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此消彼长,不断反复_历代后妃智谋故事

此消彼长,不断反复_历代后妃智谋故事

时间:2022-04-3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此消彼长,不断反复_历代后妃智谋故事2.此消彼长,不断反复汉代后妃擅权及诛灭外戚这一反复出现的历史现象,深深影响着后世。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对东汉后妃干政所引发的祸乱颇为警觉。然而好景不长,代魏而兴的西晋又出现了后妃掌权、外戚干政的局面。但也有不少效忠皇室的大臣站出来谏诤,指出后妃临朝的危害。韦后势力一大,立刻引起朝臣们的不安。桓彦范上奏,用前代帝王与妇人共同谋政,无不国破家亡的事实,劝谏中宗。

此消彼长,不断反复_历代后妃智谋故事

2.此消彼长,不断反复

汉代后妃擅权及诛灭外戚这一反复出现的历史现象,深深影响着后世。魏晋至隋唐的统治者都想从汉代宫廷祸乱中吸取教训,研究如何防范后妃干政,使国家长治久安。然而这时封建统治者还未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虽然皇帝下诏“后族之家不得辅政”,或干脆“立子杀母”,但收效甚微,皇帝的诏书或许一时有用,然时间一久便成了一纸空文,死者岂能约束活人的行动。一旦女主掌权,什么祖宗家法,都可以弃而不顾。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干政与反干政两股势力的斗争仍然十分激烈。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对东汉后妃干政所引发的祸乱颇为警觉。文帝曹丕即位伊始,即下诏:“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之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三国志》卷2,《文帝纪》)曹魏统治者对后妃擅政十分警惕,终魏之世,并无后族干政现象。

然而好景不长,代魏而兴的西晋又出现了后妃掌权、外戚干政的局面。晋武帝司马炎自平吴以后,便“怠于政术,耽于游晏,宠爱后党,亲贵当权,朝章紊废”。(《晋书》卷3,《武帝纪》)在武帝杨皇后的扶植下,杨氏后族势力日益膨胀,武帝皇后之父杨骏深受宠幸,被封为车骑将军、临晋侯。其弟杨珧、杨济也受到重用,杨氏皇后三人“并在大位,势倾天下”,被称为“杨氏三公”。惠帝即位后,以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总揽朝政。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亦欲干预朝政。她“忌后父骏执政,遂诬骏为乱”(《晋书》卷31《杨皇后传》),贾后与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结果杨骏及其党羽,皆被夷三族。杨氏外戚集团覆灭后,贾后掌权,形成以悍妇控制昏君、左右朝政的局面。接着,贾后先后诛戮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太保卫。西晋后党势力的崛起,最终酿成了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王朝“政乱朝危”(《晋书》卷59,《传序》),短祚而亡。

防止后妃临朝、外戚擅权的是残酷手段,莫过于“立子杀母”制。自汉武帝开此先例,北魏王朝也起而效法。道武帝拓跋明确规定:“宫中诸女所生子将立为皇太子者,其母死。”(《北史·后妃传》)道武帝宠姬刘贵人之子将立为太子后,刘贵人即被赐死。太子思念其母,终日哭泣,道武帝对他说:“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魏书》卷3,《太宗明元帝纪》)此制相沿,竟成为北魏王朝的祖制家法。由于“立子杀母”制度实在太残忍,并非一般皇帝所能采用,在以孝治天下的中国封建社会,“使人主先绝其天性之亲,则已大悖乎孝治天下之义,何以君临天下”(《陔余丛考》卷16,《元魏子贵死之制》)。在封建伦理道德的不断谴责下,北魏之后,“立子杀母”制再也没有实行。(www.guayunfan.com)唐初,后妃、外戚势力受到限制,这和长孙皇后的明智之举、防微杜渐是分不开的。唐太宗即位后,立长孙氏为皇后,太宗对她十分宠信。但长孙皇后却从不干政,还主动裁抑外家权势。史载:“太宗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预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旧唐书》卷51,《长孙皇后传》)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与唐太宗为布衣之交,在为李世民争夺帝位的斗争中功推第一,常出入禁中。太宗将引以辅政,长孙皇后却再三劝拒。在长孙皇后的裁抑和劝勉下,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等外戚,虽备受皇帝眷宠,但也不敢“恃贵骄纵”,他们始终兢兢业业,以“盈满为诫”,并殚精竭虑,辅佐皇室。

唐高宗、唐中宗时,由于皇帝昏聩,女主临朝,后妃干政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李唐统治岌岌可危。但也有不少效忠皇室的大臣站出来谏诤,指出后妃临朝的危害。如昏庸的唐高宗将下诏逊位于武则天,召宰臣廷议。中书令郝处俊竭力反对。郝处俊引经据典,抬出至高无上的皇位继承制度,使高宗放弃了禅位武后的念头。唐中宗韦皇后效法武则天,也想尝尝当女皇帝的滋味。每当中宗临朝视政,她也施帷殿上,预闻政事。韦后势力一大,立刻引起朝臣们的不安。桓彦范上奏,用前代帝王与妇人共同谋政,无不国破家亡的事实,劝谏中宗。唐高宗和唐中宗这两位懦弱昏聩的皇帝,最终不能采纳大臣的意见,导致朝廷大权一度落入女主之手。

由于唐代没有制定出具体的防范制度,后妃专权的情况还是极为严重。自武则天晚年病重被逼退位后,短短八年时间,李唐王朝君位四易其手。每次易位,都伴随着一场血腥的屠杀,直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又出现了外戚擅权。玄宗专宠杨贵妃,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因此而飞黄腾达,由布衣而至宰相,位极人臣。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势掌朝政大权,专横跋扈,不可一世。结果是杨国忠专权乱政于中央,安禄山叛乱祸国于地方。“安史之乱”时,杨国忠被皇帝卫兵杀死,但唐王朝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后妃、外戚势力衰落,再也没有形成较大的后妃集团。唐宦官势力崛起,控制朝政,连皇帝的生杀废立都操之其手,后妃、外戚势力难以与之抗衡,此为当时政局之一大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