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如何对待专业与志趣的矛盾

大学生如何对待专业与志趣的矛盾

时间:2022-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观现在考大学报志愿的情况,大致不外有三种类型:一是自主型,即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一定了解和兴趣,报了自己理想的专业;二是服从型,就是由于对家长和教师的尊重,根据他们的意愿报了某些谈不上理想或不理想的专业;第三种可称“投机型”,即自己缺乏把握,为了考上某所学校,报了并不喜欢的某些“冷门”专业,想不管三七二十一考上再说。

一、培养专业兴趣

报考大学的每个青年,都希望考上一个理想的专业,国家尊重考生的志愿,允许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专业,因此,各高等院校在录取新生时,尽可能地照顾个人的专业意向,录取符合条件的第一志愿考生。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新生对自己的专业是满意的,这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了条件,但也有部分新生不如意:有的对专业缺乏深入了解,有的是由于高考分数所限,有的是由于录取名额所限,等等。

综观现在考大学报志愿的情况,大致不外有三种类型:一是自主型,即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一定了解和兴趣,报了自己理想的专业;二是服从型,就是由于对家长和教师的尊重,根据他们的意愿报了某些谈不上理想或不理想的专业;第三种可称“投机型”,即自己缺乏把握,为了考上某所学校,报了并不喜欢的某些“冷门”专业,想不管三七二十一考上再说。但不论属于哪种情况,进大学后,都有重新审视和迅速抉择专业方向的问题。这并不是说进入大学后再去重新选择专业,改换门庭,而是进入大学后,通过专业介绍,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更加热爱所学专业。

上面所列出的第三种志愿选择法,可能包含一定的“投机”心理因素,这在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的形势下是不难理解的,但又是不可取的办法。因为“冷门”专业往往不易招满,需要转专业的人也比较多,出于维持专业对人才需求的计划,有关部门必然不太愿意让学生转出。一般来说,从低分数段的专业向高分数段的专业转,接收院系要求更高,考核更严。作为一名新生,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去培养相关的兴趣,树立有关的专业思想。

报志愿的第二类同学,更需要对专业重新审视、重新抉择。在这些同学中,有的虽然了解专业,但并不喜欢,这实际同第三类的同学相似,也许你对专业不了解或不甚了解,那么你就应在入学后,注意有关的专业介绍,了解其专业方向、学科内容、培养目标及其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过,在听取某些高年级同学介绍时,不可人云亦云,自己要有主见,千万不要听到别人说不好,自己也就认为不好。因为人的兴趣和爱好本来就各有所异。而不喜欢某一专业的人,谈起这个专业来又往往带有一定的成见。在对一种专业进行认真的了解、分析之后,你认为它好,那就坚持自己的选择,让别人去说吧!

对自己选择的专业,也有重新审视的必要。因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会受到知识面的限制,中学生喜好的形成是多因素影响,也许是家长的职业所影响,也许是受某位最敬佩的教师的感染,也许你就是某门课的课代表,但是也许你对这个专业的学科内容并不十分了解。当你进入了大学,有更广的知识面和接触面以后,也许会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并不在这个专业上,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志趣和爱好是青年学生积极尝试过某种事物的心理意识倾向,是人的个性带有趋向性的特点,是产生推动和维持目标行为动机的重要原因,有志者追求自己所热爱的目标,就会迸发出极高的积极性,正如达尔文所说:“热衷于一切使我们所认为有趣的事物,了解任何问题与事件为极大的满足。”我国明朝李时珍,从小喜欢医学,宁愿冒违背爷命之“罪”,不去学八股文,而毅然从医,并耗尽了一生心血编写出了传遍世界各国、被世人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的《本草纲目》。这些都是根据自己爱好选择事业目标而成功的有力证明。古往今来,大凡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无不对某项事业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般来说,每个大学生都有一个专业,这个专业方向的确定,具体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基本上规定了每个大学生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大学生的中心任务就是学习和掌握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各种专业和技能,准备就业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要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就必须热爱所学专业,在专业学习上花大力气、下苦工夫。但是,目前有些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热爱,思想长期不稳定,结果贻误了宝贵时光,影响了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正确对待专业与志趣的矛盾呢?

1.服从社会需要

事业的存在和发展是确立专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任何人都必须以社会存在为前提,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和需要而独立存在,也不可随意超越社会发展的规律去自我设计和安排。基于这个基本原理,不管被录取到什么专业,都必须把个人的志趣与社会、时代的需要结合起来,服从社会需要。

2.行行出状元

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需要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才。由于社会分工的复杂性,人才需要多样化,必然出现一部分同学报考专业与录取专业不一致的情况。但俗话说:只有没出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工作。行行出状元,就是这个道理。

3.在专业学习中培养专业兴趣,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兴趣爱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单一的,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也是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和转移的。通过学习,认识本专业的研究对象、任务、热点和规律,了解本专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等。在学习实践中,认清自己所学专业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是由各行各业按照不同分工组成的内在联系的整体。专业虽有难易之分,但无贵贱之分。只有认识、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深刻感受到自己学习和从事这一专业的社会价值,才会以锲而不舍的毅力、坚忍不拔的精神为之奋斗。从而把个人的专业理想升华到社会理想的高度,突破个人兴趣的狭隘界限,将其提到为振兴中华、献身事业的高度来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