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鼓楼寨门风雨桥视频

鼓楼寨门风雨桥视频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两种居住方式,不仅反映了侗族的历史发展,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这种干栏式房屋在今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剑河等地的侗族地区仍盛行。
居住习俗_中国侗族

第四节 居住习俗

侗族是一个讲究生存环境的民族,对自然的依赖、对自然的敬畏,形成了其居住习俗的特色,这种特色既表现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体现了与生计方式的相得益彰,同时还反映了人神共处的安宁。侗族的建筑是侗族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其精神寄托的社会空间,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寓意,是中国传统民族建筑中一朵奇葩。侗族的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民居与公共建筑。

一、民居

侗族聚居区内的民居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干栏式民居和地面式民居。前者是一种将底层全部或部分架空悬居的建筑式样,人一般居于楼上;后者则是一种平面型的居住方式,人的居住与主要活动均发生在地层面。这两种居住方式,不仅反映了侗族的历史发展,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干栏式民居

早在魏晋时期的汉文史籍中,就有了干栏建筑的记载,如北齐魏收的《魏书·僚》(列传第八十九)记载说: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人数”。又后晋刘昫《旧唐书·南蛮西南蛮》(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亦载:“南平獠者,东与智州、西与南州、北与涪州接。部落四千余户。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这种干栏式房屋在今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剑河等地的侗族地区仍盛行。

侗族传统的干栏式楼房有两层式,也有三层式,通风防潮性能良好,房屋设计与南方山区的气候、地形、地貌协调。干栏房的第一层通常是四面通风的柱子,一侧用围栏隔成畜圈,用于饲养家禽、家畜,另一侧用于堆放杂物,设置“米碓”。二层是侗家人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一般由房屋的一侧架设楼梯,上楼后是走廊,走廊向外延伸形成吊脚楼。走廊的设计,一般是第二层的前半部分几乎都为走廊,若是独户人家,则整个第二层的四周全部为走廊,是日常家务和手工劳动及纳凉的地方。第二层的中央是堂屋,堂屋后壁正上方(正对门的墙)是供奉祖宗神灵的神龛。火塘置于堂屋或左右两侧房屋中用作厨房的一间,火塘上架设铁三角架,终年烟火不断。火塘上方挂置有一个与火塘大小相近的吊篮或正方形的木栏架,俗称“昂”,为烘烤东西所用。吊篮上方是出烟道。火塘是家庭聚居的中心,也是姑娘们与男青年坐夜的地方。侗族风俗,男女唱歌坐夜,一定要在火塘边,去姑娘卧室是不允许的。二层的其他房屋是卧室,三层是卧室或粮仓。建房材料都选择防腐性能强、木纹美观的杉树。整栋房屋从上到下全部为木质结构。顶部盖杉树皮或青瓦,墙壁是杉木板,并用桐油油漆。整个房屋全部用榫头穿接,不用一钉一铆,显示了侗族精湛的建筑工艺。通道侗族民间歌谣中有“起楼难起吊脚楼”的词句。干栏建筑既适合侗族的生存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民族生活习惯,又具有通风、散热、干燥和防避虫兽及水害等特点。侗寨中的民居,一般一家一楼,也有若干家连在一起,走廊相通,不下楼便可走遍几十户人家,故有“侗寨高高上云头,走遍全寨不下楼”之说。

img81

img82

干栏式建筑

侗族干栏式民居形式多样,高低不同,大小不一,依其形式大致可分为高脚楼、吊脚楼等类型。高脚楼,主要分布在黎平、榕江、从江、通道、三江等侗族山区。吊脚楼是高脚楼的一种变体,一般建在斜坡上,后部与坡坎相接,前部用木栏架空,或接廊柱,像吊着的一根根柱,因故得名。吊脚楼充分利用斜面坡的地形,将平房和楼房合为一体。大门多开在后半部,无须楼梯上下。在布局上,有的人家在吊脚空地部分放养畜禽,堆放柴草、杂物等,有的则将第二层建成了畜圈、杂物房,形成三级吊脚楼。一般来说,大多吊脚楼二层前面为敞廊,有半腰栏杆,供休息;中间隔成两半,前半部分为堂屋,设有神龛和火塘,后半部分为老人卧室。三层以上则为子女卧室或禾仓。

img83

新 房

一些学者根据干栏式民居室内空间的不同用途及其重要性,将其划分为四类空间功能要素:礼仪空间,包括火塘和堂屋,在室内布局中有着重要的精神功能;生活空间,包括廊道空间、卧室和起居室,为日常生活起居的主要使用场所;辅助空间,包括畜棚、储藏室和卫生间,是日常生活的辅助空间;交通空间,主要是楼梯,它主导着进出住宅和住宅内部的垂直交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就在畜棚、杂物间—楼梯—廊道—火塘间(堂屋)—卧室中分层次地展开。从户外到住宅底层是第一个层次,底层通常豢养禽畜,堆放农具等杂物,有柱无墙;从底层到楼上是第二个层次,楼梯成了户内户外两个活动区域的分界点;由楼梯上至居住层后,从“外”到“内”是第三个层次,所谓“外”系指有顶无墙的廊道及由廊向内凹进的堂屋,“内”则指设有火塘的起居间。二、三楼的卧室及储藏间是最后一个层次,也就是家庭中完全私密的空间。[58]这些空间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但都集中体现了侗族人生活、生产与精神层次的需求。

img84

上新房  供图:任和昕

img85

上新房祭神仪式  供图:任和昕

侗族干栏式民居极讲究整体性结构,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柱、梁、枋、檩的组合构成流畅的线条美,既坚固,又挺拔。

(二)地面式民居

坝区和北部方言地区的房屋多为平房,建楼房的也多居住在楼下,楼上为粮仓和堆放杂物。大门开于前面正中间,进门一间为堂屋,堂屋内壁有神龛,左右房间为卧室或火塘房。厕所、禽畜圈置于房屋两侧。地面式民居与干栏式民居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以底层作为主要居住面,日常生活多在地面层进行。

按一些学者的研究,地面式民居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59]

“一明两蝉”型:这是最基本的形态,堂屋居中,两侧为寝卧空间。当人丁增加时,横向上可以向左右延长,开间数由三开间增加至五开间,或由两个三开间单元横向连接,形成六开间房屋。纵向上也可由三开间单元并列布置,形成多进的房屋。

“三合型”:正房3间到5间,“一明两蝉”的3间正房前面的两侧配以附属的厢房,大部分在正房的对面设门罩,形成三合天井住宅。有的在正房左右加建纵向线形排列的厢房,同样围合成三合庭院。

“四合型”:以“一明两蝉”为正房,对隔天井建3间下房,正房前部两侧各一到两间厢房连接上、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口”字形,天井居中、上、下房的二层通过厢房可以连通。

img86

有300多年历史的大利侗寨四合院

与干栏式民居一样,地面式民居的平面构成要素可分为四类:礼仪空间——堂屋和火塘间;生活空间——卧室;交通空间——楼梯间及辅助空间。这种建筑式样受到汉文化较大影响,尤其是堂屋在住宅中所处的位置及室内陈设与汉族住宅无异。

无论是干栏式民居,还是地面式民居,侗族人都十分讲究住房的建造,不仅方位要选择,而且对砍树备料、发墨开工、立柱上梁、大门安置,以及中柱的砍伐及长度等都极为重视。一般来说,传统侗族民居为纯木制造,以三根或五根、七根为主柱和矮瓜,“穿枋”成排,结成2间、3间或5间房架。

按侗族习俗,建房的尺寸都有其不成文的规约。梁柱高度即房高往往带有“8”,如1丈6尺8寸、1丈8尺8寸、2丈1尺8寸、2丈8尺8寸等,以讨吉利。而房高及房屋周长的最后一位数字也必逢8,如房屋进深多为2丈8尺8寸、3丈1尺8寸、3丈7尺8寸……而楼梯、窗格、火塘的尾尺寸则取6,尺寸最忌逢零,因为“零”为“断桥不利数”。主柱多遵循“房八”“圈六”“仓四”的原则,也就是屋柱、圈柱、仓柱的长度分别取8、6、4尾数,意为发财、高升、四季平安等寓意。这些固定的尺寸,正应合了“屋高逢八,万事通达”“进深逢八,家发人发”“楼梯逢六,挑谷上楼”“火炉逢六,明火照千秋”“窗格逢六,隔断鬼路”等侗族民间谚语。不仅如此,在梁柱选择上,侗族人也甚为讲究,如在榕江车江,梁柱以香椿树为贵,认为是木中之王;在天柱,以多株丛生的杉木为珍,现砍现用。砍树时,还要由儿女双全、家境富裕者先焚纸烧香祈祷,并放上红包作价,尔后才能砍树。

img87

建新房  供图:任和昕

img88

新房落成  供图:任和昕

侗族地区的建筑大多是本民族民间工匠建造的,他们一般不脱离生产劳动。建造房屋时,侗族匠师们一般是不需要图纸的,完全凭一根相当于木楼中柱长度的“匠杆”设计和下墨,同时根据主人的需求对宅基地做一番测量后,便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房屋图形。除了技艺较高的建筑师外,大多数侗族成年男子也不同程度地掌握木工技术,家庭中也往往备有斧、凿、刨、曲尺、墨斗等木工工具,建房时,也参加立架的活动。

备好建房的材料后,掌墨师根据房屋的地势、楼层及尺寸等确定房屋的开间、进深,然后下墨、下料制作。一切准备就绪后,选择吉日,请完众神和祈求鲁班赐福后,就可排扇立架了。在掌墨师的指挥下,将各个构件摆在应放的位置,然后用“穿”的方式将屋柱与瓜都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扇)屋架。立架即是将排好的榀屋架竖起来,用斗枋连接,完成整个房屋的主体构架。立柱上梁多在半夜举行,届时还用红布将碎银等包扎在梁木上,掌墨师脚穿新鞋,手持缠红布的五尺棍,登上云梯,边登边唱“上梁歌”。新房落成,须择吉日开门,唱“开财门”歌、吉利歌等。在许多侗族地区,一般是将堂屋、火塘及必要的卧室隔出后就可搬进新房,因为壁板、楼板的装修极费钱财、时间和精力,人们往往难以等待如此长的时间,故搬进新屋后,再根据需要慢慢装修、完善。

二、公共建筑

侗族多聚族而居,族群间的互动极为频繁,其群体性的特征表现在建筑方面,即其公共性建筑的彰显,由此也形成了侗族村寨独具特色的村落景致。进入侗寨,必先经过风雨桥,再入寨门,后经鼓楼广场,终至各户。这是一个独具特征的序列连续空间。远视风雨桥,通过廊桥的收缩空间,放视野至寨门,再通过寨门的门洞空间,就追寻到了鼓楼广场,达到空间序列的高潮。无寨无鼓楼,无溪不筑桥,无桥无檐廊,无村无寨门,无寨无戏台。这些公共建筑,不论质量、规模还是做工之精细等都远远超过私宅,是全寨侗民出钱出力、出工出料,以智慧和力量建起来的,既是其文化结晶,又是村寨的标志与象征。[60]侗族的凝聚力也从这些公共建筑中获得了认同和皈依。

img89

风雨桥

(一)风雨桥

风雨桥又称为花桥、福桥,是侗族工匠杰出的建筑创造,也是侗族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在建筑上的反映。风雨桥在建筑史上称为廊桥、楼桥。现存的侗寨风雨桥,多为清代所建。风雨桥除桥墩用青条石外,其余全为木结构。凿眼、榫枋结合,直穿斜套,互相勾连,形成严密的整体,坚固耐用,可延续二三百年不坏。桥身不用粉饰,显露材料本色,淡雅大方,与侗族淳朴民风浑然一体。在侗族二元结构的世界观中,风雨桥还是连接现世和来世的媒介。侗族古老民俗认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从阴间来到阳世,都要走过一座自己的生命桥,如果没有了这座桥,你就会失去前行的道路,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桥的架设十分热心,大桥、小桥、木桥、石板桥,凡是需要架桥之地,寨人都争而为之。对于风雨桥,更是全村男女老少共同尽力来修建。据说,村寨的桥越多,越雄伟壮观,人丁便也越兴旺。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总要携带着祭品去祭拜自己的桥,称为“暖桥”。人若生病,有时也要“暖桥”,“桥固而人康健”。桥若受到损坏,应立即加工修复,否则便有损于人的身体健康。[61]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桥是侗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隐喻。

img90

位于凯里高速路西出口的风雨桥  供图:张盛

初期的风雨桥,只有简单的悬山屋顶桥廊,以避风雨,故名风雨桥。随着建筑艺术与审美观念的发展,风雨桥由桥廊的单檐发展为双檐或多层复式披檐。对应于桥墩、桥台的廊顶增加了桥亭。将鼓楼的塔楼结合于桥亭造型中,形成塔式桥亭,并创造性地将亭廊结合在一起,其桥廊结合了民居的双坡屋顶与披檐形式。因此,风雨桥是侗族民居与鼓楼建筑艺术的结合体,其塔式桥亭最高的达七层。风雨桥除直线桥形外,还有折线风雨桥、弧形风雨桥。[62]

img91

湖南芷江城区的风雨桥  供图:张盛

如今,保存完好的风雨桥大约有330座,主要分布在广西三江、龙胜,湖南通道,贵州黎平、从江等地。

在众多的侗族风雨桥中,以广西三江的程阳桥和岜团桥、贵州黎平的地坪桥、湖南通道的坪坦桥等较为著名,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在实际生活中,风雨桥有着多种功能:

侗族人民大多居住在溪水河流之边,劳动生产经常需要往来涉水,有了风雨桥以后,就可免受涉水之劳。

风雨桥顾名思义是给侗家避风躲雨的场所。在田野中生产的侗家人,若遇风雨袭击,可到风雨桥中避雨。

花桥都建在寨旁或寨脚的溪水河边,这里山风轻拂,清澈的溪水在桥下潺潺流淌,风雨桥成为农闲时侗家人乘凉聚会、休息、娱乐的好去处。

风雨桥是侗寨迎宾桥。凡迎接重要宾客,风雨桥便是芦笙彩舞,盛装云集,唱拦路歌的地方。过去侗族走亲戚时,一般要到黄昏时才能进寨,这表示对主人的尊重。进寨以前,通常都在风雨桥休息等候。如黎平县的地坪风雨桥旁的亭阁内专门有一位老人守桥,并备有茶水。寒冬时节寨子里的人还轮流送柴到亭阁去,以免有客人来时受冻。

img92

风雨桥

风雨桥起到“堵风水,拦村寨”之功效。侗族人立寨建房都很讲究地势风水,当村寨所处的地势风水不尽如人意时,往往要建一座福桥消除其弊,以补风水之缺,求得人畜平安,村寨兴旺富裕。

现在一些地方的风雨桥也成为商品交换的场所,如程阳桥。

img93

风雨桥

广西三江县是侗乡风雨桥较多的县,除上述著名的程阳桥、岜团桥外,县内还有108座风雨桥。此外,湖南通道的回龙桥、普修桥、黄土桥,芷江的龙津桥等,也都是造型美观大方、工艺精巧的花桥。

img94

广西三江人和桥

(二)鼓楼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侗族建鼓楼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人邝露游历侗族地区后,在他的《赤雅》一书中记述鼓楼建筑是:“以大木一株埋地,作独脚楼,高百尺,烧五色瓦覆之。”鼓楼分多柱和独柱两类,多柱较普遍,均为木质结构。侗族鼓楼,造型优美,结构严密,空间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分为卧式(或阁式)鼓楼和塔式鼓楼两大类。又细分为门阙式鼓楼、干栏式鼓楼、戏台式鼓楼、复合式鼓楼、密檐式鼓楼、弧形鼓楼、歇山式鼓楼、多角攒尖顶式鼓楼等多种形式。如湖南高步寨的卧式鼓楼、阳烂寨的门阙式鼓楼、高楼寨鼓楼、高团寨鼓楼、横岭寨弧形鼓楼等都始建于清代,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鼓楼有“四檐四角”“六檐六角”“八檐八角”之分,其层数都是单层。鼓楼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上部即伞形宝盖顶,有四角、六角、八角形状,工艺精巧,造型别致;中部是层层叠楼,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每一层的楼檐突出部分都有翅角,精致独特;下部即底部,多系正方形。在楼内的横梁和边缘的檐板上,刻绘有各种各样的人物、飞禽走兽、花木鱼虫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明朗和谐,栩栩如生。在楼内每层之间,还设有附在木柱上的简便攀援梯。楼内顶层放置有大木鼓,是本寨遇到紧急情况,如火灾、盗匪、敌人来犯等,向全寨人报警的器具,非遇特殊情况,是不能乱敲乱打的。鼓楼也因置放意义重大的大木鼓而得名。在侗族地区,较大点的侗寨都有一至数座鼓楼,据不完全统计,广西三江现有鼓楼159座。

在侗寨众多的鼓楼中,贵州从江增冲鼓楼造型最为别致,历史最为悠久。该鼓楼建于清代初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为宝塔形,双葫芦顶,高25米,占地面积60平方米。内有四大柱,每根直径为0.8米,高15米,每柱之间距离3.6米,构成高耸的锥形方架,为鼓楼的栋梁骨干部分。距内四大柱外围的3米处,竖有8根高3.5米的支柱,将四大柱团团围住,并用穿枋与内四大柱相连,呈辐射形状。再叠上数层,每层则用8根短瓜柱层层叠竖,依内四柱将穿枋逐层缩短,紧密衔接,竖到第11层。第11层上面,另立有两层八檐八角的散顶宝塔,即为鼓楼顶部。陶瓷宝珠尖顶雄伟挺拔,直插云霄,蔚为壮观。其工艺之精湛,为我国木质结构建筑中所罕见。该鼓楼与湖南通道的马田鼓楼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img95

从江鼓楼

马田鼓楼,又叫马田凉庭,是侗寨又一著名的鼓楼。该鼓楼位于通道县坪阳乡田心村(现马田村),距县城32公里。马田寨复合式鼓楼始建于1644年,1948年重修。这座鼓楼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平面构成为长方形。鼓楼通高18.72米,共有9层,下宽上窄,层叠而上,由8根大杉柱支撑。底层呈长方形,一至八层都是四角,第九层为八角。马田鼓楼为干栏式抬梁纯木构架,南北对称的偏楼为歇山顶式,其顶部檐口与主楼的第二层平行,而下一层檐口与主楼第一层连接,造成底层空间,二层戏台,使偏楼与主楼浑然一体,蔚为壮观。鼓楼内挑枋、柱、瓜,形式各异,错落有致,颇具民族特点的小块彩绘花纹卷图案,构成排列有序而又主次分明的艺术装饰。四方瓦檐上塑有飞龙、麒麟、凤凰、孔雀、鳌鱼、雄狮、奔鹿等象征吉祥和幸福的图案,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美丽的装饰与精巧的造型,使鼓楼显得更加典雅端庄。它集多种形式于一身,既是复合式鼓楼,又是塔式、密檐式、干栏式、戏台式、多角攒尖顶式鼓楼。其二层正中为戏台,两侧包厢为演员化装、休息,摆放道具及议事密谈等用房。火塘设在底层,将内外空间连为一体,形成室内外流动空间。这类鼓楼的平面、空间与造型在侗家鼓楼中也极为罕见。1959年,马田鼓楼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整修,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年中,作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献礼的重大工程,县城内的“风水颐和”鼓楼开始动工修建,并于同年11月完工。该鼓楼占地面积561.69平方米,共27层瓦檐,总高度为44.70米,4根主柱高27.1米,树龄均在百年以上,其中第一根达208年。鼓楼共花费人民币170多万元,为当地著名侗族工匠携手建造。

对于鼓楼的来历,侗族民间传说是古时候一个名叫曼林的侗家聪明小伙子受到杉树王的启发,欲建造如杉树王一样的木楼,并在建造后打败了到村里搞破坏活动的土匪。胜利以后,他们就制作了牛皮鼓,神圣地放在木楼里,把木楼改名为“鼓楼”。为使自己的家族像杉树一样兴旺发达,为了能统一号令抵御侵略,为了本寨子有议事的地点,为了使青年男女有社交的场所,许多侗家寨子都修建起了鼓楼。[63]从此,鼓楼成了侗族社会文化的一个象征,侗家人唱道:

img96

榕江鼓楼

鼓楼是村寨的暖和窝,

没有鼓楼无处寻欢乐。

高高的杉木竖起鼓楼架,

有了聚集的场所有了欢乐的歌……

img97

湖南芷江城区的鼓楼  供图:张盛

鼓楼是侗寨重要的象征物,它的修建成为众人关心的大事,家家户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当鼓楼落成之时,人们还勒石刻碑,立于鼓楼旁,以昭示后人。在村寨之间,人们也往往以公众性建筑的多寡高大、工艺的精巧等,来评价该村落或家族的兴旺与和睦。

侗寨鼓楼的社会文化功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村寨、族姓的标志。

聚众议事、讲款、断案的场所。侗寨遇有大事要事,由集体商议决定,议事地点就是鼓楼。鼓楼也是“款众”商议和制定“款约”的地方。“款约”通过之后,通常刻石,立于鼓楼之中。增冲鼓楼至今还保存有刻着“款约”的石碑,最早的一块是康熙十一年(1672年)刻立的。

调解村民纠纷的场所。村民之间发生纠纷,需要众人调解,便聚集在鼓楼里集体裁决。如果什么人有过错,需要当众处理,也在鼓楼里进行。

休闲娱乐的场所。劳动之余,侗寨村民时常在鼓楼乘凉、烤火、聊天,聆听长者讲述侗族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说,接受民族传统的教育。鼓楼前的坪地则是青年男女“围圈踩堂”欢乐起舞的地方。逢年过节演出侗戏,鼓楼坪上更是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接待客人的地方。春节期间,侗家人喜欢集体相互走访(侗语称为“耶”),常常在鼓楼坪上摆开筵席,各家各户凑来好酒好菜,盛宴来客。在过去,平时如有过路客商想在侗寨投宿,只需要进鼓楼击鼓,就会有人出来迎接,热情款待。因此,鼓楼内外,每天总有人主动前去清洁打扫,夏天有人送来解渴凉水,冬天有人抱来烧火干柴,供取暖之用。

鼓楼上的鼓是侗寨击鼓报信、传递信息的工具。鼓楼顶层悬挂有一个长方形细腰牛皮大鼓,侗族叫“款鼓”。过去,若遇兵匪骚乱劫掠,“款首”就派一人上楼击鼓求援。一听到鼓声响,全寨响应,村寨相传,鼓声齐鸣,人们应声而至,相互支援。

(三)戏台

戏楼或戏台,也是侗族村落重要的一座公众性建筑。很多侗族村寨都有自己的侗戏班子,逢年过节或农闲时演唱侗戏已成传统,故大多数村寨都建有戏楼或戏台,均为木构造建筑。一般是独立设置戏台楼阁,也有将戏台设于鼓楼的第二层,称为戏台式鼓楼,还有的将戏台与寨门融为一体,上层为戏台,下层即为寨门。戏台屋顶多采用歇山式,或三至五层重檐屋顶形式,屋脊两端和檐角有舒卷翻翘的装饰,绘有各种花草鸟兽,与鼓楼协调。戏台平面成方形或长方形,台面分设前台和后台,中间以木板分隔,两边各留一门,为演员出入之处;戏台两侧加厢房或于后台一侧加偏房,内设火塘,既作为演出时戏台的辅助用房,又是人们平日休息谈天的场所。戏台与鼓楼多按轴线布置于鼓楼广场两端,成对称布局,也有少数设于鼓楼广场之侧的。无论戏楼或戏台大小如何、繁简如何、装饰如何,其功能都是相同的,即为表演剧目之所,为人们的需求和互动提供了一个场所,从而也树立起其公众性的形象。

img98

戏台落成  供图:温红叶

img99

黎平高近戏台  供图:任和昕

(四)寨门

侗寨多建有寨门,按侗族传统习俗,一个村寨有几个姓氏,便有几个寨门。如果有客来访,从其进入的寨门便知是哪个姓氏的客人到。寨门的修建往往根据环境而定,如山水走势、地脉来朝等,同时也要考虑进出的方便。一般以篱笆、栅栏、土墙围寨,是进入村寨的主要通道,具有防御侵扰、迎来送往、族姓认同等方面的功能。

侗寨的寨门式样较多,有独立式、楼门式、桥亭式、凉庭式、笔架式、干栏式等,屋顶多为歇山式。独立式寨门是指没有其他建筑相连,仅为独立的建筑,其左右即为篱笆或围墙,中间为进入寨子的通道。门楼式寨门往往与凉庭(即通常所说的鼓楼)等建筑物连在一起,寨门从中堂的楼下通过,楼上供人们休闲娱乐。桥亭式寨门与风雨桥相似,底层檐面呈四方矩形,沿上层层重叠,或以歇山式,或以攒尖式收顶覆盖,中间为门,通往寨内。凉庭式寨门的中间以攒尖式耸立,两边以歇山顶式为脊,中间有楼,两边无楼,寨门从中堂直通入寨。笔架式寨门是以前秀才、举人用来搁放毛笔的台架形寨门,寨门的中间,屋梁以攒尖形高高耸立,两边间的屋梁虽是攒尖式,但没有中间的尖高。建造这种寨门,是希望寨子多出人才。干栏式寨门即吊脚楼式寨门,寨门中间是石磴台阶,两边是悬岩陡坎。

img100

通道黄土寨门  供图:龙耀宏

通道新寨寨门别具特色,它设于高处,门外用踏步联系,两侧各设一圆形龙眼池,将山泉引入龙池,用暗道排入河中。寨门前的两个龙眼池终年清澈晶亮,以示慧眼兆丰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通道坪坦寨被一堵两米多高的围墙圈绕,进出寨子的路口设有5个寨门,从寨门入寨,石板路四通八达。该县的阳烂寨的围墙从东、南、西三面呈弧形围绕寨子,北边则是以山为屏障,寨子设有两个寨门,正面寨门与鼓楼(凉庭)相连,入寨则是保存完好的、四通八达的青石板路。阳烂寨门已于1996年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img101

寨 门

侗寨寨门式样虽多,但构造上又有共同之处。大致来说,大都以每排三柱或五柱落地为主,中间两排的中柱一般都不落地,骑在粗大的抬楼枋上,以安瓜为水步,不管有几层,都有梁木,上书捐钱献物人士、木匠师傅、地理先生等姓名,以及建造的日期,有的还在旁边立石碑标榜。

寨门在侗乡也是特色建筑之一,建造工艺同样秉承了侗族木构造的技巧,严丝合缝,往往是一页门12个榫头,两页门24个榫头,象征着一年四季的12个月24节气。正可谓:鼓楼建造千家力,寨门落成百匠工。[64]

img102

肇兴寨门

(五)凉亭、井亭

侗乡到处都设凉亭、井亭等公益建筑,以方便过往行人休息、饮水,有三里一井、五里一亭之说。其建筑也较讲究,多为重檐阁式建筑,与民居、风雨桥、鼓楼、戏台、寨门等侗乡建筑风韵协调,构成侗乡建筑艺术的整体,也体现了侗族人民急公好义,热心公益事业的优良传统。

凉亭多设在田坎边、渡口处、木桥旁、山路口等地,以供人们歇脚休息、乘凉躲雨。凉亭的式样主要有以下几种。[65]

歇山顶式凉亭。这类凉亭较为普遍,在侗寨到处可见,多为一间,无楼,周围没有壁,设有板凳枋,一般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其建造多由两边两个外柱和两个内柱组成落地的柱子,中间中柱不落地,骑在抬楼枋上,穿过中柱安4个瓜。两边内外柱的排扇枋,上由出水枋,下由一匹短枋连接,再通过两匹抬楼枋连成一排。在过间上,上由过间枋,下由板凳枋组成一间整体。柱脚垫磉岩,屋面上盖青瓦。

干栏式凉亭。这种凉亭呈四方矩形,四角都有吊柱,建在池塘边或地势不平的场地上。落地的4个柱子不全部吊脚,但至少有两个柱子吊脚,四角吊柱除一方进亭没装栏杆外,其他三方都装有栏杆。人们歇息的地方不是在地面,而是在铺有楼板的地板上,在4根主要柱上都安有木板凳枋,以供人们休息。

img103

凉 亭

厅堂式凉亭。又称“殿堂形”凉亭,亦呈四方矩形。该种凉亭四柱落地,在四柱的4个角上有的配上一节背柱,背柱有地枋和腰枋,并装上栏杆,在4根主柱上安有板凳枋供歇息。有的在4个角上没有配背柱。这种凉亭的梁檐面或为全四方倒水,或为半四方倒水形状,四方倒水即四方的檐尖集中到一点上。凉亭上多盖青瓦。

img104

水 井

img105

水 井  供图:任和昕

攒尖式凉亭。又称“宝塔式”凉亭。这种凉亭没有一根屋脊线,它集中收缩到一攒尖葫芦形罩顶。一般来说,这类凉亭的6根柱子落地的即为六角形,成六方倒水;8根柱子落地的,则为八角形,成八方倒水。不管六角或八角,在周边相连的枋都叫围枋。围枋有上下两层,下层为板凳枋,供人乘凉休息;上层围枋和檐口枋,用薄板装为照壁或格窗。中间攒尖的竖柱头交叉枋的中心位置,以流水木的形式从中心归竖柱分别架到各柱顶头上,形成六角或八角。这类凉亭多盖青瓦或琉璃瓦。亭内还有天花板,板上除绘有图画外,还写上捐款人、木匠师傅、地理先生的姓名以及建造的日期。

img106

腊洞水井  供图:任和昕

水井是侗族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设施,水井的修建与建村立寨同步进行。侗寨的水井可分为两种:一是供村人生活所需的,二是供路人饮用的。无论哪种水井,侗族人都十分重视它们的修建,他们在水井底部放上杂木炭,铺上宽大的青石板,四周也砌上青石板,有的还在顶上罩盖一块斜板以挡泥沙和防止杂物落入井中。不仅如此,有的水井还盖有井屋或井亭,顶盖瓦,既可保护水井的洁净,又可供人们休息、遮阳防晒避雨。侗族人常把修水井视为修功德的表现,故井屋或井亭旁常立有井碑,或在井碑上,或在梁木上写着修井捐款人姓名以及修井日期,供后人纪念,如侗歌所唱:路边井水清悠悠,有人吃来有人悠。悠井的人活长寿,水井的水万年流。[66]

三、村落

侗族村落是侗族人生活和互动的空间,它的形成主要依据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生计方式以及侗族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受、族群互动的需要等因素。从自然环境方面来看,侗族村落多坐落在依山傍水、水陆交通相对便利的河谷盆地、低山坝子、缓坡台地或水源较为充足的半山隘口地带。依山傍水是侗族人择址建寨的一个基本要点,自清代以来的汉文献对此也多有记载,如《百苗图·洞苗》说:“洞(侗)苗在天柱、锦屏二县所属,择平坦近水而居。”[67]李宗坊《黔记》也有“洞(侗)人皆在下游”的记载。民间还有“高山住瑶,半山住苗,侗家住山槽(即近水的垌场)”的谣谚。古歌也唱道:“村是根来寨是窝,鱼靠水来村靠坡,村离山坡要枯死,人离村寨不能活。”

img107

榕江大利村

按照村落分布的空间环境差异,一些学者将侗族村落归为三种类型。[68]

山脚河岸型。该类型的村落约占侗族村落的80%以上,它们多地处低山脚,背靠山脉,面朝河流,寨前有田园阡陌,寨后为翠山绿树,典型的依山傍水,民居依地势高低错落有致。如湖南通道的坪坦河流域,从高步到双江30余千米长的沿河一岸,分布着20多个侗族村落。贵州从江县的高增、小黄、占里、苏洞,黎平县的肇兴、牙双,榕江县的保里、八吉;广西三江县的平岩等村落;湖南通道的阳烂、桐木、陈团等,均属该类型的代表。

平坝田园型。该类型约占侗族村落的15%,它们多地处支流与主流交汇处较开阔的小盆地(俗称“坝子”),地势较平坦,视野开阔,傍水不依山,村落被田坝所环绕,村落建设较规整。著名的如贵州榕江的车江和天柱的五家桥寨,广西三江的弄底和龙胜的平等寨,湖南通道的坪坦、芙蓉、陇城、马田、团头等。

半山隘口型。这类村落约占5%,其规模一般较前两者为小。它们多坐落在水源较充足的半山腰和山坳口,民居依山势高低错落排列,富有层次。该类村落形成较晚,有的是因老寨人口过于密集而从中分离出来所然。贵州榕江的宰大、美阐、晚寨,从江的归柳上寨,黎平牙双的岑寨;广西三江的归东、光里;湖南通道的牙大、半坡、虾团等,均属这一类型。

侗族村落的建造十分讲究,是综合多种因素而逐渐形成。

img108

从江巨洞

一是看风水、龙脉。侗族建村寨选址要看风水、龙脉,讲究“负阴抱阳”“背山向阳”。人们认为,只有根据龙脉来建村立寨,并根据龙脉的走势来规定建筑物的规模,才能降伏龙脉而又不伤龙脉,并使村寨人丁兴旺,纳福受禄。故有些村落在立寨前要先拿水土来称,哪里的水土最重,就在哪里建寨。在村落的选址上,侗人还注重入村的道路和村边的水道状况。一般来说,入村的道路多选择东面或南面,很少选择北边和西边,因为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从东面入寨,即有兴旺发达之意。至于寨前的河道,也多以弯曲为吉,这样才能留住财源。同时,侗族人还常以修桥、栽树、立亭、改道、改水立寨等方法来完善风水,弥补风水之不足。如后山来势凶猛,侗人便在后山多种树蓄林,视为“风水林”,以除邪趋吉;溪涧源源而流,隘口穿风而过,以为会带走财富,故常在溪流上架桥、在隘口处建凉亭,以留住财源。如湖南通道黄土村坐落在低矮的河边台地上,据称,原来的风水很好。自从通往坪坦的公路从寨的正面山坳上通过,挖开了一个大大的缺口,风水师便认为此寨已漏风,民不会殷实。于是全寨集资出力,在挖开的缺口处修建了一座高高的凉亭,挡住了风口,以此完善了村子的风水。与风水林、风雨桥、凉亭的建筑一样,池塘也往往是针对不理想自然环境的一种积极处理。风水师认为,“塘之蓄水,足以荫地脉,养真气。”[69]在一些侗族村落的外围多建有池塘,既有蓄水养鱼、蓄水救火的功能,也有趋吉避凶、求福纳祥之意。

黎平肇兴大寨是南部侗族地区较大的一个村落,有“侗乡第一寨”之誉。肇兴坐落在一山谷中,东南是麒麟山和弄抱山,东北是虎形山(又称“七背山”),西为西关山。谷中有两条由东向西和由南向北的溪流相交汇,蜿蜒向西关山脚流去,最后汇入都柳江。从山形地貌看,肇兴谷地犹似一条大船。东南山高,好似船头,东北的山略矮,好似船尾。多年来,人们在修建住宅和起鼓楼时,都要遵循船形的风水观念,极力模仿船的形态来规定建筑的格局和房屋的结构式样。肇兴寨分为仁、义、礼、智、信五团,信团居下,称“斗派”,是为“船尾”;智团居中,称“斗闷”,是为“船篷”;礼团居里,称“斗登”;义团居上中,称“斗格”。“斗登”和“斗格”是为“船舱”;仁团居上,称“斗高”,是为“船首”。按民间习俗,船首寨的鼓楼须建矮;船舱寨的鼓楼要高,才似桅杆扯起的篷帆;船篷寨的鼓楼要建成平顶,才似船篷之状;而船尾寨的鼓楼则要高大,这样“大船”才能平衡稳固,乘风破浪、昂首阔步前进。同时,所有鼓楼,无论高矮,均需高过水平线上的所有民居。[70]

img109

肇兴侗寨  摄影:苏志平

距肇兴不远的黎平纪堂寨,坐落于麒麟山西面一个隘口处的洼地,当地人认为龙脉顺山而来,刚好止于此,是“龙口”佳地。该寨分为上寨、下寨、寨头三部分。上寨位于龙舌之尖,所建鼓楼须矮;下寨位于龙之下颌,所建鼓楼须高;寨头位于龙之左颌,所建鼓楼也须矮,且四根中柱不能落地。这一建筑格局,使纪堂成为一个聚宝盆的形状,给寨人带来了财富和福祉。[71]可见侗族村落的建造不是各种建筑物的任意组合,它以建筑为表征和载体,传达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以及对福祉的希冀。

受汉族影响,侗族村寨和房舍也讲究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兽方位,民谚说:“不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抬头望”,认为“青龙”一定要超过“白虎”才兴旺,这样才能“聚气”“聚财”。民间还有“前有笔架山,秀才代代传”“后靠卧龙山,有人在朝上”等观念,以示文运与自然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村中人才辈出、功名成就。可以说,侗族村落与自然山水相契合,是一种“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的典型模式,这一模式亦具有生态学上的意象。背后靠山,有利于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面朝流水,既有利于迎接夏日掠过水面的南来凉风,还能享舟楫、灌溉、养殖之便;朝阳之势,便于获得良好的日照;缓坡阶地,既可避淹涝之灾,又可使村落中的民居获得开阔视野;周围植被,既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小气候,还可以获得部分薪柴,解决燃料之虑。多样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生态环境。[72]

img110

寨中粮仓

二是以族姓结寨。大多数村寨是一寨一姓或一寨几族二三姓。吴、杨、石、龙等姓氏,都是侗族的大姓。聚姓建寨,有利于生产生活上的协作,也利于团结御侮。每个村寨少则数十户,多则几百上千户,有的称之为“团寨”。南部方言区的车寨、肇洞、贯洞、高增、黄土寨、程阳寨、坪坦、芋头、高辅、元现、上湘、洞雷、梓坛等和北部方言区的兰田、高酿、邦洞、茅坪、报京等,都是侗族地区有名的大寨。

img111

黎平额洞  供图:任和昕

三是布局精巧,保留了较多的古代遗风。建立新寨,头一件大事就是考虑公共建筑和公共场地,如鼓楼、鼓楼坪、土地庙或萨坛、戏楼或戏台、风雨桥、水井、禾晾、池塘、石板路、护寨风水树等。每迁徙到新地,侗族人都遵循“先修鼓楼,后起房立屋”的古训,建筑完主要的公共设施后才是各家住屋。寨里的道路以青石板或卵石铺砌,青石铺的叫青石路,卵石铺的叫“花街”,因人们总是把它砌成各种图案,十分美观,故称。村寨出入口处,建有寨门,侗人称之为“现”。进入寨门,则是用杉木条穿就的横栏禾晾,专供秋后晾晒禾把所用。村寨外有竹林、风水林、风景林。整个村寨,山水环绕,避风向阳,寨内屋檐相接,青瓦鳞鳞,参差错落,花阶石路相连,花桥横跨溪流,凉亭坐落山坳,古树相依,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通道芋头侗寨因其特有的村落建造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img112

黎平额洞粮仓  供图:任和昕

侗族村落独特的景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产生了许多民俗旅游村落,有的还建起了博物馆。2004年11月28日,广西三大生态博物馆之一——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隆重开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以县城的博物馆为展示中心,辐射到独峒乡孟江上游沿岸15千米内的9个侗族村寨。这些区域内山水奇秀,集侗族的寨门、鼓楼、风雨桥、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民风民俗以及田园风光为一体,沿途共有风雨桥13座、鼓楼26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