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明清秦巴山区资源开发的特点

明清秦巴山区资源开发的特点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明清秦巴山区的开发,是在前代全国性垦殖程度很高的基础上开展的,垦殖扩张的对象,是前代垦殖遗留下来的开垦难度大、条件差的土地。在这样一系列相关因素组合而成的环境中展开的明清秦巴山区的资源开发,表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
明清秦巴山区资源开发的特点_明清长江流域山区

二、明清秦巴山区资源开发的特点

众所周知,农耕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较高。历经数千年的垦辟开发,农耕的规模、水平、程度不断扩展、提高。早在宋、元时期已经出现了“田尽而地,地尽而山”的趋势,内地宜农土地垦辟殆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垦辟过度的倾向。秦巴山区之所以有广大面积的深山老林留存到明清,当然有其特殊情况,或者可以说其中有垦殖过难,甚或说不宜垦殖的因素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明清秦巴山区的开发,是在前代全国性垦殖程度很高的基础上开展的,垦殖扩张的对象,是前代垦殖遗留下来的开垦难度大、条件差的土地。同时,明清时期大规模垦殖的启动,是在全国性人口膨胀、产生的巨大生存压力驱动下开始的。

又,如前所述,明清时期,主要是清代,秦巴山区的农业垦殖得以大规模进行并在一个时期内取得显著效果,玉米、马铃薯、红薯等新作物引进推广这一条件不可缺少。而这些作物当时在山区受到青睐,与其生产量相对高、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密切相关。这一因素的另一面是: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就一般劳动大众而言,人们对生存条件的要求亦不得不有所降低,其中包括对食物数量的追求远胜过对其质量的追求。在这样一系列相关因素组合而成的环境中展开的明清秦巴山区的资源开发,表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进一步探讨这些特点,当有助于深化对明清时期山区资源开发问题的理解,提高对山区开发、发展的认识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