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谁是反抗者_阿尔贝・加缪自述

谁是反抗者_阿尔贝・加缪自述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谁是反抗者_阿尔贝·加缪自述何谓反抗者?并非所有的价值都会引起反抗,但是一切反抗的行动都不言而喻地以一种价值观念为依据。人们首先会注意到,反抗行动从本质上讲并不是自私的行为。其次应注意到,反抗并不仅仅产生于受压迫者身上,当人们看到他人成为压迫的受害者后,也会进行反抗。必须明确指出,这并不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并非在想象中感到自己受到了冒犯。这仅仅是由于有共同的命运。

谁是反抗者_阿尔贝·加缪自述

何谓反抗者?一个说“不”的人。然而,他虽然拒绝,却并不放弃:他也是从一开始行动就说“是”的人。一个奴隶,他在以往都听命于人,突然他认为新的指令无法接受。这个“不”字的含义是什么?

它可以意味着:“这类事情持续得太久了”,“至此为止还可以,再超过就不行了”,“你走得太远了”,也许还意味着“有个界限是不可逾越的”。总之,这个“不”肯定了存在着一条界限。我们在被他人夸大了的反抗者的情感中发现了限制的概念,这种限制的概念同他把自己的权利扩展到界限以外是相同的,以这界限为起点,他面临着另一种权力,并受到了限制。这样,反抗的行动同时建立在以下两种基础上:断然拒绝被认为是无法容忍的僭越和模糊地确信某种正当权利。说得确切一点,反抗者觉得他“有权利……”反抗者始终怀着这种情感:在某些方面,在某些方式上,他是有理的。正是在此,反抗的奴隶同时说“是”和“不”。他肯定界限,同时也肯定他所猜疑的一切,并要在界限以内进行防卫。他执意表明在他身上有某种东西“值得……”它要求人们对此当心一点。他以某种方式把不忍受超出他所能容忍的压迫的某种权利与压迫他的秩序相对抗。

人厌恶对自己的侵犯,同时,在一切反抗行为中,他都完全坚持自己的某些意愿,因而必然坚信一种价值判断,在危险之中仍保持着它。他至此保持着沉默,任凭自己受着绝望情绪的摆布,在这种绝望中,某种条件被接受下来,即使它是被视为不公正的。沉默,这就是使人相信自己不作判断也不希求任何东西。在某种情况下,确实是什么也不希求。一般说来,绝望同荒谬一样评判和希求一切。而在特殊情况下,则对任何事情不作评判,也无希求。沉默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但是,从他开口说话之时起,甚至当他说“不”的时候,他是在希求和评判。从词源上考究,反抗者的意思是作180度的大转弯。反抗者曾在其主子的鞭打下行走。现在他转身面向主人。他将更可取的东西与不可取的东西对立起来。并非所有的价值都会引起反抗,但是一切反抗的行动都不言而喻地以一种价值观念为依据。是否至少会涉及一种价值观呢?

从反抗行动中产生了意识的觉醒,不论它是何其蒙眬。他突然意识到人身上有某种东西应该是属于自己的,哪怕这种情况为时短暂。这种自主性直到此时还不曾为他所真正地感觉到。在进行反抗之前,奴隶忍受了一切压榨。他那时甚至对主人的命令往往毫不反抗地接受,完全顺从,尽管这些命令比如今招致他拒绝的命令更令人厌恶。他对之逆来顺受,也许他在内心中拒绝这些命令,但他之所以保持沉默,是因为他关心眼前的利益,而尚未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当他失去耐心而不耐烦时,某种行动开始了,这种行动会伸展到过去曾被接受的一切。这种冲动其实以往经常出现。奴隶在拒绝接受主子令人屈辱的命令时,也同时否定了自己的奴隶地位。反抗行动使他比单纯的拒绝走得更远,甚至超过了为其对手所划定的界限,现在他要求得到平等待遇。人原先的那种不可制服的反抗,使人与反抗融为一体,使其一言一行均表现出抗争。他想让人们尊重他的那一部分,并将其置于其余一切之上,并且宣称它比其他一切都更为可取,甚至比生命更可取。这一部分对他来说变成了至高无上的财富。奴隶从前处于委曲求全的境地,现在一下子要求获得“一切”,否则便“什么也不是”。他的觉悟随着反抗而苏醒。(www.guayunfan.com)人们看到,这种觉醒既想得到尚且相当模糊的一切,又想到了“什么也不是”,这表示有可能为此“一切”而牺牲自己。反抗者想成为一切,完全拥有他突然意识到的这笔财富。人们承认他身上的这笔财富并向它致敬,否则他便一无所有。也就是说,最终被支配他的力量剥夺一切。他如果被夺去他称之为自由的神圣事物,便接受死亡这最终的结局。宁愿站着死去,而不愿跪着偷生。

根据某位卓越作者的见解,价值“往往代表着从事实走向权利,从所希求的事物走向合乎要求的事物”(一般说来通过普遍渴望的事物)。我们在反抗行为中已经看到了追求权利是明显的,同样发生着“一切应当如此”到“我要求如此”的过程。这表明,反抗尽管产生于人具有极其严格的个人特性,却与流行的见解相反,令人对个人这一概念提出质疑。如果个人在反抗的行动中接受了死亡,并且终于为此死去,这表明他是为了超出自己命运的利益而牺牲的。他宁肯死而不愿否定他所捍卫的权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把这种权利凌驾于他自身之上。因而,他是以某种尚属模糊的价值的名义而行动的,他至少感觉到这种价值对于他和所有的人是共同的。人们看到,一切反抗行动中所包含的这种观念使其超越了个人,它使个人摆脱了孤独状态,为其行动提供了合理性。存在于一切行动之先的这一价值观念驳斥了历史上的哲学,这些历史哲学认为价值观念是在行动的最后才取得的。注意到这一点是重要的。对反抗的分析至少会产生这样一种猜测,即如希腊人过去所设想的那样存在有人的天性。它与当代思想的见解也是相反的。既然自己身上没有任何永恒的东西可以保持,为什么要反抗呢?奴隶认为由于某种命令将他身上的某些东西否定了,这种东西并不仅仅属于他,而是属于所有人的,甚至包括侮辱与压迫他的人所共有的。

有两个事实可以支持这种观点。人们首先会注意到,反抗行动从本质上讲并不是自私的行为。无疑,它含有某些自私的考虑。但人们反抗的既是压迫,也是谎言。此外,尽管反抗者有这些私利的打算,但他怀着最强烈的激情,把所有的一切都投入进去了。他为自身而强烈地要求得到尊重,但也认为整个人类都理当如此。

其次应注意到,反抗并不仅仅产生于受压迫者身上,当人们看到他人成为压迫的受害者后,也会进行反抗。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他将别人看成是自己。必须明确指出,这并不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并非在想象中感到自己受到了冒犯。相反,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自己承受了冒犯时并未反抗,而看到他人受到同样的侮辱却难以容忍。俄国的恐怖主义者在服苦役中看到自己的同伴受到鞭笞时,就以自杀表示抗议,这就是上述伟大行动的明证。这里所谈的也不在于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当我们看到自己视为对手的那些人遭受不公正时,也会感到厌恶。这仅仅是由于有共同的命运。个人所要捍卫的这种价值因而不仅属于他一个人,这种价值是由所有的人所形成的。人在反抗时由于想到他人而超越了自我。由此看来,人的互助性是天生的。只不过在当前的情况下,这种互助性是在镣铐中产生的。

人们可以进一步说明反抗精神的价值的积极方面,把这种价值观念同完全否定的概念作对比。舍勒对愤恨下了很好的定义。的确,反抗并不仅仅是要求讨还某种东西的行为。愤恨被舍勒确切地定义为自我毒化,在封闭环境中长时期无能为力所造成。相反,反抗使存在爆裂并且帮助存在流溢出来,使死水一潭变成汹涌潮流。舍勒本人强调愤恨的消极方面,他注意到愤恨在妇女的心里占有很大位置。她们沉溺于渴望与占有。相反,在论及反抗的起因时,有一个原则便是活动过于精力饱满。舍勒指出,羡慕使愤恨火上浇油。人们羡慕自己并不拥有的东西,而反抗者则维护自身。他不仅仅索取并不拥有的利益或是人们可能从他那里巧取豪夺的东西,他的目的是让人承认他所拥有的东西。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他认为这种东西比他所慕之物更加重要。反抗并不是现实主义的。舍勒认为,愤恨在一个坚强的或软弱的人物身上变成勃勃野心或者辛辣尖刻。不过对两种情况说来,人们都愿意成为与现在不同的另一个人。愤恨总是在自怨自责。相反,反抗者则在最初的行动中,拒绝人们触及他的现状。他为了自己的人格完整而斗争。他并不首先致力于去征服,而是使人接受。反抗在原则上限于拒绝受辱,而不为他人去求屈辱。它甚至为了自身而甘心受苦,只求它的廉正得到尊重。

——《反抗者·反抗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