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元上都遗址一座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

元上都遗址一座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

时间:2022-06-2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元上都遗址一座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几百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剽悍的蒙古铁骑入主中原,建起了空前强大的蒙古帝国,草原上很快筑起了第一座都城——元上都。如今,这座著名的陪都已成为亚洲北方草原保存最好的大型都城遗址,被誉为“一座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

元上都遗址一座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

几百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剽悍的蒙古铁骑入主中原,建起了空前强大的蒙古帝国,草原上很快筑起了第一座都城——元上都。随着连年不断的武力征伐,蒙古版图迅速扩至欧亚,元上都虽由国都转为陪都的角色,但始终与许多影响和改变世界文明进程的重大史实、人类文明成果密切关联。如今,这座著名的陪都已成为亚洲北方草原保存最好的大型都城遗址,被誉为“一座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

蒙古帝国的第一座都城(www.guayunfan.com)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以东20千米处的金莲川草原上,北部有连绵山冈,南面有浩荡滦河,东面与西面是广阔的草原。史书上曾赞:“龙岗蟠其阴,滦水迳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如此一片风水宝地自有君王垂青,13世纪中期,成吉思汗的孙子、元世祖忽必烈来到金莲川草原。1256年,他命令汉族谋士刘秉忠在龙岗山下选址建城。三年后筑一城,名开平府。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府登基,继承了蒙古汗位。

当年冬天,忽必烈的意识有了转变:把中原地区的大批粮食与物资运往千里之外的漠北草原,用来保证庞大的中央机构、军队给养与都城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运输成本过高。同时,蒙古国的统治基础已在中原地区奠定,不宜再将堂堂国都定在漠北草原上。1263年,元朝的新国都大都(今北京)建成,忽必烈遂将开平府改称上都,亦称上京、滦京。此后,元朝开始推行两都巡幸制:每年春天,皇帝们会离开大都来到上都,到了冬天,他们再南下回到大都。皇帝在上都的半年里,或处理政务,或狩猎游玩,或举行贵族朝会和传统的祭祀活动等。为了方便皇帝议办朝政,上都设有几十个重要的分支机构,如中书省上都分省、御史台上都分台、翰林国史院上都分院等,俨然已成元朝封建国家机器的一个缩影。

宫城南门残垣及通道

因为“上都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所以每当战况紧急时,元朝政府会将中原的大批军队、物资等从这个重要的枢纽城市调往北方。另外,在元朝历史中,上都还占据着重要的政治地位与军事地位。据史料介绍,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元朝的11位皇帝中便有6位在此登基称帝。

元代上都略考

台湾学者茧庐在《元代上都略考》中曾说:“燕京的营建,不过是治理汉地。忽必烈放弃了西进北进,而采取了南进汉地统一中华的策略。同时又要保持蒙古人强弓劲马的习惯,以便于东北(颜封地)、西北(海都、笃哇封地)两边的控制,自然以‘在此一跨’据塞上,拥有草原的环境,与汉地中心的上都,作为都城,较好相宜,所以终元之世,发号施令之地,迄在上都,大汗到燕京去,那不过是享受汉地的繁华,那才是行都性质。”

蒙古帝国称雄之时,上都一带建起了四通八达的驿道。罗马教皇、高丽国王使者,常与波斯、缅甸、印度、尼泊尔、意大利等国的学者、高僧、商贾擦肩而过。此地已成为当时闻名欧亚的大都会,被称作“世界的心脏”。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途经这里。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终抵一城,名曰上都,今在位大汗之师建也。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屋皆涂金,绘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

上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帝国都城。这里建起了众多佛寺道观与清真寺等宗教建筑,如八思巴帝师寺、伊斯兰教清真寺等,一度成为北方宗教的兴盛之地。到了1358年间,它被农民起义军攻陷后焚毁,之后又几经战乱终遭遗弃。经历了1256年的初建到1358年被焚的百年风云之后,这座都城经历过繁华与没落,结束了它作为一代陪都的历史,成为今天这座沉睡在草原上的文化遗址。

皇城南门明德门残垣通道 城垣呈方形,分内城、外城和外苑三重。现在城已不复存在,残留外城街道废墟、建筑物台基、石磐及散落的琉璃砖瓦碎片。一条沙石路为当年御道路基,沿皇城与宫门的南北中轴线,直达皇城遗址正南门——明德门。

A皇城宫城间干道

B宫城穆清阁残垣

C皇城南门明德门残垣保护网

D内蒙古元上都遗址石刻

荒烟蔓草中的遗址

因为上都的设计建造者是汉族名士刘秉忠,所以它既有汉族传统农业都市的风貌,又兼具草原游牧民族之特色。建城之初,刘秉忠见此地多有沼泽,遂依据风水学说,在上都城西北方的一座山丘上立起铁幡竿,那便是今日的铁幡竿山。设计建城时,他又将上都的外城、皇城与宫城三重相套,并在城中划定中轴线之格局,最终形成了既有以土木为主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由于蒙古属于游牧民族,一向讲求便捷和灵活,上都的建筑布局也体现了这一点。在巨大的宫殿周围,留有大片猎场、花园与草场,便于越来越多的城市移民随时在城郊周围搭建蒙古包。

据史料记载,这座王都在鼎盛之时,城市人口曾达到11万之众,城外人口远远多于城内人口,外城城墙的周长至少有8千米,城内建起了大约60座官署、160多座佛寺道观,大小街道也四通八达贯穿全城。时隔七百多年,上都的繁华与喧嚣早已远去,只在金莲川草原上留下了一片荒芜的遗址,大致可以分作宫城、皇城、外城与关厢四部分。

外城的西、北两面墙长2220米,东、南两面墙长800多米。城墙均用黄土夯筑,表面没有包砌砖石,墙体厚薄不均,并在三面辟有四座城门。南面和北面的城门外都筑有一座长方形的瓮城,西面的城门外筑有一座马蹄形的瓮城。在外城的北面,留有皇家宫苑和金顶大帐“棕毛殿”的遗迹,在城郊四周,也清晰可见护城河的若干遗迹。

皇城的平面大致呈正方形,四面城墙各长1400米左右,墙体中间为黄土夯筑,内外两侧均用石块包砌。墙体外侧每隔一段距离就筑有一座宽约12米的马面墙台,四道城墙共计有24个马面。皇城辟有六座城门,南墙与北墙的正中各开一门,城门外筑有长方形瓮城,东墙与西墙各开两门,城门外筑有马蹄形瓮城。

宫城是全城的核心,四面城墙长度在540~605米。墙体中间为黄土夯筑,内外两侧包砌着青砖,墙底部垫有石条或片岩。该城辟有三座城门,即东华门、西华门与御天门,城外不设瓮城,地表上留有40多处建筑基址。宫城的三大城门中,位于南面的御天门最为重要。它与皇城南门明德门居于一条中轴线上,是出入的主要通道。当时,元朝皇帝下达诏旨时都在御天门上发布,然后再送往大都转向各地行省。宫城里那些大小基址均为以前的楼阁、官署与寺庙等,包括水晶殿、大明殿、鸿禧殿、大安阁、延春阁、华严寺、乾元寺等。其中的大安阁是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从中原运来材料建成,建成后一直被视为上都的象征。

关厢位于外城附近,东关长约800米,南关长约600米,西关长约1000米,北部因为建有皇家宫苑,所以没有其他建筑及遗迹。再向北去的山麓一带,留有大片小型建筑物、主要街道、石块墙基、佛像残片等遗迹。

延续至今的都城遗风

上都虽然今已沦为废墟,但此地的文化传承却依然生生不息,某些民俗文化活动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与行为。

早在元朝推行两都巡幸制时,皇帝每年都会在上都一带进行狩猎、祭祀、宴飨等活动。为了让皇帝在狩猎时方便居住,上都城的东西各有一处行宫,被称为东凉亭、西凉亭。元代诗人周伯琦的诗句中,有这样一句“凉亭千里内,相望到东西”,所指的便是这两座行宫。除了狩猎,元朝皇帝还会在此进行祭祀活动,祭祀的主要内容是祭天和祭祖。这些祭祀活动“既是对中国传统礼俗的传承和发展,又含有浓厚、鲜明的蒙古民族礼俗的因素”。在上都建筑群中,有一座名为失剌斡耳朵的宫殿,它的作用便是用来祭祀的。

皇城南门明德门残垣

现今生活在正蓝旗一带的内蒙古人,仍然保留着忽必烈时期的遗风。他们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祭天、祭祖及礼佛仪式,比如敖包祭日、那达慕大会等。敖包祭日当天,人们带着丰盛的祭礼用品赶过来,献上奶食与哈达,为敖包添加石头,向着敖包跪拜,有些地方还会请来活佛和喇嘛念经、焚香。那达慕当天,参赛选手们会进行传统的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场面非常热烈。虽然在内蒙古许多地方都会举办那达慕大会,但正蓝旗的人们似乎都认为这里的那达慕才称得上是原始而正统。其他一些蒙古民间习俗,如蒙古长调、民间诗歌蒙古语标准音均能反映出上都遗风。

除此以外,上都附近还拥有不少文化景观,如金莲川、上都河、龙岗山、元代古墓葬等,它们皆是元上都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由于融入了草原文明、中原文明与欧亚文明,同时又拥有保存较好的建筑遗迹、鲜明的民俗遗风。元上都遗址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遗产,这座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游牧民族文化遗产,在700年后再度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

宴飨

宴飨,又称作“质孙宴”或是“诈马宴”,是元朝皇帝在巡幸上都时必须举行的活动之一,而参加宴会的,通常都是王公贵族和皇帝的亲信。在宴会上,大家无论从服饰还是饮食,都极为讲究。在上都的建筑群中,有一座棕毛殿便是供元朝皇帝宴飨专用的。这座宫殿“以竹作架,柱以金龙缠绕,劈竹成瓦,瓦以金泥通涂,周以彩绳牵固,珠帘莹晶,被誉为水晶之宫”。可以说,宴飨是元朝上流社会奢华生活的写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