是个老百姓,也多亏生活在较为开放的明朝中后期,若生活在“文字狱”的时代,仅凭这首诗,唐伯虎的命也早就丢了。

两个大灾之下,苏州乃至江苏人民都没有闲情逸致去买什么书画了。唐伯虎的生活顿时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尽管他说过“不使人间造孽钱”这样的话,然而这却是一句笑谈,正如我们平时遇到不平事,经常会赌气说“还不如回到原始社会,小国寡民时代”。

那么,唐伯虎到底如何面对穷富这一问题,是否认为穷富很关键?其实唐伯虎40岁时写的《自寿》就已经很明白了。

鱼羹稻衲好终身,弹指流年到四旬;

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僧房一局金藤着,野店三杯石冻春;

自恨不才还自庆,半生无事太平人。

虽然,后来这首诗又改为下面的四句:

田衣稻衲拟终身,弹指流年了四旬;

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僧房一局金藤着,野店三杯石冻春;

如此福缘消不尽,半生落魄太平人。

但诗的核心并没有变动,即“太平人”。也就是说,唐伯虎对于钱财看得还是很淡的,科场弊案之前,唐伯虎不爱财,他帮助徐祯卿、将自己的钱财用来大范围买书等;而科场弊案之后,他便将“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放到了人生核心地位。从这两首诗就很容易看出。

作第一首诗时,他的功名心尚未彻底死去,因此,颇有些悔意“自恨不才还自庆”。但经过宁王之劫后,他便觉得眼前的生活都是一种快乐并觉得“如此福缘消不尽”。唐伯虎具体改诗在何时,目前无法考证,但应是在宁王之劫功名心彻底断绝之后,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了两位妻子,想到了妹妹和外甥,更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他们都已成过去,而自己仍然在世上。

“半生无事太平人”是40岁时他对自己的评价,那个时候,他过着平民生活,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无惊无险。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这样生活下去,尽管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却对自己的爱好没什么不好,颇有些自得其乐。

到了这时,即将奔五十的光景,他却觉得自己很悲哀。因为自己不顾家,造成了家人的不幸。最明显的是妹妹和沈九娘的死,他难辞其咎。做男人做到这个地步绝对是一种失败,因此,他才发出了“半生落魄”的慨叹,而“太平人”在此时却是一种反讽。

唐伯虎我们早就说过他是一位天才,天才与俗人的区别就在于:世俗不能战胜天才,尽管战胜了也仅仅是暂时的,只要时机成熟,天才的心就会喊出或做出一些令你吃惊的言论或事情来。果然,唐伯虎在50岁时,写了一首《言怀诗》。诗中又恢复了他的常态,再次显现了天才的本质。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书本自惭称学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不损胸前一片天。

由此,我们不得不向唐伯虎致敬!天才就是天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