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学核心命题在现代新儒学中的意义_中国儒学导论

儒学核心命题在现代新儒学中的意义_中国儒学导论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儒学核心命题在现代新儒学中的意义_中国儒学导论因为《大学》的存在,牟宗三于其《心体与性体》书中就可以把儒学体认为所谓“成德之教”;而冯友兰就可以说:“人生境界,有高下之别,有四个等级,中国哲学的精神,或曰作用,或曰任务,在于提升此种境界。”[13]见《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2]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儒学核心命题在现代新儒学中的意义_中国儒学导论

因为《大学》的存在,牟宗三于其《心体与性体》书中就可以把儒学体认为所谓“成德之教”;而冯友兰就可以说:“人生境界,有高下之别,有四个等级,中国哲学的精神,或曰作用,或曰任务,在于提升此种境界。”[14]

“人”因这一境界追求而存在,这就是所谓“人的纯粹追求”问题。所谓“人的纯粹追求”问题,它常常以“哈姆雷特”的形象出现于戏剧而成为一个审美对象。“活着还是死去”中的彷徨,当其还是古人留下的一种似乎是无意义的黑色幽默时,是一个不难嘲弄的话题。但当“活着还是死去”成为一种严峻得不可回避的现实时,哈姆雷特的所谓“活着”才有了意义——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意义。这就是程颢在宋代用当时话语所说的:“切脉最可体仁。”明代刘蕺山[15]对此注称:“脉脉不断,正此仁生生之体无间断,故无痿痹。一断,便死了。不仁者,如邵子所谓‘不知死过几万遍,却是不曾生’一般。”[16]

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唯一的“历史”,因为“问题”和“观念”是人类永远在延续着的东西。人类“对于他们本身所处的环境的‘意识反应’”[史华慈(BenjaminI.Schwartz)]是真正“有始无终”的,在任何文化中始终存在的。“文化”使我们成为“人类”;“文化”写就了我们的历史,那么,它还将写出我们的未来——这一“解放”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又不过是“人的还原”——使人成为“无所不能”的目的,在其实质上不过是使人恢复到“一无所有”的境地的一种努力而已。而更重要的也许在于,“对传统的诠释必须植根于对其过去历史的一种真正的热爱与尊崇。孔子、耶稣、佛陀,都是真正、深刻而且自觉地使得传统得以复活的典范;……作为一种知新的方式,不断地温故并不是一种狭隘的理想。对于所有人,它始终具有相关性。因为它是一种有效洞见人性所是的表达方式。……对传统的每一次抛弃,都意味着人们自我的一次断裂。而对传统的每一次真正的复活,都意味着人们自我的一次重新统一”[17]。

【注释】(www.guayunfan.com)[1]牟宗三:《心体与性体》,正中书局1968年版,第4-6页。

[2]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9、133页。

[4](汉)许慎:《说文解字》第8篇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65页。

[5]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页。

[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0页。

[7]牟宗三:《心体与性体》,正中书局1968年版,第4-6页。

[8][法]德日进:《人的现象》,李弘琪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2页。

[9]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一语,最好地说明了中国儒学中主体的“摄所归能、摄物归心”的特色。

[10]见《河南二程遗书》卷17。

[1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12]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13]见《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

[1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5]刘蕺山(1578—1645),浙江山阴人,名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于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

[16]见(明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13《明道学案上》。

[17][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张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9-70页。儒学核心命题在现代新儒学中的意义_中国儒学导论

因为《大学》的存在,牟宗三于其《心体与性体》书中就可以把儒学体认为所谓“成德之教”;而冯友兰就可以说:“人生境界,有高下之别,有四个等级,中国哲学的精神,或曰作用,或曰任务,在于提升此种境界。”[14]

“人”因这一境界追求而存在,这就是所谓“人的纯粹追求”问题。所谓“人的纯粹追求”问题,它常常以“哈姆雷特”的形象出现于戏剧而成为一个审美对象。“活着还是死去”中的彷徨,当其还是古人留下的一种似乎是无意义的黑色幽默时,是一个不难嘲弄的话题。但当“活着还是死去”成为一种严峻得不可回避的现实时,哈姆雷特的所谓“活着”才有了意义——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意义。这就是程颢在宋代用当时话语所说的:“切脉最可体仁。”明代刘蕺山[15]对此注称:“脉脉不断,正此仁生生之体无间断,故无痿痹。一断,便死了。不仁者,如邵子所谓‘不知死过几万遍,却是不曾生’一般。”[16]

“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唯一的“历史”,因为“问题”和“观念”是人类永远在延续着的东西。人类“对于他们本身所处的环境的‘意识反应’”[史华慈(BenjaminI.Schwartz)]是真正“有始无终”的,在任何文化中始终存在的。“文化”使我们成为“人类”;“文化”写就了我们的历史,那么,它还将写出我们的未来——这一“解放”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又不过是“人的还原”——使人成为“无所不能”的目的,在其实质上不过是使人恢复到“一无所有”的境地的一种努力而已。而更重要的也许在于,“对传统的诠释必须植根于对其过去历史的一种真正的热爱与尊崇。孔子、耶稣、佛陀,都是真正、深刻而且自觉地使得传统得以复活的典范;……作为一种知新的方式,不断地温故并不是一种狭隘的理想。对于所有人,它始终具有相关性。因为它是一种有效洞见人性所是的表达方式。……对传统的每一次抛弃,都意味着人们自我的一次断裂。而对传统的每一次真正的复活,都意味着人们自我的一次重新统一”[17]。

【注释】(www.guayunfan.com)[1]牟宗三:《心体与性体》,正中书局1968年版,第4-6页。

[2]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9、133页。

[4](汉)许慎:《说文解字》第8篇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65页。

[5]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页。

[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0页。

[7]牟宗三:《心体与性体》,正中书局1968年版,第4-6页。

[8][法]德日进:《人的现象》,李弘琪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2页。

[9]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一语,最好地说明了中国儒学中主体的“摄所归能、摄物归心”的特色。

[10]见《河南二程遗书》卷17。

[1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12]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13]见《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

[1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5]刘蕺山(1578—1645),浙江山阴人,名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于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

[16]见(明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13《明道学案上》。

[17][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张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9-7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