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文人的反复无常

文人的反复无常

时间:2023-02-1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韩愈虽然是因为排佛被贬到潮州,但文人毕竟害怕寂寞,而年届八十的大颠学养丰富、洞见非常,失意和寂寞的韩愈很快便跟他成了好朋友。韩愈排佛却跟佛扯上了关系,反对服丹药却又自己大服特服,所以正是这样的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引起了张燧对韩愈操守的怀疑,只不过,他认为,文人尤其是儒家文人都这样。

15.文人的反复无常

原文

韩昌黎表谏佛骨矣,潮阳一贬,至滨死不悔,晚乃与佛子大颠游。www.guayunfan.com又作《李于墓志》,历序以服食败者数人为世戒,晚年至亲脂粉故事,服食用火灵库,卒致绝命。是所谓笑前车之覆辙,而疾鞭以追其后也。儒者之无特操如此!     ——《韩昌黎晚信佛老》

在为人熟知的韩愈诗文中,有一篇文章《谏迎佛骨表》,还有一首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都是跟当时一个大事件相关的,那就是唐宪宗迎佛骨进京。

在2017-02-17 的宝鸡市当年的凤翔府,有一个法门寺,里边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一节手指骨头,也就是所谓的舍利,是法门寺的镇寺之宝,藏于佛塔之内。按照法门寺的规矩,每三十年开一次塔,让信男善女们瞻仰。本来唐朝开始是崇道的,因为他们姓李,于是便跟太上老君拉上关系,以此证明这天下来得有道理。不过,从武则天开始,佛教也开始流行起来。佛教不比道教,人一旦出家遁入空门便不再是地方政府户籍中的人口,因此,在当时人口很少的情况下,很多人遁入空门,导致人丁减少,赋税也减少,这并不是好事。因此,很多人都排斥佛教,尤其是儒家学者。他们秉持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精神,对佛教展开攻击,韩愈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不过,本来这些排佛的大臣也是为了国家的人丁和赋税考虑,但皇帝们对这个漠不关心,唐宪宗就是这样,他好佛。当听说他正好能赶上法门寺开塔的时候,他激动得立刻下令,要举办浩大的仪式,迎接佛骨进京。消息传出,佛教教徒们自然很高兴,而排佛的大臣和士人们却很担心,宪宗这么大张旗鼓地宣扬佛教,必然会带来佛教传播的又一次高潮。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于是,韩愈怀着满腔的激愤写下了著名的《谏迎佛骨表》。他的话很过火,直接告诉宪宗,以前好佛的帝王很少有得善终的,所以,事佛带来的不是福禄,而是祸害。他还强烈建议,对于这个所谓的佛骨,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沉到水里,或者扔到火里烧掉,这样就可以断绝后世的迷惑了。不过,在最后,他又慷慨激昂地说,如果佛真的有灵,那么我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恶果。

宪宗看后勃然大怒,把他贬到了潮州。潮州是荒蛮之地,没有什么文化根基。他到了那儿之后才开始培养一些读书人,不过平时的寂寞可想而知。这时他遇上了佛教的大颠和尚。大颠受业于南宗高僧石头希迁,在三十年前南下到潮州,创立了灵山寺。在文化普遍荒蛮的潮州,灵山寺事实上是当地的文化中心。韩愈虽然是因为排佛被贬到潮州,但文人毕竟害怕寂寞,而年届八十的大颠学养丰富、洞见非常,失意和寂寞的韩愈很快便跟他成了好朋友。

好到什么程度呢?八个月后,韩愈被调往袁州,他脱下自己的官服,送给大颠和尚作纪念,而大颠和尚则在韩愈死后,把他与韩愈来往的情况记述下来,编为《灵山问答》,以纪念这个忘年交。

不过,这正好成了韩愈的罪证,他排佛最后却又和佛教的高僧交上了朋友,还很亲密,这就是前后矛盾。不过,张燧指出,韩愈还有另一个矛盾,那就是他对待道家的态度。

白居易晚年写了很多首诗,回忆当年的人物故事,性质上大概就是2017-02-17 的回忆录。其中有一首提到:“退之服硫磺,一病迄不愈。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惟余不服食,老命反延迟。”这里边提到的都是大名士,翻译出来就是韩愈吃硫黄,一病不起;元稹炼秋石,年纪轻轻就死了;杜元颖得到炼丹的秘诀,不吃腥膻;崔玄亮炫耀自己丹药的功效,冬天都不穿棉衣……里边提到韩愈是吃硫黄吃死的。

在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到韩愈吃丹药的身影,最有传奇色彩的是五代时候陶糓的说法,他说韩愈晚年好女色,于是就搞了一个偏方:用硫黄粉末搅拌在粥里,给童子鸡吃下去,不让它们接触母鸡,然后再用文火慢慢炖出来,每天吃上一对。开始很有效,后来却因此死了。这是小说家的说法,不足为信,但在韩愈的诗文里边的确可以找到他吃丹药的证据,他有一首《寄随州周员外》,其中有一句是“金丹别后知传得,乞取刀圭治病身”,正是说用金丹治病的意思。

看来韩愈最后是服丹药致死,这一点毋庸置疑了。唐代服丹药的风气很盛行,这不足为怪。不过矛盾之处在于,韩愈之前特别反对修道炼丹这种事情。很早的时候,他写了一篇《李于墓志》,他在里边说服食丹药这种事情不知道开始于什么时候,杀人不可胜计,但世人还执迷不悟,还很崇尚迷恋,我真想不明白是为什么!紧接着他又列举了六七个他见到的因服丹药而死的人,说要作为对世人的警戒。可笑的是,他好像只忙着警戒别人,却忘了警戒自己。

韩愈排佛却跟佛扯上了关系,反对服丹药却又自己大服特服,所以正是这样的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引起了张燧对韩愈操守的怀疑,只不过,他认为,文人尤其是儒家文人都这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