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年以来云冈石窟的保护维修

年以来云冈石窟的保护维修

时间:2022-01-2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了“云冈石窟保护会议”,拉开了云冈石窟科学保护的序幕。报告内容包括云冈石窟残破状况、自然破坏的主要因素和今后修整的意见,同时指出了崩塌与风化是危害云冈石窟的主要问题。
年以来云冈石窟的保护维修_石窟岩体结构稳定

2.2.2 1949年以来云冈石窟的保护维修

1955年,云冈石窟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派专职人员负责保护管理。半个世纪以来,云冈石窟的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其中包括:从开始的环境整理到建筑的修缮,从石窟大规模地质调查到科学试验保护工程的进行,从防止崩塌抢救性工程的实施到石雕风化的治理。经过60多年的保护维修,石窟已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成为保存基本完好、旅游设施基本齐备的国内重要旅游景区和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

1955年至1959年,云冈石窟进行了环境整理和保护修缮,主要工作为:翻修了第5窟、第6窟、第7窟的木结构窟檐,窟前道路修整,保护工作条件与场所的完善等。

1960年以后,云冈石窟的保护进入了新的科学研究发展时期,大致可分为如下4个阶段。

1.石窟保护试验研究时期(1960—1965年)

20世纪60年代,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将石窟保护项目列入十年科研规划之中。为此,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了“云冈石窟保护会议”,拉开了云冈石窟科学保护的序幕。1960年文博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与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联合组成了调查组,对云冈石窟展开了大规模的地质勘察、病害调查及保护材料和方法的研究。为了掌握渗水途径和风化程度,调查组在第18窟窟顶开凿了9m深的观察井,在第3窟东侧开凿了3m深平硐,并筹建了云冈石窟第一座气象观察站。经过多年的野外作业,调查组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云冈石窟工程地质问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云冈石窟残破状况、自然破坏的主要因素和今后修整的意见,同时指出了崩塌与风化是危害云冈石窟的主要问题。为了保护石窟文化遗产,调查组建议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①修建护壁;②排水防渗;③大佛的保护;④对已风化的造像、雕刻进行加固。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和保护文物的特殊要求,1961年成立了“云冈石窟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决定以“云冈石窟第1窟、第2窟为试点”进行修整试验,力争从各个方面取得一套科学维修保护石窟的经验和方法。这项试验工程的设计方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

第1窟、第2窟试验工程方案是在“保护现貌,留有余地,争取达到‘有若无’的境界”的修缮原则指导下进行具体设计的。同时,试验工程要求在技术措施上采用“隐蔽结构”的处理方法,经过施工,基本上达到设计要求。

土建“隐蔽结构”工程包括:①前立壁加固,即基础挡墙,第1窟、第2窟框架,第2窟前壁西段钢筋混凝土柱,第2窟前壁石墙;②间墙加固工程,即间墙基础加固,锚杆适用;③第2窟寒泉处理工程,即下降寒泉水位,泉水引导排泄处理。

化学保护工程包括:①应用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材料灌浆加固第1窟塔柱腰部水平裂隙、塔柱座基岸边切割裂隙,第14窟塔柱水平、垂直裂隙;②应用甲基丙烯酸酯类材料归安胶结第9窟以外西端中部龛内坐佛头脸、手臂、肘部雕刻等。

1964年和1965年,完成了为期两年的第二期试验工程。该期工程采用土建隐蔽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将第21~51窟绝大多数洞窟的前立臂危岩支顶加固,并对其中第26窟、第30窟、第34窟、第42窟前壁面上部进行了锚杆牵拉加固,同时应用甲基丙烯酸酯类材料和环氧树脂材料灌浆归安胶结了第22窟、第23窟坍塌的间墙和顶板,以及第32窟顶板和第1窟的门拱悬石。

通过两期试验工程,应用化学材料灌浆胶结、锚杆牵拉胶结加固的方法为石窟保护开辟一条新路,并得以推广应用,为做好石窟的科学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防止石窟崩塌抢险加固时期(1973—1976年)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周总理对随行的中外记者宣布:“云冈石窟艺术,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保存下来。刚才说有一个十年规划,时间太长了,要三年修好。”为了落实周总理的指示,工作人员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对云冈石窟展开了大规模的维修保护。该项工程从1974年开始至1976年结束,称为“三年保护工程”,保护原则为“抢险加固、排除险情、保持现状、保护文物”。

“三年保护工程”的保护方法如下:

(1)应用环氧树脂对洞窟东西向的岸边剪切裂隙进行灌浆黏结加固,对残断、脱落的石雕黏结归安复位,补配必要的雕刻(艺术修复)。

(2)应用楔缝式或螺栓式钢制锚杆,把裂缝前的危岩固定在裂隙后的稳定岩体上,应用环氧树脂灌浆将金属锚杆、危岩以及稳定岩体三者牢固地黏合为一体。

(3)应用传统土建工程“隐蔽结构”的手段做崖壁支护,进行页岩风化蚀空带补砌,防渗排水、木构件生桐油断白加固。

“三年保护工程”涉及范围包括五华洞(第9~13窟)、昙曜五窟(第16~20窟)、第5窟、第6窟、51窟的窟内以及第7窟上方危岩的局部加固。

通过“三年保护工程”的实施,挽救了一大批濒临崩塌的洞窟及雕刻,基本上解决了主要洞窟及雕像的稳定性问题,同时,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为进一步解决石窟的科学保护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全面维修时期(1977—1989年)

自“三年保护工程”之后,云冈石窟加固维修仍在不断持续进行。在全面维修期间,云冈石窟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依靠自己的工程技术队伍,按计划进行加固保护工作:针对存在的崩塌险情,遵照文物保护修复原则,曾先后完成了第5窟及其东部无名窟、第6窟、第7窟和第8窟的间墙前壁落石后(1979年7月18日)的残存崖面,第1窟、第2窟窟外佛龛,第3窟前室及顶板(1980年7月7日、7月8日、8月3日3次崩塌),第3窟外上方立壁面,第4窟及第4窟、第5窟之间的过桥,第12窟、第13窟前立壁上方的悬石,第25~29窟及第33窟、第35窟,第48窟悬石和第51窟的维修加固;完成了第1~3窟护坡工程,第1窟的东围墙工程,第5窟、第6窟木结构及附属建筑物抅抿,第5窟和无名窟的清理,第20~51窟的铺石工程,第50窟路基工程,第13窟、第14窟冲沟蚀空带加固工程,第5~53窟崖顶排水渠修整工程,龙王庙沟考古发掘及修整,垂花门修整工程等;同时,建立了气象站、文物保护实验室,完成了供暖设施和接待院修建等工程。

4.石窟风化治理规划实施阶段(1990年后)

云冈石窟的稳定性问题基本解决之后,石窟的风化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需要深入研究,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治理。通过30余年的研究,1990年在云冈石窟召开了“云冈石窟风化治理规划”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了地质、水文、化学、古建及文物保护专家,就石窟风化问题从地质地貌、大气降水、凝结水、毛细水以及环境污染等诸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与讨论,认为造成石窟风化的主要原因是上述诸多因素的互相作用。云冈石窟风化治理工程必须采用改善环境、窟顶防渗和恢复保护性窟檐3方面综合治理。会后,有关部门根据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了《云冈石窟石雕风化治理方案》。

随后不久,在中央领导的关怀下,各级政府分别拨款,从1992年起,拉开了“云冈石窟风化治理工程”(“八五”维修工程)的序幕。5年中,先后完成的项目有:①降低窟前地面,考古发掘,修建排水渠道,增设安全监控、输电线路,硬化地面;②修建保护性窟檐,包括恢复第8窟窟檐、设计第9窟、第10窟、第19窟窟檐;③保护性围墙,即崖顶修建保护性围墙、旧围墙翻修扩建;④洞窟保护维修加固工程;⑤窟顶防渗排水式样研究工程;⑥制定《云冈石窟规划》,编制《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其后,1998年,“109”国道云冈段改线;2001年,云冈石窟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2002年,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全面启动。下面分别介绍云冈石窟治理的几项工程和措施。

(1)降低窟前地面工程。原有窟外地面明显高出窟内地面。窟外地面为多年堆积杂土。这种条件下,在雨季既会发生倒流,又会使大量雨水渗入地下。所以,降低地表高程、硬化地面,用以疏导大气降水、防止雨水倒灌及毛细水的上升是保护石窟的一项重要措施。

(2)洞窟保护维修加固工程。“八五”维修工程期间对第14窟、无名窟、第33~35窟、第40~45窟,采用传统方式即:牵拉铆固,外包嵌水泥砂浆荒料石,内浇注混凝土框架支护加固,并结合科学保护手段,用环氧树脂对裂隙进行灌浆黏结加固。这是一项防止洞窟崩塌的成熟而有效的工程方法。经上述方法处理的洞窟,不仅有效地排除了坍塌险情,解决了石窟稳定性问题,而且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石窟的原貌。

(3)窟顶防渗排水试验研究工程。云冈石窟石雕风化的主要原因是受水的长期侵蚀及各种盐类富集于石雕表面而造成的损失。雨水通过窟顶的风化裂隙、岸边裂隙、构造裂隙等进入窟内侵蚀石雕,是一种最普遍而严重的破坏形式。据统计,目前有8个洞窟渗水严重,至于洞窟后壁潮湿现象就更加普遍。由于裂隙的分布缺乏规律,而窟顶和后壁的渗水有些是崖顶积水沿裂隙直接进入窟内,有些可能为远程的补给水,这就增加了防渗工程的难度和复杂性。“八五”维修工程期间进行的石窟窟顶防渗排水是治理大气降水渗入洞窟引起石雕风化的现场试验研究。

(4)“109”国道云冈段改线。云冈石窟位于大同煤田之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距离石窟仅350m的“109”国道云冈段车流量与日俱增,大吨位煤车超载现象比比皆是,仅运煤车每天即达16 000余辆,由此引发的粉尘和废气的污染十分严重,同时,也给云冈石窟石雕的保存带来新的严重威胁。经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所长李治国多方呼吁,这一现象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工程受到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原国家计委、交通部以及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为此专门制定出相应措施,责成省交通厅、市公路局等有关部门进行勘察、改线方案的设计以及各方案的环境评价和研究工作。从1992年起,经过多达5个设计方案的反复筛选,并多次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最终形成一致意见。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之下,国家拨出2.6亿元专款,在距离石窟1 500m以外,建设一条全长约30km的运输新线,将原有的公路开辟为云冈旅游专线。

“109”国道云冈段改线方案实施后,此段运煤公路已远离石窟安全区保护。这样既解决了煤尘对石雕造成的污染,又确保了煤炭的运输,真正体现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两利”方针。运煤车的绕行,使大同市区至云冈这条交通干线的环境从根本上得以改善,交通状况得到根本性的好转,为云冈石窟的保护、大同市的旅游业发展乃至大同市的对外开放和“二次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及周边环境整治。申报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云冈石窟保护工作是一次有力的推进和全面的促进。从1999年11月开始,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组织有关人员编撰申报文本,拍摄有关照片资料,绘制洞窟实测图,制作幻灯片

为配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在绝对保护区(保护性围墙)内完成了20项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大同市委、市政府集中财力、物力,进行了大规模的云冈石窟周边环境整治。

云冈石窟重点保护范围内有大量的居民和工厂、企事业单位,所形成的建筑物、构筑物对石窟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破坏了石窟的历史风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期间,市政府先后为云冈石窟周边环境整治一期工程投入资金2 500多万元,对石窟前广场部分建筑物进行拆除,空地进行绿化。到2001年10月,共完成拆迁面积58 000m2,建成停车场6 000m2、广场1 900m2,种植草坪20 000m2,使窟前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5届大会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近期,云冈石窟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整治工程,进一步将窟区云冈村的居民搬出保护范围,大面积进行环境整治、绿化工程,大力改善了环境条件。

(6)防水保护工程。针对云冈石窟保护中存在的水对石雕的影响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启动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的建议。2002年,成立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防水保护工程管理委员会,并启动了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工程管理委员会在有关专家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方针,即立足于石窟的长远保护,综合考虑各种水害因素,做到突出重点、全面治理,坚持现代科学手段与传统保护方法相结合、整体设计与分段治理相结合,力求通过这项工程,使水害造成石窟加速风化的问题得到基本控制,确保通过这项工程的实施,使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大大向前迈进一步。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理论联系实际,为五华洞崖壁保护、第3窟顶板加固、洞窟壁画修复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料与理论依据,推进了云冈石窟的本体保护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