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发事件的影响

突发事件的影响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东突”分裂势力所制造的暴力恐怖活动对新疆当地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并致使维汉民族关系一度恶化。以上分别从基本层面、互动层面、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影响等四个层面论述了十三项影响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的因子。马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族际交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35页。
突发事件的影响_中国民族学·第12辑

四、突发事件的影响

突发事件的影响,主要指“东突”分裂势力制造的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动对维汉民众之间及当地社会的危害是否足以影响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的走向?

长期以来,“东突”分裂势力所制造的暴力恐怖活动对新疆当地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并致使维汉民族关系一度恶化。“7·5”事件的发生,可以说是对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的一次重创,一定时期内曾使新疆南北疆的维汉民众之间的对立情绪和行为公开化,严重影响了新疆维汉民众之间的互动交往,维汉民族间的日常交往明显急剧减少,经济往来受到重创。同时也一度加深了维汉民族间的民族偏见和心理隔阂,这种深层次的心理层面的变化对维汉民族关系的交融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可见,当“东突”分裂分子所制造的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动虽然对新疆社会造成了一些危害,但对维汉民众之间的交往及民族心理的影响还不足以改变维汉民众之间基本的相互认同与交往时,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并未产生根本性的变化,新疆维汉民族关系也至少基本保持交融的态势。然而,当“东突”分裂分子制造的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动影响到维汉民众的基本社会交往,使民族之间在心理层面产生重大的心理隔阂与偏见,以至于从根本上影响到维汉民众的一切交往与沟通时,维汉民族关系的走向可能会面临重大甚至根本性的变化。

以上分别从基本层面、互动层面、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影响等四个层面论述了十三项影响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的因子。就所有影响因子而言,其对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的影响权重应基本遵循以下原则,即政策导向、基本政策的影响位于具体政策执行之上,对社会的根本影响和整体影响位于民族间互动层面影响之上,观念意识等深层次的影响位于其他影响层面之上。基于这一原则,可将上述十三项影响因子做一粗略的权重分类,即政策导向和基本政策属于对维汉民族关系发展的根本影响因素,“东突”分裂势力的暴力恐怖活动是对新疆整体社会及维汉民族关系有重大影响的因素,观念意识、社会交往及区域内维汉民族人口数量及其对比关系三个衡量指标可归入维汉民族互动的深层次影响因子,国家层面和新疆各级政府的具体政策及施行属于具体层面的影响因子,而语言交流、维吾尔族就业问题、流动人口问题及居住格局等则属于民众互动层面的重要影响因子。而各项影响因子的具体权重及排序还有待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注释】

(1)基金项目: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12年“重点研究基地专项项目”“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研究”。

(2)李洁(1981-),女,新疆阿克苏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民族学博士,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基地研究员。周梦蝶(1990-),女,陕西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

(3)毛公宁:《民族问题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45页。

(4)郝时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谢立中主编:《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民族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

(5)蒋连华:《当代城市民族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99页。

(6)周星:《民族政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7)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页。

(8)米尔顿·M·戈登:《种族与族群关系的理论探索》,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7~125页;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9页。

(9)“分离指数”的计算公式:img8,其中ID表示分离指数,∑表示从ⅰ=1到ⅰ=n所有计算单元的连加计算,aⅰ表示在ⅰ街区中A族群的人口数,A表示全城A族群的人口总数bⅰ表示在ⅰ街区中B族群的人口数,B表示全城B族群的人口总数。

(10)马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族际交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85页。

(11)李晓霞:《新疆KC县社会发展与民族关系调查》,马戎主编:《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与就业——以西部现代化进程为背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页。

(12)周星:《民族政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137页。

(13)陈庆德:《民族经济交往关系与结构分析》,《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14)祁进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边界——以同仁“五屯”土族语言区为个案》,高丙中、于惠芳主编:《国家在场的社会事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3页。

(15)马丁·N·麦格著,祖力亚提·司马义译:《族群社会学》(第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74、521页。

(16)天山网:http://www.tianshannet.com.cn/GB/channel11/50/200112/13/13843.html。

(17)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7页。

(18)马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族际交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3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