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时间:2022-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GDP及其相关经济总量的分析不仅是国民收入核算的主要内容,也是进行宏观经济研究的前提。一般地,国民经济中产出总量等于收入总量。三部门经济是包括居民户、厂商和政府的经济。实际上,现实中税收征收还包括对厂商部门的征税,但是这种简化,对于说明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过程是没有影响的。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如图11-3所示。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整个社会经济的基本尺度。研究宏观层次经济资源利用方面,如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都离不开GDP这个概念。对GDP及其相关经济总量的分析不仅是国民收入核算的主要内容,也是进行宏观经济研究的前提。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所说,如果没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和近60年来其他方面统计的革新和改进,当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从理论上分析,国民经济可以分为由居民户和厂商所组成的两部门经济;由居民户、厂商和政府所组成的三部门经济以及再加上国外部门的四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又称作开放经济,它是现实中的经济。但为了分析简单起见,我们的分析要从两部门开始。

为了说明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如何决定,有必要弄清楚产出、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国民经济中产出总量等于收入总量。这是因为产出是通过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某种方式组合而形成的,而要素的所有者在提供生产要素过程中需要获取相应的要素报酬,即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于是,用一定量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出最终都将以要素报酬的形式分配给要素所有者,从而形成收入。

如一个纺纱企业,假定棉农生产150万元的棉花,并假定这150万元就是新增价值,那么,这150万元实际就是生产棉花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等)共同创造的价值。假定这150万元棉花卖给纺纱厂,纺纱厂经加工后以200万元卖出,新增价值50万元,这50万元是纺纱厂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创造的。由于生产厂家要取得报酬,使用工人要支付工资,使用土地要付出地租,使用资本要支付利息。这些要素报酬就等于这些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因而50万元的新增价值转化为要素提供者的收入。假定工资是20万元,利息15万元,地租5万元,利润显然是10万元。把上述情况列成表,如表11-1所示。

表11-1 某纺纱厂年产出和收入报表  单位:元

纺纱厂情况是这样,织布厂、制衣厂商等其他厂商情况均如此。他们生产的价值,都要转化为生产要素报酬和企业利润,即转化为要素提供者和企业所有者的收入。由于把利润看成是产品卖价扣除工资、利息、地租等成本支出后的余额,而且是销售收入的一部分,因此产出(生产价值)总是等于收入。根据会计记账原则,上述例子中10万元的利润,即企业所有者的收入可看成是销售收入的一部分。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企业所有的销售所得都支付出去而形成了各种要素收入报酬,产出和收入是相等的。如果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出总等于收入,那么一个国家的总产出也等于总收入,即

总产出=总收入

产出与支出相等也是根据记账原则。例如,生产一件衬衣卖50元,这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时需支付50元。同时,这50元就是许多与此有关的生产者(棉农、纺纱厂、织布厂、制衣厂、商店)创造的价值,即产出。社会上所有的最终产品都是这样。因而,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就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

总产出=总支出

如果社会在某年生产1万亿元的最终产品,只卖掉8000亿元,总产出还会等于总收入么?为了记账方便,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这未卖掉的2000亿元产品被看作是本企业在存货方面的投资支出,称为存货投资,它是总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上例中的总支出就不是8000亿元,而是1万亿元。国民经济犹如企业经济,产出和支出相等是把存货投资作为支出组成部分的结果。

要弄清楚如何核算国民收入,应当从分析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开始。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是最简单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它假定一个社会只有两种经济单位或者说两个经济部门:厂商和居民户。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厂商向居民户支付要素报酬(即收入)。厂商用这些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向居民提供产品与劳务。居民户为购买这些产品与劳务而进行支付(即消费支出)。这时,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如图11-1所示。

图11-1 无漏出和注入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图11-1所示的箭头为货币和物流的流向。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只要居民户把所得的收入用于购买厂商生产的产品与劳务,这个循环就可以以原有的规模一直保持下去。如果居民户把一部分收入用来向厂商购买产品和劳务,把另一部分收入储蓄(savings,用S表示)起来;同时,厂商在居民户购买支付之外又获得了其他资本的投资(investment,用I表示),那么流量循环模型就是图11-2所示。

图11-2 有漏出和注入的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图11-2表明,居民户把收入中的一部分以储蓄形式存入金融机构,而厂商则从金融机构获得投资资金。如果通过金融机构把居民户的全部储蓄都转化为厂商的投资(即储蓄=投资,S=I ),那么这个循环仍然可以以原有规模维持下去。在经济学上,储蓄是这一循环的漏出(leakage),投资是对这一循环的注入(injection)。因而也可以说,只要漏出等于注入,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就可以正常进行下去。

三部门经济是包括居民户、厂商和政府的经济。政府为经济活动提供服务,并为此向社会征收税收进行支出。所以,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税收(taxation,用T表示)与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用G表示)来实现的。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类。直接税是直接向个人或厂商所征收的税,其特点是税收负担由纳税人直接承受,无法转嫁,如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等。间接税是指向商品和劳务所征收的税,其特点是税收负担不由纳税人直接承担,可以转嫁出去。转嫁方式分为向前转嫁和向后转嫁。向前转嫁,把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向后转嫁,即把税收转嫁给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如消费税、货物税等,即在此之列。这里为了便于说明,假设政府部门的税收来自于对居民部门的征税。实际上,现实中税收征收还包括对厂商部门的征税,但是这种简化,对于说明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过程是没有影响的。

政府支出分为两类,即用于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的政府购买以及不以换取产品与劳务为目的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如福利补助开支、救灾资金等。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如图11-3所示。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了政府,要使收入流量的循环正常进行下去,除了储蓄等于投资(S=I)之外,还要求政府税收等于政府购买(G=T)。如果从漏出和注入角度来看,这里仍然有漏出(S+T)等于注入(I+G)的。

图11-3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四部门经济是指在居民户、厂商、政府之外又加上国外部门。国内厂商和政府通过贸易、资本流动与国外部门发生经济联系。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假设一国对外经济联系中只有贸易,这种情况下,国外部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是:向本国提供商品与劳务,这就是进口(import,简称M),作为商品与劳务的需求者,向本国购买产品,这就是出口(export,简称X)。于是,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如图11-4所示。

图11-4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在图11-4中假设居民部门与国外部门只有贸易联系。于是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正常进行下去的条件还要求进口等于出口(X=M)。

如果把以上三种情况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总结起来,可以看出:储蓄(S)、税收(T)、进口(M)都是国民经济流量模型中的漏出,而投资(I)、政府购买(G)、出口(X)都是注入。只要总注入等于总漏出,收入流量循环就会处于均衡状态,这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