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贵神速李靖取江陵的故事

贵神速李靖取江陵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贵神速李靖取江陵大业十三年,此时隋朝已是风雨飘摇之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地豪强纷纷割据。唐朝究竟是怎样攻取江陵,打败萧铣?于是巴陵众起事武将当即就派了一个亲信之人前去罗县把这事告诉了萧铣,并征询他的意见。萧铣因为这层关系,被任命为罗县县令。萧铣见董景珍报复心切,哪能不同意,董景珍立即逮捕了沈柳生,斩于城内。实力扩张巴陵城不大,要发展就需要扩张,萧铣的第一步就是恢复后梁的都城。

贵神速李靖取江陵

大业十三年(617年),此时隋朝已是风雨飘摇之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地豪强纷纷割据。在巴陵(今湖南岳阳)有一伙武将也跃跃欲试,准备占据巴陵郡,反叛隋朝。

在他们推选首领时,却因为一个小插曲选择了他们之外的一个人——梁氏后裔萧铣。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萧铣的号召力很强,一年之内,竟有多个州郡归附,很快就占领了江陵周边地区,拥兵四十万。

就在他们发展到鼎盛之时,关中的唐朝开始了一统天下的征战历程。就像其他割据势力一样,萧铣也难逃失败的命运。唐朝究竟是怎样攻取江陵,打败萧铣?这章将为您讲述。

萧铣称王

大业十三年十月的一天,巴陵郡的几个武官凑在了一起,大家想像其他地方一样,起兵反隋,创建自己的一番事业。这里面有董景珍、雷世猛、郑文秀、许玄彻、万瓒、徐德基、郭华、张绣等人。

一开始大家推举董景珍为首领,但是董景珍认为他们这些人的能力、背景都相差无几,很难选出可以服众的领头人,于是他给大家出了个主意道:“我出身寒贱,很难服众,没有当首领的资格。但是罗县(今湖南汨罗)令萧铣却是个不二人选,他本是梁室的后裔,为人宽仁大度,如果我们尊奉他为领袖,必能顺应民心,让众人望而归服。”

其他几人也听说过萧铣,觉得董景珍说得挺有道理,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巴陵众起事武将当即就派了一个亲信之人前去罗县把这事告诉了萧铣,并征询他的意见。萧铣听说有人拥护自己当首领,当然挺高兴,当下回信一封,信里写道:“你们也知道,我祖上建立梁朝,后来隋朝强大,于是就以财物贡献,从来不缺。可是隋文帝贪我土地,灭我国家。我痛心疾首,总想报仇雪恨。现在是上天将诸公派给我,这是要恢复梁朝,我岂能不厉兵秣马、应声而动呢?”但是萧铣并没有去巴陵直接坐享其成地去当首领,而是先以捕讨义军的名义招募了数千兵丁。也就是说萧铣对董景珍这帮人不是十分信任,他首先想到的是巩固自己的实力。

要说隋朝对萧铣的祖上,那自然是占了人家的地,灭了人家的国。萧铣是后梁宣帝萧詧的曾孙,他的祖父叫萧岩,开皇初年投降了陈国。陈国灭亡之后,当地官员和百姓共同推举其为首领抵御隋军的进攻,但是他们被隋将宇文述打败。杨坚对他没留什么慈悲之心,将萧岩在长安斩首。萧铣年少的时候,家境贫寒,但是他读书识字,于是靠替人抄书为生。仁寿五年(605年),萧铣的叔伯姑母被隋炀帝册立为皇后,即萧皇后。萧铣因为这层关系,被任命为罗县县令。也就是说隋朝对萧铣还是有恩的,只不过小恩比不上大利。

萧铣刚刚招募了兵丁,就有颍川(今河南许昌)的反隋豪强沈柳生率军进攻罗县。萧铣没做好打仗的准备,于是败给了沈柳生。但是他觉得打仗虽然败了,但自己仍有办法招降沈柳生。萧铣对手下的将领们讲道:“当2017-02-19 下反叛者四起,隋朝早已失去了对局面的控制。我一个人即使拼命固守,也无济于事。目前巴陵郡的豪杰们起兵,要奉我为主,而我先辈正在此地建国。如果顺从他们的请求,号令江南地区,就可以中兴我梁国的大业。现在我用梁朝皇室的名义招安沈柳生,他必定会降服于我。”

手下一听,觉得他说得有理,于是就和萧铣一起起兵反隋。萧铣于是自称梁公,手下兵马的服色旗帜都和梁朝时期的相同。沈柳生一看,萧铣虽然打仗不行,但是人家有背景,有名头,于是率众归降了萧铣,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

名号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你说他虚浮,但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萧铣打着后梁先祖的名号,自起兵后仅五日,远近归附就达数万人。这么多人,小小的罗县是放不下了,于是萧铣率领部众前往巴陵,正式和邀请他的武将们会面了。

董景珍闻听萧铣驾到,忙派徐德基、郭华带郡中豪杰数百人出城迎接,之后拜见了刚刚归附的沈柳生。沈柳生刚到萧铣麾下时,算是实力第一强的大将,现在和巴陵的武将相比,他有很强的危机感,因此和党羽们商议道:“虽说是我们最先尊奉梁公,功勋第一,但现在巴陵众将,位高兵多。我们若入城,反居其下。不如杀掉徐德基,再把郡中这些首领当做人质,然后独自挟持梁公攻进郡城,那么我们就高居人上,高枕无忧了。”

党羽们唯命是从,和沈柳生一起杀死了徐德基,然后才向上禀告。萧铣闻听大惊道:“现今要拨乱反正,可你突然干出这种自相残杀的事,我不能再做你的君主了。”于是走出了军营大门,要离他而去。萧铣这个人虽然文官出身,也没当过什么大官,但是政治斗争的事情还是见过一些,自己现在除了名号,其他一概不如别人。如果手下实力相当,他还可以在上玩玩平衡术,如果任由一人做大,那自己岂不会成为他的傀儡。

沈柳生一看萧铣要走,顿时惊慌失措,要是没他,巴陵城中的武将肯定会把自己生吞活剥了,于是连忙伏地请罪。萧铣见此情景,把他训斥一番也就宽恕了,仍官居旧职,他知道此事并不用自己亲自出马。

萧铣一行列队进入巴陵城不久,董景珍果然向萧铣建议:“徐德基是举义建业的功臣,就这样无辜地被沈柳生杀害了,实在是不幸。沈柳生这样的人如不斩首,我们怎么能建功立业,治理国家?他占山为王的日子太长了,现在虽然归附了我们义军,但是本性凶残,很难改变。今日共处一城之中,势必要犯上作乱。若不预先图谋,徐德基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萧铣见董景珍报复心切,哪能不同意,董景珍立即逮捕了沈柳生,斩于城内。沈柳生的部下也溃散而去。

这次事件虽然是萧铣集团内部出现的第一起矛盾,而且解决得十分迅速,但是他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之后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解决。首领虽然地位尊贵,但是实权较弱,手下将领虽然表面听从,但是都自视位高权重。萧铣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让部下相互制衡,结果生逢乱世,只可能是相互残杀。

义宁元年(617年)十月,萧铣在巴陵城南筑坛,祭祀告天,自称梁王,改元鸣凤。第二年四月即皇帝位,按梁朝旧制设置百官,并分封功臣,巴陵武将董景珍为晋王、雷世猛为秦王、郑文秀为楚王、许玄彻为燕王、万瓒为鲁王、张绣为齐王、杨道生为宋王。

实力扩张

巴陵城不大,要发展就需要扩张,萧铣的第一步就是恢复后梁的都城。萧詧当时定都江陵,于是萧铣命宋王杨道生率兵攻克了隋朝的南郡,南郡的郡城就是江陵,萧铣非常满意,当即把都城从巴陵迁到这里,并重新修建了宗庙,以正本清源。江陵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占领了此地不光能号召梁国的故人,而且还占据了向外扩张的有利地形。

梁国的招牌十分有效,堪比十万大军。听闻萧铣再次挑头,文臣武将、豪强势力纷纷加入。

首先加盟的是文臣岑文本。岑文本是萧詧的吏部尚书岑善方的孙子,当时就在江陵。萧铣早就听说他博学多才,于是拜他为中书侍郎,使主管文翰,执掌机密,成为自己麾下的主要谋士。

人才要招徕,地盘的扩充就得先靠武力了,于是萧铣命齐王张绣进攻岭南。当时岭南由隋将张镇州、王仁寿坚守,最初他们还对张绣的进攻进行阻击,但很快,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传至岭南,他们觉得也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于是归降了萧铣。

隋炀帝被杀对萧铣来说是个好消息,从此之后,前来归附的人员和地盘大大增多。

当时萧铣派使者前去招降隋交趾太守(近越南)丘和,而丘和自恃兵强马壮,当然不从,于是萧铣令宁长真率岭南兵从海道进攻。大兵压境,丘和欲降,谋臣高士廉劝阻说:“宁长真兵数虽多,但孤军远来,不能持久。我城中劲兵足以抵挡,为何不战投降而受制于人!”丘和这才振作精神,即以高士廉为军司马,率水陆诸军迎击。梁军远道而来,士兵疲乏,被丘和击败,宁长真仅单身逃脱,丘和俘虏无算。但事过不久,隋炀帝的禁卫军有些从江都(今江苏扬州)逃到交趾,丘和得知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也心灰意冷,献出自己的郡县,归降了萧铣。

当然也有只凭武力扩张的地盘,始安郡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郡丞李袭志,是北周大将军李迁哲之孙。他对隋朝那可是忠心耿耿,为了守住始安郡,李袭志广散家财,招募兵丁(www.guayunfan.com)三千人,萧铣派兵多次进攻,都未攻克。之后,李袭志虽然听到隋炀帝的死讯,亲率吏民追悼三日,但是并不归降萧铣。李袭志的手下劝他自立为王,道:“您本是中原贵族,久住边疆郡职,政绩卓著,华夷悦服。现在隋炀帝逝世,隋朝即将倾覆,天下大乱,凭您的威望,号令江南,可像秦末尉陀一样割据岭南称王,不费吹灰之力。”其实这个手下也是为他好,隋朝基本灭亡,城外又有敌兵,不是投降就是自立为王,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但是李袭志并不领情,反而大怒道:“我家世代忠臣,坚贞不二。现在皇上虽然去了,但是国家社稷犹存。当年的尉陀狂妄僭上,有什么值得羡慕!谁若再胡言乱语,定杀无赦。”众人不敢再言。李袭志坚守孤城两年,终因外无援兵而被萧铣攻陷。萧铣俘虏李袭志后不但不杀,而且任命他为工部尚书检校桂州总管。

于是不到两年的时间,东自九江,西抵三峡,南尽交趾,北达汉川(今汉水以南),都归到了梁的名下,萧铣拥兵四十余万,成为南方最大的义军势力。

李靖妙算

随着李渊在关中的崛起和萧铣自身的扩张,两大势力之间的利益冲突愈加明显。武德二年(619年)八月,萧铣率先派宋王杨道生进攻唐的峡州(今湖北宜昌),被刺史许绍战败。为了防止唐军顺江而下继续进攻,萧铣忙派重兵扼守都城江陵。

萧铣这边还想和唐军过过招,而李渊这边已经不愿忍耐萧铣的存在,于是唐高祖派出了李靖前去夔州(今四川奉节),协助总管李孝恭平定萧铣集团。

李靖此人,我们都对他有所了解,他是风尘三侠之一,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末唐初的将领当中,他的洒脱和谋略常为人所称道。他出生于官宦之家,是著名的隋朝将领韩擒虎的外甥。他的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他的父亲李诠在隋朝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大业末年,李靖任马邑郡(今山西朔县)丞。当时身为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渊也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而动。李靖察觉了他的这一动机,遂去江都告发此事。但刚到长安,关中就已经大乱,道路阻塞故未能成行。不久,李渊起兵太原,攻占了长安,俘获了李靖,本要杀他,但他临刑前一番豪言壮语让李渊没能下得了手。

李靖到峡州后,被梁军所阻,许久不能前进。李渊大怒,说李靖故意逗留不前,借机报复,叫许绍将他斩首。刺史许绍爱惜李靖的才能,上书论奏,从而获免,后李靖才得以到达夔州。帝王都是小心眼的,你对我不仁,我必然对你不义,李渊这人也是如此,不过他能听进别人的劝谏,也算是一代明君了。

还没等李靖出手,萧铣集团内部就出现了内讧。萧铣因为实力较弱,所以对手下的实权派将领多有猜忌之心。而当时天下大乱,豪杰辈出,大家争功心切,整体都比较浮躁,那些武将恃功骄横,专擅诛杀。萧铣非常不满,他担心这些将领们权重难制,在还未取得南方绝对控制权时就宣称要罢兵营农,实际想借此夺众将军权。董景珍的弟弟也是手握重兵的武将,他对萧铣的新政策心怀不满,图谋作乱,但因消息泄露而被斩首。董景珍当时镇守长沙,萧铣下诏说不治他的株连之罪,并召他回都城江陵。董景珍恐惧万分,心想,你要信任我就会让我继续驻守,现在召我回去,必定有个圈套在那儿等着呢,于是这位起事的元老举长沙城降唐。

萧铣听说董景珍叛变,长沙也归了唐朝,心里十分愤怒,当即派齐王张绣进攻长沙。董景珍并不想和自己以前的兄弟厮杀,他引汉高祖杀功臣的故事警告张绣道:“前年醢彭越,往年杀韩信,这些故事你难道不知?我们俩何必相互残杀呢!”但是各为其主,交情也就顾不得了,张绣仍是指挥军队围城。董景珍见难以固守,就想突围逃跑,被部下所杀。萧铣嘉奖张绣,升其为尚书令,但他恃功骄横,专断弄权,萧铣也把他杀掉了。起事的元老接连遭诛戮,萧铣集团的势力日益削弱。

武德四年(621年),在南方待了一年多的李靖向夔州总管李孝恭献“取萧铣十策”,李孝恭将其上奏朝廷,李渊颇是赞赏,命李孝恭大造战舰,练习水战。又因李孝恭不熟悉军事,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李靖成为平定江陵的实际指挥者。

巴、蜀之地,蛮夷的势力很大,李靖将这些蛮夷酋长的子弟全部招来,量才授官,安置在身边,对外虽然宣称是提拔重用,实际却作为人质,让这些蛮夷在以后的作战中偏向自己,为我所用。

是年九月,就在李靖准备顺长江而下攻打萧铣之时,三峡江水暴涨,水流湍急。众将领认为三峡险滩颇多,此时出兵太过危险,希望等水落之后再进军。李靖反驳道:“兵贵神速。萧铣也认为三峡水涨,我军必不会出击,在防守上必然有所懈怠,如果我军乘江水上涨,顺流而下,可瞬间抵达江陵。攻其不备,他必被我生擒。此兵家上策,机不可失。”李孝恭也同意他的看法,于是大军得以迅速前进。

当李孝恭、李靖率两千多艘战舰顺江东下时,果然不出李靖所料,萧铣以为江水刚刚上涨,唐军定不会来袭,于是没有丝毫防备。唐军顺利地攻克荆门、宜都,进至夷陵(今湖北宜昌)。萧铣连忙调集数万精兵屯守清江,大将文士弘为主帅,想再次阻截唐军前行。但此战唐军预谋已久,文士弘匆忙应战,自然被唐军所败。唐军一路进击,得战舰三百余艘,梁主将文士弘阵亡。

萧铣听说文士弘大败的消息之后,大惊失色。原来,他以罢兵营农为名削夺了大将们的兵权后,江陵只留宿卫兵数千人,基本没有抵抗能力。在得知李靖率领大军将至时,萧铣仓促征兵,但军队全在江、岭之南,道路险阻而又遥远,无法迅速赶来增援。萧铣万般无奈之下,只得用现有的全部兵力出城迎战。

李孝恭见梁军人少,想挥师进击。李靖却认为不可,他劝阻道:“萧铣这些是仓促之间组合起来的兵丁,毫无士气可言,势必不能持久。我军不如暂屯长江南岸,缓攻一日。萧铣一定会分散兵力,一路和我军对峙,一路归守城池。等他们兵分势弱之后,我方乘机进攻,必胜无疑。如果现在就要攻城,萧铣部一定会拼命死战,楚地的兵卒向来剽悍精锐,我们难以抵挡。”无奈李孝恭不听劝阻,留李靖守长江南岸军营,自率精锐部队向北岸的梁军进攻,果然战败,逃回南岸。

萧铣手下的将士见唐军逃跑时丢弃了大量军资,纷纷下了战船在江中收掠,每人都获取不少。此时,李靖见敌军队列已乱,毫无防备,突然纵兵奋击,大获全胜,一直追到江陵外廓城,紧接着又攻陷萧铣水城,获取大量战舰。

但是李靖并没有将这些战舰拿来使用,而是把它们全部散入江中。众将不明白他的用意,纷纷劝说道:“这些缴获的战舰,向来是为我军所用,为何白白丢弃?这样散入江中,势必会顺流而下,这不是反倒资助了下游的敌军?”李靖向众将说出了自己的妙计:“萧铣占地甚广,南达岭外,东到洞庭湖。我军孤军深入,是想一举攻下江陵,但若久攻不下,敌方的援军必会从四周集结,我方被敌军包围,内外受敌,进退两难,就算有那么多战舰,又有何用?而如今,我们舍弃了这些舰船,它们漂到下游,援兵见到必会认为江陵已被我攻破,不敢冒险轻进,往来侦察,就会耗时十天半月。我军抓紧这一空隙,定能攻克江陵城。”果然,萧铣援兵见顺江而下的战船散乱,不知江陵情况如何,疑惑不解。而梁的交州总管丘和听说萧铣大败,全都投降了李孝恭。

萧铣困守孤城,内无强军,外无援兵,唐军围困数日,自己已无取胜的可能。于是,他向谋士岑文本征求意见,岑文本劝他识时务归降唐朝。萧铣也意识到自己种下的恶果,怨不得别人,现在大势已去,他无奈地对群臣说:“天不保护梁朝,我们也不用再坚守了。如果一定要等到城被攻破的那一刻,江陵百姓必然要蒙受灾难。我不愿因我一人的坚持而使黎民惨遭涂炭。”

武德四年(621年)十月二十二日,萧铣以“太牢”祭告梁之太庙,然后下令开城投降,守城将士无不流泪。萧铣和百官身穿罪衣来到唐军营门前,向唐将恳求道:“该当死罪的只有我一人而已,城中百姓无辜,愿不要杀掠。”李孝恭率军入据江陵城后,众将要纵兵抢掠。岑文本站出来面对李孝恭劝谏道:“江南百姓,自隋末以来,困于虐政,又遇群雄虎争,今日存活的人,都是刀剑之下的万幸,无不仰首企望真主。萧氏君臣、江陵父老所以决定降唐,是盼望能安居乐业。今日如若纵兵大肆掳掠,恐怕此地以南没人再肯归顺了。”

李孝恭听从了岑文本的建议,严令禁止抢掠江陵城。有些将领还贼心不死,说道:“梁军将帅中凡因抗拒我军而战死的都罪大恶极,请没收这些人的家产,赏赐我军的有功之人。”李靖当即反驳道:“王者之师,应以义为先。梁军将帅能为他的君主战死,这是忠臣,岂能等同叛逆罪人抄没家产!”至此,唐军在江陵城中秋毫无犯,百姓安然归顺唐朝。南方州县听此情况都纷纷归顺。而屯在江陵周围的梁之援军虽有十万之众,但听闻萧铣投降,江陵失守,也都释甲投降了李孝恭。

李孝恭把萧铣押送长安之后,李渊当朝历数他所犯罪状,萧铣却正色答道:“隋失其鹿,英雄竞逐,铣无天命,故至于此。”此言一出,表明他并没有真心归顺大唐,这是李渊所不能容忍的。于是萧铣被下诏斩于长安闹市,年仅39岁。至此,唐朝控制了南方的大片土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