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王恢成了替罪羊

王恢成了替罪羊

时间:2022-02-2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王恢成了替罪羊汉武帝建元六年,匈奴派遣使臣到汉朝廷请求和亲结好。当时,主战派以大行令王恢为代表,而和亲派则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代表,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王恢和韩安国再次站到了两个对立面。王恢依然是主战派的代表,韩安国也依然坚持己见,站在了主和派的一边。但这一次,王恢是有备而来,针对韩安国的担忧,他立即提出了一个作战方案。一切安排之后,向王恢献计的商人聂壹便以经商之名越过边境,去朝见了匈奴单于。

王恢成了替罪羊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匈奴派遣使臣到汉朝廷请求和亲结好。刘彻为此召开了一场朝议,让众大臣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刘彻此举表面上是想征求众人的意见,但实际上是想借此机会“试试水”,看看群臣对匈奴的态度。

当时,主战派以大行令王恢为代表,而和亲派则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代表,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王恢是燕地人,再加上在边陲地方担任过职务,因此对匈奴的情况非常了解。王恢说:“每一次匈奴与大汉和亲,不出几年匈奴就会毁约,继而出兵侵扰大汉。数十年来,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变化。因此,我认为,与其再与它和亲,不如发兵攻打它!”(www.guayunfan.com)

韩安国却说:“这匈奴人是游牧民族,时常迁徙,况且他们又毫无仁义之心,想要收服他们是非常难的。如果我们要攻打匈奴,就要千辛万苦地去追逐他们,等追到了,我们的士兵却也人困马乏,怎么与他们匹敌呢?就好像强弓射出的箭一样,等它快落地时,是连丝绸都无法穿透的;又好像强劲的风一般,等它快要停止之际,鸿毛也犹如重于泰山。弓箭射出之际和强风骤起之时都是极其有力量的,但到最后,这股力量势必会失去。大汉的军队就如强弓和劲风一般,原本威力无穷,但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匈奴处时,也会失去强劲的力量。所以,与其攻击匈奴,倒不如继续采取和亲策略。”

韩安国那可是有名的辩才!他一番精彩绝伦的演讲,形象生动的比喻,顿时就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再者,和亲是西汉王朝持续了几十年的“国策”,而以往的经验教训也让群臣看到,和匈奴作战往往是无利可图的,失败更是多于胜利。因此,群臣几乎都站在了韩安国一边,主张和亲。

于是,大势所趋之下,刘彻思索了片刻后,应允了匈奴的和亲。

同意和亲,难道意味着少年天子的妥协吗?他依然会继续西汉半个多世纪以来忍辱负重的和亲道路吗?很快,刘彻就给出了答案。

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也就是汉朝与匈奴和亲之后的第三年,刘彻突然召开了一场朝议,对大臣们说道:“朕饰子女以配单于,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单于待命加嫚,侵盗亡已。边境被害,朕甚闵之。今欲举兵攻之,何如?”意思是说:“朕把公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许配给匈奴单于,又以丰厚的财物作为礼物相赠,但单于对待大汉却一直傲慢无礼,还常常侵扰我们的人民。边境百姓的苦难,实在令朕怜悯啊。现在,朕决定要发兵攻打匈奴,你们觉得怎么样啊?”

这一次,刘彻在让群臣发表意见之前就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意思。显然,上一次的辩论让他完全清楚了众大臣的态度。如果这次再让他们先表态,必然得不出他想要的结果,倒不如先发制人:“反正朕是决定要打了,你们怎么想就看着办吧!”

王恢和韩安国再次站到了两个对立面。王恢依然是主战派的代表,韩安国也依然坚持己见,站在了主和派的一边。二人再次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

王恢汲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没有直接以自己的观点来与韩安国辩论,而是举了个例子。王恢说:“这战国时期有一个代国,代国的北面就是匈奴,而南面则接中原。也就是说,这代国不仅仅要应对中原的战乱,同时还要防备匈奴的侵扰,可谓是腹背受敌。但是即便如此,代国的百姓依旧能够在国家的庇佑下安居乐业,匈奴也不敢轻易进犯它。而今天呢,大汉朝比起小小的代国来说是何等地威仪啊!但这匈奴却反而气焰嚣张地对待大汉,这是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没有显示我们大汉的实力。所以,打匈奴,那是势在必行的!必须要以军威震慑他们,让匈奴知道大汉朝的厉害才行!”

韩安国依然延续了上一次的观点,再次提出自己认为不该打匈奴的三个关键点:首先难以追击;其次难以获胜;最后则是即便打赢了也得不偿失。

在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韩安国把汉高祖刘邦“请”了出来,以高祖“被困白登”,继而走上和亲道路这一历史问题为佐证,一再强调“和亲”政策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同时也是高祖皇帝为天下百姓着想而做出了艰难决定。也正因为如此,此后的惠帝、吕后、文帝以及景帝都遵循着高祖皇帝定下的“和亲”策略。

韩安国搬出汉高祖刘邦,指出和亲这项国策是高祖皇帝定下的,谁敢说高祖皇帝是错的。高祖皇帝打匈奴都打不赢,谁敢说是高祖皇帝能力不足。

当然,任谁都知道,西汉初期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备实力都远远不如现在,以前失败了,不代表现在依然会失败,但是谁又敢把这一点说出来呢?一说出来,很可能就背上了对汉高祖“大不敬”的罪名了。

王恢自然明白:“高祖皇帝之所以主张和亲,那是因为高祖他有慈悲胸怀,不忍百姓受战乱之苦,并不代表他没有能力和匈奴动武。高祖那是为了天下人考虑啊!但是今天,情况不一样了,边境的百姓屡屡受到匈奴的侵扰,天下苍生苦不堪言。如果高祖皇帝今天还在世,为了天下百姓,恐怕也不会坐视不理!”

王恢一言顿时避开了刘邦的战败以及当时国力的不足等关键问题,让人无法反击。毕竟,王恢夸高祖“有慈悲胸怀”,别人要是反对,那岂不是又对高祖皇帝“大不敬”了吗?

最终,韩安国的论点再次回到了匈奴难打、士兵疲于追击的现实问题上。但这一次,王恢是有备而来,针对韩安国的担忧,他立即提出了一个作战方案。

王恢提出的作战方案和以往对匈奴作战的方式完全不一样。汉军无须深入匈奴腹地对匈奴进行追击,而是事先在边境埋伏好,之后再利用诱敌之计将匈奴单于诱骗到边境,以逸待劳地击败匈奴,俘虏单于。

这个作战方案在历史上被称为“马邑之谋”,是雁门郡马邑县的一名商人聂壹向王恢提出的。

刘彻本就想对匈奴作战,加之如今有了这个“万全之策”,自然喜不自胜,哪还管大臣的反对意见,自然立即批准了该作战计划。

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夏,刘彻派遣精兵30万,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出兵马邑。韩安国、李广以及公孙贺率领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里,而王恢和李息则率领大约3万多人埋伏在代郡之外,负责从侧翼打击匈奴,同时断其退路。

一切安排之后,向王恢献计的商人聂壹便以经商之名越过边境,去朝见了匈奴单于。聂壹对单于说:“我能帮你杀死马邑县的县令。只要县令一死,马邑县必然举城投降。到时候,马邑的所有财物牲畜都可以归匈奴所有。但是,我担心汉军打过来,所以,匈奴军一定要来接应我,这个计划才能成功。”

匈奴单于一听,这个计划有利可图,马上就高兴地答应了,亲自率领着10万大军进入了武州塞。为了瞒骗匈奴使者,聂壹和马邑县令密谋,将一名囚犯杀死后悬挂其首级于城门之上,而聂壹就告诉匈奴使者,那便是县令的首级。

一听说县令已死,匈奴单于心花怒放,急忙率领大军向马邑进发。然而,在距离马邑尚且还有百余里地方的时候,单于突然觉得情况不太对,这茫茫的大漠之上,怎么单有牛羊,却没有放牧的百姓呢?

汉军原本应是对百姓怀有仁义之心,不愿牵连无辜,故而驱散了放牧的百姓,却不想,正是这一仁义之心打草惊蛇,让匈奴单于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单于果断地停止了前进,转而将附近一个边防小亭攻下,并俘获了雁门郡的尉史,威胁要杀死他。这尉史胆小如鼠,顿时将汉军埋伏马邑的计谋和盘托出。匈奴人大为震惊,惊惧之余,单于突然仰天长笑道:“我得以俘获此人,正是老天爷的恩赐啊!”随即还赐封了这名出卖汉军的尉史为“天王”,并下令即刻撤退。

王恢和李息正士气高涨地等待着单于落入陷阱,却突然收到匈奴退兵的消息。王恢大惊,本想派军队追击匈奴,但一想到此时追击,很可能遭遇到匈奴的主力大军,于是思忖已久之后只得下令退兵。而韩安国等人呢,在马邑埋伏了许久,却始终不见什么动静。于是韩安国再也等不下去了,决定率军出击,但此时,匈奴单于早已经跑得不见人影了。

马邑之谋就这样静悄悄地落下了帷幕,一场大张旗鼓的军队调动,最终却甚至连一个敌军也没有歼灭。

这是刘彻自登基以来首次对匈奴用兵,这场美梦的破碎无疑狠狠地给了他一个打击,令他颜面无存。

面对皇帝的盛怒,王恢据理力争。王恢道:“始,约为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得利。今单于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只取辱。固知还而斩,然完陛下士三万人。”意思是说:“起初的计划,是约定好待匈奴单于一进入马邑,主力军队便与单于交战,而臣则负责率军从侧翼进行攻击,必然能够获胜。但现在,单于还没到马邑就退兵了,臣这是担心区区3万人的军队敌不过匈奴大军,这才没有出兵啊。虽然臣知道不战而撤犯了杀头大罪,但臣这样做是为了保全陛下您的3万将士啊!”

王恢的辩解倒也算是有理有据,原本这两军交战,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意外,一旦遭逢意外,将领自然当随机应变,尽力减免军队的损失。但此时,恨意难平的刘彻却不管这些,立即命人将王恢逮捕入狱,交由掌管司法的廷尉进行处置。

刘彻的愤怒也是有理由的,保全军队固然重要,但王恢保全了军队,却没有保全皇上的面子。当时,朝中上下本就主和之声盛于主战,刘彻“一意孤行”地支持王恢出战,最终却落了个无功而返,这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再者,马邑之谋是窦太后去世之后刘彻掌权以来第一次较大的军事行动,也是刘彻实现“大一统”理想,首次“挑战”和亲国策的重大决策,却以这样的方式落幕,这是刘彻绝对不能接受的。

依照朝廷律法,王恢不曾出击就擅自罢兵,按罪当斩。但王恢心里却觉得非常憋屈,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退兵,哪还有更好的决策?最终,为了保全性命,王恢却下错了最后一招棋。王恢令家人以千金贿赂了当时的丞相田蚡,请求田蚡向刘彻说情。田蚡一看这皇帝在气头上,也不敢去挑火头,于是就去见了姐姐王太后。田蚡对太后说:“这王恢是第一个提出要对匈奴作战的人,如今虽然失败了,但皇上一旦诛杀王恢,那岂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变相地为匈奴报仇吗?”这王太后一听,觉得田蚡说得特别有道理,于是还特意见了刘彻,把这番话转告给了他。

这番话任由哪一位大臣说出,或许王恢都还有保全性命的希望,但偏偏王恢却找错了人。这田蚡表面上独霸朝纲,刘彻对他言听计从,但实际上,对于太后和外戚的势力,刘彻心中早已深恶痛绝。先有束手束脚的窦太后,如今又是指手画脚的王太后,刘彻心中本就有气无处撒,如今更是坚定了非诛杀王恢不可的决心!

于是,刘彻回复太后说:“首先提出马邑之谋的人是王恢,正因为听信了他的话,朕才会派遣数十万大军前往马邑。即便当时情势所迫,确实无法抓到单于,但只要王恢当机立断,出兵追击,至少也能有些收获来慰藉将士。但如今却是这样的结局,不杀王恢,朕用什么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身处牢狱之中的王恢听说了刘彻这一番话,得知圣意已决,便自杀谢罪了。

马邑之谋虽然失败了,但它所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一方面,侥幸逃脱的匈奴单于因马邑之谋必然对大汉怀恨在心,绝不可能再提出“和亲”之谈;另一方面,血气方刚的刘彻失了面子,必定加重其雪耻之心,与匈奴再战已是箭在弦上。可以说,马邑之谋彻底断绝了匈奴与大汉的和亲之路,兵戎相见、金戈铁马成为了两者之间唯一的选择。

但军事上的对立却没有影响到经济上的交流,匈奴人贪爱汉朝的财物,而汉朝也并不拒绝匈奴的买卖,边境上的互市贸易依然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