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镇北台与红石峡

镇北台与红石峡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登上镇北台的台基,沿着旋转的四层石阶,即达台顶。说镇北台,也十分形象,它是由梯形状的四个平台组成的。镇北台,坐落在地貌高而突起的黄土台地上。在镇北台上,你还会发现长城与墩台相连在一起的苍凉雄壮的景观。镇北台,就是长城防线上的一处高耸的瞭望台。红石峡,也是陕北的名胜。榆河水绕过镇北台所在的那个大山丘,向西北方向而来,穿峡谷向南而去,为红石峡增添了无尽的秀色和灵气。

陕北名胜:镇北台与红石峡

在陕西最北端的重镇榆林,有两处著名的文化古迹:镇北台与红石峡。

我们去看镇北台的那天早上,天依旧下着小雨,雨里还夹杂着阵阵冷风。但夜来的大雨早已将春天的浮尘冲洗得无影无踪,在暮春的气息中,伴随着雨的滋润登镇北台,是十分惬意舒心的。一位当地经营摄影生意的女人,紧靠在石台阶边上,毛瑟瑟的脸,一副发冷的样子。雨中没有游人,她自然没有了生意,见我们一行登台,便自己言语道:“能淋着春雨登镇北台,算是福气。”我无意间听到这话,猛然间觉得真是有幸。

登上镇北台的台基,沿着旋转的四层石阶,即达台顶。说镇北台,也十分形象,它是由梯形状的四个平台组成的。登台的过程,思绪是凝固的;伫立在台顶上,四野无垠,空旷得很,思绪犹如涌动的波涛。镇北台,坐落在地貌高而突起的黄土台地上。说台,想必是因了两层含义:一是由四层塔状型构成的四方形墩台;二是墩台就坐落在独有的一块突起的台地上。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北部蒙元军队不断南下扰边,为了加强边境军事防御,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将本镇由绥德迁到了北面的榆林堡,与长城连在一起,仍旧是明代北部九大边镇之一。有了榆林镇的迁徙,便有了镇北台。其实,这是战争背景下的产物,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现在,虽已经历了近400年的风雨,但似乎没有给这座修建得十分坚实的墩台带来多少损坏。只有登上镇北台,才会感觉到古人选址建台的眼力。这里是一处高出周围平地数十米的台地,四层砖砌的正方形样式的镇北台,就坐落在这黄土台地上,依山据险,气势雄浑。伫立在高高的墩台上,轻风裹着淅淅沥沥的雨珠,飘打在我们脸上,是一种温馨的滋润,犹如镇北台周围的漫漫沙丘承载着春雨的浸润一样。墩台的顶端清静得很,只我们一拨游人,没有丝毫的拥挤感和噪杂声,你可以凭台览尽榆林的形胜和古今墩台之外的风光。

眺望墩台的北面,一马平川,只是烟雨中的霭气笼罩着它的容颜,一派遥远浩渺的感觉。墩台西面的榆溪河如同一条蜿蜒的白练,向镇北台外围西南方向平缓而来,远远绕过墩台所在的这个巨大的黄土山峁,流进了红石峡。我想如果是放晴的日子,大漠风光会尽收眼底。赶上雨天,虽不能领略大漠风光,却能感悟春雨滋润过的亘古苍原。尤其会使你幻化出这个苍原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蒙元的铁骑犯边与明朝军队的防御,狼烟与战火并起;嘶杀与号角齐闻。你还会看到明朝设立在边境上的“互市”,为长城内外的各民族带来的商贸繁荣的景象。

在镇北台上,你还会发现长城与墩台相连在一起的苍凉雄壮的景观。镇北台是凝固的,与镇北台相融的长城却随地形高低起伏,游龙般向榆林古城东北方向而去,镇北台将西来东去的长城紧紧衔接在一起。镇北台,就是长城防线上的一处高耸的瞭望台。作为长城防线上的墩台,镇北台是有代表性的,“中国长城第一台”之称也许就是这么来的。而今墩台依旧,长城却早已是残垣断壁了,但400年前蒙元骑兵南下时留在这里的马蹄声声似乎还回荡在镇北台下,守城的明朝将士的喊杀声还凝固在长城与墩台之间。战争与文化总是相伴随的,牵动着长城内外各民族生存与利益的“互市”,就是中原与边地民族往来贸易的中介和桥梁。镇北台,是榆林镇军事防御的门户,也是蒙、汉之间边境贸易互市的重要榷场之一。历史地看,明代长城沿边虽然时有战争,但并没有阻止蒙汉人民的商贸往来。据榆林的地方文献记载,镇北台是明万历年间延绥巡抚涂宗俊为保护距镇北台800米之遥的“易马城”而修建的军事设施。易马城,修建在长城以内的榆河边上,是长城内外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城池。这种说法有道理,保护沿边贸易畅通,是蒙汉双方都需要的,但仅仅是为保护长城边上的互市而修建规模如此之大的墩台,我想还是欠些内容的。墩台四层叠起,总高30多米,全部为砖石包砌。在一个原本就突兀的黄土丘陵上,再建30多米高的砖石墩台,就已说明其自身所承担的军事任务。榆林地方史料说:墩台顶部原建有砖木结构的方形瞭望哨栅,清末坍塌。可见,瞭望哨栅,并不只是为了保护“易马城”,还有比“易马城”更重要的军事任务在身。军事防御是第一位的,否则,怎么能称其为“镇北台”呢?

在镇北台边上,紧挨着还建有一个方形的小砖城。城砖早已被扒光,但黄土夯筑的城垣还裸露着供游人们观看。这小方城名“款贡城”,是明代蒙汉官方接待并洽谈商务的地方,也是双方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如同现在边境贸易的口岸一样。这里当时就是一处口岸,是融军事、政治与商贸为一体的边境贸易管理机构。而今,早已是荒草衰烟了,但当年那种兴盛与气派还是能感觉出来的:战争—文化—和睦相处。清代初年的杨蕴在他的《镇北台春望》诗中盛赞过这里的关市:“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诗人笔下的景观,已经是时过境迁、唯美独善了,这种以长城作为互市的军事性质的形式,早已成为历史。

女真人入主中原后,政治联姻将八旗贵族与蒙古上层衔接在一起,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使长城上留下来的边境贸易不存在了。天下太平了,长城连同这镇北台一并成了历史遗迹,成了后人登临凭吊的地方。抗日战争的年月,张学良、杨虎城等人曾专程来榆林登镇北台,想必是长城曾有过的军事防御的历史,会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激起人们思想深处的波澜。应该是的,毛泽东的“不到长城非好汉”,鼓舞了几代人。烟雨中的镇北台,显得那样苍凉、久远,但长城和镇北台同样会把游人的思绪拉得很远很远。

从旅游的角度,古人早都感悟过了。万历年间出任延绥镇巡抚的刘敏宽是位大文化人,他曾写有《镇北台》诗:“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还从沙漠来。戍阁崔巍天阙近,恍是逍遥阆苑隈。”这里的“一水”,即榆溪河;“阆苑”,阆风之苑,仙人所居之境。在刘敏宽的眼里,这里是逍遥悠远的地方。军事意义上的镇北台,同样潜藏着文化意义上的境界。

离开镇北台,我们又来到与镇北台相连的红石峡。

红石峡,也是陕北的名胜。红石峡的名字很形象,地理环境造就了这种独特的地貌,耸立突兀的石崖,如同刀削的一般。榆河水绕过镇北台所在的那个大山丘,向西北方向而来,穿峡谷向南而去,为红石峡增添了无尽的秀色和灵气。泛着绿色的榆溪河,也为沧桑感裹体的红石峡洗去了岁月沉积在它身上的尘埃。

红石峡两面峭壁,是天然的画布和宣纸,细腻而泛着红韵,显得十分平整光滑。历代为官榆林的文化人,大都借着眼前的这壁峦留下了倾注着他们思想和抱负的豪言。一代一代文化人的思想都浓缩在这崖壁上:“大漠金汤”、“山河巩固”、“力挽狂澜”、“威振九边”等,你看,全与战争有关,与榆林镇的军事防御有关,都是榆林成为九边重镇后题刻的。明代成化四年(1468年),陕西四镇(延绥、宁夏、固原、甘州)之一的延绥镇由绥德迁至长城边上的榆林后,榆林得到了长足发展。“蒙汉一家”的摩崖壁刻,就是边镇榆林蒙汉“贸易城”兴盛的写照。“流沙蓬岛”,是榆林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体现的也是一种景致。这些分布在红石峡内、榆溪河两岸的摩崖题刻,或高或低,或大或小;字体行、楷、隶皆备,被称为塞上碑林。这些题字者,大都是当时镇守榆林的巡抚或陕西三边总督。从内容看,大多抒写边镇军事与防御,有的纪功,有的纪游,有的抒发和感慨红石峡的奇秀;也有清末、民国时期著名文化人的题刻。壁刻书法,颇具功力,红石崖本身的映衬,更显苍凉雄浑的风采。红石峡西壁,榆河水紧靠崖根流过,留给行人的走道已不是很宽,有几处地段只能有一人容身。边上有石栏杆以示保护,崖壁上有古人开凿的洞窟。由石窟可知,这里在宋元时期已经是佛教文化兴盛之地,大多为明代成化年间所开凿,这与延绥镇迁榆林关系密切。古代的政治中枢、军事重镇,与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红石峡自身的特质和榆溪河的环境,也为红石峡宗教文化的驻足、摩崖壁刻文化的生成提供了条件。“天下名山僧占多”,在红石峡也能看得出来。

2004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