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用心理学知识,探求德育工作新方法

运用心理学知识,探求德育工作新方法

时间:2022-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用心理学知识,探求德育工作新方法蔡文书冯洁大学的德育工作应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他们的道德品行的养成和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然性的真实生活中,德育工作不可能建立在远离学生生活的空中楼阁。关注德育主体的内心心理的期望,是德育工作者应开辟的一条新途径。有意识地用心理学知识去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德育工作就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产生的作用更有针对性,更深远。

运用心理学知识,探求德育工作新方法

蔡文书 冯 洁

大学的德育工作应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他们的道德品行的养成和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然性的真实生活中,德育工作不可能建立在远离学生生活的空中楼阁。思想道德教育发生作用的前提是要得到受教育者在文化、生活情感特别是心理世界的接纳和认同。

一、一个典型的案例

为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学校决定组织各班周末去郊外防风固沙林地义务植树。可班里的学生李某却不愿意去,并与团支书发生了激烈争吵,且由于李某的影响,班里其他几个学生也想打退堂鼓。团支书见动员工作做不通,就报告了辅导员。眼看精心组织的活动就要泡汤,辅导员马上找到李某了解情况。李解释说,前一段时间生病耽误了很多数学课,而这一段课程学起来还挺困难,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很可能过不了关,他打算利用这难得的休息日好好补习一下,团支书批评他自私自利、缺乏团队精神,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很伤他的自尊心。在学校的日常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矛盾,使形式多样的德育工作取得实际成效,需要我们作深入认真地分析。

二、寻找开展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毫无疑问,高校德育工作要以党关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又要结合实际情况寻找具体的工作方法和途径。正如许多工程技术问题首先归于物理学,进而分析又是数学问题一样,学生日常思想行为规范教育遇到的问题大多属德育范畴,如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许多属于心理学研究对象。为了分析上述案例中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引入社会心理学的两个重要概念——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和自我牺牲等等,任何对他人或群体及社会有益的行为都属于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利他主义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其特点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界回报。利他行为经常有个人遭受损失和面临危险的含义。但亲社会行为不一定全都是由利他主义引起的,它也包括了某种目的,也可以希望取得一定的回报,因而它比利他行为更宽泛,更具有包容性。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前面讲的案例。在班干部看来义务植树完全是利他行为,应该毫无条件地必须参加,抵制者就被认为道德觉悟不高,集体主义观念不强。而学生李某如果不补习功课也会乐于参与植树活动,问题是他遇到了活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冲突的矛盾,这时他就把义务植树当作亲社会行为。两种观念的差异和碰撞导致团支书与李某的矛盾和争执。如果班干部和同学们或老师帮助李某辅导功课,比他自己一人补习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李某自然会愉快地去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李某一心为自己着想,思想道德水平不高,因为这是心理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其中存在着合乎情理的成分,不切合实际地要求学生完全利他,德育教育不会走得太远。关注德育主体的内心心理的期望,是德育工作者应开辟的一条新途径。

三、在心理世界里寻找基点,促进道德规范内化

心理学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最朴实最原色的内心世界,它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揭示了人们内心活动的状态本质及规律。德育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指导,心理学在这个领域里大有用武之地。在德育工作中最常见也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是,课堂教育与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实践的不一致,甚至是大相径庭。教师在课堂上把思想道德的课程讲得清楚透彻,学生考试成绩也不错,可在日常生活这张真正的答卷上成绩却并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个主要原因是道德规范没有内化,没有真正成为学生自己信念、情感和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有了心理学的指导,遵循学生心理发展成熟规律,就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道德教育中外在现象的内在本质,寻求德育教育与学生精神需求的结合点,加以疏导和指导,使学生懂得基本的道德规范,在合情合理的情景中受到教育,在获得收益中受教育,在心理层次得到接纳和认同,从而使道德规范内化,成为学生内心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如果不按照内化的行为规范行事,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由他人外在要求变成自律行动。

四、合乎心理规律,合理制定德育目标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理世界的构成要素具有复杂性和层次多样性,这其中有非常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表现在道德领域就是超乎寻常高尚的道德和基本道德规范及反公共道德行为等几个层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高道德目标要与基本道德规范相结合。与此相适应的道德教育应以共产主义德育为最高奋斗目标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如果将德育目标定得太高,超出了受教育者的现实能力,这一目标就成了空中楼阁,势必会使受教育者心灰意冷,丧失信心。如亲社会行为尽管与共产主义道德水准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在现阶段却被广大公众所认可和接受,对此我们应更多地采取引导、包容和帮助的态度。因为宽容的亲社会行为更符合现实情况,与我国公民目前整体的道德水平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更具有生命力和推广价值。只有亲社会行为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良好的社会风气才会养成,为实现利他主义打下坚实基础的社会公众基础。在学校不妨设计一下大学四年最终毕业时道德水准达到一个什么水平,而每一学年每一学期应达到什么样水平;普通学生、学生干部和党员积极分子又应分别达到一个什么标准,分阶段由近及远,分层次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开展德育工作,使每个大学生经过四年学习生活都能够在原有道德水准基础上有提高、有收获。

五、德育工作者本身和大学生都应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

大学的教师特别是专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教师,不但要掌握党的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还要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前者是目标和方向,后者是相应必备的手段和方法。有意识地用心理学知识去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德育工作就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产生的作用更有针对性,更深远。人的行为受内心世界的支配。从事思政工作的老师要在心理学知识的帮助下多分析,找到现象背后的问题实质,采取相应的对策。教育者自身应先自我教育。德育工作者应以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对待德育工作,可以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感到困惑的问题与德育课教师和心理学教师一起共同研究交流,尝试深入探寻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强烈的德育需求,才能在学生的精神世界发挥作用,提升其道德水准;同时也可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讲座培训等。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为用而学,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同时也给学生安排一些心理学课程,可以单设,也可以结合德育课程设置,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觉纠正一些不良行为。从可以接受的心理学的角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判断,科学地认识自我与社会、自我与集体、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一个人在学校接受教育只是德育的一个阶段,当他步入社会后,应时时处处地加强修养,真正做到终生德育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会在独处中遵守道德规范与准则。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高我国公民整体道德水平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体,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成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大学在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上承担着艰巨任务。因此大力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整体基本道德水平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好这方面工作,就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心理学知识无疑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口,提供一条新途径,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蔡文书系中国传媒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师,冯洁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