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链接二:西晋一统与五胡乱华_冷历史

链接二:西晋一统与五胡乱华_冷历史

时间:2022-04-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链接二:西晋一统与五胡乱华_冷历史公元265年,司马炎篡夺曹魏皇位,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司马炎就是晋武帝。316年,晋愍帝不敌投降,最后仍是受辱被杀,至此晋朝短暂的大一统局面分崩离析。东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而北方广大土地则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史称“五胡乱华”。“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长期受到汉人压迫的胡人趁机兴兵作乱,整个中原地区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长达130多年割据混战的动荡时期。

链接二:西晋一统与五胡乱华_冷历史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夺曹魏皇位,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司马炎就是晋武帝。他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在进行了灭蜀之战、灭吴之战等一系列征伐后,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状态的中国,结束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混乱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继秦、西汉、东汉以后的第四个大一统政权。

西晋初时大肆分封司马氏,以期这种门阀政体能够长治久安。然而恰恰相反,晋武帝死后各地藩王拥兵自重,致使在晋惠帝时发生了以贾南风(即贾后)与楚王司马玮为始,先后有汝南王司马亮等八个封王参与的司马家族皇室成员夺权政变,史称“八王之乱”。虽在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阳,剿杀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后将“八王之乱”平定,然而其时已民生凋敝,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力量消耗殆尽,伴随而来的是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迅速爆发出来。在其后不久(311年)的“永嘉之乱”中,都城洛阳竟然被匈奴政权前赵皇帝刘聪攻破,晋怀帝遭到俘虏并被杀害,随即晋愍帝于长安继位。晋国内部此时已然矛盾重重,面对前赵的再次进攻抵抗乏力。316年,晋愍帝不敌投降,最后仍是受辱被杀,至此晋朝短暂的大一统局面分崩离析。317年,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司马睿在江南重整晋室、建国立号,史称“东晋”。东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而北方广大土地则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史称“五胡乱华”。

胡人是当时汉民族政权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汉朝以来,就有胡人不断向中原内地迁徙,逐渐盘踞中国北部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胡人已入主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长期受到汉人压迫的胡人趁机兴兵作乱,整个中原地区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长达130多年割据混战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自304年刘渊和李雄分别建立汉赵(史称“前赵”)和成汉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止,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蜀地、辽东等地,最远可达漠北、江淮及西域地区。在入主中原的众多少数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氐为主要势力,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北魏史学家崔浩取其中十六个国家作为代表(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分别是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因此称这段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兴替的历史相当错综复杂,以383年淝水之战为分野,这一时期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史书中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之乱”后,难民大多逃难到凉州、辽东以及江南地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渐渐繁荣。“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随着淝水一战前秦苻坚的失败,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趋向白热化,社会动荡比以前更为严重。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进入“南北朝”时期。

凡事皆有两面性,五胡十六国的纷争使得世态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然而北方各族的内徙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在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各国的君主为了增强实力,也于所在区域中实行一些发展生产的政策,使得各地区在华北动荡的大背景下,形成局部稳定之局面。该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续到南北朝时期,最后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大一统时期——隋朝时期完成。(www.guayunfa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