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社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温州经济如果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必须要有高级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此外温州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理论、要有思想库。温大照理讲早应该办成本科学校,因为温州市发展需要高级人才。温州本身的确也有人才,但另一方面还要引进人才,使两方面相辅相成。因为温州的社会发展需要高科技,也需要先进的文明,这要通过办大学才能做到。这两句话表示她非常用功,艰苦奋斗。

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1)

问:您对温州高等教育发展有何期望?温州大学专升本工作进展如何?

答:温州应该有比较好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既适应温州本身的需要,又能引进人才。温州经济如果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必须要有高级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此外温州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理论、要有思想库。温州需要综合性大学来作为思想库,培养高级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温州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要努力在温州办好一个综合性大学,它还要包括文史哲、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这些方面都有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跟温州的生产力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相适应,我想这目标过一段时间就会实现。温大照理讲早应该办成本科学校,因为温州市发展需要高级人才。现在学校里领导和教师深深感到要努力实现这个目的,在努力引进人才、进行学科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既搞教学又搞科研方面,都有相当的进展,基本上已达到本科高校的水平,已得到省里的认可,正在向教育部提出申请之中,很有希望,但还有一定的程序,反正大家为这个事情在奋斗。温州本身的确也有人才,但另一方面还要引进人才,使两方面相辅相成。有大学,就要引进人才。今后的工作还需要大量引进外来人才。教学设施还是重要的,也要不断改善。

问:谷校长,1999年8月您开始担任温州大学校长。到目前为止,已有近20位两院院士不动编制“流动”到浙江,如“宁大”的严陆光、“工大”的沈寅初等等。请您以自己的实践和体验,谈谈院士执掌高校的特殊作用和意义。是不是有负面影响?

答:我只能讲自己的情况,其他院士的情况,如严陆光,他对宁波大学很投入,有许多很好的想法,但我了解得不具体。我觉得在温州要办成一所好的综合性大学,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温州的社会发展需要高科技,也需要先进的文明,这要通过办大学才能做到。3年前,温州市领导代表温州大学来找我时,出于对故乡的热爱吧,我还是担负了这个责任。我年龄已比较大,平常工作也相当多,虽然我的心里很投入,但很难做到每一样具体的工作都做。比如说,我曾经表示过,财务我不可能管,还有基建我不可能管。我经常考虑学校的发展大政方针,比如,怎样规划;怎样进行学科建设;如何办高一层次的教育,也就是升本的问题;怎样提倡学术风气,能够使学校形成很好的学术环境;教师搞科研等等。在这些方面,我提出了一些建议,当然也参与了一些具体工作。我觉得在这些方面,我是可以发挥一些作用的。但另外一方面,我也感觉到,归根到底还是市领导要为温大的发展创造很好的条件。我到温大以后碰到一个自己意料之外的挫折。有某一个产业集团,把持了校园建设的大权,没有认真为温大的建设出力,反而使校区建设的任务迟迟不能完成,而且工程管理混乱、浪费严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丧失了一个很好的时机。校园建造不起来,省里意见很大,不但升本问题不好解决,连2001年能否开学都成了问题,因为新生来了没地方住,这不是言过其实,的确是这样的情况。我对此非常担忧,可是又无法管,只得千方百计争取领导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个事情当然跟我这个院士不院士的毫无关系,不过有这个来之不易的身份,领导还必须考虑我的意见,终于使问题得以初步解决。这就让我感觉到要办一所好的学校,光有一个院士是不够的,要有领导上的大力支持,任用事业心强的、得力的干部来做,要有很好的班子。院士只不过出谋划策,或者到外面讲点话,扩大影响,争取支持。基本上可能就是起这些作用。至于有没有负面影响,我希望我不会起负面影响,其他就不知道了。从自己个人来讲,当然是要有牺牲的。本来可以做其他事情的,但把主要的精力放到这里面去了。碰到一些矛盾,引起心情不舒畅,对自己身体也有影响,的确是这样一个情况。

问:您曾先后当过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副校长或校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育家。现在,古稀之年又担任温州大学的校长。前后相比较,年龄、环境都不一样,请问您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答:我过去担任的是很好的大学的副校长或校长,我念过书的浙江大学也是很好的大学。这些学校以前有很好的基础,有一批成熟的高水平的人才。他们的要求跟温州大学不一样。温州大学长期是专科学校,要在此基础上寻求发展,而且周围的环境也不一样,所以要艰苦得多。当然,“大有大的难处”,名校要求高也有许多困难。我希望在办温州大学的时候,能够得到领导的支持,这个我觉得很重要。的确也希望能够引进许多好的人才,把这个学校办好。

问:谷校长:您曾多次应邀前往一些国外著名学府访问、讲学。您认为外国大学与国内高校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他们的一些什么东西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答:外国大学种类也很多。我对美国大学的印象是不拘一格,不是每个学校都一样,而是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办学。我觉得温州大学也应该这样的,根据自己特色来办学。至于国外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觉得这很多。同时,因为基础上的不一样,建设的时间也不一样,我们很难讲一个总的东西,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培养人。大学就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培养多种不同层次人才的地方。好的大学,办得越好,其科研越能出成果。另外呢,大学可以是一个思想库,大学对各种政策的制定有很重要的影响,大学还应该起转变社会作风的作用,大学可以倡导好的文明的社会风气。我觉得这些事情从历史上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许多大学都起了这个作用,我们也应该努力。

问:谷校长:5月13日,您与夫人胡和生院士成为东方之子的男女主角。当年,夫人身上哪些品质气质吸引了您。如果不介意的话,请您谈谈夫人好吗?你们平时有过争吵吗?

答:我长话短说。1991年,她当选院士的时候,我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包括了我对她的所有印象。第一句呢,是“苦读寒窗夜”,第二句是“挑灯黎明前”。这两句话表示她非常用功,艰苦奋斗。第三句话:“几何得真传”。她是苏老很好的学生,在微分几何中做了许多很好的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以研究偏微分方程为主,苏老的微分几何方面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大都是她帮助完成的。第四句话:“物理试新篇”。她的研究理论也逐渐与物理靠近。第五句是“红妆不须理”。也就是很忙,没有时间打扮,但因为她“秀色天然妍”,很秀气、很天然,也不需要打扮。下面呢,是“学苑有令名”,她作为院士,国内外都有影响。“共庆艳阳天”,我们一起在美好的时代过很好的生活。

问:我在温州读初中的时候,上几何课就盛行一句话:“几何,几何,学得鸡里八歪。”(温州方言)为什么您却对此情有独钟?有人说,任何科学只有充分利用数学,才算真正成熟起来。您能否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其中奥妙?

答:第一,数学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你要掌握数学,基本的运算规则你要老老实实地掌握好。1/3加1/5,怎么个加法,有一定的规则,你不能写成1/8。学数学,你要听老师的话,老师所教的运算规则,你要照做,有时也要记忆,如“九九表”你要背出来,分数相乘、相加会做,等等,非常实在。这些训练,每个人都能够办到,只要你听话,多做练习,错了就改。第二,要懂,不能硬记。比如说,刚才的1/3加1/5,为什么不是1/8,而是8/15,要懂得这个道理。数学不是一门硬记的科学。真正懂得道理,记忆就不难了,兴趣也就来了。第三,要学会自己思考。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科学。譬如说,我在小学学分数时,循环小数与分数,1被3除,结果是0.333333……无限循环下去。这个无限我们是看不到的,但可以想象,数学是要学会想象。普通看不到的东西可以通过想象看到。另外的话,也要做一定的题目。做题目要做好,就是说不仅要会做,也要做好,用简单明了的方法来做。对同一个题目,用这种方法做了不满意,还得用另外一种好的方法来做,越做越好。所以,如果真的要学数学,第一个你要听老师的话,根据老师的教导,你去老老实实地做练习,掌握方法;第二个呢,就是要自己动脑筋去理解、去思考,不怕困难。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奥妙。另外一个引起兴趣的原因,是数学应用到其他领域去都会很有效,因为工程也好、物理也好,都要用到数学。数学可以对自然现象、工程现象,甚至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这也是产生兴趣的一个原因。至于你说到大家怕学几何的情况,几何需要逻辑论证,这种严格的论证学生开始时不习惯。你不能随便讲话,你讲的每句话都要有根据。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机会。这一关你一定要过。不但是对数学,对其他也一样。此外,几何有难题,有时需要添辅助线。辅助线不知道怎么做,没有固定的方法,这要困难一点。多做以后,熟能生巧也会有兴趣。

问:整天与数学打交道的您,最大的业余爱好却是古代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如果说学科之间是融会贯通的,那您又是如何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的呢?

答:古代文学与数学当然有很大的不同。数学是理性的科学,而文学主要是感情。所以,相通的地方并不是太多,但是我感觉到也有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中国古诗,用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很复杂的内容很形象化地讲得一清二楚。刚才大家问我对胡和生的看法,我觉得我一首诗就能够概括她。我上一次到温州来,写了一首诗,头两句:“难忘家乡山和水,清新俊逸又峥嵘。”就两句话,第一句话表达我对家乡的感情,第二句话是对温州的山水,我觉得很清新、很俊逸,同时又很峥嵘,不是那么很平凡。数学也是这样,数学也不要求写得啰里啰嗦,数学也要用简洁的东西把内容表达出来。另外一点,在中国诗词中都有对仗。数学上也很注重对称化,你懂了对称之后,从一件事情知道其他很多事情。我在大学念几何的时候,有个对偶原理,给我的印象很深。诗词里也有对称性,我觉得也很重要,有了对仗,句子就很美了,又能够表达很多的内容。比如说陆游的《书愤》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它对仗对得很好,非常具体,从这里就可以知道陆游的经历,他怎么样爱国、怎么样从军、过怎么样的一种悲凉的生活,从这两句诗里完完全全可以表现出来,很简洁的东西,很形象。对仗很美,我觉得这个是我很欣赏古典诗词的地方,这和数学的对称性还是有一点点关系。

问: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觉得苏步青先生在您的一生中对您影响最大的是什么?请您谈谈您与恩师苏步青先生相处中的几件往事。

答: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他从日本回来以后,一直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科学研究和培养学生,包括在贵州的时候。我那时不在贵州,但是我知道这个情况。我觉得他是很难得的。任何时候,解放以前,解放以后,他碰到挫折、困难,从不低头、坚持奋斗。这一点,我觉得对我来讲印象是最深刻的。另外是他引导我走上科研道路,我开始时候的研究课题是他给我启发出来的。他也帮助我归队,1951年领导上给我安排行政岗位,我差不多要离开数学了,离开浙大了,但是我觉得我还是要回到数学,苏先生同情我、支持我,向领导们反映,使我回到浙大。

问:前几天,我们刚刚庆祝过党的81岁生日,还是在少年时代,您就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抗日救亡的重任。后来又成了浙江大学爱国学生运动的负责人之一。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您60年不改革命初衷,请谈谈您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最根本原因。

答:可以说这是历史上的必然,当时中国受侵略、受欺负、受压迫,中国是不是会亡国?我们都很担忧,年纪虽然轻,也想把救亡的责任自愿承担起来。同时,同温州中学的气氛有关系,我接受了我哥哥的影响,同时接受了同学的影响。我感觉到共产主义理想是很好的,唯物辩证思想、马列主义思想,是正确的,能指导抗日救国,中学就打下了这个人生基础。

问:江泽民主席曾这样评价温州人:“沿海赋予他们这种开放的精神,冒险精神,最主要的是温州人能吃苦。”温州人这种特质在您身上很明显,您觉得这对您的整个人生道路有什么影响?

答:影响是有的。我就这样讲,吃点苦没坏处,特别是对青年。青年应该学会吃苦,我在温中的时候,在青田,在水南、村头,的确是相当苦的生活,这样艰苦的生活过过以后,非常有好处。以后碰到艰苦,会想到这么艰苦都经过了,现在艰苦总归可以克服。

问:谷校长:您的老师苏步青和周谷城、赵超构先生是毛主席在上海的3位知识分子朋友。周总理也接见过您。我想请问一下,毛主席在您的印象中是怎样的?还有周总理呢?

答:他们都是革命的伟人,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也可以说,他们都是天才。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难免的,可以从历史的发展和他们思想的演变作出解释。

问:现在一些民间数学爱好者对某些数学破解很感兴趣,如哥德巴赫猜想。许多专家并不赞同他们这种做法,认为他们是不可能破解难题的。对此您有何看法?

答: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数学问题有许许多多,有些问题对不了解数学的人是讲不清楚的。我研究的大多属于这种情况。有些问题,如哥德巴赫猜想,有了高中的知识,甚至初中的知识就可以懂得这是什么问题。凭着一点简单的数学知识也可以尝试一下。当然这个问题本身难度是高的,所以专家们往往会认为,这个问题是没有非常高明的数学思维和技巧是不可以解决的。我不是数论专家,但我同意专家们的意见,没有充分的准备是解决不了这样的难题。但是也不排除某个外行人突然来个灵感,经过他的坚持努力也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不过这样做也会冒很大的风险,好像是你不带任何工具,也不带粮食去爬山。就我来讲,我就会劝告他,多做些准备,要爬山之前先把粮食准备好。有些人的确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自己认为解决了这个问题,错了他自己也不知道,专家跟他解释,他也不接受,这个事情就比较麻烦。另外一个,他写出来的东西要尽量给自己挑毛病,自己能够挑出自己的毛病,也是一种水平。

问:1993年3月,应台湾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之邀,您和大陆一些科学家赴台访问,您能跟我们谈谈那次经历吗?当时台湾给您的感觉怎样?

答:我觉得,台湾是个宝岛。它的地理条件不好,能够把经济搞得这么好,这说明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搞好台湾经济,有高层次专家的功劳。比如说,徐贤修是温州人、是数学家,南京人李国鼎是物理学家,他们对搞好台湾经济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很好地发挥专家的作用是台湾出成绩的一个要点。

问:6月17日,来自世界各地的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清华园,同时庆祝杨振宁教授80寿辰。那时您和杨先生就坐在一起。请您谈谈对杨振宁先生和其他您熟悉的荣获诺贝尔奖华裔学者的印象,好吗?

答:他们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对科学的贡献很大。杨先生很大的优点是在中国打好基础,然后到国外去接受最前沿的科学,我觉得这一点很要紧。他自己也这样认为的。他先在西南联大念的书,联大的教师非常好,有王竹溪、周培源、陈省身等等。他在联大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到美国去接触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家,看到了世界物理学发展的前景,能够同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家一起工作。他能够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在物理学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杨先生同时吸收和发扬中西文化的优点,这是难能可贵的。

问:我是一位教师,当代大学生有不少长处,但也有明显的缺陷,如缺少理想、追求、意志,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你对他们有些什么忠告吗?

答:在温大这次毕业典礼上,我讲了一段话,合起来16个字:“远大理想,小处着手,终身学习,以德为本。”

问:目前,一些著名大学正在争夺教育部所拨的300亿元建设著名高校的资金。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清华大学就率先提出在2011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前不久,浙大也提出了类似的目标。作为一位知名的教育家,你认为中国与国外一流大学的距离究竟有多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

答:我感觉到是这样的,比如说一个炉子在烧了,但火很小,添了点煤炭进去,一时还是烧不旺,所以我感觉到要成为一流的大学,在学术上,或在教育上,就像一个火烧得很旺的炉子。我们现在的任务,也就是把火烧旺,要创造条件,要积累,不是一个一下子的事情,这是非常复杂的事情。

问:谷校长,现在有人把温州定位为“国际化都市”,特别是对我们这样的大学生创业,在温州是不是有前途?

答:我对温州了解的情况不是很具体,我想现在还不能说是“国际化都市”,如果是奋斗目标,那要有一个好的规划,要有特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双管齐下。当然是一个创业的好地方。

问:有一个温州问题来向你请教一下。“温州现象”最早从温州开始,温州是一个比较商业化的城市。但是温州的历史上出了很多有名的文学家、学者,古代诗人谢灵运啊、近代的版本学家孙诒让、现代的苏渊雷等等。这种现象怎么来解释。

答:这种现象我觉得是这样子,一个温州山水,山水很好,我上次写了两句话,第二句话就是“清新俊逸又峥嵘”。这句我是借用了杜甫《春日忆李白》的“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除了这个之外,温州山水还有峥嵘的一面,还有雄伟的一面,正好像李白的诗还有雄伟、豪放的特点一样。我觉得山水对文学也是有影响的,中国山水诗发源于温州,这不是偶然的。第二个呢,我觉得从历史来看,总体上温州还是比较安定的,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很厉害,在这样情况之下,有许多居住在中原的人们愿意到温州来,带来了温州学术上的兴盛。第三,我想特别在南宋以后,温州人没别的出路,因为地也不多,所以只有去经商,经商的思想是永嘉学派产生的原因之一,学派呢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杰出人物很重要,出了杰出人物,会带动一批人,改变社会风气。

问:谷校长,现在大学生普遍缺少人文素质,所以有关人士就提出让诗词走进大学校园。但是,我想打基础一般都是在小学阶段,您认为在大学提倡是不是晚了一点?

答:的确是这样的。古典诗词一定要有格律,完全不按照格律的诗词是没味道的。我自己很困难,因为我小的时候没有受过平仄的教育,以后又跑南闯北,口音很杂,一个字拿出来,到底是平声还是仄声,我也搞不清楚。不过我想太受格律的约束也不好,所以我不管这些东西,只要自己为自己欣赏就行了。我想,读古诗词能陶冶性情,接受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并且调节生活情趣,我觉得这是好的,觉得这是一个文化修养,中国人的文化修养,当然,这种训练应该从中小学的语文学习中开始。

问:谷校长,我感觉现在学得越多,感觉知识越不够,觉得时间一时很难调节,这种心理调节方面有什么指导吗?

答:应该这么说,什么事情都一样,如果说这个要做到十全十美,或者说非常好的话,往往的确是很困难的,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在一定阶段中,目标要适度,一个阶段到了一定的程度,取得一定的成功就可以满意了,可以为下一目标而继续奋斗。你想一下子要求过高,一步登天,往往欲速则不达,影响身心健康。

问:今年是温州中学的百年校庆,作为老校友,您能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答:很高兴回到母校来,很希望参加温中的校庆。在校庆之前,我先睹为快,到新的校区看过了,非常好。温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校,在全国都有影响。解放前,长期曾是温州的最高学府。温州这个地方需要文明、科技,这两个非常重要。过去校友里从事科技、教育的比较多。近几年从事企业的比较多,出企业家也是好事,我希望温中的学术传统能够继续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希望出现一大批科学界、教育界杰出人士。我是1938年在温中就读,1943年夏天高中毕业。回忆那段岁月,最关键的是打基础,无论是人生基础还是业务基础。我是在温中受到党的教育,成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立下了干革命、攀登科学高峰的志愿,决定了我一生的方向。

【注释】

(1)2002年5月30日和2002年7月4日答浙江财经学院2001级财经新闻专业学生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