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建功心切_带头起兵打董卓_关于曹操的故事

建功心切_带头起兵打董卓_关于曹操的故事

时间:2022-06-1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建功心切_带头起兵打董卓_关于曹操的故事建功心切:带头起兵打董卓气喘吁吁,曹操终于逃到了陈留,立即和等在那里的曹洪会合。起义,举兵讨伐董卓!集资获得圆满成功。曹操每经过陈留境内,必定谴人祭祀。当时虽然已经有各种反董卓的势力,但曹操的军队是以实际行动公开讨董的第一支义军!遗憾的是,袁绍等人还是慑服于董卓的兵力,没人敢动,对董卓酿造的人间惨剧,熟视无睹。

建功心切_带头起兵打董卓_关于曹操的故事

建功心切:带头起兵打董卓

气喘吁吁,曹操终于逃到了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立即和等在那里的曹洪会合。丢了工作,捡了一条命回来,现在总得干点啥吧。

起义,举兵讨伐董卓!

曹兄,英雄本色,勇气可嘉!

办这事不是光凭勇气就行,跟开公司一样,先得有钱,招兵买马,锻造兵器,这回老财奴的钱派上用场了,他攒的钱可不是一般的多呀,所以可以公开招募义兵。而曹仁送老财奴到徐州后,也赶过来参加起义了,这时候兄弟多了好办事。(www.guayunfan.com)曹操的口碑相当好,所以当地有不少富豪都出钱赞助,而且不用给他们打广告。最重要的是一个叫卫兹的人。曹操虽然把祖辈财产都用上了,还是觉得不够,反正不嫌多吧。于是他把首屈一指的豪爽巨富卫兹请过来喝酒,跟他说,当今董卓当权,欺君害民,天下人无不咬牙切齿,我想匡扶社稷,为民除害,可是资金周转有点困难……

卫兹这人,不是一般的大款,他是清议派人士,年轻的时候,在偶像天王郭泰门下学习。有一天和同学圈文生一起去市场买东西,卫兹按照卖价付款,圈文生却讨价还价,鸡贼得很。郭泰由此判定了二人的性格和前程,最后这两人都发财了,但是卫兹留下烈节之名,圈文生却为财而死!

其实跟人讨价不算什么缺点,但是士人们讨厌这种精明,觉得没前途。

卫兹一听曹操的难处,说,这么着吧,明天我家的财产就全是军饷了。举兵起义就一块弄,我等干这事不是一天两天了。

集资获得圆满成功。后来卫兹在荥阳之战中战死,为曹操鞠躬尽瘁!他的儿子卫臻也辅佐曹操、曹丕等三代。曹操每经过陈留境内,必定谴人祭祀。人生有此知己,当热泪盈怀,一大满足!

来投奔曹操的人都赶集一样来了,英雄更是三五成群。列举几个重要的武将:阳平卫国人乐进,字文谦;山阳钜野人李典,字曼成;同乡人夏侯、兄弟夏侯渊(曹嵩本来姓夏侯,过继给曹腾才改姓),加上曹洪、曹仁,这些人都是日后曹操帐下的武将核心。

公元189年12月,军队组建完毕,三十五岁的曹操领导五千人马,在陈留宣布起义正式开始,讨伐董卓!

当时虽然已经有各种反董卓的势力,但曹操的军队是以实际行动公开讨董的第一支义军!

公元190年,函谷关以东的州郡都起来反对董卓了。

看看这些腕儿: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等,各自拥兵数万,加上带领私兵起义的曹操,组成联盟。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也自封为奋武将军。

袁绍不是在朝廷跟董卓闹翻后逃走了吗,怎么成渤海太守了?原来他逃走的时候带了直属军团,直奔渤海郡。董卓觉得要是闹起事来问题很大,索性封他为渤海太守安抚他。这个时候袁绍的威望各路太守都比不了,由于他的身世,他的交际,他与董卓的单挑,腕儿比别人大了一个档次,所以选他当盟主顺理成章,并封他为车骑将军。

既然有盟军了就打吧,大家分工一下,袁绍和王匡屯兵河内,负责作战总指挥、总协调;韩馥负责供应粮食补给;其他人各自带军,听从调度指挥。这样,各路兵马把洛阳的北、东、南三面围住。形势一片大好,就看总指挥的表现了。由于袁绍声望很高,大家还是蛮看好他的,只有济北相鲍信觉得袁绍不靠谱,他私底下对曹操说,乱世的总指挥不是那么好当的,别看现在大家都牛哄哄的,很有本事的样子,我看未必都扛得住。我觉得只有你有韧劲儿,才是天降大任的角色,等着瞧吧。

关东盟军表现如何,等下看结果。先看看董卓这边的反应,他听说袁绍他们联合起义了,还把洛阳包围了,心里非常恐慌。他想了个歪主意,把首都往西迁移,迁到长安。长安是他原来的势力范围,安全多了,把洛阳当前线,打败了还可以撤退。这搬首都跟搬家还不一样,不是拍拍屁股就走人,先是要把皇帝和洛阳几百万人口搬过去。那时候,人口是个很大的资源,长安比洛阳要荒凉许多,不把人口迁过去,就跟城市退守农村差不多。当然,董卓不可能忘了金银财产,他借口洛阳的富豪囤积粮食,破坏国家财政,把他们全部处死,没收家产,这是豪夺活人的财产;死人的财产也不放过,他派遣吕布挖掘皇陵和贵族陵墓,把贵重的陪葬品一一收入囊中。

这是他在迁都之前干的贪婪之事,更可怕的是他的残忍之举,二月中旬,他亲自率领大军进驻阳城的时候,正赶上村民集会,董卓下令军队屠杀百姓,把人头挂在车上,装作是和关东盟军作战之后大胜而回,开回京城,大肆庆功。这是残忍的董卓在被包围的恐慌中做出的神经质的自我安慰吧!

二月底,一百万人口迁往长安,路上人踩人,车马相挤,粮食匮乏,饿死的、踩死的、累死的、相互械斗打死的,尸体留在路上,所过之处,人间变成地狱。董卓为了不让关东军拥有洛阳城,下令放火烧城墙,宫殿、官邸、民宅、庙宇都烧个精光,反正就是不留一点好处给关东军。

此时的惨状,还是让曹操来说吧。他留有一首挽歌《薤露行》,写了汉末这段史实: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此刻盟军已经做好了全面的部署,正是大肆进攻的好时机。这时盟军兵力有十多万,声势和实力都超过长安政府,而左将军皇甫嵩率领的三万余直属军团,驻守在长安附近的扶风,虽然算是政府军,但并不受董卓的指挥,随时有倒戈的倾向。只要策略运用得当,打进长安的机会很大。

遗憾的是,袁绍等人还是慑服于董卓的兵力,没人敢动,对董卓酿造的人间惨剧,熟视无睹。谁动也就可能意味着谁先牺牲自己的兵力,在诸侯联盟中丧失一席之地。一方面说明,袁绍的这个联盟还是个相对松散的组织,另一方面体现袁绍没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来操纵盟军。更深的层面上,这些老油子的“勤王抗暴”,真正目的是想切断和政府的关系,有独立的军事控制权,以后有机会争霸天下,自己当皇帝多爽呀!

洞察局势的曹操对群雄说,我们率领正义之师是去讨伐暴虐的,不是游山玩水,现在大部队已经集结,你们还在迟疑观望什么呀?眼下,董卓焚烧宫室,劫持天子西迁,举国震动,人民茫然无措,这正是消灭他的时候,一战天下可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鸦雀无声,无人反应!

他妈的,自己干。愤怒的曹操,率领自己的五千兵马,向西追击到成皋。忠心耿耿的大款卫兹也向张邈借了三千士兵,跟曹操一起干。荥阳太守徐荣是亲董派,坚守在汴水附近,迎战曹操。

需要注意一点,到现在为止,曹操虽然练过武艺,但真正统兵作战,还只有一次,就是跟皇甫嵩一起合攻黄巾军。真正统兵面对面的经验,还是初哥,经验有限。他以攻坚战术轮番攻击,硬碰硬地来,但由于兵力太少,训练不足,损失不计其数。最不幸的是,指挥官卫兹在抢攻中被乱箭射中,当场死亡。他把财产和生命都献给了曹操的事业!

几个回合之后,徐荣见曹操不咋地,马上发动反攻。热血沸腾的曹操亲自率领部队,杀入徐荣大本营,双方进入短兵相接的白刃战,一派混乱。就在此刻,曹操的战马突然被流箭射中,瘫倒在地。曹操下马作战,连伤对方数十名军士,武艺煞是了得。但是自己兵力太少了,无法突破敌军的包围圈,情况非常危急!

正在厮杀的猛将兄弟曹洪见状,立马冲到曹操面前,要把战马让给曹操。曹操大叫道,兄弟,我要战死在这里,你迅速撤回本营,做好防御!曹洪挥舞大刀大声请求道,曹公你快上马,我步行跟在你后面!曹操说,贼兵很快就会大批赶到,你怎么办?曹洪慷慨道,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能没有你曹公!他强迫曹操上马,自己拖刀断后,跑步跟随曹操撤回自己的防线。

三国真是盛产虎胆义士的时代,与义士在一起,豪情万丈,不惧生死,想起来,真是心神往之呀!

率右军的夏侯以及率后军的夏侯渊坚守阵地,曹仁、乐进、李典等也率军撤回会合,稳住最后防线。此后两军又对峙鏖战数日,徐荣见曹军虽少,但难以消灭,又怕盟军前来增援,就撤退回成皋防守。曹操也带部队回酸枣,重新改编。

曹操孤军奋战,一方面是他对时局的判断,以及敢做敢干热血沸腾的个性所致;另一方面,他是私人军队,没有地盘,如果能攻下城池,他就可以拥有根据地和增强阵容!

通过这次战斗,曹操更加认识到,关东盟军是个不靠谱的组织,每个人都心怀鬼胎,在意的是自己的势力实力而并非联盟的理想,成不了什么大事。天下变了,皇朝政府名存实亡,群雄并起,只有靠掌握实力,天下间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然后才有所谓的理想!

但是没什么兵力了,万事开头难,要军事起家还真不容易。他带了夏侯淳和曹洪等南下招募军队。曹洪与扬州刺史陈温的关系不错,向陈夏侯温要些兵马用用。陈温就让丹阳太守周昕给曹操准备四千兵马。不过乱世之中,这些雇佣兵素质不高,他们认为自己是被周昕和陈温卖出去的,自己没收到钱还要替曹操打仗卖命,简直是赔得一塌糊涂的生意,心里非常不平!所以当行军到龙亢时,这些满脑子生意经的士兵哗变了,攻入曹操大本营想抢夺钱财然后走人。还好以曹操的实力对付普通士兵还是绰绰有余的,他手持双戟连杀数十人,才把叛军赶走。再清点一下军队,留下的不到五百人。

这个事件让他明确这些转手来的士兵太不可靠,一定要建立子弟兵!没办法,一点一滴做起吧。他开始做苦行僧,在安徽宿县、建平等地方辗转招募士兵,得到三千余人,然后来到河内附近,寄居在袁绍的地盘。等着吧,等老天爷开眼给个机会吧!

在曹操孤军奋战的时候,驻扎在酸枣的盟军诸侯在干吗呢?

曹操从河内抽空去酸枣看了一趟,见他们在喝酒,喝得可欢了。曹操痛心疾首地对他们说,袁绍袁术兄弟呀,赶紧动手吧,把喝酒的干劲拿去进攻,这是可定天下的大好机会呀!现在这个时候在这里聚会玩乐,我觉得很可耻呀!

你一个没兵马没地盘的曹操发号施令,谁听呀,听了不是很没面子吗?诸侯们权当没听见,继续喝,又不是自个儿家的酒,不喝是傻瓜。

喝着喝着,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山都能吃空的,说时迟那时快,酸枣的粮草居然没了。怎么办,没吃的,只能散伙吧。在曹操驻军河内不久,关东军团像来看戏一样,就相继解散回家了。回家还嫌不够热闹,又演出自相残杀的一出:兖州刺史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因为划分地盘有意见,闹起来了,此时已是无政府状态,打起来也没人管,刘岱居然出兵杀了桥瑁。

袁绍手里握的不过是一把散沙!

不久,这把散沙又分裂成南北两派。

北派由袁绍当头,以冀州为根据地,让王匡驻守河内当先锋,与董卓军队发生不痛不痒的摩擦。南派以扬州为根据地,领袖是袁绍的弟弟袁术,这哥俩是一个爹两个妈生的,一样的狡猾一样的有野心,只不过弟弟比哥哥更急功近利点。南派有个不得了的先锋,就是长沙太守孙坚。

董卓把皇帝和老百姓赶到长安,自己率兵驻扎在洛阳,要和盟军碰一碰,看看对方到底是鸡蛋还是石头。这时候他碰上了诸侯里最硬朗的实力派孙坚,孙坚这个人了不起在什么地方?首先是他自己了不起,胆子奇大,作风硬朗,比石头还坚固;其次他生了两个很牛逼的儿子孙策和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就是夸孙坚的儿子了不起。

孙坚自己了不起在何处?公元190年12月,孙坚和部下中层干部,正在野营里喝酒呢,突然接到报告,董卓军团几万突击队兵马即将攻打鲁阳。大家一听,基本上都紧张起来,孙坚同志呢,连坐的姿势都没有变,只是话题由前面的聊天变成了指挥部队布防。等所有部队都接到指示,进入备战状态,孙坚才离开座位,带领干部们回城。部下见他如此处变不惊,以为天生异胆,崇拜得不得了。孙坚却说,其实我心里也紧张呀,只要我一离开座位,部队势必慌乱,盲目撤退,互相践踏,可能会导致全盘崩溃,诸位现在可能都回不到城里呀。

此事传开,虎将孙坚之名传遍全国,也使得南派的反董集团声势大震。

孙坚在公元191年,也就是董卓自任太师,位在各诸侯之上的时候,准备进攻驻守洛阳的董卓,但是徐荣挡着,过不去,只好转头进攻屯阳。董卓派东郡太守胡轸,同骑督吕布、都督华雄一起迎战孙坚。但是胡轸和吕布两个人关系不好,有龌龊,一共事马上内讧。孙坚哪能丢掉这个机会,很快就破了屯阳,乱军中孙坚部队还杀掉了董卓的猛将华雄!

插入一个话题,关于“孙坚斩华雄”这个事呢,在《三国演义》里,这个功劳被算在关羽的账上了。说是刘备三兄弟随公孙瓒的部队参加了盟军,结果在孙坚部下将领搞不定华雄的时候,关羽挺身而出,要出战。当时关羽还只是刘备的马弓手,袁绍、袁术很看不起他,不给他机会,说对方要是知道我们派个马弓手当大将,不是很被人瞧不起吗。曹操建议道,给他一个机会吧,这个人长得还挺威风的,对方不可能知道他是马弓手。关羽当即立下军令状,说如果我没砍下华雄的头,你们就砍我的头。曹操拿了一杯热酒给他喝,要是出去当了刀下之鬼,也别当饿死鬼。关羽急着杀人,说酒先搁那儿,我去去回来再喝。众诸侯只听得外面鼓声大震,热闹得很,也不知道是谁杀了谁,正想派人去问一问呢,关羽就提着华雄的人头回来了,把那杯还没变凉的酒当饮料喝了。这就是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桥段。罗贯中真是写小说高手中的高手,看得年少的我热血沸腾,直想以后有机会杀人,效率一定要更快,手段一定要更牛逼,好青史留名呀!

遗憾的是,公孙瓒的部队根本就没参加盟军,自然刘关张兄弟也没有到盟军中大显身手,“关羽温酒斩华雄”更是子虚乌有,这个段子太有名气了,所以矫正一下。历史上牛逼得一塌糊涂的事,多半有小说家的功劳。

孙坚一牛逼,有人就发憷,这人不是董卓,是自己人袁术。这哥们儿跟他哥哥一样,就那么点出息,没大局观,事情一闹大就没了主意。他呢,见孙坚这么杰出,风头出大了,第一个反应就怕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颇为踌躇呀,就故意延迟给前线的军粮。这个后果很严重,你想想,前面打得那么厉害,可是打完了没饭吃,士兵一闹事,要让全军崩溃的。孙坚此刻又施展出冷静果断的一招,把前线任务部署给手下,自己偷偷地快马跑回百里的后方,连夜把袁术从床上拖起来,真诚地抗议:我在前线冲锋陷阵,讲得好听点,是为国家讨贼,讲得实际点,是为你袁家复仇(袁术的叔父袁在朝廷被董卓所杀),我都这样给你卖命了,你还听小人的话来怀疑我,延误我的军事行动,什么道理嘛!

没头脑的袁术一听,觉得惭愧呀,马上运军粮到前线,孙坚的军队复活起来,而且军威大振!

董卓跟牛人孙坚玩硬的不行,便来软的,派大将李来劝说孙坚,也没门儿,还是继续攻打洛阳。董卓亲自率兵对抗,还是被孙坚打败,只好退守渑池,部署新防线。孙坚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攻进洛阳,怀着崇敬的心情,把被董卓糟蹋得乱七八糟的宗庙祠堂清理干净,举行国祭。

孙坚在皇宫里找了找,看看还有没有没被董卓搜刮干净的东西。这一找居然撞了狗屎运,找到了一块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这是皇帝的章呀,全国仅有一块。每个得到玉玺的人,第一个反应就是,靠,皇帝的位置要轮到我头上了?孙坚也是人,当时也是这么想的,这么一想,不打紧,这个想法后来继承到他儿子脑袋里,成为形成三国鼎立的一个精神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