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安抚邕管,政设守捉_唐代政治人物的故事

安抚邕管,政设守捉_唐代政治人物的故事

时间:2022-07-1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安抚邕管,政设守捉_唐代政治人物的故事墓志云:岭峤之南,渐于海日,邕管地偏狭人狡,□□□将有缺,溪洞连结为盗者,仅二十万众,王命稽拥,逮于周岁,遴道节使,咸请进讨。公素练兵机,具见腰岭,巡视川谷,占其要害,奏请于海口置五镇守捉,至今帖然,人受其赐。志文反映,他的出使,成效显著。守捉,唐制,军队戍守之地,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其下则有城有镇,军、城、镇、守捉都设有使。

安抚邕管,政设守捉_唐代政治人物的故事

墓志云:岭峤之南,渐于海日,邕管地偏狭人狡,□□□将有缺,溪洞连结为盗者,仅二十万众,王命稽拥,逮于周岁,遴道节使,咸请进讨。德宗皇帝且曰:以吾人伐吾人,克之非利。于是命公招谕,□□□驱,遽临所部,公乃讯诘疑惧,昭示恩威,浃辰之间,咸知所向。公素练兵机,具见腰岭,巡视川谷,占其要害,奏请于海口置五镇守捉,至今帖然,人受其赐。

“邕管”指西原蛮居住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南蛮传》下记载:“广、容之南,邕、桂之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其隶也。其地西接南诏。”受唐邕州管辖。邕州,唐置南晋州,后改名邕州,因州西南邕江而得名。治所在今广西邕宁县。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南蛮传》下记载:“至德初,西原蛮首领黄干曜、真崇郁与陆州、武阳、朱兰洞满蛮皆叛,推武承斐、维敬简为帅,僭号中越王,廖殿为桂南王,莫淳为拓南王,相支为南越王,梁奉为镇南王,罗诚为戎成王,莫浔为南海王,合众二十万,绵地数千里,署置官吏,攻桂管十八州,所至焚庐舍,掠士女,更四岁不能平。”“溪洞连结为盗”,“溪”指邕溪,在广西邕宁县北十里。“洞”指陆州、武阳、朱兰三地之洞。“溪洞”以典型地域特点,代指地域蛮族力量。

翻阅史书,发现西原蛮的入侵,与吐蕃有重大关联。吐蕃之患,陈寅恪先生曾论及:“吐蕃之盛起于贞观之世,至大中时,其部落瓦解衰弱,中国于是收复河湟,西北边陲稍得安宁。计其始终,约二百年,唐代中国所受外族之患未有若斯之久且巨者也。”[16]针对此大患,唐政府采取的策略,“夫中国与吐蕃既处于外族交互复杂环境,而非中国与吐蕃一族单纯之关系,故唐室君臣对于吐蕃施行之策略亦即利用此诸族相互之关系。易言之,即结合邻接吐蕃诸外族,以为环攻包围之计。”[17]这说了唐一方的策略,其实吐蕃也采取同样策略,每次进犯,与邻接大唐诸外族结盟进攻。“溪洞连结为盗”,就与吐蕃入侵背景有关。唐书肃宗、代宗、德宗三帝本纪反映,只要吐蕃进攻,就会有南部、西南、西部其他诸族或连壤吐蕃的本地军队起兵。邕管溪洞二十万联军,其实最大后台盟主是吐蕃。在《旧唐书·李勣传》曾提到他孙子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失败后,他家族大部被灭,有少数幸存者逃到胡越,并还提到五世孙率领突厥兵入侵大唐的事实。可见西原蛮、吐蕃的联盟与入侵,是有通了汉人实情人物存在的,否则也不至于危害那么重。(www.guayunfan.com)贞元十年,黄洞首领黄少卿,攻邕管。邻接邕管的藩镇,以邕管团练使孙公器为首,请求发岭南兵讨伐,也就是墓志说的“遴道节使,咸请进讨”。藩镇利用出兵机会,可以向中央申请军用物资,壮大自身实力。德宗皇帝则曰:“以吾人伐吾人,克之非利。”回绝地方藩镇的请求。一方面考虑藩镇坐大,一方面更关心都城的安危,尤其要考虑抵挡强敌吐蕃的进攻。中央最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也就是瓦解吐蕃的入侵联盟。派志主“讯诘疑惧,昭示恩威,浃辰之间,咸知所向。”志文反映,他的出使,成效显著。而《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南蛮传》下记“命中人招谕,不从,俄陷钦、横、浔、贵四州。”唐方以唐州刺史阳文为容略招讨经略使,讨伐黄少卿军队取得了重大胜利,撰主对志主有些言过其实。从志文说“公素练兵机,具见腰岭,巡视川谷,占其要害,奏请于海口置五镇守捉,至今帖然,人受其赐。”说明他的身份已经转为监军,军事胜利的果实,集中体现在他建议的“于海口置五镇守捉”上。守捉,唐制,军队戍守之地,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其下则有城有镇,军、城、镇、守捉都设有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