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西夏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_唐宋民族史

西夏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_唐宋民族史

时间:2022-07-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西夏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_唐宋民族史一、后族没藏氏专权景宗元昊建国时,得到野利部的支持,娶野利氏为妻,任用野利仁荣为“谟宁令”(天大王)。西夏的大权,由以没藏讹庞为首的三大将军分掌,讹庞任国相。由于连年争战,使生产受到破坏,加之宋朝采取禁止互市、断绝岁赐等办法,使西夏财力困绌。梁氏对宋作战连连失败,引起国内贵族的不满。这是西夏统治集团内部后族向皇族争权夺利的一次政变。

西夏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_唐宋民族史

一、后族没藏氏专权

景宗元昊建国时,得到野利部的支持,娶野利氏为妻,任用野利仁荣为“谟宁令”(天大王)。命野利旺荣为“宁令”,统领明堂左厢,野利遇乞为“天都大王”,统领天都右厢,均被元吴倚为心腹,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年)七月,野利仁荣病死。不久,宋朝采用反间计,诬陷旺荣与遇乞有叛夏通宋行为,遭元昊诛杀。皇太子宁明因不为元昊喜爱,忧惧而死,宁令哥被封为皇太子。

天授礼法延祚八年(1045年),元昊得知旺荣、遇乞是受冤而死,后悔莫及,便将遇乞之妻没藏氏迎入宫中。后因元昊与没藏氏私通,为野利后发现,将没藏氏削发为尼。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年)二月,没藏氏随元昊出猎,生子谅祚,养于兄讹庞家。因没藏氏是西夏豪门贵族,讹庞为族长,讹庞即被元昊命为国相,总管政务。七月,元昊为宁令哥娶妻没氏,见其貌美,又夺爱自纳,号曰“新皇后”,元昊在天都山与“新皇后”吃喝玩乐,使野利后十分不满,遭元昊废黜。宁令哥对元昊夺妻、废母,恨之入骨,于第二年与野利氏族人浪烈等入宫刺杀元昊,元昊因伤势过重,第二天身亡。元昊临终遗嘱,将皇位传予从弟委哥宁令。可是没藏讹庞坚持父死子继的传统,与大将诺移赏都等商议,共立年仅二岁的谅祚为帝,没藏氏为皇太后。西夏的大权,由以没藏讹庞为首的三大将军分掌,讹庞任国相。

没藏讹庞总揽西夏大权后,于延嗣宁国元年(1049年)击败了辽兵的侵扰,又组织武装侵耕宋朝麟州西境屈野河外的土地。由于夏、宋两国连年议界不决,引起严重冲突,为此,宋廷下令陕西、河东严禁和市,西夏才被迫退走。(www.guayunfan.com)二、毅宗谅祚变革

没藏讹庞总揽夏国大政,为蕃、汉贵族所不满,为巩固自己的地位,进一步控制皇室,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毅宗谅祚为妻,立为皇后。汉臣高怀正和毛惟昌的妻子曾哺乳过谅祚,为此,谅祚待高、毛二人甚厚,并经常与其商议国政,遭到讹庞的忌恨,于都三年(1059年)八月,没藏讹庞找借口杀死了高怀正与毛惟昌,谅祚虽予阻止,但未能奏效。随着谅祚年岁的增长,与讹庞的矛盾也日见加深。讹庞因谅祚与儿媳梁氏关系不正,想暗害于谅祚,但阴谋很快被发现。都五年(1061年),谅祚命漫咩等人将讹庞擒杀,尽诛其家族,处死没藏氏,立梁氏为皇后,以其弟梁乙埋为家相,起用汉族士人景询作枢密使。

毅宗执政后,实行了一系列变革。

夏与宋麟州交界地带的屈野河西,讹庞执政时,双方连年议而不决。讹庞被处死后,谅祚即派使臣与宋朝相议,双方同意恢复原来的边界,并在边界设立寨堡;规定双方人户不准在边地耕作,荒地则允许两方边界人户就近樵牧,但不得插立稍圈,起盖庵屋;双方在边界的戍守人员,各不得超过三十人骑。原先因边地冲突而中断的贸易,又重新得到恢复。

都五年(公元1061年)十月,谅祚下令夏国人不再沿用党项的蕃礼,而改用汉礼。他上书宋庭,表示夏国人将身着汉族服饰,以汉族礼仪迎接宋朝来使。第二年,即遣使向宋朝献宝马五十匹,并请求宋太宗能赠予诗文作品及《九经》《唐史》《册府元龟》等典籍。赐给工匠,与宋皇室通婚。拱化元年(1063年),谅祚下令恢复唐朝赐姓李氏。第二年进一步健全了官僚体制,汉部增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职官。蕃部增设昂聂、昂星、谟个、阿泥、芭良、鼎利、春约、映吴、祝能、广乐、丁努诸号。因谅祚仰慕中原文化,于拱化三年(1065年),给汉人苏立授官,封陕西文人景询为学士,让其参与国事,官至枢密使。

由于毅宗的变革,是以改蕃礼为汉礼作为中心内容,其结果必然促进了西夏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封建化的进程。尤其是对宋停战言和,恢复榷场和互市,更为西夏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外部条件。

三、后族与惠宗皇室的争斗

拱化五年(1067年),谅祚死,子秉常继立,是为惠宗,时年七岁,由其母梁太后摄政、梁乙埋为国相,梁乙埋擢拔其子弟担任高官要职,形成梁氏家族掌握夏国权柄的局面。他们一反毅宗变革的方针,在惠宗嗣位的第二年,即宣布废除汉礼,恢复旧蕃礼。景宗的弟弟嵬名浪遇因熟知兵事,曾被毅宗命为都统军,掌管军队,参与国政。惠宗执政后,梁太后下诏罢免了嵬名浪遇的官职,徙居下治,命心腹大臣罔萌讹与乙埋共操中枢大权,以贵族都罗马尾为大将军,统率重兵坐镇边境。

梁氏集团改变了与宋亲善友好的方针,于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70年)八月,以三十万大军进攻宋朝环庆(今甘肃庆阳),屯驻榆林,一直打到庆州城下。吐蕃董毡乘机入袭西夏西境,梁乙埋只得仓皇退兵。第二年,梁乙埋又在滴水崖修筑了兀城,以扼横山要冲,很快被宋军袭踞,只好乞辽进行援助,使宋军不战而退,梁乙埋又夺回了兀城,以全力攻夺宋朝沿边城堡。由于连年争战,使生产受到破坏,加之宋朝采取禁止互市、断绝岁赐等办法,使西夏财力困绌。天赐礼盛国庆三年(1072年),西夏遣使与宋议和,双方议定以绥德城外二十里为界,各立封堠。定界后,梁乙埋又企图夺取吐蕃占据的武胜城,宋朝任命的秦凤路沿边安抚使王韶,乘机将夏军击败,率军入据武胜城内。宋朝在武胜建镇洮军,不久升为熙州,设置熙河路,以王韶为经略安抚使,有力地改善了宋朝在夏国右侧的攻防形势。

梁氏对宋作战连连失败,引起国内贵族的不满。大安二年(1076年),秉常年满十六岁,开始亲政,但军政大权仍为后族梁乙埋掌握。大安六年(1080年)正月,他不顾后族的反对,在皇族的支持下诏令废蕃礼,行汉礼,并准备与宋朝和好。大安七年(1081年),将军李清劝说秉常将黄河以南的土地归还宋朝,双方以黄河为界。事未成却被梁太后察觉,设计害死了李清,接着又把秉常监禁在兴庆府的木寨(距故宫约五里),隔绝其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这是西夏统治集团内部后族向皇族争权夺利的一次政变。

秉常被囚,各地拥护皇族的将领拥兵自重,拒不听从梁氏的号令。保泰军统军禹藏花麻致书宋朝,“夏国母子不协,杀其重臣,上下汹汹,若发兵来讨,请举族以应。”[5]同年八月,宋将李宪率军出熙河,禹藏花麻以西使城降宋;九月,攻克兰州;十月,宋种谔部攻取米脂,其守将令介讹遇拱手投降;高遵裕部出环州,清远军守将嵬名讹降宋,梁乙埋被刘昌祚部击败,十一月,宋兵围灵州,西夏吸取各路战败的教训,实行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把重兵结集在兴、灵地区进行顽强抵抗,并派兵截击宋军粮运。宋军因各路兵马步调不一,粮饷不济,先后溃败。但宋军仍占据着银、石、夏、宥诸州之地。大安八年(1082年)八月,宋军在银、夏、宥三州边界的永乐川构筑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企图扼守兴州。九月,夏兵以二十万大军攻占了永乐城,宋士卒、民夫损失近二十万。西夏虽获得暂时胜利,但国内矛盾并未得到缓和,梁氏集团为稳定局势,也迫于皇族势力的强大,于大安九年(1083年)六月,让惠宗秉常恢复皇位,但实际大权仍握在梁乙埋手中。

惠宗复位后,即向宋朝上表讲和,并表请宋朝,复修职贡,归还在战争中攻占的夏国旧疆,宋朝断然拒绝。大安十年(1084年)正月,西夏发兵八十万围攻兰州,战败。四月,都统军叶悖麻、副统军咩讹埋领兵攻安远寨,兵败战死。十月,监军仁多丁进攻泾原,在静边寨战死。次年二月,梁乙埋死,其子乙逋自立为国相,独秉国政。

四、崇宗皇权的确立

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惠宗秉常死,崇宗乾顺继位,年仅三岁。惠宗恢复皇位时,梁乙埋曾将其女、梁乙逋之妹嫁给他,立为皇后,生乾顺。崇宗即位,皇权依然掌握在梁氏集团手中,继续采取向外掠夺的政策。天仪治平元年(1087年)五月,梁乙逋联合吐蕃阿里骨,侵扰宋定西城。双方相约,如得地,以熙、河、岷三州归吐蕃,兰州、定西城归西夏。阿里骨袭破洮州,梁乙逋率数万众出河州,与阿里骨会师,同围南川寨,在定西城击败宋军。九月,梁乙逋下令仁多保忠率兵十万入泾、原,围攻镇戎军西寨,宋兵被困。当宋庆州范纯粹派兵来援时,仁多保忠才解围而退。天民安三年(1092年)正月,梁乙逋得辽朝援助,再次攻打绥德城,大掠五十余日而回。三月,夏集兵韦州,战败,首领二人被斩,死士卒无数,失甲马千计。十月,梁太后亲自领兵十万攻打环州,围攻七日不克,在还至洪德寨时遭宋军伏击,梁太后仓皇逃命。

梁乙逋恃“一门二后”的威势,专横跋扈,不仅对宋境连续攻掠,造成民不聊生,而且与皇族、贵族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加深。他与梁太后互相猜忌,争夺兵权,就在梁太后亲自出征环州时,梁乙逋企图篡位,结果于天民安五年(1094年)十月,被嵬名阿吴、仁多保忠杀死,并诛灭全家。

梁乙逋死后,梁太后亲自执掌兵权,仍未停止对宋边境的侵扰。永安元年(1098年)十月,梁太后领兵四十万攻打平夏城,连战十三日而不破,后因粮食渐乏,又遇大风,只好退兵。不久,梁太后病死。崇宗在辽朝支持下,于永安二年(1099年)正月,开始亲政。

崇宗亲政后,对外采取附辽和宋的方针。永安二年(1099年)二月,接受辽的号令,攻打反辽的拔思母部。三月,辽派使臣萧德崇、李俨去宋朝,为夏国请求“休退兵马,还复土疆”。[6]十二月,崇宗派嵬名济向宋廷呈誓表,说夏国“两经母党之擅权,累为奸臣之窃命”,以致频生边患。现“凶党伏诛,稚躬反正”,请求恢复友好关系。表示今后“谨当饬疆吏而永绝争端,戒国人而常遵圣化。”[7]宋哲宗答诏许和,赐给银器五百两,衣着五百匹,恢复了“岁赐”。对内则逐步清除后族势力。于同年四月,处死劝说梁太后黩武开边的大将嵬保没、陵结讹遇。在梁太后专权时,嵬名、仁多、梁氏是西夏掌握军政大权的三大家族。此后,梁太后病死;崇宗亲政时,嵬名阿吴也已故去,只有仁多保忠统兵在外。九月,仁多保忠在援助吐蕃围攻湟州时又战败,被崇宗解除统军职务。至此,皇族势力得到了加强。与此同时,崇宗又采用汉人封王的制度,给嵬名氏宗室加封王爵。贞观二年(1103年),乾顺庶弟察哥被封为晋国王,掌握兵政。元德元年(1120年),封宗室子仁忠为濮王,次子仁礼为舒王,因二人通蕃、汉文字,即成为辅佐皇室的文臣。

自西夏建国始,一直存在着蕃学与汉学、蕃礼与汉礼之争。永安三年(1101年),御史中丞薛元礼曾上书崇宗说:“士之行,莫大乎孝廉。经国之谟,莫重于儒学。昔元魏开基,周、齐继统。无不遵行儒教,崇尚诗书,盖西北之遗风,不可以立教化也。景宗以神武建号,制蕃字以为程文,立蕃学以造人士,缘时正需才,故就其所长,以收其用。今承平日久,而士不兴行,良由文教不明,汉学不重,则民乐贪顽之习,士无砥砺之心。”[8]崇宗鉴于梁氏当权废除汉礼,汉学衰微不振的状况,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巩固皇权,培养更为适用的官僚人员,采纳了薛元礼的建议,诏令于蕃学之外,特建“国学”,派置教授,设弟子三百员;建立养贤务,负责国学的费用供给。贞观十一年(1112年)二月,崇宗又诏令按资格选拔官吏,其中规定“凡宗族世家,议功、议亲,俱加蕃汉一等,工文学者,尤以不次擢”。[9]对于擅长汉文学的给予特别优待,意在鼓励贵族认真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崇宗本人也十分喜爱汉文化,曾亲自撰写《灵芝歌》与国相李仁忠唱和,并把歌词刻石置于学校。

提倡汉文化,推进了封建化的进程,相应地也出现了重文轻武的倾向,使国内一些政治家深为忧虑。贞观十一年(1112年)六月,御史大夫谋宁克任上疏说:“治法之要,不外兵刑;富国之方,无非食货。……吾朝立国西陲,射猎为务,今国中养贤重学,兵政日弛。……臣愿主上,既隆文治,尤修武备,毋徒慕好士之虚名。而忘御边之实务也。”[10]崇宗认为谋宁克任的主张是正确的,但因其与倡导汉学相违背,而未予采纳。在崇宗看来,崇重汉文化是限制贵族特权,巩固皇权的重要措施,绝不能偏废。

五、崇宗臣服金朝

公元12世纪初年,女真族完颜部势力逐渐强盛,首领阿骨打开始向外掳掠和扩张。公元1121年,崇宗乾顺遣使臣赴辽,约辽夹攻宋朝,但天祚帝不听。同年,金兵攻陷辽中京,进围西京,崇宗派兵五千前去援助,尚未赶到,西京已为金兵攻占,三月,崇宗又派李良辅率兵三万援救天祚帝,被金兵败于野谷。阿骨打为解除后顾之忧,于元德四年(1122年)派其统帅斡离不(宗望)进驻天德军,遂即便写信给崇宗,说辽国已亡,天祚帝在逃,如逃至西夏,希望将其捕送金国,当割地作为酬赏。崇宗慑于金国武力强大,于元德五年(1123年)正月,奉表降金称臣,金朝把“下寨以北,阴山以南,乙室耶剌部吐禄泊西之地”赐给西夏。[11]三月,崇宗向金上誓表,愿作为金的藩臣,应允如天祚帝逃奔夏境,即行执献。从此,金、夏正式建立了主从关系。此后,双方又相约共同讨伐北宋,答应事成后将山后诸州(相当于今山西、河北长城内外地区)割赐给夏。元德七年(1125年),崇宗举兵进攻宋朝的丰、麟二州,由金肃、河清两军(在河套东北部地区)渡黄河,占领天德、云内两军和武州、河东八馆地区,接着又攻破了震威城。由于西夏军新占领的这一地区,具有控扼东西交通的战略意义,故而金军趁夏兵立足未稳,强占了天德、云内等地。夏畏惧金军的强暴,转而攻取宋朝的西安州和怀德军等处,一度攻占麟、府、丰三州,并攻入天都、兰州诸堡,大掠人畜而去。第二年三月,金、夏重划疆界,双方同意以黄河为界,并在边境设置榷场,从事贸易活动。大德二年(1136年),西夏攻取了乐州、西宁州,后又以厚币奉金,要求归还河外诸州。然而金国只将积石、乐、廓三小州割给了夏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