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羊峡与白兔石

青羊峡与白兔石

时间:2022-03-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它的形状像极了白兔,故称“白兔石”。至于“白兔石”的来历,据说是由白兔幻化而成。不过,虽然典籍和民间的传说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大体上还是一致的。在一次征伐魏国途中,他亲自率领数将士到了青羊峡。但刚到青羊峡,一个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在那个季节,青羊峡正是水多的时候。后来,人们根据这个典故,把这个峡谷命名为“青羊峡”,以此纪念青羊。
青羊峡与白兔石_甘肃民间传说与陇右文化

  在西和县县南,有一道峡谷十分陡峭。每到一年中相对多雨的季节,峡谷内就水流湍急、溪流不止,虽显恐怖,却也有一派生机勃勃、奔腾不止的壮观景象。这道峡谷,就是当地闻名、家喻户晓的“青羊峡”。与县南的“青羊峡”相对的北面,也就是西和县的长道镇的东街,有一块巨石也是闻名遐迩,同样值得一提。说起这块巨石,它的形状如惊兔坐立,惟妙惟肖,让每一个见过它的人印象深刻。因它的形状像极了白兔,故称“白兔石”。当然,它们的名字并不是前人随意起的,也不是凭空杜撰的,而是有着它们的来历。在可查的典籍和听到的民间留传的故事中,“青羊峡”是由一只经常到处奔跑的青羊而得名。至于“白兔石”的来历,据说是由白兔幻化而成。不过,虽然典籍和民间的传说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大体上还是一致的。

  “你从青羊峡里过,不知青羊在哪卧。进了青羊峡,不知道青羊在哪搭。”

  相传在兵荒马乱、动荡不安、混战不断的三国诸侯争霸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曾有六次出兵祁山去征伐魏国,以求胜利,巩固蜀国政权。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既然是军事家,领兵打仗自然不在话下。在一次征伐魏国途中,他亲自率领数将士到了青羊峡。但刚到青羊峡,一个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在那个季节,青羊峡正是水多的时候。诸葛亮见青羊峡峡窄水急,陡峭无比,又无法带领军队通过,一时没了主意。此时,诸葛亮心中十分焦躁。但焦躁归焦躁,既然无路可走,必须尽快想办法。于是他轻摇着自己的羽扇,到各处察看地形。而正在他认真观察地形之时,忽然看见一只青羊在半山奔驰。远远看去,在半山腰奔驰的青羊如在平地上奔跑,十分轻盈。见如此情景,诸葛亮立即命令手下的士卒前去半山腰察看。不多时,士卒归来,他向诸葛亮回报说:“在青羊刚才经过的地方,因为有一栈道,所以它才能得以奔跑。只是栈道被杂草淹没,我们在远处很难看到。”听了士卒的回报,诸葛亮顿时有了办法。

  他想,既然栈道仍然坚固完好,行军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于是,他命令将士刈除杂草以辨清路线,方便行军。但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栈道并不是连续不断的,而是时断时连。因为栈道在森林深处,并且上面的杂草稠密,十分难以辨认。如果执意除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悬崖,葬身于谷底。诸葛亮有点困惑,但仍继续沉重地思考着。他回想过去的情景,突然想到青羊为什么会对这么多士兵马毫无畏惧呢?在他看到青羊的那一刻,青羊似乎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若即若离地在前面“优雅”地奔跳。莫非青羊是想引领他们过这个峡谷?想到这些,诸葛亮开始带着众将士按照青羊曾经踏过的路线,一路小心翼翼地披荆斩棘,最后终于平安地走出了这个峡谷,他也稍稍松了口气。后来,人们根据这个典故,把这个峡谷命名为“青羊峡”,以此纪念青羊。那么,青羊最后去哪里呢?它为什么要引领诸葛亮的军队呢?它仅仅只是一只青羊吗?现在的人们仍然不得而知。在诸葛亮的带领人马穿越整个峡谷的过程中,青羊一直在前面带路,所以我们无法找到青羊具体生活的确定地点。人们只是口口相传,留下了上面两句鲜为人知的谚语。

  在神秘的青羊的引领下,诸葛亮率众将士用了没多久就走出了大峡谷,很快又行至西和县县北的长道镇。可是,诸葛亮紧赶慢赶,最终还是晚到了一步。在他之前,魏国军队早已占领了附近的盘龙山,并将长道镇中的粮食运到了山上进行储存。这样一来,诸葛亮实际上只遗憾地占领了一座空城,无奈至极。接下来,蜀魏两军开始进入对峙阶段。魏军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在战争中占有很大的优势,但其却迟迟不与诸葛亮的军队开战。魏军的意图很明显:饿死蜀国军队,不战而屈人之兵。当时正逢陇上大旱时期,长道镇中的军民都缺粮乏水,困苦不堪,不得不和饥渴做斗争。城中的街道两旁,有时甚至能看到饿殍。这惨象,让军民都大为惶恐。诸葛亮更是夜不能寐,思量不断。一天晚上,他又手执那把日夜陪伴的羽扇,踏着盈盈的月光,一个人踱步出了军营,筹划着如何渡过难关,破袭敌军,取得胜利。他一边走,一边想,不知不觉,行至东城南。

  正在这时,他的脚下被沙粒一般的东西一滑,突然就摔了一跤。他急忙站了起来,心想:到底踩到了什么东西呢?他弯下了腰,借着皎洁的月光,低下头仔细一看,原来竟然是一大堆玉米。这时,诸葛亮欣喜万分,顾不上拍打身上的灰尘,急忙跑回军中,命令军队立刻去东城南迅速搬粮。令大家万万想不到的是,粮食越搬越多。诸葛亮带将士细查原因,发现搬粮处竟是一个粮窖。既然有了这么多的粮食,诸葛亮就命令将士按城中各户百姓的人口,把粮食分发给百姓。就这样搬啊搬,一直搬到天明,粮食终于搬完了。有了这突如其来的粮食,军内仓满粮足;有了这意外得来的粮食,城中家家户户度过年荒丝毫没有任何问题。搬完了粮食,众将士很累,都回营休息了。等大家都回去后,诸葛亮也准备回营歇息。而这时,一个硕大无比的白兔却突然从粮窖内跳了出来。白兔含着泪水,若有所述地在诸葛亮面前举起了血流不止的前爪。诸葛亮看到了白兔的血鲜红,鲜红,染透了它洁白的绒毛,心疼不已。白兔没有停留太久,就一瘸一拐地离去了。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

  白兔走后,诸葛亮又突然发现粮窖里冒出了甘洌的泉水,兴奋极了。他一边喊众将士和城中的百姓过来喝泉水,一边把他刚才看到的情形说给大家听,大家都惊异不已。而后,经过各方面的分析和推测,诸葛亮终于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把他自己的结论向众将士解释:白兔是我们的大救星。在我们的军队入城之后,它见城中军民饥困,便用它稚嫩的双爪不辞辛苦地在盘龙山的魏军粮仓挖了一个很深的斜洞,斜洞很长,一直通到这儿。正是靠着这个斜洞,魏军费尽心思所储粮食全部都淌了过来。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粮食的原因。在我们大家享用粮食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白兔的恩惠。还有,在粮窖里,涌出的甘洌的泉水,一点一滴都是白兔眼中的泪。看着渴急的军民饮着泉水,诸葛亮内心对白兔感动不已。不久,在粮窖的旁边,人们发现了一块像兔子一样的石头,大家知道那肯定是白兔的化身。军民们在感到奇怪的同时,又充满敬意和爱惜。每次看到这块石头,他们都纷纷想上去抱走这块白兔石。但无论大家怎么样努力,费多么大的劲,都无济于事———只能摇动这块石头,而无法将其抱起。看到这样的情形,诸葛亮叹道:你们怎么可能抱走它,它的根在四川啊!听了诸葛亮的话,众人表示不解。大家追问丞相,诸葛亮只是笑而不语。

  据说一直以来,青羊和白兔都在四川境内繁衍生息。它们都过着平静、安稳而快乐的生活。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有一天,一只黑鹰不知怎样竟修炼成精,变成人的模样。黑鹰成精以后,过上了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这倒也罢,每逢大宴的时候,必以青羊作为下酒菜,遇小宴之时,则肯定要吃白兔。不难得知,任何一个物种都经不得这样肆无忌惮的杀戮。不多时,青羊和白兔的祖先全部遭到无情的陷害,成了黑鹰的口中之物。为了保命和繁衍,青羊和白兔在黑鹰不注意的时候,结伴逃到西和县境地。

  当年,诸葛亮还是一个勇敢、机智的书生。为了获得新知,造福百姓,他四处游学,到各地拜访名师。一天,他游学到了蜀地,不经意间听到了黑鹰和青羊、白兔的故事。他对黑鹰恨之入骨,下定决心要除掉这一凶残的恶魔。有天晚上,诸葛亮看书看得累了,就到附近的一家店中饮酒。他正喝得起兴,忽然看见一面向凶恶的饮客走进店中。这名饮客自己拿了一壶酒,晃晃悠悠地走进一个单间独饮开来。刚开始,诸葛亮并没有十分在意此人。但他突然扭头的刹那,隔窗看到这名老饮客含着一个珠状物在酒杯中吐来吐去。而屋子似乎根据节奏忽明忽暗。诸葛亮一下子清醒了过来。他断定,这名老饮客肯定是黑鹰所变。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诸葛亮趁黑鹰饮下红珠,屋子变黑的时候,悄悄潜入黑鹰的房中,在黑鹰专心致志练功的时候,一把奋力抢过酒盅把它摔得粉碎。老饮客“哇“地尖叫一声,立刻显出黑鹰原形。见诸葛亮破坏了自己练功,黑鹰十分恼怒,于是露出锋利的爪子,抓向诸葛亮。说时迟,那时快,诸葛亮见状,顺势一闪身,黑鹰的利爪划进桌面,卡在了里面。这时,诸葛亮顺手拔起了自己随身带的剑要去砍。黑鹰十分畏惧,又被逼无奈,只得忍着剧痛自断利爪,可怜巴巴地向东南方向飞去。

  这场激烈的“恶战”之后,黑鹰负痛抖落的羽毛被诸葛亮收集起来,经过简单的加工,做成了大家经常看到的他手中的那把羽毛扇。同时,黑鹰落下的红珠也被诸葛亮嵌在了扇柄上。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诸葛亮就可以用这个红珠观看兵书,运筹天下大事。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就能明白诸葛亮为什么要说青羊和白兔的根在四川了。因为除去了黑鹰,消灭了敌人,为青羊和白兔报了仇,这才有了青羊和白兔的恩报恩还。于人,其实也应该这样。后来,为了让人们永远记得“青羊开道引路”和“白兔输粮送水”的恩德,诸葛亮下令在粮窖处立了“白石戍”,以期望每当居民饮水之时,能时时想到白兔,知道感恩。而当地的老百姓饮水思源”,对白兔一直心怀感激。他们还纷纷给自己的子孙讲白兔的故事,以教育后人。现在,白兔石上能看到道道血丝,那肯定是白兔留下的;白兔石上还有斑斑泪痕,那应该是诸葛亮和众多军民洒下的吧。

  这就是传说中的青羊峡和白兔石的故事,一直流传着,希望后人能够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