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苦难的童年_李培福的故事

苦难的童年_李培福的故事

时间:2022-08-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苦难的童年_李培福的故事李培福出生后,父亲李海按照“三朝”的古老习俗,请了颇有声望的三叔父李湖和村上的私塾先生给他起名字。李培福这辈是“培”字辈,所以几个孩子的名字都带培字。李培福兄弟三人:李培福、李培堂、李培贤。在这贫困多子的家庭里,李培福幼时的发育不算好,个头长得很慢,到了一般孩子都会说话的年龄,他却吐字困难,有些结巴。有一次,李培福吃饭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母亲心疼得要打他。

苦难的童年_李培福的故事

李培福出生后,父亲李海按照“三朝”的古老习俗,请了颇有声望的三叔父李湖和村上的私塾先生给他起名字。李氏一代代族人的取名,从先祖起,便按宗法传统,制定了字辈谱。李培福这辈是“培”字辈,所以几个孩子的名字都带培字。三叔父李湖按照这个规矩,并且寄意这孩子必有大出息,交上好运,给他起个吉祥的名字叫丕福。丕者,大也。这是祈望侄子有大福。

李培福兄弟三人:李培福、李培堂、李培贤。

李培福是长子,家中对他很少溺爱,父亲对他要求严格,希望他长大后能光耀家族,成为有用之才。在这贫困多子的家庭里,李培福幼时的发育不算好,个头长得很慢,到了一般孩子都会说话的年龄,他却吐字困难,有些结巴。但非常聪明,思维敏捷,性格刚强

那时,华池是封闭式的农业经济,自产自销,自食自种,地主、富农占有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没有工业,商业少得可怜,就连生活必需品——食盐,也得到千里之遥的定边背回来。李培福家全靠父母春种秋收,昼耕夜织,以超负荷的劳作而维持生活,衣服是母亲一手纺织缝制而成,一件新衣服往往是老大穿了老二、老三再穿,直到补成“百衲衣”,还舍不得丢掉。(www.guayunfan.com)

孩提时,李培福闲了坐在门前的小山坡上,听着柔远河的涛声,看着那被洪水冲刷后留下的一座座山梁、一条条深沟发呆,只知这里有他的家,是他生存的唯一依托,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天有多高,海有多深。他为家里拾柴、抬水、担粪、放羊……有干不完的农家活,走不完的山村路。当地人常说:“好男子不吃八年闲饭”“穷苦人家没闲人”。稍稍长大后,随父亲到山坡上拾柴,地里拔草。他勤快,懂事,深受家人喜爱。八九岁时便拿起放羊鞭,给地主当羊倌,天天把太阳从东山赶到西山。当夕阳西下,天色开始变得昏暗时,他才赶着羊回到那低小的窑洞里。没有衣穿,身缠几块破毡片;没有鞋穿,赤脚上山下洼。

1974年,李培福(中)、李培堂(左)、李培贤(右)三兄弟合影

在李培福的记忆里,家里很穷,买不起吃饭用的筷子,母亲就把树枝条削成筷子使用。舀水用的马勺是用木葫芦壳做的,油漏斗是用木葫芦把子做的,和面用的碱水是用荞麦秆灰过滤的灰水代替的,吃不起醋就用浆水代替。有一次,李培福吃饭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母亲心疼得要打他。那时,穷人家里打碎一个碗已经是一件大事了。母亲连忙拾起两个半碗碴,父亲用石头磨下石粉,拌和着麻子油、猪血,把两半个碗碴粘住,然后放在木炭火上烧了半天,一个囫囵碗就做成了,真是穷人有穷办法啊!

这里虽干旱缺水,但土地肥沃,宜于农作物生长,夏至时节小麦即可成熟。大部分土地被庆阳城里和远乡的地主、半地主式富农、小土地出租者占有。全村三十多户人连一亩地都没有,也缺牲口农具,“掌柜的”嫌他们种不好庄稼,不给这些可怜的农民租地,他们只好给人家当雇工,打短工,挣点粮食糊口,朝不保夕,靠吃糠菜过日子。穿的衣服补丁一个连一个,不管什么颜色,只要把窟窿补住能遮丑就行。床上不但没有被子,连竹子编的席都没有,真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清贫如洗。

大弟李培堂,生于1918年,在家务农。曾任上堡子生产队队长、上堡子村村主任。二弟李培贤,生于1923年7月,陇东中学高中毕业,1941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历任中共华池县委、庆阳县委书记,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宣传部部长、卓尼县委书记、甘南州副州长,定西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定西地委副书记,甘肃省农机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甘肃省气象局党组书记等职。1983年10月后,任甘肃省政协委员、常委。1993年10月离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