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赤壁之战_曹操哭了_关于曹操的故事

赤壁之战_曹操哭了_关于曹操的故事

时间:2022-06-1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赤壁之战_曹操哭了_关于曹操的故事赤壁之战:曹操哭了回过头来,且说曹操打跑刘备,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江陵,军事才能和军事运气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那叫一个爽歪歪呀!也就是这一次,曹操否决了参谋部的意见,决定与孙权决一胜负。大战关头,曹操不能不当机立断,派徐晃和程昱部队,突然袭击荆州军团,把蔡瑁和张允杀死在乱军之中。几次小型的接触战下来,曹操这边吃亏了。

赤壁之战_曹操哭了_关于曹操的故事

赤壁之战:曹操哭了

回过头来,且说曹操打跑刘备,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江陵,军事才能和军事运气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那叫一个爽歪歪呀!庆功宴后,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该干啥!

因这次赢得太爽了,大部分人都认为孙权会跟刘琮一样,不战而降。只有文武俱佳的程昱持不乐观意见,他说,孙权的实力和胆识远非刘琮能比,这次我们大军南下丝毫不见他们有慌乱的痕迹,而且孙权本人进驻柴桑观察前线,我估计,他会和刘备联合,和我们对抗!

这个看法颇接近曹操本人的判断,他估计孙权是一块硬骨头,因此在心态上也做好了啃骨头而不是吃肥肉的准备。但是,打不打孙权,什么时候打,这个问题的分歧很大。

总参谋贾诩对继续攻打孙权不抱乐观态度,他认为,之前的战役都过分顺利,新增加这么多领地,驻守的兵员严重不足,后勤补给也更加困难。表面上我们赢得很大的胜利,实际上是给我们军队增加了更多的难题。继续战争的话,要是新降的士兵有任何差错,先头部队将完全陷入孤立。既然已经夺取了江北荆州,达到战争目的了,不如先回家修养军队。对孙权呢,应该以政治战代替军事战,以如今的威名和声势,迫使他投降。(www.guayunfan.com)但是作为打仗的好手,就这样回去,曹操显然意犹未尽。就如赌徒一上来狂赢几大把,这时候回家显然睡不着的——战争对军人是一种瘾。更重要的是,曹操此刻有一种自负的心理,因此在考虑问题上没有那么谨慎。也就是这一次,曹操否决了参谋部的意见,决定与孙权决一胜负。

曹操把持反对意见的贾诩留在江陵,建立后勤指挥,因此在与孙权的战争中,参谋力量极大地削弱。曹操率领程昱、张辽本部人马,以及蔡瑁和张允率领的荆州水军七万,由长江顺流而下,决定展开水上大战。这是曹操能跟孙权打接触战的唯一方式,曹操还有一种进攻办法是从长江北岸进攻,但是长江是天险,只要孙权不迎战,他很难渡江而战的。顺江而下,可以使得孙权失去天险屏障。他现在把荆州水军当成第一战线去拼命,把曹军作为第二战线。

但是,曹操的编军部署刚刚完成,突然情报人员传来蔡瑁和张允要举军叛变的消息。这两人是亲曹派,在投降活动中居功至伟,曹操也十分重用,似乎没有什么理由投靠实力很差的刘备。但是事实又不能不引起曹操的警惕,由于北方军队不熟悉水战,在整编军队中与荆州军冲突迭起,矛盾重重,而且呢,曹操要荆州军为第一线拼命,曹军为第二线监督,这个引起了荆州军的不满情绪。在这个冲突过程中,情报人员则肯定搜集了相当多的素材,使曹操很难不信。大战关头,曹操不能不当机立断,派徐晃和程昱部队,突然袭击荆州军团,把蔡瑁和张允杀死在乱军之中。

蔡瑁和张允到底有没有想叛变,这是一桩无头公案。《三国演义》里,则活灵活现地写蒋干去周瑜那边刺探军情,反而被周瑜使用反间计,带回蔡瑁通敌的假消息,导致蔡瑁被曹操所杀。由于这一段历史资料很少,难以考证,由形势猜测的话,很有可能是周瑜利用间谍散布谣言,并且利用荆州军的不满情绪为例证,使得曹操做出宁可信其有也不能让自己冒险的决定。可叹蔡瑁,算是荆州水军第一将领,就这样窝囊而死,算是最憋屈的人生呀!

失去蔡瑁和张允这两个水军大将对曹操影响很大,因为他手下根本没有熟悉水战的,没办法,现在只好把旱鸭子当水鸭子使了,把荆州军队分散到徐晃、张辽等部队中去,开赴前线。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两军在江上摆开阵势,大家都没搞过这么大型的水上大战,因此比较小心,先玩前戏。几次小型的接触战下来,曹操这边吃亏了。因为长江风浪大,北军有的没打仗就晕船了,让晕船的人晃悠悠地打仗,跟喝醉了酒似的,那不打败仗能干吗?晕船的将士们就抱怨了,这仗没法打,还是在陆地上打得爽呀!于是谋士们就提出,用连环船,把主力战舰用铁索连接起来,小战船组成护卫队掩护,其实就是浮桥的效果,可以保证不晕船。

这个计谋一出,程昱等马上提出质疑,如果对方用火攻烧船,那可是烧成串了。但是曹操认为,现在是冬天,西北风正强,火往东南方烧,只会烧到他们自己。于是,连环船计划得到实施。果然,被铁索连接起来的船只,稳如陆地,北方军队马上活了过来,士气高昂,战斗力显著提高,东吴的小型舰队过来偷袭,都近不得身,更别说讨到什么小便宜了。甘宁率领的东吴舰队发动突然袭击,曹军在连环船上以乱箭伺候,东吴军队大败,死伤惨重,连环船战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是曹军水上的第一场胜利,曹操在航空母舰上举行一次宴会,一是为这场胜利干杯,二是鼓舞士气,准备展开大决战。当晚风平浪静,明月当空,江色一洗,一只乌鸦从树丛中惊叫飞起,曹操喝高了点,人生的悲欢涌了上来,当下写了酒后绝唱《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是曹操几十年来人生的写照,他总是从绝望中寻找生路,从颓废中找到生机,从苦痛中找到快乐。这个内心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和压抑的男人,也许诗歌和女人是他最重要的两个排泄口。

周瑜见到曹操使出新招了,进攻不利,便下令防守。两军进入对峙状态。又一轮新的斗智斗勇在考验着两边的军事领袖。

且说周瑜手下的老将黄盖,镇守在赤壁第一线,长期在长江一带作战,他已经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老鸭子了。老鸭子看到曹操的连环船后,心中有一个主意,马上跑去见周瑜。黄盖说,小周呀,现在进入持久战,敌众我寡,占不到什么便宜了。不过曹操用铁索把船连了起来,正是我们用火攻的时候了!

黄盖所想的计策,周瑜也想到了,现在两人要商讨的只是细节,所以这次沟通必然非常顺利。

周瑜说,火攻应该是我们的主要武器,只不过现在西北风正盛呢,弄不好烧到自己。

于是,这两个人就谈到了东南风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只有内行人能够谈到,外行者,如曹操等北方将士,只知道冬天刮西北风,又怎么会知道有东南风呢。关于东南风的问题,具体属于军事气象学,但古代分类没这么科学,只能凭借东吴将领对此地气候的经验以及敏感来预测。

黄盖说,每年在这个时候,应该都会出现短暂的东南风,这是可以利用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呀!

周瑜说,感觉应该快到了吧!

黄盖说,东南风持续的时间很短,一天不到,必须抓紧这个时间接近曹军。否则风一过,就不再有袭击机会了!

周瑜问,将军对此有什么想法?

黄盖说,我驻扎在最前线,由我向曹操假投降。等东南风一起,率领爆破小船进入曹营船队,火攻可望成功!

周瑜说,曹操是个精明人,要让他相信你投降,这个很冒险呀!

黄盖说,我受孙氏三代恩情,虽死不足以报,只要可能让曹操相信,冒多大的风险都不怕!

随后的故事,家喻户晓,就是演苦肉计,留下了千古段子: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三国演义》的小说化的神来之笔。但是事实有没有苦肉计,无从可考。总之,之后呢,黄盖派亲信阚泽给曹操送了一封信,信中大意如此:

我黄盖受孙氏三代厚恩,常为将帅,待遇不薄。现在我看天下大势,以江东六郡的土著对抗中原百万人马,胜负形势如何,天下人不用眼睛看都很清楚。我东吴的将士,不论聪明的还是白痴,都十分清楚不能和你对抗,但只有周瑜和鲁肃胸怀偏激,见识短浅,不肯面对现实,和你对抗。现在归附朝廷已经是大势所趋,相信周瑜螳臂当车,很快会遭到灭亡。那么交锋之日,我黄盖愿意为前部,看情况变化为曹公效力!

曹操何等多疑之人,看完投诚信,问阚泽,既然黄盖主动向我投降,为什么没有写明什么时间来投诚?

没有随机应变的两把刷子,阚泽也不敢当差使,只听他不慌不忙地道,黄将军并非统帅,必须听命于周瑜,如果轻举妄动,必然引起周瑜的警觉,所以不敢定下时间,只能伺机而动。请曹丞相随时注意南面的情况,如果看到插着龙旗的战船,那便是黄将军来投诚的队伍。

曹操居然相信了,说,好,要是黄盖能够立功,我会封赏他让他牙齿都笑掉的爵位!

那么以多疑和用计著称的曹操,怎么会这么轻信呢?即便是黄盖的整个投诚行动不露马脚,曹操也不应该全盘接受呀!这里有两个原因,让曹操相信此事。

第一个原因,东吴军团中元老派和少壮派闹矛盾其实是公开的秘密。具体就是,当周瑜由后方训练总指挥升为前线总指挥时,原来资格最老的统帅程普非常不服气,这样引发了程普、黄盖、韩当这些孙坚时代的老将,与刚提携上来的甘宁、周泰等少壮派的情绪冲突。这些情报呢,早被侦察员报告给曹操了,这是曹操相信黄盖的一个心理基础。

总指挥周瑜,面对这种冲突,故意装作不知道,一切秉公执法,绝无偏颇。这是孔子提倡的以直报怨,区别于以德报怨或者以怨报怨。这个方法好呀,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程普很快意识到自己有点不顾大局,亲自到周瑜那里去道歉,周瑜当然也好言相抚,风波平定,这才使得后来黄盖等这些老将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卖命。这些是曹操不知道的,曹操只知道有老壮不和的传言。

第二个原因,就是信里面说的,黄盖认为曹操势大,抵抗是没有用的。曹操自己呢,在巨大的胜利面前,也这么认为,投诚的人是识时务的。所以不但相信而且认可黄盖的举动。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曹操认定这个季节不可能用火攻,那么黄盖来投诚的话,就没有什么危险性。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那么我们现在看看东风是怎么来的。

话说十一月,曹操吟了“月明星稀”之后,几天来赤壁一带持续晴天,此地气温升高了。其东南面的鄱阳湖呢,是一片宽广的水域,具有调节地面气温的功能,造成了水面温度比陆地温度要低,形成一股低气压。这个低气压,流向赤壁一带的高温地区,就会形成东南风。不过,相对于西北低气压来说,这股低气压当然是小弟弟,敌不过西北的低气压,因此东南风一直吹不起来。直到有一天,随着陆地温度的升高,东南的小弟弟突然强壮了起来,一时力量比西北的哥哥还要大,两股气流在赤壁一带相遇搏斗,小弟弟占了上风。于是,天哪,令曹操想破脑壳都想不出来的事情出现了,赤壁吹起了东南风。当然,小弟弟毕竟是小气候,坚持不了多久,西北低气压就会占上风,又会转向正常的西北风!

这个由鄱阳湖造成的冬季小气候,是赤壁大战中的一个细节。因为它转瞬即逝,不熟悉这一带气候的人根本想不到,所以是很小的细节,正是这个细节,几乎重要到决定成败的地步。因此,在《三国演义》里,对气象学很难解释的罗贯中用小说笔法,绘声绘色地写了“孔明借东风”的著名桥段,给诸葛亮安上了装神弄鬼的超自然力量。实际上,东吴将领能借上东风,一是靠在这一带生活的经验,二是靠敏感和直觉。所以说“曲有误,周郎顾”这种艺术直觉,很有可能让军事家周瑜能捕捉到东风的蛛丝马迹。

且说这么一天,天气晴朗,江面上的风居然停止,整个世界静止了,似乎在等待什么。片刻,微风徐徐吹起,角旗居然往西北方向飘了起来,黄盖眼中露出惊喜神色,只见风越来越大,可以确定,是如假包换的东南风。黄盖叫道,他妈的,你终于来了,准备出发!

几十只准备好的小船打开风帆,迅速出动。船上装着送给曹操的礼物,那就是干草、硫黄、膏油这些火气十足的玩意儿,顶上盖着帆布。船到江心,顶上竖起龙旗,黄盖让士兵齐声大喊,我们是来投降的。

曹操一看,黄盖真乖,说投降就投降,没有多加戒备。不过加倍小心的程昱举起望远镜,对不起,那个时候还没有望远镜,只能手搭凉棚凭借目力遥看,却看出问题了。什么问题?船只吃水不深,轻浮无物,不像满载士兵的样子呀!空船急来,势必有诈!不过这时候警觉用处已经不大,在距此二里处,黄盖命令船上点火,火船跟疯了似的,片刻之间便接近曹操大船。一时间,爆炸连连,火借风势,曹操的连环战船立刻烧成一片!

老将黄盖立功心切,想直接上去把曹操的头砍了,中个头彩,很不幸,居然被乱箭射中,掉到水里。还好老将长期在水里玩命,水性好,挣扎着浮出水面,被自己的士兵救到船上。不过乱糟糟的场面湿淋淋的人,谁也不知道他就是黄盖,只任他昏迷在船。还好,被一阵喊杀声惊醒之后,他睁开眼睛,看见站在船头指挥战斗的是自己的老战友韩当,当即大声呼叫。韩当惊叫道,哎呀,原来是老将军你呀!当即脱下战袍,使得被冻僵的黄盖保住一条老命!

程普的第二梯队、周瑜的大部队随后赶来。刘备的部队也攻向乌林。曹操人马烧死淹死的不计其数,在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能够安全撤退就是最大的胜利。于是,自己烧船,阻断敌人,然后逃跑。那么退往哪里呢?回江陵不太安全,守兵大多是投降过来的,在溃败的形势下容易出事。当下决定走华容道,退往襄阳。在刘备、孙权的联合追击下,曹操的华容道走得非常狼狈。遇上下雨,根本就没什么路,只不过是人走多了就变成了路,泥泞得要死,人马一走就陷进去。曹操命令老弱伤病的士兵每人抱一捆柴草,走在前面铺路,让骑兵保护着自己通过。而这些身体不好的士兵,一陷进去就拔不出来,后面逃命的人马跟着过来,被踩死不少!哎呀,这种战争不像坐公共汽车,要照顾老弱病残,所以只能牺牲弱小了。在张辽、许褚的接应下,曹操得以脱险。刚一脱险,在大家沮丧得不得了的情况下,曹操居然神经质地开怀大笑,说,刘备虽然算是我的对手,但还是太笨了,如果他早一步在路上放火,把芦苇烧起来,我们就全都烤熟喽!

为什么一个失败的人还会去嘲笑胜利者,这是变态还是有意为之?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方面,曹操根本就不服输。此刻他心中的战神依然是他自己,绝不会是常败将军刘备和刚挑大梁的周瑜。正因如此,他嘲讽了刘备,后来他又写了一封公开信给孙权,意思是赤壁之战是因为我方战士疾病严重,我才自己烧了船撤退,让你小子获得大胜的虚名!说他不服气也好,狡辩也好,反正这个人的心理素质好到极点。另一方面呢,是曹操有意的心理暗示。当时曹操的地盘、手下的兵马都不稳定,全靠自己威镇四海的威望给压着;自己一旦颓了,这些不稳定因素有可能爆发,所以一定要以硬汉形象稳定大局。他说的每一句吹牛皮的话、每一种情绪都影响着全军乃至全国。

不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整个局势,他都不能被打垮!

回到襄阳不久,曹操怕后方形势不稳,老巢出乱子可不好,就留下乐进守襄阳,曹仁和徐晃守江陵,自己带着人马回兖州了。

曹仁在江陵坚守了一年,与周瑜展开持久战,互有胜负。但最后在夷陵被周瑜打败,不得不放弃江陵,退守襄樊。但是周瑜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更大,就是被曹军乱箭射中,伤及胸部,直接导致了不久后的英年早逝。公元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死的时候年仅三十六岁。周瑜是栋梁,他的倒塌令东吴全军心慌慌,临死前他交代鲁肃接自己的班。还好鲁肃少年老成,扛起了周瑜的担子。

而刘备趁机大捞其地,不但从东吴借了几郡的地盘,而且自己还打下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一下子成了暴发户,这是他事业死灰复燃的基础。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雏形徐徐展开。

实际上,赤壁之战于曹操来说,并没有不可挽回的损失。首先兵力损失并不大,其次,在地盘上只不过丢失了诸多新占领的荆州地区。而孙权,也只获得三个郡县,之后却丢了江东栋梁周瑜的命,这个简直有点亏。收获最大的是刘备,他有了领地后先表刘琦为荆州牧,刘琦死后自己就当了荆州牧,到处捡便宜。但是赤壁之战对局势的影响非常大,基本上阻止了曹操占领南方的步伐,巩固了东吴的力量。你想想,要是这次曹操赢了,坐稳了荆州,瓦解了孙刘联盟,虽然想完全啃下东吴还不容易,但是统一全国的任务可能在他手上就能够完成。所以赤壁之战让曹操只能成为曹操,而不是灭六国的秦始皇。

而一向能在逆境中打胜仗的曹操,这次却在盘面被看好的情况下,以多输少,这个输有什么诀窍呢?窃以为,第一,输在心态,先是骄傲,骄傲导致大意,要命的是还焦急,想出来一趟就把南方给全吞了。曹操的骄横心态使得他没有注意战争的细节,功课研究得太少,就想以多打少一举灭了,结果这种骄横和粗心被周瑜利用得恰到好处。曹操在心态上骄横到什么地步?举个例子,益州牧刘璋很想巴结曹操,听说曹操破了荆州,便派别驾张松来祝贺,愿意接受朝廷的征赋,可以派遣兵马给予调遣。张松这人是机智之辈,说得难听点是吃里扒外,想投靠曹操,趁这个机会给曹操献上夺取益州的妙计;说得好听点呢,是识时务,知道刘璋这人在诸侯争霸中不会有什么前途,益州迟早是别人的,不如献给自己认为是英雄的曹操。对曹操来说,这是多好的事啊,可是偏偏这个张松长得身材短小,被同样其貌不扬的曹操看不起,他既听不进去也不录用张松,即便是杨修的提醒和苦劝,也无效果,他已经目中无人了。与以前来不及穿鞋子去迎接人才的虚怀若谷相比,心态已经是天壤之别。张松一腔热情而来,满腹怨恨回去,在刘璋面前大讲曹操的坏话,使得刘璋后来跟刘备结盟,益州最后被刘备吃了进去。

这种目空一切使得他在战略战术上比较粗放,不能抠细,比如说刘备新败的时候没有继续追击歼灭,养成刘孙联盟;比如像周瑜说的舍弃鞍马,凭借舟楫和吴越抗衡,拿自己最不擅长的去打别人最擅长的,很不明智;比如舍弃参谋部,总参谋贾诩由于持反对意见被曹操留在江陵,因此参谋的力量极大地被削弱,在斗智中处于劣势。乃至于赤壁之败后曹操曾经大哭一次,说要是郭嘉在,我不至于会落到这个地步呀!其实参谋中的正确意见还是有的,只是他在骄傲心态下没有采用。比如说,轻信黄盖,那也是目中无人的心理所致,以为自己力量强大,别人来投降是理所当然的,被卖了都不知道。

除了曹操的骄横心理导致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北军失败还有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确实是军中流行病厉害,水土不服,极大地削弱了战斗力!

那么赤壁之败也给曹操打了一针清醒剂,统一天下没那么容易,孙权、刘备他们比袁绍更顽强,南北鼎立正在形成,想一口吞下会噎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