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口才锻炼 评书活动表演指导

评书活动表演指导

时间:2022-02-18 口才锻炼 版权反馈
评书活动表演指导

评书也叫评词,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在江南则称为评话。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评书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

许多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作弦子书的说唱艺人。至20世纪初,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后,纷纷改说评书。这是中国曲艺艺术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评书起源与发展历程

评书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它是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后来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像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实际上就是早期的评书。在北京流行的评书,相传是明末清初江南说书艺人柳敬亭来北京时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清代北京鼓曲艺人王鸿兴去江南献艺时,拜柳敬亭为师,回京后改说评书,并于1735年在掌仪司立案授徒,流传到现在。

以说书者的说法:评书起源于东周时期,周庄公是评书的祖师爷。但这只是一个传说。

唐代出现了一种曲艺曲种与评书的表演方式相似,这种曲艺形式称为说话,最初说评佛教典集。中国古典文学认为,说话这种表演形式对明清小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说话发展到俗说后表演方式与评书是非常类似的。比如评书中的开场诗,说话称为押座文;也有“且听下回分解”一类用句。这些都对明清的小说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三国演义》《水浒传》最初都是说话的话本。

晚清光绪年间,评书传入皇宫中,因在皇宫唱歌多有不便,于是改说唱为评说,于是评书的艺术形式便固定下来。

20世纪初是评书兴盛的时期。据记载,当时撂地说书人说《三国》,万人空巷,把街道围得满满的。另外,评书与相声也有很大的渊源。尤其是单口相声和评书的片子活技巧几乎相同。有些相声的段子也来源于评书章节。

新中国成立后,评书艺术大师袁阔成以说演《三国演义》而享有盛名。评书艺术家田连元表演的长篇评书《水浒》,比较适合青少年听众的欣赏习惯。评书表演女艺术家刘兰芳,其所说演的代表性节目,为长篇评书《岳飞传》。

后来,几乎每个广播电台都有评书专栏,部分电台更有专门的评书或故事频道。这些频道主要听众是老年人或出租车司机,评书仍很受听众的欢迎,其中原因主要是评书本身喜闻乐见的特性,还有广播的局限性。一些评书演员担心评书会渐渐地消失,现在很难看到年轻的说书人了。

评书的种类和艺术特征

现在流传下来的传统评书,都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征。它汇集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既是历代评书艺人的心血结晶,也是群众性的艺术创作成果。册子是一部评书的详细提纲,也称梁子,评书通过它和口传心授方法流传下来。不同流派、不同演员对一部书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尤其在评议方面,因人而异,具有很大的可变性。评书艺人既是演员又是作者,他们的表演过程,往往就是精心构思和不断创作的过程。这正是口头文学的特点。

评书创作的注意事项

第一是结构要周密严谨,在选择事件上要有清晰的来龙去脉,情节不要芜杂,要有头有尾,巧妙穿插,使人听得明白。第二是情节既跌宕起伏又前后连贯。要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不要一味追求离奇,使人们感到刻意创作的痕迹。第三是在矛盾设置上要波澜起伏、曲折动人、紧凑生动。

评书创作的笔法

1.明笔

这是指说书人给听众讲故事的口气。叙述故事发生的年代、内容、人物的行动、情节的变化。

2.暗笔

指为避免拖沓絮叨,将与本段故事联系不大的情节一笔带过,略而不提。

3.伏笔

指在前面先埋伏一根线,后面再详述。

4.惊人笔

是指写出的情节比较紧张,用来增加听众欣赏兴趣的手法。

5.倒插笔

正在叙述主要故事时,临时又倒叙一段另外相关的事。

6.补笔

故事中引出一件事,马上交待清来龙去脉,补叙清楚,为以后的故事发展做好铺垫。

7.掩笔

也称扣子,“听书听扣儿”就是制造悬念的意思。评书中常使用扣子里套扣子的掩笔,通称连环扣。

8.评论

是以说书人的口气对书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或者古书今说进行解释。

9.赞赋

传统评书中前人留下的固定成套的词句,有赞、赋、诗词等连串的套话。其特点是:散文少、韵文多,因此千人一面,有些呆板,比较粗糙。

10.包袱

即说书时要从内容出发,穿插笑料,抖响包袱。

评书脚本与人物刻画

评书的脚本必须案头能阅读,场上能表演,语言口语化,既生动又形象。这样,说起来才能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语言上要避免讹音、错觉或含混不清。评书刻画人物讲究开脸儿。在编写新书时,得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和思想面貌,勾画出他们的相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再给他们配上符合身份的服饰。这样,听众听了就会在头脑中树立起有声有色的人物形象。编演者要认识到人物本身的思想深度,采取多种艺术手法才能把人物性情反映出来。

评书情景的编演

评书要向听众交待清楚书中人物活动的环境。像门窗位置的 高低,室内摆设的多少,以及山、水、河流、城池、要道等,使听众在听人物之间活动的同时,自然联想到人物所处的环境,感到情景交融。

对主要情节要精心设计摆砌末子,巧妙地把书中需要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形象地摆在观众眼前,当然不是什么都罗列上来,使观众感到身临其境,引起欣赏的兴趣。

评书的表演形式

早期为一人坐于桌子后面,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身着传统长衫,说演讲评故事。发展至20世纪中叶,多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是站立说演,衣着也不固定为专穿长衫。评书用以北方语音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调的普通话说演。中国华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均见流行。因使用口头语言说演,所以在语言运用上,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介绍为主。并在艺术上形成了一套自身独有的程式与规范。

比如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如果介绍新出现的人物,就要说开脸儿,即将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特征做描述或交代;讲述故事的场景,称作摆砌末;而如果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又往往会念诵大段落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称作赋赞,富有音乐性和语言的美感;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常常又会使用垛句或曰串口,即使用排比重叠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

在故事的说演上,为了吸引听众,把制造悬念,以及使用关子和扣子作为根本的结构手法,从而使其表演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表演者要做到这些很不容易,须具备多方面的素养。

评书的节目以长篇大书为主,所说演的内容多为历史朝代更迭、英雄征战和侠义故事。后来到了20世纪中叶也有篇幅较小的中篇书和适于晚会组台演出的短篇书,但长篇大书仍为其主流。

评书表演的道具

评书所用的道具,只有醒木、扇子、手帕三样。除外就是演员自用的茶壶、茶杯、烟具等也可临时借作道具使用。

据说在周朝周庄王时,有四位大臣建议皇帝减少苛捐杂税,广施仁政,并将忠孝节义的事例编成故事到各地说唱。这样果然奏效,自此天下太平。周庄王封他四人为四大善相,各 授圣旨一道、宝剑一口、堂印一方、堂鼓一面。后来逐步发展演变,这四物就成为了评书艺人所用的醒木、扇子、手帕和鼓书艺人所用的扁鼓。

1.醒木

醒木也叫醒目、响木,是一块长方形的小硬木块。尺寸不一,一般长约3.3厘米,阔约1.7厘米。上面抹边,共20条边线,10个平面。放在桌上外露9个平面,所以也叫九方。

据《江湖丛谈》中介绍,评书艺人有醒木词:

一块醒木上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君王一块辖文武,文武一块管黎民。圣人一块传儒教,天师一块惊鬼神。僧家一块说佛法道家一块劝玄门。一块落在江湖手,流落八方劝世人。湖海朋友不供我,如要有艺论家门。

醒木词说明这块醒木的七种用途,除说书人用外,还有君、臣、文、武、儒、释、道用它。

评书演员开始表演时拍醒木,是让观众安静、注意。结束时拍醒木,让观众悬想回味。节目当中拍醒木,烘托气氛。醒木不到必要时不能乱拍,不能借其声音做伴奏。各行各业都有醒木,要求评书演员要熟知各行各业的生活,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扇子

评书演员用的扇子就是普通的纸折扇。演员用它代替刀枪武器、毛笔等,虚拟动作或景物。表演武打时的刀枪架势必须用扇子。如遇同行来盘道考核,把扇子拿起递过来,说:“扇子古时有,指点分文武,假笔可代书,兵刃借它舞。”演员应回答:“扇子原本古有,刀枪棍棒凭它。文武九流各有时,唯我不分冬夏。”这两段词也说明折扇在评书演员手里的用途。

3.手帕

手帕是一大块素白手帕,普通手帕也可以代替。表演当中,折叠可代替书信、书、表、摺本用,也可以当手帕用,模拟擦汗、擦眼泪,但不能真擦。一般评书演员在场上还另有一块实用擦汗的毛巾。

茶具、烟具、鼻烟等,本是演员自己用的,必要时可以借当道具用。烟、鼻烟虽能借当道具用,但不能真吸真闻,只能在间歇时演员自己吸烟,剧中人物吸烟,只能空手摹拟或用扇子当烟袋摹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