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变迁产生于社会内部

文化变迁产生于社会内部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将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新一代的社会成员是在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发展与创新的,由这种代际传递造成的文化积累是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属于文化的纵向传递,这种传递在社会学又称为“社会化”,各个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承担着这种纵向的文化传递任务。二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文化的特征_社会学教程新编

二、文化的特征

文化的特征大体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从抽象层面来看,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普遍性

人类学的比较研究已经证明,几乎所有的文化都具有相同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的基础,通常我们称为文化普遍性。一位人类学家曾列举了近六十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包括烹饪、劳动、民俗、葬礼、音乐、婚礼和法律等。

文化普遍性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人类生理需求相似性。人类都有吃、穿、住、用、行的基本需要,由此就会形成关于烹饪、服饰、建筑等方面的习俗。人类都要面对生老病死,因此就会产生诞生礼、婚礼及葬礼等一系列的仪式。

二是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由于所处的环境相同,可以利用的材料与资源是相似的,因此会形成相同或相似的文化。

三是由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每一个社会为了正常运行,就必须教育新加入的社会成员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习得一定的角色规范,以实现代际之间的更替。每一个社会为了正常运行,就必须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进行交换、分配。[4]

四是由于文化接触与传播的影响。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接触、迁移和文化传播,也是促成文化普遍性的一个因素。

2.非生理遗传性

文化不能通过生理遗传,遗传学上也从未发现文化的遗传基因。人类要想获得文化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通过后天的社会化过程来习得角色规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待人处事、与人互动的礼仪,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社会成员。个人不仅接受文化,而且创造文化。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接受文化、影响文化。

3.传递性

传递性,指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从而发生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人类将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新一代的社会成员是在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发展与创新的,由这种代际传递造成的文化积累是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属于文化的纵向传递,这种传递在社会学又称为“社会化”,各个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承担着这种纵向的文化传递任务。

横向传递是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发展。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的民族文化的交融。一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在整个古代,中原农耕人可以学习游牧人的骑射技术,吸取他们的异域文化,并以粗犷强劲的游牧文化充作农耕文化的复壮剂和补强剂。而游牧人则从农耕人那里学习先进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乃至改变生活习俗,促使自身的社会形态发生历史性的飞跃。二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同样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是游耕民族“汉化”程度日益加深,以至于某些支系消泯于汉族之中。另一方面,与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汉人,亦出现“夷化”的现象。以上两种交融,可以体现在经济生活、衣着服饰、日常起居等方方面面,此外,在音乐、文学、史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相互的交流与借鉴。[5]

4.变迁性

文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它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迁的过程,随时在吸纳新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在抛弃旧的负荷。大规模文化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自然条件的变化,例如气候恶化、自然灾害、资源匮乏、人口变迁,都会引起文化的变迁。

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不同国家、民族在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交流会引发大的文化变迁。

三是重大的技术发明、发现和创造,使得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人类近代史上三次工业技术革命推动整个社会由农业文化进入工业文明,伴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逐步改进。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对文化的变迁性曾有过精辟的见解,他认为:“文化之所以叫文化,就因为它总在变化,或者被同化,或者被异化,反正得变化,谁让谁变?谁变成谁?一般地说,总是强势的让弱势的变,或弱势的比强势的变得多一点。比如说入关以后的满人,虽然是征服者、统治者,可他们在文化上是弱势,结果就被汉文化同化。当然,汉人也向满人学习了不少东西。”[6]比如北京话中的“巴不得、悄默声儿、外道、帅”等都是满语。当然,除了语言之外,满汉文化的融合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例如旗袍、马褂等。

在他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文化的变迁是随时随地、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同文化的传递和交流相联系。第二,在文化变迁中遵循的原则是“以强胜弱”。第三,文化的变迁对于强势和弱势的双方来说没有输赢之分,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正是由于文化的变迁性,所以我们的社会生活才会发生巨变。想想同样是社会交往,老祖宗要去拜访远方的朋友或者双方交流信息,他们可能要长途跋涉,步行、坐马车、坐船等,各种交通工具都要派上用场才能到达目的地,见到久未谋面的老朋友,正因为他们的会面是如此的不易,才会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欣喜,才会有送别时依依不舍的长亭古道、十八里相送,期望着将来能够后会有期。而且,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只能通过书信或者是口信的方式来完成,书信的传递都希望能够“飞鸿传书”或者是快马加鞭,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多月书信可能才到达远方友人的手中。可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通信设备非常齐全的今天,大家想想,自己如果要去看望远方的朋友或者是要跟对方交流信息的话,你会采取什么方式、方法呢?

在研究文化变迁的特性时,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culture lag)理论,亦称为文化滞后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文化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以信息时代的互联网为例,先进的科学技术促使电脑的硬件设备不断地推陈出新,日新月异,而与此相应的是网络管理制度的混乱和匮乏,制度文明的建设脚步永远无法紧跟物质设备升级换代的潮流。[7]

从具体层面来看,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差异性

每一种文化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要适应特定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自然条件非常重要,但与社会条件相比,前者的影响显然不如后者,特别是在复杂的社会中。我们所说的社会因素包括技术水平、语言、普遍的信仰以及与别的文化相联系的程度。正是这些社会因素决定了同样是请客吃饭,中国人请客喜欢一个人掏钱,大家吃饭,而洋人则偏好AA制,各自掏腰包,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之一是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文化是一种熟人文化和面子文化,这种文化所体现的交往特点主要是熟人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多,请客也多,而陌生人之间的交往少,请客也少。同时,由于熟人之间更多是以面子为判断对方人品和进行下一步交往的依据。所以,中国人吃完饭后抢着付钱有三重含义:一是对方回请的概率较高,所以自己吃亏的可能性较小;二是顾面子的需要,因为面子是一种社会评价,所以也是一种精神收益;三是由于有了面子,也为未来收益的增加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2.象征性

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人们无时无处不生活于象征性的社会之中,人们的衣食住行,行为举止都具有象征性。例如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吉祥、喜庆,多出现在婚礼等欢庆的场合;白色则被认为是“不祥之色”,作为孝服多出现于葬礼。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学习这种象征性文化的过程。

3.复合性

文化的复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围绕某一社会活动,会产生一系列的文化现象。例如宗教活动,既包括宗教信仰、宗教意识等精神领域,也包括宗教建筑、宗教组织等物质实体,两者形成一系列的宗教文化现象。第二,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每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形式,都是多重因素的复合体。比如电影,是画面、语言、文字、音乐、舞美等的复合体,还需要胶片作载体[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