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修身与养生

修身与养生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第五十四章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这里所谓的“修身”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道德修养”,其主要包括内容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返朴归真。《老子》第十五章中说:“古之善为道者……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俭啬”兼指修身与养生而言,在修身上表现为恬淡以立身,节俭以爱民,在养生上则表现为省思虑之劳,戒淫逸之欲。


管是谈养生还是论修身,老子都是从“道”这一最高原则出发的。

《老子》第五十四章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这里所谓的“修身”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道德修养”,其主要包括内容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返朴归真。《老子》第十五章中说:“古之善为道者……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第十九章更是强调有“道”者应“见素抱朴”,他还认为只有“复归于朴”才“常德乃足”,只有“复归于婴儿”才“常德不离”(第二十八章)。他之所以将“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是因为他觉得一个人应该永远保持质朴、淳厚和纯真的自然本色。

其次,要“少私寡欲”(第十九章)。他说“圣人”最大的特点是“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第六十四章),人类应该像大道那样“为而不有”、“利而不争”,“无私”适以成其私,“不欲”适以遂其欲,“不争”则天下无人与其争。任何人如果自私多欲就会心为形役,身为物累,《老子》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再次,要有自谦之德。既然“大道”“为而不恃”,“功成弗居”,人假如反其“道”而行之就将“自遗其咎”(第九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体“道”者有功而不骄,有才而不傲,有能而不矜。

最后,“道”者应当“俭啬”(第五十九章)。“俭啬”兼指修身与养生而言,在修身上表现为恬淡以立身,节俭以爱民,在养生上则表现为省思虑之劳,戒淫逸之欲。

庄子说老子有丰富的“卫生之经”(《庄子·庚桑楚》),后世也把他说成是善养寿且享高寿的隐君子,而道士们更将他附会为神仙之祖,然而《老子》一书既“不言药”也“不言仙”。第五十九章中所说的“长生久视之道”,也不过是在阐明“治人事天莫若啬”的道理,“长生久视”也不是指“长生不老”,其本意只是说能尽其天年而已。

如果硬要说老子有什么养生之道的话,那么他养生之道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然”,他反对世人“贵生”、“益生”和“厚生”: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有十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第五十章)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第五十五章)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第七十五章)

对自己的血肉皮囊过分爱惜,厚自奉养,“益”之反而损之,“厚”之反而害之,“贵”之反而贱之,其结果是希望长生却反而短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