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双语调控性,如何进行双语调控

什么是双语调控性,如何进行双语调控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双语调控性一、什么是双语调控性调控性,顾名思义就是调节、控制。如何进行调控主要在以下两方面。但是,在双语节目中,语种的使用首先就成了调控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强调双语能力,强调选择何种语言以有助于活跃谈话现场的气氛,这是双语调控之时必须慎重考虑的一个方面。

第一节 双语调控性

一、什么是双语调控性

调控性,顾名思义就是调节、控制。那么,双语转换根据什么来调控?

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一期双语节目《舞动的北京》,围绕奥运会徽的诞生这个话题展开的一段双语对话。

主持人:方静

嘉宾一: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海茵·维尔布鲁根先生

嘉宾二:29届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蒋效愚先生

嘉宾三:奥运会徽创作组组长张武先生

[第一个话题]

主持人:[汉]谜底终于揭开,对你们来说早已知道。昨天的感受是什么?[转英语]维尔布鲁根先生?

维尔布鲁根:[英]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

蒋效愚: [汉]是一个展示了中国优秀文化,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发布仪式。

张 武:[汉]很快乐,愿与大家共舞。

为了和现场多数中国嘉宾、电视机前中国观众交流,主持人用汉语提出第一个话题。然后主持人立即将汉语转换成英语,首先问外国嘉宾维尔布鲁根先生的感受,遵循礼貌的语用原则,主动调节控制双语的运用。

[第二个话题]

主持人:[汉]会徽修改了多次,让您最头疼的是什么?

张 武:[汉]多文化、多信仰、多语言、多审美的标准是一个难题,最后找到了适合的图案,很欣慰。

[第三个话题]

主持人:[汉]是否正如创作者所说的那样,多种文化、多种信仰、多种语言,大家都能理解呢?[转英语]那么我想问问维尔布鲁根先生,您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看到这枚会徽?第一眼看到时唤起了你什么样的想象呢?

维尔布鲁根:[英]欢乐,舞动,像中国书法……

第三个话题 “是否正如创作者所说的那样,多种文化、多种信仰、多种语言,大家都能理解呢?”主持人用汉语衔接过第二个话题的答案(嘉宾张武的话头),转换成英语将三个话题传递给维尔布鲁根先生,以得到外方权威求证。

由此看来,双语调控性是指由主持人依据大小语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上下句、场合、话题)的变化,主动调节、有所控制地使用双语。

二、如何进行双语调控

双语语境两大制约功能决定了双语不可随意转换,双语转换必须有所调节和控制。如何进行调控主要在以下两方面。

1. 从双语播音主持创作主体——传者的角度出发,对语言形式选择的制约

首先,当主持人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主持搭档、嘉宾、受众之间进行交流时,如何恰到好处地操持两种交流工具(如汉语和英语)非常重要。即使文字稿件(或腹稿)指定了表达内容,播音主持创作主体在进行语言转换时必须有所控制,不是随意地想说汉语就说汉语,想说英语就说英语。

语言学家海姆斯对于语境组成的各种因素曾做过比较全面形象的概括。他将语境归纳为SPEAKING一词:

S-Setting and Scene(背景和场景)

P-Participants(参加者)参与者必须知道自己在整个语言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

E-Ends(目的或结果)

A-Act Sequence(行为顺序)

K-Key(传递信息的方式)

I-Instrumentalities(使用的语言、方言等)

N-Norms(应遵守的规范)

G-Genres(体裁或风格)

其中 “SPEA”(背景、参加者、目的、顺序)是在主持人的理解层面完成的,当节目背景和目的明确后,对于在操作层面上的 “KING”(方式、语言、规范、风格),主持人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嘉宾的语言使用状况和熟练程度,这样,在双语当中如何选定语言便有了重要依据。

img5

2001年APEC上海年会片花

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首次在上海召开,笔者作为中央电视台特约主持人参与了APEC特别节目的报道,其间专访了APEC的成员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12国的驻华大使、公使衔参赞(12集系列专访节目《有朋自远方来》)。此节目为突出现场感,体现新闻专访的特点,一律采用了现场同期声。这些驻华外交官都能说点汉语,但熟练流利程度不一:澳大利亚驻华公使王茂亭先生风趣幽默,汉语问候语寒暄起来很地道,但继续和他深聊之后才发现他用汉语表述一些观点时较费劲,需要英语帮助才能表述完整。为解决这样一个矛盾,我从方便嘉宾,利于节目出发,选择了英语和他对话。韩国驻华经济参赞全在万先生能熟练自如地运用汉语阐述观点,很到位,且很有特色,应是观众期待的一大看点,为此我选择汉语和他交流。

专访节目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嘉宾,嘉宾的观点是受众关注的一个焦点。嘉宾语言精彩,节目将增色不少。所以,嘉宾的谈兴成了一个关键点,主持人如果选择嘉宾最擅长的语种与之交流,以此来调控双语的比例,无疑将非常有利于调动嘉宾谈兴,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让现场嘉宾畅所欲言,有利于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所以,在每次访谈之前,访者最好用英汉两种语言和受访者聊一聊,不仅活跃了谈话气氛,又能针对各嘉宾的语言使用情况来调控双语比例。事实上,在这12期系列节目里,采用的就是双语形式,即主持人在演播室用汉语开场、串联,用汉英双语访谈、汉语字幕同步滚动的形式,最终真实、自然地展现APEC不同经济体外交官们的风采。

我们知道,对话一般以共享一种语言为基础,这语言共享本身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互关联,从而使对话双方有可接近感。但是,在双语节目中,语种的使用首先就成了调控的关键。如果共享一种语言,那么使用何种语言也是一个问题。使用自己一方熟悉的语言,其关联的杠杆自然偏向自己,就有可能不利于对方积极表达。

如果相互间使用不同的语种,并请来第三者做翻译,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相互关联程度自然要比共享一种语言低。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看到借助同声传译戴着耳机的单语主持人和操持另一语种的嘉宾或现场观众对话时,主持人的的语言、眼神和手势欠缺交流的那份不协调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强调双语能力,强调选择何种语言以有助于活跃谈话现场的气氛,这是双语调控之时必须慎重考虑的一个方面。

2. 从双语播音创作接受主体——受众出发,对语言理解的解释制约

双语播音创作接受主体——受众对语言的理解制约很大程度上来自受众群体的不同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文化特征。

(1) 双语调控是以受众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文化为依据有控制地转换。

例如,用汉语表达时激情澎湃情绪的渲染,转换成英语有时未必恰如其分 ;汉语表达类似“五讲四美”、“三讲”、“三个代表”等有特殊内涵的词句时,对中国受众来说,可能是耳熟能详,深领其意,并不需要着重展开来阐述,但对外国受众来说,却是一个抽象概念。前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对中国观众可以从XYZ讲起,对外国观众却要倒过来,从ABC讲起。”(1) 双语转换时,在内容上要在类似这些词句前后有铺陈解释,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外部技巧上应对这些词句作适当调整,比如放慢语速,做适当的重音和停顿的技巧处理。

(2)双语调控必须考虑节目的目标受众群体的构成情况。

比如一档双语音乐节目,主要目标听众是对英语感兴趣的中国学生,主持人进行语种转换时要适当调控:对中国学生听众熟悉的或者具体语境下能理解的内容,可以直接用英语表达,而生疏不易听懂的就要用汉语来表达。

从受众角度来看,和单语节目受众所不同的是,双语节目的受众来自两大不同语系,或只懂英语,或只懂汉语,或不同程度掌握双语。双语主持人不能不考虑这种受众的特殊构成,更不能不首先考虑一下节目受众的定位,以及目标受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时时处处为受众着想,调节控制双语。反之,双语调控不当将成为扩大受众面的一大障碍

比如,《国际双行线》的一期双语谈话节目《边走边唱》节目受众的定位是中国普通百姓,走平民化路线。在节目的第三部分,东西方第三代青年——80年代的中国青年歌手高晓松和英国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马修之间毫无语言障碍,双方关于音乐的共同点多,英语交流十分投机,主持人张蔚这时没有调节控制英语的比例,也大量地用英语参与他们的交流,长达十几分钟,三人一台“英语”戏,好不热闹。殊不知,这是一个“对内”的双语节目,平民化观众定位,主持人应预期观众的英语接受水平。在双语主持人的调控意识中,这种孤立目标观众的双语转换就是一个欠缺调控性的典型案例。

双语转换的调控性是汉英双语播音主持创作主体在调节控制两种有声语言表达时所反映出的人文关怀和积极能动性

三、双语调控的方式

针对表达准确度、明确度、正确度进行的双语调控方式有:

img6

沈冰主持央视《对话》

1. 翻译式

即巧用翻译的手法进行转换。比如,《告诉你一个当代的中国》谈到“沟通”这个子话题时,主持人沈冰拿出美国、英国、德国三个国家的杂志封面,请现场中外观众从三本杂志看三个国家的文化差异时,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赵启正十分形象生动地分析了三种差异,现场的一位英国观众评价赵启正时说“Correct(正确)!”赵启正立即回应:“这就是英国式的幽默!”现场中国观众都笑了,谁知,那位英国观众没有反应,还在捂着耳机等待同声传译,主持人沈冰很及时地将这句话翻译成英语,这位英国观众才明白过来,沉默地微笑,点头表示同意。赵启正先生不禁举起手,很有力度地赞许了一句:“这是英国绅士的幽默!向你致敬!我们已经沟通了!幽默是可以沟通的。”现场爆发出掌声。

主持人沈冰在嘉宾与观众之间双语转换游刃有余,而翻译速度之快不能不说是一次成功的救场,确保了谈话现场交流的热烈气氛。翻译式是最简单的转换,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效的调控方式。

img7

沈冰主持《对话》

2. 归纳式

即变换角度或风格,提炼归纳对方观点。还是中央电视台的双语谈话节目《告诉你一个当代的中国》,沈冰用英语问现场的中外观众,“如果请您来介绍中国,您会怎么说”?一位外国先生用英语回答:“中国给我的印象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文化,就像中国的四合院,很大,进去之后要拐弯,才能看见,里面很安静;中国的经济,像一列火车,火车头在前面跑得很快,后面跟着好多节车厢跑得不太快,有的还拉煤,但不管怎样,方向是确定的,也是正确的。” 沈冰立即进行双语转换,紧接着用汉语归纳:“看来,您是把中国文化比喻成四合院,把中国经济比喻成火车头。”主持人将外国观众具象的英语比喻进行了汉语归纳,有助于理解并产生新的语言刺激,达到加深印象、强化认识的效果。双语调控恰到好处。

3. 推进式

即简明扼要地总结对方说话的要点,接着引导下一个话轮,推动谈话进程。

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一期双语节目《舞动的北京》,主持人的一段双语对话:

img8

方静主持央视《焦点访谈》

主持人:[英]维尔布鲁根先生,奥委会官员们是如何评价的?

维尔布鲁根:……

主持人:[转换成汉语]蒋主席,刚才维尔布鲁根先生说,罗格先生把他的印章盖在了上面,这是一种非常中国化的方式,表示了对会徽的首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名章呢?

蒋效愚:[展示送审件上罗格印的名章]……

当维尔布鲁根说到名章时,主持人及时转换成汉语,告之蒋效愚,但主持人没有原封不动地翻译,而是提炼维尔布鲁根先生的主要意思“这是一种非常中国化的方式,表示了对会徽的首肯”,并紧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名章呢”,传给蒋主席,以得到有关“首肯”的事实求证。既避免机械式简单转换,又推动了节目进程。这就是推进式转换。只有当主持人清晰准确地把握节目的走向,才可能产生“一举两得”的推进式转换效果,这是双语调控的最高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