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富弼抗争契丹王

富弼抗争契丹王

时间:2022-02-1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富弼将这一信息报告宋仁宗。富弼奏请将该违法官员逮捕入狱,由此得罪宰相吕夷简。吕夷简便向宋仁宗推荐让富弼出使契丹。六月,富弼一行抵达契丹上京。富弼答应每年增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契丹君臣同意,双方很快达成一致,但在讨论协议文书措词时却发生激烈的争论。契丹国王的意见接连两次被富弼驳回,大为恼火。

富弼抗争契丹王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契丹[13]国王耶律宗真(辽兴宗)乘西夏[14]连年与北宋交战、北宋国力吃紧之机欲南下攻宋。www.guayunfan.com他先派南院宣徽使(主管汉族地区邦交礼仪的官员)萧英(《宋史纪事本末》记作“萧特末”)、翰林学士(朝廷草拟诏书的官员)刘六符出使宋朝,索要瓦桥关(位于今河北省雄县西南)以南十县土地,企图以此挑起事端。宋仁宗赵祯令知制诰(负责草拟诏书的官员)富弼为接伴使(负责接待陪同外国来使),与中使(皇帝从宫中特派的使臣,多由宦官充任,其名不详)一道接待契丹使臣。

富弼等人迎见萧英一行时,萧英借口身体有病,不肯行拜见之礼。富弼责备他说:“我过去出使北朝时,卧病在车中,听说北朝使臣要转达贵国国王的旨意,强撑着起身下车。2017-02-17 ,宋朝皇帝的中使在此,而你作为北朝来使不肯拜见,是何道理?”萧英听富弼这么一说,连忙起身行拜见礼。

接着,富弼与萧英举行会谈。富弼敞开思想,坦陈己见,使萧英心悦诚服,不再隐瞒真情。他向富弼透露,契丹国王虽说索要土地,宋朝只要增加供给岁币或出嫁公主,便可满足契丹国王的要求,缓和边境紧张局势。富弼将这一信息报告宋仁宗。宋仁宗决定派遣使臣去契丹谈判。

宋朝大臣知道此次使命艰难而又危险,许多人畏葸不前,不敢受命出使。不久前,富弼负责纠察京都刑狱,发现宰相府官员伪装僧人替犯人传递书信,开封府不敢查办。富弼奏请将该违法官员逮捕入狱,由此得罪宰相吕夷简。吕夷简便向宋仁宗推荐让富弼出使契丹。

富弼接到命令后,当即入宫拜见宋仁宗,慨然受命说:“国家有事,皇上为之忧心,便是做臣子的耻辱。臣不敢贪生怕死,当赴此命!”宋仁宗被富弼的赤诚话语所感动,晋升他为枢密直学士(皇帝学术和军事顾问)。富弼辞谢说:“国家有急难,我理应不辞劳苦,怎能因此晋升官爵呢?”

六月,富弼一行抵达契丹上京。富弼在拜会契丹国王耶律宗真时问道:“宋朝与契丹缔结盟约[15],君主父子相继,近四十年来一直友好相处,如今贵国大王怎么突然提出要宋朝割让瓦桥关以南十县之地?”

契丹国王自知理亏,推说大臣们主张发兵南下,而他主张先索还土地,等宋朝不愿还地再发兵,以此对富弼进行恫吓。

富弼当即指出:“贵国大臣无故挑起事端,完全是出于他们自己的私利。他们主张发兵南下,是不惜牺牲兵士的生命去掠夺宋朝的财物,归为己有。按照盟约规定,宋朝每年如数供给贵国银和绢,归陛下和国库所有,他们当然不能直接得到好处。可是,不可忘记,当年契丹军队南侵,在澶州被宋朝军队打败,教训是沉痛的。如今,宋朝拥有疆域万里,精兵百万,北朝如出兵攻打宋朝,一定能获胜吗?继续通使盟好,这样对贵国大王有利啊!”富弼一番话,说得契丹国王连连点头称是。

过了一会,契丹国王又说:“不管怎么说,关南是我们祖宗拥有的故土,宋朝应当归还我们。”富弼回答说:“真要说起这块土地,话就长了。后晋皇帝用卢龙十六州贿赂贵国国王。后来,周世宗只取回关南之地[16]。这都是前代的事情啦。如果两国都要求收回原先属于自己的土地,难道对北朝有利?”

富弼出门后,契丹使臣刘六符再次向他提出:“我们国王对接受金币不满意,坚持要宋朝归还十县土地,你看怎么办?”

富弼回答说:“宋朝皇帝说过:‘为祖宗守卫国家社稷,岂敢随意把土地给予他人!朕不忍心因战争伤害南北二朝百姓,所以委屈自己,用金币来换取和平盟约。如果北朝一定要索取土地,那就是破坏盟约。北朝如挑起战争,过错不在我方,天地鬼神自有公论!’”刘六符听富弼这么说,支吾其词,转而对其助手说,要把南朝皇帝的态度奏报国王,使南北二主了解彼此的立场。

第二天,契丹国王邀请富弼同他一起狩猎,请富弼骑马和他靠近,对富弼说:“如果我能得到关南之地,两国之间可以长期友好。”富弼回答说:“如果北朝以得到土地为荣耀,南朝必然会以失去土地为耻辱。既然两国是兄弟关系,怎么能让一国获得荣耀而让另一国蒙受耻辱呢?”

契丹国王对富弼的回答表示赞同,不再提出领土要求,让富弼回国报告朝廷,愿意就增币或者和亲再举行会谈。不久,宋仁宗再次派遣富弼带着增币、和亲两套方案,持国书率使团赴契丹会谈。临行前,富弼奉命去宰相府接受口头指示。出使途中,富弼发现国书意见与宰相府口头指示不完全一致,连忙返京报告。富弼对宋仁宗说:“宰相这样做是故意陷害臣下,我为此而被处死倒不可惜,可惜是那样做会败坏国家的大事!”宋仁宗就此事询问参知政事(副宰相)晏殊。晏殊竟以“笔误”为吕夷简打掩护。

当年(1042年)九月,富弼一行抵达契丹京城。契丹国王不再提和亲一事,只想增币。富弼答应每年增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契丹君臣同意,双方很快达成一致,但在讨论协议文书措词时却发生激烈的争论。

契丹国王提出把宋朝供给契丹的钱币称为“献”。富弼说:“南朝为兄,兄向弟怎么能称‘献’?”契丹国王说:“那就改称‘纳’。”富弼说:“兄弟之间也不可以称‘纳’。”

契丹国王的意见接连两次被富弼驳回,大为恼火。他向富弼威胁说:“南朝因为惧怕我,才送给我这么多钱帛,对于一个字,还有什么可争论的?如果我率军南下,可不要后悔!”

富弼寸步不让,声色俱厉地回答说:“宋朝兼爱北朝的军民,宁可苦自己而增加对北朝的供给,怎么能把我们的大度宽容视为惧怕?如果真的要相互用兵,那也将以是非曲直来决定胜负。但这不是本使臣所讨论的范围,也不是本使臣所愿看到的!”

契丹国王看到不能使富弼屈服,便转了个弯子,同意文书暂不定稿,决定另派使臣随富弼去宋朝,讨论文书定稿事宜。

富弼回国后,向宋仁宗报告说:“耶律宗真提出‘献’、‘纳’二字,我在他们那里以死抗争,拒不接受。他们的气焰已经被我挫伤,可以不答应他们。”可是,宋仁宗宁愿屈辱求安,对富弼的忠告听不进去。他竟然采纳晏殊的意见,同意称“纳”,将“纳”字写入向契丹增币的协议文书。

富弼为国使辽,义无反顾。第一次出使时,他得知自己一个女儿死了,没有为此草草了事,匆匆回国。第二次出使期间,家信报称夫人为他生了一个男孩,希望他尽快回国看望,富弼置之不顾。后来,富弼在契丹收到家信,总是不开封便把它烧掉。他对随行人员说:“看了家信,只会扰乱我的心意。”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一《契丹盟好》

《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富弼传》

【简评】

富弼在国家面临西夏、契丹双重军事威胁的情况下,不惧艰险,为国赴命,两度出使契丹。他不畏强敌,义正辞严以理折服契丹君臣。“富弼再盟契丹,能使南北之民数十年不见兵革。仁人之言,其利博哉”(《宋史》卷三百一十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