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上修身与道德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上修身与道德的重要性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儒家认为,坚持“修身为本”,不仅可能,而且通过道德主体的自觉努力,自觉修养,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展示出道德主体的自德人格和自德风貌。
修身为本_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道德建设

三、修身为本

“修身”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概念,意为陶冶、锻炼自身的道德品质。在中国古代,人们常用“洁身”、“澡身”、“省身”、“正身”、“诚身”、“修身”等表示道德上的修养。在这一点上,“修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德修养。它一方面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理想而对自己的品行进行锻炼和陶冶的功夫,另一方面也指经过长期努力所形成的道德情操。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高度重视修身的作用。儒家经典《大学》突出地论述了“修身”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重要意义,鲜明地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伦理原则,形成了儒家独具特色的伦理思想。“修身为本”伦理思想经历代儒家学者的推崇和发展,有其深刻的蕴涵。

1.“修身为本”何以必然

中国历代儒学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把人性问题当作修身理论的根据和出发点。历史上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杨雄的“善恶混论”、程朱学派的“人性二元论”等等,都是围绕“善”与“恶”这个中心而展开人性思想论述的。尽管他们的说法不同,观点各异,但他们都认为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其人性是可以改变的,人能去恶扬善,变恶为善。他们都认为道德是人的本质,是人与禽兽区分的根本所在。所以尽管儒学有性善、性恶之争,但整个儒家伦理、儒家道德教育以性善为信念,同时又以性善为预设。

樊浩先生曾作过这样恰当的论述:中国伦理认为,人性本善,人心本善,之所以有不善,是因为被物欲所蔽,故在人的设计上,实际上强调“性”、“身”二元,认为“性”是道德的本体,“身”是物欲的主体,故要“修身养性”,“性”因其本善,只要养即可,“养其大者为大人”;而“身”作为物欲的主体,存在不道德的可能,故要“修”。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上,“修身”与道德几乎成了同一语,修身为道德之本,亦为伦理的起点。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家们主张“仁政”,实行“德治”、“王道”。他们认为,在修养上没有达到“内圣”,在政治上就不能实现“外王”。他们提出“内圣外王”之道和“修齐治平”之方,把“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把“内圣外王”落实到治国正俗、经世济民上。孔子认为人要成为“仁人”,必先“修己”,即“内圣”;再“安人”,即“外王”。因此,他最忧虑的事情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当他的学生问他怎样才能是一个君子时,他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认为只有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才能严肃地对待一切事情;只有修养成高尚的品德,才能使家人安乐,使百姓得到安定。孟子将孔子的“修己”,明确发展为“修身”说,并提出“身为本”的论点:“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乃天下、国家、家之“本”,“修身”就是“正本”。“身为本”的观点不仅论证了孔子的思想,而且直接开启了《大学》“修身为本”的思想观念。

2.“修身为本”何以可能

儒学在充分肯定了“修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认为人具有“修身为本”的可能性。他们以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是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依据为出发点,阐述了“修身”的可能性集中体现在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他认为对“仁”的欲求在人自己,而且有欲则能有得。“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明确肯定了道德主体的“我”和“己”具有践履道德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际能力。孟子对道德主体的道德能力的认定,论说最有理据。他说:“挟太(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挟泰山而超北海是不能,但为长者折枝是人人皆能的;尊重自己的长辈,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长辈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同样是能够做到的。因此,每一个人都具有实行道德的能力,区别只在于为与不为。

人既然具有道德能力,那么人的道德修养就应该注重自身,注重道德的自我觉醒,自觉修养,实现“自德”。因此,儒家特别强调自身修养的理性自觉。认为人有道德自觉精神,就能在任何时候都矢志道德。正所谓“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儒家认为有道德自觉精神的人,就会将道德变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时时刻刻以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就能实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价值取向。所以儒家认为,坚持“修身为本”,不仅可能,而且通过道德主体的自觉努力,自觉修养,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展示出道德主体的自德人格和自德风貌。

3.“修身为本”何以达到

儒家认为,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经过获得道德认识(知),培养道德情感(情),坚定道德意志(意),形成道德行为(行)的过程。《大学》还指明了道德教育与个体道德生长的历程,设计了人生进修的阶梯,这就是“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括《大学》和一些儒学家们对“八条目”的解释:格物致知即是要提高道德认识,端正自己的态度,是人道德修养上的认识功夫;诚意正心即是要增进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是人自我道德修养实行上的功夫。知必须融于情,入于意,情和意又必须以知为基础,它们必须有机地结合,使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修身的行为之中,构成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这个统一的过程,就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即一个人自德实现的过程。“八条目”中是以“修身”为中枢,“修身”既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结果,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修身这一内外结合的特点,展示了修身已不是个人纯粹的意念及其活动的内省,而是践履道德、实现道德理想的人生追求

在这一总的框架下,儒家又提出了一系列“内向用功”,省察克治的修身方法。

●立志。所谓“志于道,据于德”,就是要立志追求真理,并把道德作为人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

●“自省”、“自讼”。道德修养的核心在于使人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和规范。因此,要善于自我省察,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学思结合,身体力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的结果又要落实在行动上。学思力行是修身的必要过程,行又是修身的目的所在。行必须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耻。耻指羞耻。知耻即有羞耻心。儒家认为羞耻心是道德行为的基础,无耻是人生的大患。“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没有羞耻感的那种耻辱,真是无耻极了。因此,人就是要耻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如人。

●推己及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提倡以己度人,以自心体贴人心,实行积极的利人而不害人的修养方式。

●修炼“慎独”。“慎独”是指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不因他人监督而行善,亦不因无人监督而行恶。这种谨慎于无人监督之时的道德自觉精神、自律精神是道德主体性的最高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