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死与高君并葬荒丘_中华女杰・近代卷

死与高君并葬荒丘_中华女杰・近代卷

时间:2022-03-2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死与高君并葬荒丘_中华女杰·近代卷1924年10月,高君宇随孙中山北上,在北平因肺病住进一家德国医院治疗。30日石评梅在北京协和医院,与高君宇同一个医院、同一个病室、几乎是同一个时辰病逝,终年27岁。第二年的10月2日,石评梅的朋友陆晶清、庐隐等人,根据她生前的遗愿,把她和高君宇并葬在一起。石评梅和高君宇两墓并排,两碑并立,终于完成了她生前的嘱托:与君宇并葬荒丘!

死与高君并葬荒丘_中华女杰·近代卷

1924年10月,高君宇随孙中山北上,在北平因肺病住进一家德国医院治疗。1925年1月他还抱病参加了在上海开幕的中共四大和3月1日的国民会议。1925年3月4日,国民会议刚刚开过三天,石评梅突然接到电话说高君宇病了,希望她马上去。见到高君宇的时候,石评梅大吃一惊,只见高君宇枯瘦如柴,如同尸骸一般,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他的两眼深陷,脸色苍白得怕人,就像他手上的象牙戒指。3月5日,高君宇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年仅29岁。

石评梅痛悔交加,“数年来冰雪友谊,到如今只博得饮恨千古,抚棺哀哭!”压抑许久的对高君宇的爱终于奔泻而出。肝胆相照的诚挚爱情,失之交臂的悲剧结局,使得石评梅痛不欲生。石评梅说:“君宇是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而这个遗憾是我造成的。我将用我的余生去忏悔我犯下的错。”她发誓今生只爱高君宇一人,爱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两个月后石评梅把高君宇的骸骨送到陶然亭,葬在高君宇生前选定的锦秋墩下,用白石砌成长方形墓,正中竖立了一座尖锥形的四角墓碑。石碑上题词: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www.guayunfan.com)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石评梅为高君宇墓手书的碑文

这是高君宇生前题在相片上的几句话,死后石评梅手书刻在了墓碑上。石评梅还写了一首《墓畔哀歌》,以表达刻骨的思念之情:

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

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

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红豆

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

……

我愿意燃烧我的肉身化成灰烬

我愿放浪我的热情怒涛汹涌

……

也让我再见见你的英魂

高君宇的死,使石评梅在感情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她痛不欲生,真正认识到:高君宇是一个伟大而多情的英雄,只有他的爱才是最真挚的爱;只有高君宇才是她最忠诚的情人,是她灵魂的保护者!她决心把自己全部的爱,献给死去的君宇。她每个星期天和清明节都要到陶然亭畔君宇的墓前,挥泪祭洒,悼亡追悔。她的泪水浇绿了她亲手种在墓碑旁的青松翠柏。高君宇的去世,在带给她无限悲痛的同时,也促使石评梅进一步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社会和人生。她把高君宇的精神和对他的爱情化为鼓舞自己奋进前行的力量。高君宇的生命和爱情,在她的心中获得了永生。1926年,她在一篇日记里写道:“我还是希望比较的有作为一点,不仅是文艺家,并已是社会革命家呢!”她向朋友说:“像我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呢?我干教员再这样下去,简直不成了!我虽然不能接续天辛(高君宇)的工作去做,但我也应努力一番事业。你看,北京这样的杀人,晶清是革命去了,北京只剩下我了,暑假后我一定往南边去,让他们认识认识我评梅,做革命事业至少我还可多搜集点资料做文章呢!”有一次她把行装都整理好了,只因北京教育界同人的劝阻,加之母亲不同意,最终未能成行。此后,石评梅在创作诗歌、散文外,还写出了《红鬃马》等十余部小说。她的这些作品,完全以追求真理、光明和爱情为主题,感伤色彩浓重,具有历史的苍凉感,成为石评梅文学创作中珍贵一部分。

北京陶然亭公园中的高君宇和石评梅雕像

1928年9月18日,石评梅在北京西栓马桩八号寓所发病。开始是剧烈的头痛,她以为身体不舒服还是和以前一样是常有的事,所以并没在意,还是照常去学校教书。但她的病情日益加重,大家赶快将石评梅送进旧刑部街日本山本医院,师大教授兼附中主任林砺儒和庐隐等均在医院守护。但石评梅的病情不见好转,不久就开始昏迷。23日由日本山本医院转到协和医院,最后诊断为脑炎。30日石评梅在北京协和医院,与高君宇同一个医院、同一个病室、几乎是同一个时辰病逝,终年27岁。

山西阳泉石评梅故居石评梅雕像

石评梅的逝去,对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她的作品才情并茂,文采出众,极有见地。她在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涉猎也相当广泛和深入。她全面的修养和综合的审美眼光激发了她的艺术创造力,使其作品更有厚度,品位更高,达到了更浓郁的效果。

第二年的10月2日,石评梅的朋友陆晶清、庐隐等人,根据她生前的遗愿,把她和高君宇并葬在一起。石评梅和高君宇两墓并排,两碑并立,终于完成了她生前的嘱托:与君宇并葬荒丘!

石评梅和高君宇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作家和革命活动家。他们的高风亮节和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传为千古佳话。他们用生命谱成了一曲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当时在古老的北京城,街谈巷议,相互传颂,经年不衰。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高君宇的生前好友周恩来总理特意去陶然亭,在高君宇、石评梅的墓前凭吊,表达对亡魂的怀念。原来高君宇还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媒人。面对眼前的一对墓碑,周恩来对身边的人动情地说:“革命与爱情没有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